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第155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舱驹谏倘苏獗摺�
民间的话,西北百姓原本就厌战情绪非常高的,当初与韩艺签订了牧场协议,也就是为了止战,后来又因为西北计划,这生活过得是越来越好,大家对于现状都非常满意,没曾想这吐蕃又跑来掀起战争,故此当地百姓也是非常痛恨这些人,不少人自备干粮,主动参战,既然你们不想让我们好过,那我们也不让你们痛快,大家就互相伤害吧。
如此一来,这西北局势开始发生了变化,因为不管是贵族,还是奴隶主,他们都是压迫人们去战斗,商人没权力去压迫谁,他们是拿钱雇人去,而是每个百姓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是为自己而战,不是为别人而战。
越来越多的商人加入进来,源源不断的钱粮,雇佣军来到了前线。
裴行俭手中从一万人,到两万,再到三万,最后他手中拥有了七万大军,这还不算各地自己组织与叛军作战的雇佣军。
这些游牧民族,天生的战士,有些商人不太信任裴行俭的能力,干脆就自己领兵去打了,因为他们以前就有打仗经验。
至于后勤,裴行俭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粮草,反正天天有人往这边送粮草,都是无常捐助。
裴行俭仿佛从地狱回到了天堂,他真心没有想到来济的这个计谋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只觉自己处于梦中,可哪怕是在做梦,他也要在梦中打败吐蕃,于是他就开始反攻了,如今他手中这么多兵力,还防守个毛线。
这一下吐蕃大军开始有些支撑不住了,不是说裴行俭玩了什么把戏,而是现在唐军力量就是比他们强大。赞悉若赶紧向国内求救,如今他的五万大军如今就显得少了一点。
而令裴行俭没有想到的是,西北的情况,也影响到了吐谷浑。
凉州乃是重要的中转站,商人穿梭不息,这里的商人很快也得知西北的消息,这提醒了他们,他们认为吐谷浑若被吐蕃占领,凉州也岌岌可危,而且许多商人在吐谷浑都有投资的。
正好赵持满派人来要粮食。
凉州的商人受到西北商人的感染,也开始主动捐粮食,要算起他们在凉州和吐谷浑的投资,这点点钱算个p呀。
这凉州西北贸易仓库集中地,中转站,这里的物资太多了,于是大量物资开始涌入吐谷浑,支持王方翼他们,揍他丫的。
如今西边是烽火连天,大战才刚刚开始,但是东边战场随着渊盖苏文被独孤无月杀死,就已经进入了尾声阶段。
在独孤无月将渊盖苏文的尸体运回平壤后,韩艺立刻将渊盖苏文的尸体示众,他主要是就是想告诉那些正在反对渊盖苏文的百姓,尽情的去反对吧,渊盖苏文是真得已经死了,你们看,尸体都在这里,你们不需要担忧渊盖苏文会再报复你们。
果不其然,那些百姓见到渊盖苏文的尸体,平反运动立刻扩大到周边城池,韩艺也顺势扩大了平反局规模,将曾被渊盖苏文迫害的人,都调到平反局来,要搞的轰轰烈烈。
在平壤北面的一座山岗上,只见数百人在上面拿着锄头在挖掘着什么,远远看去就如蚂蚁一般。
而在山下停着好些辆马车,马车上面装着不是粮食,也不是武器,而是一车车白白的尸骨。
原来这一座山岗乃是一座乱葬岗,是专门用来扔隋人尸体的地方。在这一座山岗的东南边,原本还有着一个村落,其实就是集中营来的,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不少隋朝将士被高句丽俘虏,高句丽就将这些人当成奴隶,专门干劈山开路的活,死了就往这里扔,非常悲惨,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唐军攻打高句丽时,也屠杀了不少人,因为在唐人看来,他们是继承了隋朝,两朝是一脉相承的,这一段仇恨那么自然也应该继承。
“小无月总算是如愿以偿了。”
元鹫远远看着山岗上面,笑着点点头道。
这独孤无月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将隋朝被高句丽俘虏的中原子弟给送回家乡去,哪怕是一堆白骨。这是因为唐初的时候,关中流传着很多故事,讲述着一些中原人士在经过平壤时,看到有不少隋朝俘虏遥望中原,默默流着眼泪,还有不少隋朝俘虏但凡见到中原人士经过此地时,就看着他们哭泣。
而独孤无月这人其实有些民族主义,他在关中的时候,从不恃强凌弱,非常珍惜独孤家的荣耀,再加上他拥有盛世美颜,关中百姓也都非常喜欢他。但是对于外人,那他可是非常狠的,且不说他全歼数万倭军,那火烧平壤的计划就是他提出来的,但他原本是打算一把将城内的人都给烧死,而不是吓吓他们,实在是技术有限,他才没有得逞。
这种民族主义就促使他萌生了这个愿望。
故此,他一来到平壤,就四处打探掩埋隋朝将士的地方,如今在山岗上面劳动的人,他们也都曾有亲人死在这里。
韩艺感慨道:“希望这一段仇恨能够就此终结。”
元鹫听得呵呵笑了几声。
韩艺道:“你笑什么?”
元鹫道:“你认为是高句丽人杀死他们的吗?”
韩艺诧异道:“不然你以为是谁杀死他们的?”
元鹫眨了眨眼,道:“高句丽人。”
韩艺不禁莞尔一笑。
正当这时,李敬业突然跑了过来,微微喘气道:“副院长,那些商人已经到了。”
韩艺笑骂道:“这群混蛋总算是来了。”
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浴火诞生
“韩小哥!”
“韩小哥!”
韩艺回到府中时,里面已经站满了人,清一色的商人,也只有商人愿意来这大冷天赶到这里来,金钱的魅力,是商人永远无法抗拒的。
但在韩艺看来,他们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朝廷的债主,他们是来讨债的。毕竟借钱给朝廷,这个还是早点拿到回报安心,朝廷老是说商人狡诈,其实商人一般都讲信用,最不讲信用的就是朝廷。
“你们可算来了。”
韩艺没好气的指了指他们,可见他们神色有异,不禁问道:“你们怎么呢?我看你们好像都心事重重的。”
钱大方急忙道:“韩小哥,我们方才入城时,发现这里的百姓都好像要吃人似得,跟百济可是大不一样,这地能待么?”
如今平壤城可还在大搞平反运动,而且高句丽本就民风彪悍,如今个个更是如流氓似得,反正又不要做事,成天在外面瞎逛着,看着的确令人害怕。
“如果你们每天都吃不饱,你们也会如他们一样。”
韩艺坐了下来,又道:“你们也都坐吧。”
“我们还是站着吧。”赵四甲讪讪道。
韩艺愣了愣,忽然发现这屋子有点小,根本坐不到这么多人,于是又站起身来,道:“你们这些债主都站着,我哪里敢坐着,走吧,走吧,咱们到后院去说吧。”
他是真心不太喜欢自己坐着,面前站着一群人听候吩咐,站着的人如何想,他不知道,但是他会感到非常拘束的,他还是喜欢自在一点的氛围。
来到后院,一人就站在后院的空地上面。
韩艺先是跟他们介绍了一下这城内的情况,然后又道:“所以你们一定要记住一点,你们是来救人的,你们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你们是大善人,只要收起你们那一副商人的嘴脸,那么你们便不需要有任何担忧,没有人会对自己的衣食父母动手的。”
钱大方他们听得直乐呵,这个他们在百济已经练得非常熟练,完全没有问题。
窦义突然道:“可是这高句丽民风彪悍,可不是那么好管教的。”
韩艺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也不会打开城门投降,这民风再彪悍也害怕菜刀的,但是这需要我们之间相互配合,这肯定不是一件轻松的活,但是做买卖一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
“韩小哥说得是。”宇文修弥满怀期待道:“那不知这高句丽有什么惊喜呢?”
韩艺道:“我真想给你一面镜子,让你看看自己这一副商人的嘴脸。”
宇文修弥一愣,随即尴尬道:“这里不是没有外人么。”
韩艺点点头道:“这倒也是。”
“哈哈!”
众人不由得大笑起来。
韩艺又问道:“你们带了多少粮食来?”
钱大方叹道:“韩小哥,你的信函来得这么突然,再加上如今乃是冬季,船又过不来,我们带的粮食也是非常有限,并不是很多。”
其余商人也是连连点头,但眼中都闪烁着笑意。
韩艺微微一笑,轻轻点了下头。
其实百济有得是粮食,不然的话,韩艺岂会敢把粮仓给烧了,要知道前面这些商人可都在百济,他们还一直在持续增加对于半岛的投资,他们有大量的粮食,但是物以稀为贵,你说你有很多粮食,那朝廷为了自己的颜面,怎么也会让你将粮食都给带来的,这样会影响效果。这粮食加上大刀,是迫使高句丽百姓屈服的两大利器,但是这得跟挤牛奶一样,一点点挤给他们,可不能全给他们,让他们有一个盼头,他们才会往前走。
这个在百济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领悟到了,故此,他们没有将粮食全部带来,只是带了一部分,等没有了再运送过来,现在他们是要寻求高句丽百姓的支持,让他们顺理成章的成为这里的主人。
韩艺见他们一切都可以做到意会,也就放下心来,拿出一张地图出来。
一看到地图,这些商人两眼放光,立刻收起笑意,期待的走上前,因为他们知道,当韩艺拿出地图来时,就是分赃的时候,此乃人生中最为美妙的时刻,他们可从未做过这种买卖,直接在地图上面划地。
这高句丽虽是弹丸,但那只是相对于中原而言,对于他们这些商人而言,那就太大了一点,他们其实也吃不下这么大一块地。
而且分赃的情况,也跟百济不一样,百济是他们自己选,自己规划,但是高句丽的话,韩艺已经帮他们规划好了,一块块土地,一个个码头,一个个矿产,是明码标价,但是他们没有帮他们分配好,因为每个商人都有自己的规划,这个韩艺还是让他们自己选择。
而这地图,也只是让他们看看,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大家都是老司机,不可能根据地图就下决定,还得实地考察,不过这地图可以帮他们节省时间,如果没有打算要牧场,就不需要去牧场那边考察了。
不过这政策还是延续着百济的政策,基本上从这里获取资源,只能做一些中原缺乏的制造业,比如说药厂,又比如说皮革,以及毛织品,这些就可以在这里生产,什么桑树林统统都得摧毁。
这商人一到,那就正是宣告平壤的平反运动接近尾声,主要是该抓的也都抓了,再平反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但是这仅限于平壤,韩艺是打算在高句丽的每个地方,都得进行平反运动,故此韩艺也将平反局的生能力军们又调去别得地方。表面上是这人做主,但其实他们都在唐军的掌握下,因为他们得依靠唐军来办事,韩艺对此是非常放心。
于是韩艺正式在城内贴出告示,为了解决粮食荒的问题,官府决定招商引资,跟商人合作,来帮助大家渡过难关。
百姓非常欢迎,只要有粮食,什么都行,没有粮食,就没有一切。
商人来到之后,先干两件事,第一件事,招人。
此时不招人更待何时,这时候的人力可是最为廉价的,给口饭吃就行,而且契约统一是终生制。
这奴婢契约,不太好听,人家刚刚亡国,你就让人家当奴隶,这就不是跟俘虏一个待遇么,这当然不行。
而终生制要比奴隶制好太多了,首先身份还是普通百姓,这子女也不受限制,但是商人也没有亏多少,如今就是管一口饭,比中原的人力可是要廉价太多了。但是契约也写明了,今后会根据效益发工钱的,而且要是临老了,干不动活,也管温饱。同时有门手艺的工匠,如今就有工钱发,如今唐朝的商人已经开窍了,这人才难找,而且你不给工资,那就没有消费,要是人家连衣服都买不起,那莱州的衣服卖给谁。
韩艺也借此废除了高句丽的奴婢制度,占领别人了的土地,那总得给一点正能量。
当然,这仅限于留在当地的百姓,那些俘虏,以及平反运动被抓的人,统统都是以奴隶的身份,运回中原。
这告示刚刚贴出去,就有大把人来应聘,正如韩艺所言,他们将这些商人都视作上帝派来的使者,他们可是喜欢这个终生制,何谓终生制,就是终生不怕没饭吃呀,他们已经非常害怕饥饿的日子,再也不想过这种日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