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第14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丹满意的摸着胡子道:“骏德取的字自然是最好的。”
俩人闲话说完,净鞭声“啪,啪”的响起,彭丹忙回自己的位置上站好。
顾景云看着他的背影沉默不语。
彭丹与舅舅是师兄弟,比舅舅早两届的进士,但在舅舅升任内阁阁老时他还只是一个三品侍郎。
他舅舅流放后他以极快的速度收揽太子一系的势力,也由三品侍郎一跃成为吏部尚书,后来又快速的进入内阁,熬了十年终于脱颖而出成为内阁首辅。
其幼子彭育为太孙伴读,但以他仅有的信息来看,不管是太子,还是太孙,对彭丹都不亲近,前儿大殿上也是他最先开口质疑皇帝的封赐。
顾景云嘴角微挑,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皇帝明知彭丹是太子一系依然让他当首辅大臣吧?
因为彭丹他并不完全投靠太子,他是不完整的******。
一个不完整的******掌握了太子一系的势力,顾景云讥讽的挑起嘴唇。
早朝结束,皇帝便看向队伍中的顾景云,冲他挥手道:“顾爱卿,你随朕来。”
正要退下的顾侯爷脚步一顿,疑惑的抬眼看向皇帝。
“哦,”皇帝轻轻拍了一下额头,笑道:“朕差点忘了,殿里有两个顾爱卿呢。景云,你随朕来。”
朝臣们就看向顾侯爷,见他面色不变的行礼跟着大家往后退,便有些失望的撇撇嘴。
皇帝不理臣子们看笑话的心理,带了顾景云去御书房,笑道:“再有两日便是初八了,你可准备好了?”
“给学生的见面礼还未准备好。”顾景云坦言。
“你那点钱能买什么好东西?一会儿朕让苏总管带你去朕的私库,你选出一件来送你徒弟。”不涉及他屁股底下坐的位置及他的威望,皇帝一向大方。
何况他断了顾景云的锦绣前程,总要赔他些东西。
顾景云也不客气,他歪了歪头道:“陛下,臣有两个徒弟。”
“两个?不知只又安一个吗?”
顾景云轻咳一声道:“臣前儿收了一个大弟子。”他将赵宁的来及家世简略介绍了一下,道:“赵宁性敦厚,且为人真诚,臣很喜欢他,所以就收了他。”
皇帝目瞪口呆,“那,那我家又安岂不是变成了师弟?”
“是啊,先来后到嘛,殿下要到初八才拜师呢。”
皇帝抽了抽嘴角,觉得是钦天监坑了孙子,当天拜师就啥事没有了。
他清咳一声,挥手道:“那去选两样吧,给你大弟子也选一样。”
顾景云躬身谢恩,“谢陛下。”
顾景云跟着苏总管去皇帝的小私库,他给赵宁选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给李安的却是一整块玉雕。
文房四宝虽简单,但能在皇帝私库里收藏的却不简单,这一套拿出去可价值千金,何况底部还有皇家标识,其寓意胜过本身的价值。
文房四宝可保存传家,还有皇家标识,传给后人,哪怕赵宁的子嗣后代没有出息,有这套文房四宝在也能庇护他们。
皇帝一眼就看出了顾景云的用意,微微点头,他对他这个徒弟倒也上心。
然而再看向一旁的玉雕时皇帝则不明他的意思了。
这是一整块玉石雕成的山水摆设。
整块玉便有一米六左右,加上底座足有一米八,比一个成人还要高。
玉由大片的墨色,绿色和白色组成,间或夹杂着红色和紫色,这样的玉石通常因为颜色混杂而不值钱。
但这块玉的材质好,通体莹润,实属上等,最妙的是它块头大,颜色虽混杂,但色与色之间的界限很明朗,当年解出这块玉石的商人舍不得就这么分解玉石,便拿了一整块求遍了大楚顶尖的设计师,最后设计出了这幅山水摆设。
墨色的山,绿色的树与水,白色的人和天边的白云连成一体,还有一山瀑布从天而落,红色,紫色的山花绽开,绚烂热烈,最妙的是白色的云中透出红色的夕阳,照射下来让整座玉山都沐浴在阳光下,漂亮不已。
这座玉山被那商人送给一个官员,那个官员又进献给他。
皇帝把玩了两个月后因为被御史谏言玩物丧志,他最后烦得不行,直接让人收到库房里去了,这都十来年了,他都忘记这东西了。
顾景云怎么又翻出来了?
皇帝蹙眉看着这座玉山,问道:“你为何要送又安这块玉山?”
难道玉山上有他不知道的秘密?
顾景云俊脸微红,道:“陛下,臣后来想了想,臣是没有合适的见面礼给殿下,但臣的妻子好似有,但我不好白拿她的东西,因此打算用这块玉山与她换。”
皇帝静静地看着他,不语。
苏总管眼中闪过笑意,凑到皇帝耳边低声将那天晚上他看到的告诉他,“……夫妻两个就这么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往回走呢,连马车都不坐。”
皇帝心中惊讶,上下扫视着顾景云。
秦家还真的出情种啊,他太傅一生只一妻,令公一生也只一妻,骏德亦然,现在到了景云……
想到秦家的家规和传统,皇帝心中了然,板着脸挥手道:“行了,拿走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百九十九章 寓意
东西自有苏总管安排人给他送回去,顾景云还要去翰林院报道呢。
苏总管见顾状元脸色薄红,皇帝努力板着脸,眼中却满是嘘唏,不由主动让人把东西抬下去,把空间留给俩人。
皇帝沉吟半响,最后还是问道:“景云,你想过以后要做什么吗?侍讲虽也要参与修书编书,但你年纪还小,只怕掌院不会给你安排太难的工作……”
皇帝表达得委婉,顾景云却明白他的意思,翰林侍讲的工作便是组织下属完成朝廷下达的修书,编书任务,除此外便是轮流给皇子讲课。
这才是设置翰林侍讲的主要原因,诸皇子年幼时,除了太子,其余皇子皆是翰林院里的侍讲以上的大人到宫中教学讲课。
但现在皇帝的儿子,上至太子,下至六皇子皆已成年,一旬才听一次课,轮到顾景云入宫讲学的次数更少,可能一个月都轮不到一次。
所以他这个侍讲在没有大的编书工程的情况下是不忙的,难道他要这样混着过日子?
当然不,顾景云挑着嘴唇道:“陛下,臣说过臣的志向与外祖一样,在您面前我也不瞒您,我并不想当什么侍讲,但做太孙的先生不可能不当官。而且有官职在身,别人要是想欺负我也得先掂量掂量。”
“而臣以后可能要去清溪书院,松山书院或国子监中任教。”他挑起嘴角道:“臣已经和清溪书院的山长谈好了,过几日便开始在清溪书院中教书。”
皇帝瞪目,“那你不来我翰林院报道了?”
“自然是来的,陛下放心,臣会把臣的本职工作做好了再去。”
皇帝鼓了鼓脸颊,想起顾景云的理想,他要桃李满天下可不就是要教书?
他的皇子年纪都大了,除了太孙是他正儿八经拜师的学生外,谁还会拿他当老师?
因此他跑到书院里当老师也情有可原。
皇帝情绪微平,“苏伯庸动作倒快,你这才考中状元他就请你去做先生了。”
顾景云淡笑道:“陛下误会苏山长了,臣还未会试时就与他说好了。”
“哦?那时候他就愿意聘你当先生了?”
“臣与他说定,若臣能考中进士则臣去书院任教,若臣考不中,那便去清溪书院上学。”顾景云微笑,“苏山长欣然,臣也高兴。”
皇帝轻哼一声道:“他当然欣然,你可是秦家人。”
秦家人会读书,这是公认的!
“不过清溪书院和松山书院一直是死对头,你去了清溪书院还能去松山书院教书?”
顾景云意味深长的道:“那要看他们的诚意。”
皇帝就想到当年的秦闻天,同样意味深长的一笑。
顾景云从皇宫里出来便去翰林院报道,皇帝则把李安同学找来,一脸同情的通知他他多了个大师兄。
李安:“……”
黎宝璐亲自来翰林院接顾景云,妻子来衙门接丈夫下班,这可算是大楚都一份了。
路过这里的大人们忍不住用眼角去偷看站在车旁的小两口。
黎宝璐正在和顾景云说玉山,“那么大一块玉雕,可真漂亮,就好像真的山水放在眼前一样。”
顾景云见她双眼发亮,显然是很喜爱的,他便拉了她的手道:“我们先回家。”
“好,你肯定没好好看过,我还在玉山上发现了两个山洞呢,洞口有绿藤掩映,不仔细看还看不出呢,设计这座玉山的人一定是个天才……”
黎宝璐一路叽叽喳喳的不停,顾景云却不烦躁,撑着脸颊侧脸听她说话,嘴角愉悦的挑着笑容看她。
玉山就摆在客厅里,显然宫里送来后她一直没收起来,一定是看了一整天。
黎宝璐拉着他去摸,“你摸,是不是很凉快?要是夏天也这么凉,摸着不定怎么舒服呢。”
“喜欢吗?”
黎宝璐狠狠地点头,“我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玉石。”
“送给你的。”
“只怕大楚也没几个……”黎宝璐一呆,微微扭头问,“你说啥?”
顾景云见她说话都简略了,就失笑道:“我说这座玉山是送给你的。”
“可,可内侍不是说是你从皇帝私库中挑来送徒弟的吗?”
“是啊,可我一进私库我就看到这座玉山了,我无功禄,自然不好和陛下求赏,因此我决定用别的东西送太孙,这座玉山就留给你。”
黎宝璐虽然心中不舍,却果断的放手,摇头道:“还是算了,我们哪有好东西?李安知道会伤心的?”
“谁说我们没有好东西?”顾景云转身回房,片刻后就拿出一个盒子来,打开给黎宝璐看。
盒子里放着一块玉璧,通体透澈碧绿,莹润细腻,“这不是,不是我们小时候……”
“对,”顾景云点头笑道:“就是我们小时候买的那块玉璧。”
顾景云拿起盒子里的玉璧,摸着它不舍道:“我本想传给我们的儿子,毕竟当初我们可是冒着生命危险才买到它的,但李安是我主动要收的弟子,我都能为赵宁拿到一份保障,没道理厚此薄彼。师同父,这玉璧给他也好,就当是给儿子了。”
黎宝璐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却明白了他的心意。
李安是太孙,他啥都不缺,因此送他见面礼就应该送心意。这块玉璧对顾景云和黎宝璐来说寓意要大过他的价值。
而赵宁出身寒门,有这一套皇家标识的文房四宝在,足够他们在惠州不被人欺负了。
“那你还在皇帝的内库里选了两样。”
顾景云得意的道:“陛下让我去内库便是为了李安,我要是为别人选了却没为他孙子选,谁知道他会不会小心眼的记恨赵宁?而我又第一眼看到了这座玉山,当时我便想,你一定会喜欢的。”
“是,我很喜欢。”黎宝璐半抱着玉山道:“喜欢到恨不得晚上抱着它睡算了。”
顾景云脸上的笑容就落了下来,微抬着下巴倨傲的道:“你也不怕它压死你。”
他挥手道:“行了别摸了,以后有的是时间把玩,让人搬走吧,放在厅堂里太容易碰坏。”
黎宝璐不舍的又摸了一把,道:“放在书房吧,既应景又赏心悦目。”
二林,红桃和厨娘都来帮忙,五人小心翼翼地把玉山抬到书房放好,这才拍了拍手心满意足地关上房门。
“子归怎么还不回来?二林,去门口看看有马车吗?”
赵宁字子归,以前黎宝璐年纪小,只能称人家赵公子或赵大哥,现在可以直唿其字了,谁让她现在是长辈了呢!
黎宝璐觉得当师娘的感觉还不错。
“收子归为徒时只喝了一杯茶,到底不够郑重,明日是几大书院休沐的日子,让厨娘多买些酒菜回来,我们请师兄和郑旭他们来庆贺一番,算是将礼全了。”
黎宝璐感叹,“这是要赶在李安拜师前完成一切步骤啊,你就这么想让李安当二师弟?”
顾景云嘴角微挑,“他是太孙,不好当大师兄,而赵宁性敦厚,且知恩,再没有比他当大师兄更合适的了。”
“那你何不把郑旭他们也收了?”
“不,”顾景云笑容微淡,“他们不适合当我的弟子,我心中不愿,他们心中也不会乐。”
黎宝璐点头,“我明白了。”
明白了该以何种态度对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