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大唐-第1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宫。
太子太傅张玄素对太子李成乾说道:“殿下,你真是错失了一个机会。你当初上任的时候,只知道监督将士们训练,想尽快出成绩,没有关心将士们的需求。
梁王殿下却从皇上那里获得了许可,不仅杜荷、尉迟宝琪获得了提升,所有的特种部队的官兵都得到了好处,这一下就收买了多少的人心?
更加重要的是,他在军队中维护皇上的形象,弄出了个什么军规、军歌,获得了皇上的大力赞赏,你今后可要多动脑子想想啊。”
李成乾十分郁闷,他每天几乎听到的都是责备的声音,这个太子当得实在是太痛苦了。他心情不好,有些不耐烦地说道:“知道了,张师傅。”
最近,梁王李实在是太忙了。
对于特种兵的技能,李实在是不熟悉,他只是从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于特种兵部队有个大概的了解,这要是真的让他来训练部队,他还真是很为难的。
他给特种兵选拔留出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里,他和杜荷每天研究资料,总结特种兵训练内容,很多战术动作,他就和杜荷切磋交流。
好在他们都有很好的武术底子,掌握起来很快。
这一晃已经半个月了,他早把答应老婆们回家的事情给忘了。
这天,军营门口值班的军官进来报告,说军营门口有人找梁王殿下。
李问道:“什么人?”
值班军官说道:“来人不让说,还是您自己去看看吧?”
杜荷说道:“什么人这么大的架子?还要司令亲自去迎接。”
李说道:“走。出去看看。”
军营门口,里里外外的有很多人,一个个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门外的几位来客。
这几位一个个貌似天仙,正是梁王李的几位王妃。在梁王府上,没有什么高低区别,除了契乌云是正妃以外,其他的都是侧妃。府上的人称呼她们也都是王妃。
看到李出来,几位夫人一拥而上,把他团团围住了。半个月不见了,这些女人们一个个都泪眼婆娑的,把梁王的衣服都快湿透了。
李凝儿哭道:“梁王哥哥,你说话不算数,不是说好了每七天回府一次吗?这都快一个月了,不带这样的。”
阿史那晴带着眼泪笑道:“就是,凝儿妹妹说得对。你现在是将军了,一个将军说话不算数,怎么能够带兵呢?”
这时,杜荷说道:“哥,王妃们说得对。你说话要算数,今天必须回去。”
王妃们一听,都觉得杜荷今天算是说了句人话。对他的观感一下子好了起来。
杜荷的话还没完呢,他说道:“我家田甄也想我了,今天我也回家。”
梁王府。
李就在家待一个晚上,四位夫人要怎么安排就成了问题,他问道:“今天晚上谁陪我呀?”
第二百二十七章 能抢干嘛要买
“一二一”,随着一阵口令声,李跑在一队士兵的最前面。
自从进入军营以来,每天他都跟着士兵们一起出操。
那些贵族子弟们看到李这个样子,也没有人敢偷懒了。
不久以前,淘汰赛进行完了。3000名特种兵候选人,只留下了1500人。
对于被淘汰的1500人,李给了他们三种选择:
其一,回到原部队,特种兵司令部给他们出具优秀士兵推荐信,推荐他们在原部队提拔使用。其二,直接退伍,特种兵司令部为其出具优秀士兵证明,推荐到地方政府或者国有企业任职。其三,继续留队两个月,参加补考,能够达到特战队选择标准,可以继续留在特战队服役。
总的来说,平稳地解决了落选士兵的问题。
留下的士兵编成了一个总队,3个大队,下面也是三三制编队。
李再特战司令部住了三个月,训练工作全部理顺了,杜荷和尉迟宝琪等一大批军官都能够负起责任,部队的训练管理都正常进行了。李就离开了特战司令部,回到了研究所工作。
5月3号,李满了18岁。
就在他过完生日的第二天,程处默回来了,送来了一马车东西。
随后,李叫上工部尚书皇甫睿带着这些东西进宫了。
太极殿,李世民的书房。
“父皇,成了。”李高兴地说道。
程处默和杨康从一个箱子里,取出来一堆东西,逐一摆放在桌子上。
李世民一看,“嗬”,是各种纸张,有制图纸、宣纸、书写纸、图画纸、水彩画纸、素描画纸、木炭画纸、双红纸、条纹书写纸、帐页纸、毛边纸、皮画纸、水写纸、油画坯纸、还有卫生用纸等十几种。
古代造纸业不发达。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代表了当时的最高造纸技术。但是产量低,质量次,价格很高,无法普及。
李世民拿起毛笔,在纸上逐一写了起来。
“好,好纸啊!”李世民兴奋地说道。
皇甫睿给李世民介绍了各种纸张的用途。
李世民问道:“产量如何,价格如何,百姓们用得起吗?”
皇甫睿说道:“造纸可用的原料品种很多,一是针叶树木材,如落叶松、红松、马尾松、樟子松等;二是阔叶树木材,如杨木、桦木、桉木等;三是草类植物:如芦苇、竹子、芒秆、麦草、稻草、龙须草、高粱秆、蔗渣等;四是韧皮纤维类,如亚麻、黄麻、洋麻、檀树皮、桑皮、棉秆皮等。
这些东西随处可见,来源充足,价格很低。因此造纸的成本很低,造出来的纸张价格也很便宜。百姓用得起的。
至于产量,这个皇上也可以放心,梁王殿下设计了工业化生产模式,也不是问题。”
接着李世民拿起一根细细的木棍,问道:“这是什么?”
李说道:“父皇,这叫铅笔。”说着,递给他一支削好了的铅笔。
李世民拿着铅笔,就像拿着毛笔一样在纸上写字,虽然写出了字来,但是很别扭。
李笑道:“父皇,您可以这样握笔。”说着,给他示范了一下。
李世民拿着铅笔再次试写,这次就觉得很方便了。
接着,李拿起橡皮,把李世民写的字,擦下去了几个。李世民拿起橡皮,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写一个字,就擦一个字,说道:“这个也不错,便于改错,还节约纸张。”
接着,他问道:“这个铅笔和橡皮的价格如何?”
李说道:“铅笔笔芯主要原料是石墨,大唐多得是,价格很便宜。只是这个橡皮,主要的原料是橡胶。目前橡胶主要产地是林异(越南)和真腊(老挝、柬埔寨)一带,这个是商人从那里购买来的,路途遥远,运输成本高,价格就很高了。”
李世民说道:“这个简单,朕下令,让林异国王大批进贡就是了。”
李笑道:“父皇,还有几个办法,其一,是在岭南靠近东南沿海地区种植橡胶树,不过,这个需要一定的年限。其二,就是干脆派兵把林异打下来,把工厂直接建设到那里。林异的好东西可不仅仅是橡胶呢。能抢干嘛要买呢?”
李世民哈哈大笑,说道:“你小子,不愧是我李世民的儿子。对,等咱们的军制改革完成了,军队训练磨合完成后,就对外用兵!到时后,我还派你去,就像对付西域那样,把它并入大唐。”
李说道:“父皇,人们提起战争,总认为是劳民伤财,其实不然,对外战争,如果目标合适,战术得当。是可以大发其财的。等有空了,儿臣想好好跟您谈谈这个问题。”
李世民说道:“好,等军制改革彻底完成后,就专门讨论对外用兵的问题。”
皇甫睿听着他们的他们的谈话,心道:“这还真是父子两个,一样的霸道。”
李世民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后来就发生了一系列的扩张战争。
李世民说道:“这件事暂时保密,工部要秘密建设工厂,大量囤积纸张,铅笔以及黑板和粉笔等物,等候朝廷的使用。”
皇甫睿说道:“臣遵旨。”
接着他说道:“皇上,梁王殿下还发明了一项功在社稷的好东西,请你过目。”
李世民说道:“什么东西,呈上来。”
程处默抱着一个小箱子放在了桌子上。
不久,李世民大笑起来,说道:“好,这回,我看看那些家伙还怎么嚣张,朕把他们连根拔起!”
第二天,梁王府。
孔颖达从马车上下来,就看到梁王李在门口迎接自己。
“师父,您来了。”李恭恭敬敬地说道。
孔颖达也拱手还礼,笑道:“殿下,不知道你找老臣何事?不管什么事,中午得请老臣喝酒啊。”自从两人课堂较量之后,又一起研究拼音开始,相互的关系是越来越好了。孔颖达十分欣赏梁王,早已经成为了他坚定的支持者。
李上前一步,搀扶着他的手臂说道:“师父,好事。喝酒的事情没问题,不过,我保证今天的事情,比喝酒要好得多。”
孔颖达身体健硕,用不着被搀扶,可是他十分享受梁王对他恭敬的态度。他高兴地说道:“还有更好的事情吗,老臣很好奇啊。”
第二百二十八章 兴奋的孔颖达
孔颖达满手的油墨,干活时出汗了,忍不住用手背去擦,就这样,脸上也不免粘上了油墨。
可是,这老头满脸兴奋,手就停不下来。
在一旁伺候的采纱,不忍心打断他,等他停下来后,才端来了一盆温水,请他洗手。老头儿兴奋得满脸通红,借着洗脸,洗去了眼角的泪水。
这已经是今天老爷子第二次流泪了。
当他看到那一叠叠各色的纸张和铅笔的时候,他就激动得流泪了。等他看到活字印刷术的时候,老头再一次眼眶湿润了。
他亲自进行排版,印刷出不少他自己的文章,看到那清晰整洁的文章,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
孔颖达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知道因为纸张和印刷术的匮乏和落后,社会上的书籍有多昂贵和稀少。大部分人都读不起书,推广教育事业实在是太艰难了。
唐朝主要是采用雕版印刷。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的毕升(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得到较多的应用。
由于技术水平的原因,李搞不出现代凸版印刷,就指导工部高出了木活字、铜活字和转轮排字,这也是大唐印刷技术的革命性的突破。
孔颖达和李讨论了一个上午。中午就留下吃午饭。
席间,李说道:“师父,父皇要干一件大事他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基础教育,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教育,对于已经错失了机会的成年人也要进行扫盲,他的心愿是在他有生之年,在全大唐范围内,彻底消除文盲。
这件事,他让我推荐一个领头的人,我想推荐您来干,不知道您愿不愿意?”
孔颖达十分激动,他站起来说道:“这也是臣的心愿,臣愿意为此付出毕生的心血。”
李说道:“师父请坐,既然如此,我有一个计划。咱们这样……”
孔颖达听完后说道:“请殿下放心,老臣马上照办。”
不久,孔颖达辞去了贵族学校校长的职务,称病告老还乡了。
长安的人们生活照旧,很快就忘记了这位活跃在文化界的大儒。
一个月以后。云州郡王府。
孔颖达对云州郡王契乌云说道:“郡王,老臣已经休息了三天了,皇上交代的事情,咱们现在就开始干吧。”
契乌云说道:“好,孔师父。梁王殿下来信说了,一切照您的吩咐办,我会全力配合的。”
孔颖达说道:“你推荐两个县,我要实地考察一下,然后挑选一个,作为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