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风流-第44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让一旁的小太监将的踢翻的御案扶起来,又收拾了一番,便坐直了身体。
他努力地掩住了心中的悲痛,只是通红的眼眶里杀机毕露。
他深深地觉得自己现在要做许多的事,叶春秋的孩子,安化王的谋反,前者是让叶春秋能够瞑目,后者是要为这个兄弟报仇雪恨。(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八章:御驾亲征(第二更)
刘瑾看着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却是满腔心事的朱厚照,低眉顺眼地徐徐站起来,却是没有离开,他知道……真正的好戏要开场了。
于是刘瑾侍立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朱厚照的一举一动,心里已经转了无数个念头。
叶春秋的身死,固然令他开怀,可是叶春秋身死后的朝局,才是最令他期待的。
接下来……该如何呢?
没多久,刘健等人便全是一副忧心忡忡模样进来,其实在得到了奏报之后,整个内阁已经彻底哗然了。
安化王谋反,宁夏那可是边陲之地,边军谋反本来就是极为严重的事件,因为他们乃是大明的屏障,一旦这些人谋反,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置,叛乱不能立即平息,这就意味着,这些乱军极有可能会勾结番人。
河西走廊,乃是西北的定海神针,若是叛军与番人,甚至是与鞑靼人联络,后果不堪设想,甚至有可能令朝廷彻底地丢失掉河西走廊,使这关中乃至于汉中成为对敌的前线。
朝廷为了巩固河西走廊,这一百多年来,花费可谓是巨大,每年养了这么多的边军不说,几乎年年都要修堡垒,加固城防,无数的钱粮被投入进去。
而一旦这个地方丢失,那么未来整个大明就不得不开始将汉中和关中缔造成军事重镇了,而这……不说花费钱粮,这人口众多的粮产地直接面对敌人的威胁,后果会有多严重?
而最大的隐患还不只是这些,最重要的是,若是叛军拥戴了安化王朱寘鐇,那才是严峻的问题。
寻常的叛乱大多是官逼民反的套路,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政治上的纲领,也没有什么长远的目标,他们不过是实在没有了活路和生计,便振臂而起,只要官军一到,很容易就没有清剿个干净。
现在,叛军不但有大明的宗室作为对象,那么政治纲领也势必清晰,而且从檄文上来看,对方显然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这是老套路,可是这种老套路才是真正的可怕手段,因为清君侧很容易蛊惑人心,一般人对叛乱很难产生同情的,可是清君侧却是不一样,先是反贪官不反皇帝,如此,就博得了各地受到官府压迫之人的同情,甚至是一些失意的读书人也有可能会参与其中。
这显然是自从靖难之役之后,大明发生的最严重叛乱,一旦处置不当,后果便是不堪设想。
刘健明白,必须尽快地将这场叛乱平息下去,否则拖得时间越长,后果越是糟糕。
只是那檄文之中,却有一件令他感到惋惜的事,叶春秋竟是死了。
王华和谢迁二人得知了这消息,几乎要昏倒过去,这叶春秋一死,朝中的格局,只怕要变一变了,他心里既为叶春秋惋惜,又是不由担心。
一直以来,那从前恶名昭彰的八虎,这两年之所以被压制,或者说他们不敢再似从前那样跋扈,某种程度来说,叶春秋是有些功劳的,现在叶春秋一死……
哎……
刘健为首,其余则是脸色苍白的谢迁、王华,李东阳的神色也有些冷峻,之后则是吏部天官张彩,张彩怎么也料不到会得到这样的好消息,这就好像突然一下子中了头彩一样,那叶春秋,本就是他和刘公公的眼中钉、肉中刺,现在好了,事情一下子解决了,叶春秋一死,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都御史刘宇跟在张彩的身后,脸上禁不住掠过喜色,却偏偏要装作沉痛的样子,当初若不是叶春秋,他现在或许已经入阁,位极人臣了,谁料到,最后却是狠狠地栽了个跟头,现在叶春秋已经身死,也算是报了自己的一箭之仇,他拼命地想要掩饰自己的喜意,只好低着头,强绷着脸,跟着众人进了暖阁。
众人见到了朱厚照,从朱厚照的脸色,一看即知小皇帝的心情,那失魂落魄的样子,还有面上没有擦干净的泪痕,都诉说着小皇帝的哀痛。
众人行了大礼,朱厚照却是没有反应,倒是刘瑾一看,一脸悲痛的样子道:“陛下身子抱恙,诸位都起来吧。”
接着叫人给诸人赐坐,大家坐下,各怀心事。
朱厚照突然道:“朕要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
这是朱厚照的第一个念头,只是这一次,他不再像从前那样玩闹的心理,他已恨不得亲自将那朱寘鐇碎尸万段,这一次亲征,是朱厚照想要亲手为叶春秋报仇,这个念头一经冒出,便如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刘健等人面面相觑,而后刘健忙道:“陛下,安化王不过聚众数万,陛下大可派得力的大臣派兵清剿即可,小小叛王,岂能劳动陛下亲自屈尊?何况现在国人相疑,百官不安,陛下理应留在京师,以安人心。臣以为,陕甘总督杨一清可担此任,杨一清在任期间修建边疆防御,部下多肯依附他。现在宁夏叛乱,其中不少叛将多为杨一清旧部故吏,想要平定叛乱,陛下可起用杨一清总制军务,与总兵官神英平叛,并命中官张永担任督军,那时,叛军必定自乱阵脚,叛乱顷刻可定。”
刘健这时候提到了杨一清,一方面是杨一清和他有些交情,另一方面,杨一清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当年杨一清被任命为甘陕总督,总督三镇的军务,却因为不肯依附刘瑾,而乞老致仕,现在就赋闲在京师,趁着这个机会,将杨一清起用,对刘健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刘健甚至隐隐觉得,以杨一清和刘瑾的仇隙,一旦平息了叛乱,到时少不得有许多的文章可做,这也是在叶春秋死后的一个布局。
更何况,这杨一清虽是文官,却一直在边镇都督军马,可算是大明少有的帅才,有他来平息这场叛乱,再是适合不过。
刘健的话音刚刚落下,李东阳便随即附和道:“刘公所言甚是,臣也以为,杨一清乃是最好的人选。”
……………………
抱歉,今天第二更有点晚了,今天的内容不大好写,闭关的时间有点长,接下来,老虎边修改边更新,会连续给大家把下午所写几章都送上!(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九章:哀莫大于心死(第三更)
王华到现在还是没缓过劲来,叶春秋不但是他看重的高徒,还是他的女婿,这女儿和女婿才成婚没多久,现在却是听说女婿死了,而王守仁和叶春秋都是在宁夏,想必连儿子都该是凶多吉少了,一念至此,真是万念俱灰,早已没了什么主意。
谢迁亦是万分痛惜叶春秋之死,便显得有些心灰意冷,虽是叶春秋并不是他的亲系子侄,也不是他的门徒,可是因着王华的缘故,他与叶春秋也算是多有接触,渐渐对叶春秋产生了欣赏和看重,甚至到了后来,是将叶春秋当做自己的接班人一样的看待。
可实现在,叶春秋就这样英年早逝,真是令他措手不及,好好的一个人,就这样的突然没了,谢迁的心里既是唏嘘,又是哀痛,虽是听到刘健所说的,却也变得兴致阑珊。
倒是张彩和刘宇二人一楞,他们显然是没有想到刘健竟是想到任用杨一清,杨一清这个人,从前的时候可没少和刘瑾对着干,现在刘健这样布置,岂不是借着这一次平叛,重新启用杨一清?
杨一清这个人,名声是一直很好的,又是刘健等人的坚实盟友,宁夏的事,可是有不少烂账啊,好在那该死的中官周东度也在叛乱中死了,若是他活着,追究起来,还不知道这把火会烧到谁的身上。
而杨一清一旦去了宁夏,情况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家伙本来和刘瑾本就是不共戴天,若是在这里头做什么文章,岂不是糟糕?
想到这里,张彩和刘宇二人都偷偷地看向了刘瑾。
刘瑾的眼眸里却是掠过了一丝冷色,他看着刘健,似乎一下子看破了刘健的居心。
刘健提出的这个人选,自己确实是不好拒绝,刘健让张永做了督军,张永从前是和他有仇,近来关系虽是缓和一些了,可是刘瑾对于这个御马监的掌印太监,依然还是有所提防的。
从前他和张永沆瀣一气,是因为有个叶春秋,而叶春秋已经身死,那么未来宫中的生态必定也会生产不同的反应……
其实刘瑾似乎连想都不必去想,就知道,接下来宫中又会恢复从前八虎的格局,自己依旧还是陛下身边最大的红人,而张永论资排辈,也永远只能跟着自己捡骨头,可这样,张永会甘心吗?
失去了共同的敌人,张永绝不会甘心的,所以从一开始,刘瑾就感觉到刘健这是准备要给自己布下一个杀局。
安化王谋反,是打着反对中官的名义,说中官乃是虎狼,周东度是死了,可是不要忘了,这一次平叛的人……杨一清,是一直都想要将自己置之死地的人,若是这时候,杨一清挑拨离间,再拉拢了张永,那该死的张永和杨一清一道趁宁夏这事上捅自己一刀子,那后果,嘿嘿……
刘瑾阴测测地看着刘健,突然道:“陛下……奴婢想要亲自去督军,这安化王胆大妄为,更是杀害了叶侍学,实在该死,既然刘公要起用杨一清,奴婢恳请代陛下,亲去宁夏,将那安化王碎尸万段,方能解奴婢之恨。”
对,得自己去擦宁夏的屁股,绝不能假手他人,换了任何人,自己都极有可能陷入危险的境地。
刘健不禁皱眉,他显然看出了刘瑾的意图,刘瑾害怕了,失去了叶春秋,不但意味着宫中的格局会恢复原状,也可能会导致八虎之间的明争暗斗又要继续延续下去,只是刘健还真没想到,这个时候刘瑾居然会有所警觉。
而且此时,他还一副悲恸的样子,捶胸跌足地道:“奴婢想到叶春秋惨死于朱寘鐇手下,想到陛下痛失贤良,便辗转难眠,若是不能去宁夏,奴婢便是生不如死,求陛下成全。”
他演得过于投入,竟是声泪俱下,这又使得朱厚照与他有了共鸣,自己和刘伴伴的心情想必是一样的吧,刘伴伴就这点好,肯陪自己哭陪自己笑!
久久没有说话的朱厚照,终于叹出了一口气,道:“好吧,就依刘伴伴和刘师傅所言。”
依刘师傅,是答应了刘健起用杨一清,依刘伴伴,是命刘瑾为监军。
刘健的眉头皱得更深了,正想要说刘瑾不懂军事,而张永毕竟是御马监的掌印,对军事了若指掌。
刘瑾又怎么会不知道刘健的心思呢,在刘健开口之前,他立即道:“奴婢还有一事禀告。”
一下子,堵住了刘健的嘴巴,刘瑾心里冷笑,你刘健以为自己是谁,嘿嘿……从前没有叶春秋的时候,咱没心思整你,现在你还想整咱?咱们走着瞧吧!
刘瑾本来就是睚眦必报的性子,现在存着害人之心,便道:“陛下,奴婢以为,这檄文之中,为朱寘鐇这叛贼所杀的官吏,都是我大明的忠烈,现在平叛在即,大军即将讨贼,此时此刻,为了提振军心民气,陛下何不立即下诏,恩赏忠烈,如此,讨伐的诸卫军马方能知道朝廷赏罚分明,更愿欣然讨贼。”
刘瑾的提议是很有道理的,安化王杀了不少忠烈,这些人都没有依附朱寘鐇,所以现在朝廷既然决心平叛,当然要对这些人进行封赏和追封,否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追封来得越早,对于士气的帮助就越大。
那朱寘鐇,大张旗鼓地杀了这些人,印发成檄文昭告四方,不就是想乱朝廷的士气吗,更是要告诉天下的臣民,不肯依附他就是如此下场。
如此,朝廷就该针对这份檄文,立即做出反应,昭告四方,好让大家知道,朝廷对于忠烈的礼遇,是绝不会有吝啬的。
朱厚照听罢,在哀痛的情绪中,终于打起了一点精神,道:“刘师傅以为如何呢?”
他一想到懂自己,总是愿意支持的那个人已经不在这个世上,就难以掩盖悲痛,此时便没有了什么主意。
他甚至有些心灰意冷,心里只念着两件事,其一是报仇雪恨,其二便是叶春秋的遗腹子,其他的事,他已经不甚关心了。
(未完待续。)
第九百二十章:封赏(第四更)
刘健没有多想,便直接道:“这是大事,该让礼部先上一份章程……”
朝廷自有朝廷的规矩,封赏是如此,其他事也是如此,刘健作为内阁大学士,就是这个规矩的维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