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庶子风流 >

第713节

庶子风流-第713节

小说: 庶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春秋此时不禁对李东阳有着几分感激,也许李东阳提醒他是存在某些目的的,但是这个提醒绝对是好意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八十章: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李东阳如此提醒,叶春秋便也有了在这上头的提防之心,当然,叶春秋也很清楚,杨廷和就算这样做,也是整不跨他的,只不过是让他焦头烂额罢了。

    无论杨廷和以什么名义来查镇国府也好,总是能把自己的大后方搅乱。

    只是……李东阳为何要提醒自己呢?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至少据叶春秋所知,李东阳和杨廷和的私交匪浅,甚至杨廷和能入阁,李东阳亦可谓是功不可没。

    叫自己堤防着杨廷和查镇国府,莫非……这只是李公向自己示好之举吗?

    叶春秋忍不住凝视了李东阳一眼,嚅嗫了一下。

    他从一开始就很清楚李东阳是个深不可测的人,事实上,这个人到底有什么意图,谁也说不清,在他还是内阁首辅之前,整个内阁里,李东阳可算是最不显眼的一个,等到李东阳跃升成为内阁首辅大学士,满朝文武竟发现自己连李公的喜好都摸不透。

    或者说,唯一摸透了李东阳心思的,反而是叶春秋。

    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了兴王绝俸之事。

    李东阳迎着叶春秋投来的怪异目光,不由笑了,道:“为何像看怪物般的看着老夫?是很惊奇吗?老夫早说过了,你们的冲突,和老夫无关,老夫不会过问,老夫只是提醒你一句而已,于乔这个人啊,虽是久负盛名,可是老夫却知道他的心思很重,眼下你和于乔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老夫又能奈何?”

    叶春秋便也跟着笑了起来,道:“那么敢问李公,春秋是鱼,还是熊掌呢?”

    李东阳想了想,捋着美须道:“理应是熊掌吧。”

    叶春秋便眨眼,失笑道:“噢,这下春秋心里就有数了,熊掌可比鱼要贵了许多。”

    “非要胡乱解读。”李东阳笑了笑,沉吟了片刻,又道:“你还是小心一些吧,介夫比你想象中的,要难对付得多,内阁大学士,若非根基动摇,否则绝无可能轻易打倒。”

    叶春秋甚至从李东阳的话里,仿佛还感觉到了几分鼓励。

    这倒是没有教叶春秋为之鼓舞,反而变得谨慎起来了!

    若是以往,在叶春秋看来,李东阳与杨廷和本是铁板一块,可是现在看,却是未必,若说杨廷和的心思重,那李公的心思又有多深?可以说,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在打什么主意,相比于杨廷和,李公才是真正的人物啊。

    自然,眼下也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叶春秋低声说了一句是,不知不觉,竟是和李东阳走到了内阁,叶春秋不由咋舌,才对李东阳行礼道:“李公,告辞。”

    回过头时,却发现身后那杨廷和依旧远远尾随而来,谢迁和王华离得更远一些,叶春秋便朝谢迁和王华方向而去,想要和王华和谢迁告别,恰好与杨廷和擦肩而过,叶春秋没理他,谁晓得二人肩膀交错的功夫,杨廷和却是笑容可掬地道:“春秋。”

    叶春秋回眸看了他一眼,道:“杨学士有何见教。”

    从前称为杨公,现在这样的敬称也已忽略了。

    杨廷和道:“李公与镇国公说了什么?”

    叶春秋突然觉得有趣起来了,他本是抬步要走,却突然站直了身体,似笑非笑地看着杨廷和道:“杨学士认为呢?若是我说,李公让我小心堤防杨学士,不知杨学士会相信吗?”

    杨廷和却是微微愣了一下,他想过叶春秋极有可能会放烟雾弹的,谁料这个烟雾弹这样的大,他便冷笑道:“只怕这是挑拨离间之策吧。”

    虽是这样说,心里却不免有些狐疑了,因为连他,其实也摸不透李东阳。

    叶春秋却是撇撇嘴道:“杨学士怎样认为就怎样认为好了,倒是恭喜杨学士,而今要主持春闱了。”

    说着,叶春秋再没心思理会杨廷和,已朝王华二人方向走去了。

    等拜别了王华和谢迁,叶春秋才从宫中告辞出来。

    只是叶春秋刚回到叶家,发现唐伯虎正兴致勃勃地站在门口处候着他,见了叶春秋便道:“研究院那儿有了好消息,说是连发的机关枪已经开始试制了,效果据说不错。还有,青龙那儿也来了消息,而今出关的牧民已是越来越多,每日有数百之多,不少商贾都在各地招募人手,在关外划定牧场,收购种马和羊羔。对了,还有一事,令尊给公爷修了一封书信来,学生已经将书信放在了公爷的书房里。”

    叶春秋听到老爹来了书信,精神一下子振奋起来,显然比研究院试制出连发的机关枪更令他在意,连忙快步赶去了书房。

    到了书房,叶春秋眼疾手快地将摆放在桌案上的一份信取了来说,其实这只是一封十分简单的家书,和所有的格式一样,无非就是自己身体不错,又问近来叶老太公身体如何,小海该读书之类的话。

    可对叶春秋来说,虽只是只言片语的问候,可是他却能感受到那浓浓的舔犊之情跃然纸上。

    叶春秋细细看过后,唇角不禁浮出几分笑意,将信收了,对随着他身后而来的唐伯虎道:“看来家父在辽东过得还算不错的。”

    某种程度来说,叶春秋就怕叶景写长信,写长信,多半是因为遇到了什么难事,心中苦恼,所以借家书来慰藉自己,反而这般的轻描淡写,才说明老爹现在很忙,同时也没什么事发生。

    唐伯虎在一旁讪讪笑道:“不知他什么时候才肯调回京来,辽东毕竟是苦寒之地。”

    叶春秋却不置可否,反是想起了什么,道:“唐兄,有件事交代你去办一下,而今春闱就要在即了,这么多的举人,统统都齐聚在京师里,这些日子,你得忙碌一下……噢,伯虎兄,我可以信任你吧?”

    唐伯虎顿时面红耳赤起来,语气里顿时多了几分怒气,道:“公爷,你这是什么话?我任劳任怨,鞍前马后,忠心耿耿,什么叫做可以信任你吧?”

    (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权贵

    在叶春秋看来,偶然逗一逗唐伯虎,也不失为生活里的乐事,可是唐伯虎有时候也很较真,玩过头就不好了!

    叶春秋看唐伯虎脸都气红了,便知道该见好就收了,连忙安慰他道:“哎呀,伯虎兄别这样,只是随口一说而已,只不过从现在起,我们要办一件大事,一件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大事。”

    听了叶春秋的话,唐伯虎的怒气倒是消了一些,因为他很好奇,能在叶春秋口里说的所谓的大事是什么。

    叶春秋接着道:“就请伯虎兄这些日子多去打听一下,将在京的举人,哪些人是正人君子,哪一些人为人卑鄙,甚或者是丧尽天良之辈的,你打听清楚之后,都给我报来。”

    唐伯虎听罢,不禁一怔,而后忍不住道:“怎么,又不是公爷主考,这春闱的事……”

    叶春秋摇摇头道:“只是做个调查罢了,总之恳请伯虎兄多费心一些了。”

    唐伯虎想了想,按照叶春秋素来的做事习惯,做什么事情都一定有他的理由的,既然他现在不说,估计也有不说的理由,于是他便不再多问了,很干脆地点头道:“学生这就着手去办。”

    目送走了唐伯虎,叶春秋心中渐安,方才凝神,在桌案上铺了纸,蘸墨开始行书,这行书是最容易使人心平气和的,也是叶春秋借此来减压的方式。

    一幅字写完,叶春秋看着笔下的一篇文章,脸上没有表情,却是将行书收了起来,从书房出来,外头却有人站在檐下,一副上前又不是,不上前又不是的样子。

    叶春秋定眼一看,却是二叔叶松。

    此时,叶松也看到了刚走出书房的叶春秋,叶春秋则是率先朝他点点头道:“二叔从南京回来了?”

    叶松显得有些畏畏缩缩的,道:“是,今早到的,已经见过你大父了,听说你回了府,便来见一见。听说辰良居然进了詹事府,真不知该怎么感激春秋才好。”

    叶春秋也只是轻描淡写的样子,道:“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你既然到了京师,旅途劳顿,就好好休息几天吧,南边那儿可有什么消息吗?”

    叶松心知自己的使命,自己是代表着叶家在南京与人打交道,所以每隔一些日子,都会修书一封送来京师,向叶春秋汇报南边的消息。

    叶松道:“自从倭患渐平之后,江南的百姓,大多对春秋感恩戴德,噢,最近有许多欧罗巴的商贾在江南,有不少人是慕名而来,都知道我大明富饶,转由秦皇岛登陆报备,再随船至江南,他们有不少人对大明的瓷器和丝绸感兴趣,也舍得交易,我来之前,有个欧罗巴的商贾还想请我引荐,好见春秋一面,自然,这种没来由的人,我自是不敢引荐的,因而拒绝了。除此之外,有不少人托我来给春秋代为问候,不少人总盼着春秋回江南一趟。”

    叶春秋莞尔失笑道:“我也想回去看看,江南水乡,已是许多年不曾回了,心里也怪是想念的,只是可惜……”

    他的话在这里,便点到即止,顿了一下,接着又道:“江南的士绅,可有什么风言风语吗?”

    叶松摇摇头道:“这倒没听说过什么。”

    叶春秋其实和叶松说起话来,也觉得索然无味,他虽是原谅了这个二叔从前的行为,并不代表能和他亲密,所以只是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方才道:“这几日,让辰良告个假吧,好陪二叔在京师里走一走,詹事府那儿,我去说,正好明日我要送小海去詹事府读书。”

    “呀,小海要去詹事府读书?”叶松倒是惊讶起来。

    这在他看来,简直就是陛下对叶家天大的恩赐啊。

    其实这很好理解,很多叶春秋认为是十分平常的事,可是对于叶松这种人来说,却足够吹嘘一辈子了。

    能去詹事府伴读读书的人,这便是真正权贵中的权贵啊,自幼就和太子是同学,将来的前途能限量吗?

    叶春秋反而笑了起来,道:“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辰良现在在詹事府做侍讲,算起来,也算是小海的恩师了,既是恩师又是叔父,倒也有趣。”

    叶春秋故意地开了一句玩笑。

    叶松却是显得有些激动。

    其实若是当初,他知道叶春秋能有今天,便是打死也绝不会跟这个侄子为难啊。

    想到那时候,他真痛恨自己的眼界实在太浅太浅了,眼中能看到的,不过是叶家那一份芝麻绿豆大的家业,总以为排挤掉了叶景和叶春秋,这叶家便是他做主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无知、愚蠢又可笑。

    他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而今自家的辰良也算是出了头,前途肯定也是似锦的,于是两眼不禁微红,喉头有些哽咽,突然拜倒在地,朝着叶春秋磕了个头,道:“春秋,二叔……从前有许多对不住你的地方,还请……春秋莫往心里去,我……我真不知说什么好,从此往后,二叔定尽心尽力为春秋效命,为咱们叶家办事,再不敢生其他心思了。”

    叶春秋深看了他一眼,他要下跪,叶春秋也没有拦他,反正这里左右无人,他淡淡道:“你想要效力,倒也容易,我交你一件事办,你且先在京师住下,过些日子,怕是得去辽东一趟,家父在辽东,我总有些不放心,而今朝廷要准备申饬女真人,总是要有备无患才好,家父在那里举目无亲,你去了那里,为他鞍前马后去吧,事情办得好了,将来便是真正的一家人了。”

    要去辽东?

    叶松不禁在心里计较起来,谁都知道辽东是苦寒之地,而且那里并不如江南或是京城这些地儿舒服自在,可若是再让他回南京去,虽也快活,可毕竟这清福享的也没什么意思,反是叶家这诺大的家族,上上下下几百口人,不少人已开始崭露头角了,享福有什么用呢,倒不如真去闯一番。

    心里想定了主意后,叶松咬了咬牙道:“好。”(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哪里人多,哪里就有朱厚照

    这个时候,寒冬已过,进入了春日,天气渐渐地回暖,处处呈现出了一副生机勃勃之景,而京里更是愈发的热闹了。

    先是庙会,接着便是春闱!

    这一天,两千多个举人,心情各异地来到了贡院,而作为这次春闱的主考杨廷和,可谓是风光得意,先去拜了天子,接着便抵达了贡院,主持考试。

    为了这一场春闱,杨廷和可谓是千方百计,好不容易成了主考,自然是殚精竭虑,早早就在这贡院里闭门了三日。

    事关科举,京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