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赠品夫人 >

第69节

赠品夫人-第69节

小说: 赠品夫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里两百多号干活的人,连同赵兴雅的吃食生意,每天用掉的秸秆都有将近两千斤。

    赵兴雅为了加强和山里的货物互换。雇佣了五架马车,来回运输,光上好的秸秆都运回去了一万多斤。糜子的秸秆是不能用来做草鞋的。只能做饲料和燃料。今年糜子产量多,要想要大量的黍粮米秸秆就要等到来年这时候了,为此赵兴雅才特意向山里运输了一批备用,草绳,草袋。草鞋在山里都是很重要的用品。

    实验成功之后,农庄里的事情就不用赵兴雅操心了。她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桑园上。桑园里采用的是梯度养蚕,每隔三天就多孵出五千条蚕,除了刘氏侧夫人给的蚕种,钟二爷又帮忙在各家买了十万条蚕种。赵兴雅的养殖计划是十五万条,同时选育出最好的蚕种等待明年再大干一场。梯度养殖就能把嫩桑叶和成熟桑园搭配使用,让出丝的时间不会集中在几天,还把桑叶的成本摊低了。在霜降前,最后一批蚕缫丝,桑园的桑叶也正好用的差不多,符合最大利益。

    蚕孵化出来之后,大约四十天结茧,赵兴雅有着现在养蚕催肥的技术。在蚕吐丝的最后十天,把新鲜的豆浆喷洒在桑叶上,这些蚕茧的质量和产量都会上去。为此赵兴雅又找到了青华镇上的那位手艺极好的青铜匠人,试验了十天才制造出了所谓的喷壶。

    那位匠人极为喜欢赵兴雅的创意,赵兴雅和他瞧瞧约定,只要他为自己的所有器物保密,将来她就赎出他全家,成为自由的平民。那位匠人非常乐意,便答应一定会等着赵兴雅接他出去,赵兴雅身上的腰牌他认识,那是出自于公爵府。

    七月初八,头一个成品茧子出现了,个头大,洁白度高,让养过蚕的女人们都说蚕花娘娘格外偏爱小姐,夏天的蚕茧能有这样的品质真的很不容易。她们以为,那种古怪的喷壶,白色的浆水难道就是让蚕茧收成好的缘故。

    两天过后,五千多个蚕茧全部出来了,赵兴雅把最大的茧子留住做种,把其余的那些都卖给一个士大夫人家了。每个三天后还有五千蚕茧可以出售,也是卖给这户人家。赵兴雅知道真正出精品的织坊都是要自己缫丝的,所以她只卖原料茧子,她还想请这户人家帮忙呢。

    那个士大夫家对于赵兴雅拿出来的高品质茧子很有认同,每斤蚕茧的价钱给到了五十钱,还答应把赵兴雅家的蚕蛹和自己家的蚕蛹,那些废丝和剩余的下脚料全部送给赵兴雅。赵兴雅算过了卖给这家人十万个茧子,约九百斤,对方可以出丝大约三百斤,那就是几十匹上好绸缎的原料。

    赵兴雅让那家人出具了买蚕茧共付给四百二十银币的凭证,还请求对方帮她把秋天的蚕丝缫丝,织成绸缎,把秋天桑园里的桑叶全部送给她。那户人家得到了三十个银币的工钱,又指望着赵兴雅明年还卖这种好茧子给他们,便爽快答应了。今年的秋蚕质量肯定不好,这样的丝绸不值钱,这户人家也不打算自己养蚕,那些桑叶全部送掉也不值钱。

    其实赵兴雅的目的就是想让飘红偷看整个工艺,冬天她的织坊也要开工。她想偷师,那些废丝和咬破的茧子则送到刘氏侧夫人那边去,赵兴雅喜欢绢丝的手感,所有的下脚料织成十匹绢丝是不成问题的。蚕蛹算是高蛋白的食物,赵兴雅陆续得到了一千五百斤。

    蚕蛹带着淡淡的咸味,赵兴雅让人放在稀粥里给干力气奴隶增加营养。那些借来的奴隶算是跟着她享福了,回去的时候每个人都胖了些,健康多了。玉娘子传话给赵兴雅,说是那个公子哥很高兴,说是来年没活干的时候,这些奴隶白借给她用。这主意是不错,赵兴雅帮他养奴隶,还免费帮着改造体质。赵兴雅自己也吃蚕蛹,油炸了一碟子当零嘴吃着也不错。

    大公子害怕这种食物,苏彩玉却相信赵兴雅,把蚕蛹混在包子馅里,哄着大公子吃下去好些。那些羊奶也是如此想尽办法让大公子喝下去。苏彩玉觉得只要是大公子的身体健康,所以的一切争夺才会有意义。

    桑园除了在养蚕上赚了大钱,赵兴雅还特意让开垦了菜地,养了五只羊,一大群鸡。所有人都在努力工作,家奴们不少人都知道了小雅对石头爹那种的厚赏,不但给奴隶吃饱,也许今年每一个努力的人都能带回去一千钱的奖励。桑园的人算计过自己的提成,发现收入也能有如此,便越发拼命干了,弄得连生的堂哥都想赵兴雅向钟家把他要去。

    内院的养殖也出现了规模,三只野猪是两公一母,配上了五只家猪,四母一公。八只小猪自然选出了一只带头猪,当然肯定是野猪能打架,能当头了。虎子带着八只小猪在山林里找吃的,没有猛兽能骚扰这群猪。虎子听赵兴雅的话,不是用些糜子,南瓜之类的东西给猪群加餐,还给猪盐水喝,这样的猪会养得更好。

    长毛兔怀孕之后下了一窝六只杂交兔,毛还算挺长的,赵兴雅很喜欢,决定好好喂养。家里已经有了羊可以剪毛,混纺的羊毛兔毛可以纺线织毛线衫,赵兴雅会用竹子针织毛衣,因为这是李爱梅的消遣之一,说是能锻炼小脑,赵兴雅也学会了。赵兴雅还在苗乡学会了钩花,这让她在天禧王朝能织出独一无二的毛线衣,这也会是带来财富的专利技术。

    虎子在捕猎采药之余,照顾猪群无法照顾这么多兔子,赵兴雅果断地请玉娘子通过别人买下了一户奴隶,三十多岁的夫妻两个,小姑子一个,三个男孩子,是去年在荒年中不得不卖身为奴的一家。那家人被蒙着眼睛送进了内院之外的院落,开始为赵兴雅充当饲养员和纺织工。

112赢面已定

    《赠品夫人》最新章节。。。

    赵兴雅买下的奴隶暂时还不能登记在她的名下,暂时登记在了大公子名下。这户奴隶比较老实能干,父子四人都会做些木工,两个女人还能缫丝织布,算是不错的帮手。赵兴雅让他们开始修建房屋和工坊,以后这里的人会逐渐多起来,大约会有四五十人居住。这片鬼屋大院将来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只是规模不可能太大,毕竟这处地方不是赵兴雅的产业。看来年底,赵兴雅要请胡齐贤给自己选一处土地变成真正的嫁妆地,真正的成熟工坊就设在那边。

    大壮娘如今的身体已经大好了,几乎能处理合作户的所有事情,不过碍于她的好身体不能让外人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通过大壮和草儿完成的。她的绣品放在玉娘子和别人合作的店铺出售,每月能赚到全部的药费,还能多出一两个银币,大壮娘攒了起来,谁也不会嫌家底厚实。她和大壮爹还梦想着成为平民之后先去那片神秘的地方看看,也许秘密还要往下传几代,能自己开采就最好。

    玉娘子派出了值得信任的伙计,开始了后路布局,西海之城的商铺在年底就会开张,等在西海的小岛拥有了安身之所,玉娘子就有勇气放手一搏。赵兴雅的一切显得那么顺利,她并不知道葛氏已经打算动用公爵府的势力对付她,若不是苏彩玉觉察到了不一样的地方,在幕后默默化解,她也不会那么顺利继续事业,想来这也算一种福气。

    赵兴雅陆续弄了不少古怪的方子给大公子使用,例如拿糜子苗榨汁,生的就让大公子喝下去。那股青草的味道让大公子觉得比药还难咽,不过是因为能解毒,捏着鼻子往下灌。每天早晚大公子都必须赤脚走有卵石的小道。来回一炷香,大公子从头一次痛到昏倒,到后来脚底长茧子,咬着牙能走完一炷香的时间,确实收益匪浅,整个夏天他没有任何病痛需要服药。

    大公子为了替母亲报仇,替母亲争口气,一直努力尝试着赵兴雅说的各种强健身体和排毒的方式,以至于他的性情和气质都跟从前比了变化,儒雅的气质里隐约开始有了武者的坚韧。崇爵爷算是个人精。他对嫡长子的关怀甚于从前,自然也能觉察其中的变化,特意找人去调查了大公子的行动。

    调查的人把看到的古怪事情告诉了崇爵爷。老谋深算的崇爵爷异常欣喜,他觉得儿子身边应该是有高人在指点了,不过他却没有猜想到乳娘的身份居然是曾经的东越第一才女。在探查一番之后,崇爵爷改变了自己的定论,把一切都归功于那次火灾。人要是经历了一次生死大灾。转变了性情也是可能的。至于那些古怪的法子也许是大公子自己在书里看到的,那孩子收了不少旧书,大约是有了特别的收获。

    大公子的新书房里的藏书不少都是叫人去市集收的旧书,说是省钱而且可以看见不少读书人对书籍的独特注解。这一点让崇爵爷非常喜欢,不光是因为大公子学会省钱,是因为这一招他在未发迹之前也经常用。还别说。崇爵爷还是在这些不得志的穷苦士子的旧书中得到了一些有用的见解,对自己的学业有了帮助。

    葛氏眼见大公子日益得宠,心里也很是着急。又忍不住发了信函去问葛玉礼。葛玉礼对此的回答很简单,让她把二公子的本事也亮出来,大家比比本事争宠就成了。人要是没有对手,也就是废物了,不要害怕比试。葛氏无奈间只有问自己的儿子是不是有办法压制大公子日益显现的才华和能力。

    二公子比起大公子来。最缺乏的就是自信。虽然看到了母亲收藏的宝箱,可在众多世家公子面前他还是不自信。他对母亲的问询只有简单回答。他会刻苦求学在同学中展露才华,至于那些附庸风雅,出风头的事情他做不来。其实是他自己心虚,轮相貌气质,文采,他想超越大哥绝对没有希望,不如安心把学业完成,但愿那个病秧子一到冬天就再度病倒。一个身体不好的人,父亲绝对不会把继承家业的重担交托给他的。

    二公子选择隐忍等待时机再做打算,葛氏也无法解决了,眼下只能静静等待着冬天,也许是春天,大公子再度成为那种病秧子。这些年大公子的身体一直多病,她不相信这个也能装出来。

    转眼间就快到了九月九团圆节,大公子很急切地盼望着赵兴雅回家一起过节。这几个月,他的身体在逐渐恢复年轻人的活力,要是继续这样,也许到了春天就没有了虚弱的征兆,一切都会好起来。苏彩玉以为是小雅的各种奇怪的方法治好了大公子的病,对大公子认小雅为妹妹的事情也彻底放心了,悄悄安排布局了未来,她并不知道赵兴雅已经全面控制了赌局的发展。

    赵兴雅接到大公子的信函,她也想回去山里了,那些土地上的作物也需要采摘入库了。很多染料都已经储存了原料,整个冬季,她都想安静地进行科研,多做出一些染料的方子。那些辣果和特别的香料也需要实验出特别的香料。至于开织坊就要看机缘了,真正在团圆镇上待过一阵子,她才知道织坊靠自己是很难开出来的。

    飘红躲在别人家看了几天还是没办法学会如何织出绸缎,也许是因为太复杂了,还有很多需要长期积累经验才能做好,飘红学不了。赵兴雅听那户买茧子的人家说,一个好的师傅至少要十年织坊的经验才能织出好绸缎,每个环节都要学,复杂的织锦要多个高级织工一起配合,东越能织出上等丝绸的都是贵族世家的织坊。一般的棉布和绢丝,富裕的平民工坊也有几家出色的。

    因为这个原因,赵兴雅暂时放弃了自己织造丝绸的打算,安心先从农产品和染料入手,等自己的身份坐稳了再去和刘氏合作,以原料换取部分技术。离开的时候赵兴雅算了算自己赚来的凭证,已经有七百六十五个银币了,如今粮价已经上涨了,家里的猪和鸡,羊的价钱也跟着涨上去了,只要十月卖掉一些牲口,加上吃食的生意,这次的赌局是赢定了。

    这次带出来干活的人离家几个月了,九月初九又是东越除了迎春节第二重要的节日,赚了点小钱的孩子们都想家了。小清告诉赵兴雅,同来的孩子因为想家都在晚上偷偷哭了。赵兴雅体谅大家,干脆放了厨房里的假,九月初八晚上上路,九月初九全天休息,九月初十回程,十一再开工,让愿意回家的人都可以回去。

    孩子们都很高兴,几乎都愿意回去,石头爹和石头娘想着草儿,却为了赵兴雅不肯回去,坚持留了下来,照看团圆镇的事情。赵兴雅非常感谢他们一家,想来草儿这次只能在大壮家过节了,相信大壮爹娘会好好照顾草儿这个未来的儿媳妇。

    四辆带着大伙赶路,在九月初九的辰时才来到崇府之外,这次四个厨娘把她们的分红全部带回来了,最高收入的是槐花婶子,赚了八百多钱的赏钱,孩子里属小清的分红最多,有四百多钱,还赚了两身衣服,算是很多了。小清娘看着一大包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