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庶子风流 >

第732节

庶子风流-第732节

小说: 庶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这是一件简单的事,能这样好解决,又何须要启禀皇帝裁处呢?

    果然,李东阳摇头道:“鸿胪寺可不敢亲自颁发,假若假僧人因为如此,便得了度牒,那么自此之后,只怕这天下,借此为宫中祈福的假僧人就不知凡几了。”

    呃……

    这倒是没有错,要知道,在大明,军户是最窘迫的户籍之一,天生下来,就是世袭武官们的佃农,吃不饱穿不暖,甚至有许多,连媳妇都讨不到,便是寡妇,都未必肯嫁军户。可是僧人不一样,僧人是需经过朝廷认证的,必须得有度牒,才算是僧人,有了度牒,便可以去寺庙里接受供养了,一般的寺庙,大多都有许多的土地,雇佣了佃农生产粮食,除此之外,还有信众的香油钱,甚至官府,偶尔也会赐予一些钱粮。

    可以说,若是能得到鸿胪寺认可,得了度牒,一个军户就完全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一辈子衣食无忧,躺着吃喝。

    李东阳之所以不认可朱厚照的处理方式,是因为这种事,你不能应,那个僧人虽然是以给宫里祈福的名义,十有**是奔着度牒来的。

    现在朝廷若是应了,虽然眼下的小麻烦算是解决了,一切都名正言顺起来了,可以后呢,却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啊!可想而知,那么就会有更多落魄户看到了希望,都会有样学样,好嘛,这个你给了度牒,其他人你给不给,总不能厚此薄彼是不是?

    ………………

    中国人过年第一特色是流行拜年,今天老虎也不得不出门拜年,跑得脚累,然后又急匆匆地奔回家码字,第一更有点晚了。大家新年好啊,大家今天也在忙于拜年又或是陪父母兄弟老婆吧,等下老虎还得继续码字,呃……忙里偷闲的时候,有票儿的奖励一下老虎咯,这样老虎在鞭炮的吵闹声中能有动力一点。(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喜上加喜

    朱厚照面有难色,他心里挺急的,看着李东阳言不由衷,总是拿那些芝麻绿豆的事来搪塞。

    朱厚照心里愈发的有些急了,只是道:“既如此,那就不去理会吧。”

    “是。老臣已让顺天府注意了,若是此人并没有包藏什么祸心,则不必阻拦。”李东阳笑容可掬地道。

    朱厚照总算松了口气,便循循善诱道:“这种小事,既然李师傅已经有了主意,就不必来问朕了,可还有什么事吗?”

    李东阳道:“还有便是云南布政使司……”

    还不肯说……

    显然,朱厚照的耐心到了极点了,终于是沉不住气了,他本是以为自己可以气定神闲,等李东阳急了眼睛,跑来和自己商量着周王等人的奏疏,可是李东阳就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样子,这令朱厚照不禁恼火,终于忍不住,很直接地道:“李师傅,为何你还不问周王的禀奏?”

    这一句话宛如惊雷,倒是没有把李东阳等人震住,反是让一旁的叶春秋抚摸额头,心里叹息,陛下,李公分明是在等你说话啊,现在倒好,完全被人套进去了。

    李东阳抿嘴一笑,道:“噢,是这件事吗?此事不算太过紧要,和云南布政使司发生的事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不值一提……

    李东阳所表现出来的举重若轻,令朱厚照顿时灰心丧气起来,在他心里这么紧要的事,原以为李东阳也会心急火燎,谁晓得人家根本就不在乎。

    朱厚照反显得有些尴尬了,道:“朕觉得此事关系也是不小,周王的意思,诸位师傅想必是知道的吧,朕也觉得颇有道理,叶春秋与朕结拜为兄弟,在朕心里,便是至亲,何况宗室们亦是将他当朱家人看待,现在要请封他为王,朕想问一问诸位师傅的意思。”

    终于还是进入正题了。

    叶春秋不露声色,此时他是决不能开口插话的,就等李东阳等人表态。

    朱厚照心里也崩得很紧,假若李东阳当面拒绝,这事儿,只怕就有阻力了,毕竟朱厚照也是知道内阁大臣在朝中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他希望赶紧促成这样事,免得闹出什么幺蛾子。

    李东阳这时道:“那份奏疏,老臣是有过目的,诸位王爷声情并茂,说的也很有道理。镇国公乃太后义子,自然也就是先帝义子,更是陛下的兄弟,而宗室诸王亦是纷纷认了这个亲,若是不予以加封,实在说不过去。”

    听到李东阳这番话,朱厚照不禁大喜过望,原是皱起的眉头终于松开来。

    其实在此之前,朱厚照觉得这件事的难度不轻,所以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现在听李东阳这样说,心中大石便算落下了,他笑面迎人地道:“嗯,意思是,李师傅也同意了,既如此,那么该封春秋什么为好?”

    “陛下,老臣的话还未说完。”李东阳徐徐道。

    朱厚照旋即又皱眉,立即露出了不悦的样子。

    敢情你是逗朕吗?

    李东阳却是侃侃而谈道:“于情于理,陛下加封,都不会错;可无奈何,祖宗之法在上,镇国公终究不是陛下的血亲啊,若是贸然封王,只怕有碍祖宗之法,老臣绝非要阻止这件事,事实上,镇国公与陛下情同手足,又劳苦功高,他被封为王,本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祖法若变,则地动山摇,难免天下人侧目,议论纷纷。”

    “你的意思是不肯?”朱厚照的脸拉了下来,阴晴不定的脸上,显出了几分怒气。

    朱厚照就是如此,哭也好,笑也罢,面上的表情是不会骗人的。

    李东阳则含笑着摇头,一丁点都不害怕龙颜震怒的样子,道:“老臣的意思是,封王自然是应当的,不过呢,既要封王,却不能走宗亲的路子,叶春秋已就封镇远国,照例,本是走羁縻卫的路子,而今他已是藩国之臣,陛下怎么还能用宗亲的法子来册封呢?这岂不是乱了国家的纲纪?以臣之愚见,不妨依旧还循着这个路子,如朝鲜国王和安南国王以及倭王之例,而朝廷颁他金印,使其经略统治本国,有何不可?”

    唿……

    叶春秋不禁暗暗地松出了口气,这李公,还真是鸡贼啊。

    连叶春秋都想不到,李东阳会这样做出应对……

    事实上,李东阳确实遇到了一个两难的问题,点头不成,不点头也不成,他自然是不愿意得罪叶春秋,但也不愿意违背陛下的心意,可也不愿意叶春秋成为宗亲。

    那么……他居然走出了第三条路。

    陛下的心思是希望能够封叶春秋为王,这是陛下对叶春秋的爱护,那么就封王好了,朝鲜王不是王吗,安南王不也是王吗,至于真腊王、倭王、暹罗王,哪一个不是王?

    此王比之宗室之王,反而更加独立一些,虽是需要按时进贡,作为大明朝廷之附庸,可是军事、外交、内政之权却皆在国王之手。

    如此,对叶春秋只有更大的好处,陛下这边,又怎么会不满意呢?

    而叶春秋这边,也有了一个交代,至少不会让叶春秋生出什么反感。

    这就等于是,把叶春秋和其他宗室给区别隔离了开来,宗室们想拉叶春秋做挡箭牌,可叶春秋压根就不是跟你一个路数的王啊,你需要靠朝廷供奉,需要领取俸禄,人家叶春秋却不需要,他的财源不是朝廷,而是本国的税赋,他所能承担的义务,也与你不同,乃是朝贡。

    这时候,朝廷要诸王绝俸,你还能拿叶春秋做什么挡箭牌?

    难得宗室们想出了那么绝的一个办法,却又难为了李东阳居然想了一个这么损的应对主意。

    可不管怎么说,他提出了谏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无形之中,却让周王、兴王等人的如意算盘给打空了。

    他们为叶春秋请封为王,结果叶春秋成王了,最后却是对他们任何作用都没有!

    这个时候,叶春秋甚至在想象,若是周王他们知道李东阳想到了这么个办法,不知道会是什么反应了!

    ………………

    今天算是请个假吧,实在太累了,老虎的眼睛都在打架,所以今天只有两更,而且明天又得一大早出门拜年,没办法,再忙,作为中国人,这风俗也不可免,明天大概是三更,这春节时刻,其实老虎也想休息,不过也知道有不少同学等更的,所以老虎虽是少更,但是绝不断更,希望大家能理解一下老虎!(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名正则言顺

    朱厚照一听,双眸微微转了转,抿着嘴,双眉轻轻挑起,他似乎并不在乎到底是以什么名义封王,只知道叶春秋功勋卓着,和自己亲密无间,给他一个封爵,再好不过。

    这辈子他最信任的人就是叶春秋了,相信他无论发生什么事都站在自己这边,因此给叶春秋一个王位,他是举双手赞同的。

    至于是宗亲之王,又或者是藩属之王,显然关系都不甚大。

    李东阳既然说出了他的想法,那么,势必是已经在内阁和人交换了意见,得到了阁臣,甚至是各部堂的大佬们支持的。

    若是百官能够支持,那么事情就顺利了许多。

    而至于宗亲那儿,似乎也很好办,毕竟他们都已经认了亲,想要的不过是叶春秋有一个名分,这又有何不可呢?无非就是变通而已,看来还是李师傅想的周到啊。

    朱厚照很是欣赏的看了李东阳一眼,本来朱厚照还略略有些担心,毕竟祖宗之法压在上头,若是有人借机反对,拿出许多理由,可就有些不太好办了。

    而李东阳却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表态至关重要。

    朱厚照立即兴致勃勃道:“既如此,那么该封以什么王为好?藩属之土,又在哪里?”

    李东阳一脸认真的看着朱厚照,一双眼眉轻轻眯了起来,略微思索了一番,旋即笑着说道。

    “镇国公这些年,任劳任怨,实在不易,既然要册封,老臣以为,还是从长计议,不必急于一时,到底所封何处,又以什么名号,还需廷议来商讨,陛下,所谓名正则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正是这样的道理。”

    朱厚照立即乐了,眼眉里透着笑意,连连说道:“对,对,对,就该廷议。”

    李东阳提出廷议,正对朱厚照的心思,反正内阁首辅大学士都已经表了态,肯定没几个人敢反对,走了这一道程序,就越显得法理上说的通了。

    这李东阳办起事来,还真是面面俱到,体贴入微,别人那是办事,李师傅这叫把事办好啊。

    朱厚照收敛起心情,轻轻吁了口气,含笑着说道。

    “还有,那巴图蒙克与叶春秋会了面,大抵只说了一些家里长短,倒也没有口出恶言。”说着,他将叶春秋转述的事情经过,大抵的说了一遍。

    李东阳皱眉,似乎正在思虑着什么。

    反是这时,有人道。

    “陛下,巴图蒙克此人,臣与他打过一些交道此人狡诈无比,还需小心堤防,他此番既非是离间,又非挑衅,莫非……是别有所图,臣这几日,一直关注边镇的军情,今岁鞑靼与其所辖的各部,调动频繁,前些日子,在辽东,还截获了巴图蒙克与海西女真的书信,看来,此次会面,不是这样简单,大战在即,他对镇国公,屡次三番提起明岁开春的大战,以他的狡猾,或许……不过是欲盖弥彰之策。”

    说话的人,站了出来,朱厚照抬头一看,却是杨一清。

    杨一清确实是老军务,镇守边关数十年,对于大漠和边镇的情形十分了解,此刻他立即点明扼要,将事情跟朱厚照娓娓说来。

    朱厚照精神一震,看了叶春秋一眼,而叶春秋这时也不禁震撼了。

    事实上,他与巴图蒙克的会面,确实乏善可陈,他所看到的是一个垂垂老矣的首领,想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这种心情,叶春秋似乎也可以理解,这也使叶春秋和朱厚照所猜想的方向,都是巴图蒙克做好两手准备。

    可是现在听了杨一清的进言,顿时像是明悟了什么。

    对啊,从一开始,巴图蒙克一直都再三提起明年开春的决战,仿佛明年春天的决战已经成了定式一样,可事实上呢?谁能保证人家会选在明年开春?

    虽然大明这边,也认为巴图蒙克会在明年开春动兵,毕竟现在正是牛马养膘的集结,鞑靼人放牧为生,一般这个集结,不会轻易开战,等过了秋,寒冬在即,这时候也不可能会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大漠的战争,大多会选择在开春。

    可现在细细一想,却不禁让人毛骨悚然,正因为大明朝廷有这个预料,所有人都有这个预料,而巴图蒙克将这些信息,掺入了他的言谈之中,使人形成一种思维上的惯性,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巴图蒙克其实已经磨刀霍霍,却故意借此来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