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寒门枭士 >

第700节

寒门枭士-第700节

小说: 寒门枭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猛一指他手中人头问道:“是何人的首级?”

    “这是副帅范琼的首级,已被卑职所杀!”

    他将首级递上,一名认识范琼的士兵上前查看,回头对曹猛点点头,“正是范琼!”

    曹猛大喜,他连忙派去给去王贵和都帅送信,他自己则率三千人杀进了景龙城门,很快,城门便落在了宋军手上,王贵也率一万大军杀来。

    这时,旧曹门也被哗变的士兵攻破了,岳飞率军杀进了旧曹门。

    随着景龙门和旧曹门被城内大将献城投降,十万宋军杀进了汴梁城。

    曹猛在程氏兄弟的带领下,率五千人攻占旧皇宫,向王府杀去。

    王府就是原来的延福宫,原本有两千侍卫把守,这些侍卫见大势已去,纷纷脱去盔甲奔逃,宋军迅速包围了王府,就在这时,王府内十万摘星楼忽然燃起了熊熊烈火,摘星楼四周堆满了干柴硫磺等物,火油浇透了一楼,使大火燃烧异常迅猛,很快,大火便吞没了整座摘星楼,里面哭喊声一片。

    刘豫带着他的妻妾子女放火**,一家二十三口人全部死在烈火之中。

    。。。。。。

    李延庆并不食言,随即封率先出城投降的程砚为宋将一级统领,封其弟程墨和献旧曹门的大将张渔为二级统领,皆为曹猛部将,城破后投降的将领则免其死罪,放其归家,而两万云从军则交给了曹猛,由曹猛负责整编后,编入龙骧军。

    李延庆也发现云从军的素质确实不错,士兵普遍年轻强壮,训练有素,通过整编教育,将他们的军心和士气提上去后,会成为一支精锐之军。

    次日上午,宋军在清晨退出汴梁城后,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李延庆亲率十万大军列队进入汴梁城,包括岳飞、韩世忠、刘光世等大将也参加了这次入城仪式。

    宋军的入城仪式让整个汴梁城都沸腾了,几乎所有的百姓都上了大街,很多颤颤巍巍的老人也被子女搀扶着前来迎接宋军入城。

    御街两边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数十万汴梁百姓都赶来了,当第一排手执大旗的宋军从朱雀门内走入时,整个城池都沸腾了,人们嘶声竭力欢呼着,每个人都热泪盈眶,金兵占领汴京数年来,他们饱受做异族奴隶的耻辱,只有这时他们才感受到了自己重新回归故国。

    每个大将眼中也流下了泪水,尤其岳飞,当年他屈辱地撤离汴梁,这一刻,当他终于重新进入汴梁城时,他早已泪满脸,他身后很多士兵都捂着脸泣不成声,痛苦和喜悦交织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是在李延庆入城之时,当他向数十万百姓挥手致意时,欢呼声响彻云霄。

    “万岁!万岁!”

    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喊,“摄政王殿下万岁!”

    这时,十几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他前面跪下了,李延庆连忙翻身下马,扶起他们,一名老者紧紧握住他手道:“殿下,小民这是第三次给您下跪了,你不要再抛弃我们,不要再抛弃汴梁百姓!”

    李延庆动容地握住他那长满了老人斑的手道:“金兵除非从我身体上踏过去,否则我绝不会让他们再进入汴梁一步!”

    十几名老者再次跪下,放声大哭起来。

    “皇帝陛下万岁!”

    不知是谁先喊出这一句,整个汴梁百姓都被感染了,他们振臂高呼,“皇帝陛下万岁!万岁!”

    李延庆没有阻止他们,他的泪水也流了下来,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率军死守汴梁,和金兵激战的往事之中,那一场场血与火的战役定格为一幅幅悲壮的画面从他脑海里流过。

    李延庆重新上马,向数十万百姓挥手,这一刻,他的心胸忽然变得异常宽广。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闻早报

    临安城,位于御街的宝妍斋总店内,李大器正和一名中年男子闲聊,李大器曾被赵构封为魏国公,但后来被太上皇赵佶剥夺了爵位,最后赵佶又主动恢复了他的爵位,不过在李延庆的劝说下,李大器没有再接受国公爵位,而是退而接受汤阴县公的爵位,可就算是县公,也是从二品的高爵了。

    和李大器闲聊的中年男子姓张,叫做张容,他祖父是宋仁宗时代张贵妃的兄弟,也算是远房外戚,但张容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早报》的东主,掌控着这张对大宋百姓影响至深的报纸。

    今天两人见面,是为了李大器购买《早报》的五成份额进行最后谈判。

    说起来,两人打交道已经有很多年历史,在当初汴梁大撤退时,李大器就曾以五万两银子的价格购买了张容手上的时楼,李大器不光是要时楼在御街上那五亩地,他要的还是时楼这块牌子。

    所以李大器在临安御街上又开出了新时楼,生意依旧火爆,出于感情上的不舍,张容又拿出五万两银子买走了时楼一半的份子,当然也包括时楼下面的一半地皮。

    这场买卖的本质是张容用汴京时楼的土地和一半牌子,换取了李大器临安的四亩黄金地段土地,双方都没有吃亏。

    正是有这次良好的交易为基础,当李大器提出收购《早报》五成份子时,张容没有一口回绝,双方在三次接触后,张容终于答应卖给李大器一半的《早报》份子,后面他们需要谈的就是价钱了。

    张容当然也是深思熟虑,他很清楚真正购买《早报》的并不是李大器,而是李大器身后的李延庆,李延庆想通过《早报》来控制舆论,如果自己不答应,那么最轻的后果就是第二张《早报》出来竞争打擂台,如果稍微严重一点,李延庆不会放过自己。

    张家的势力早已烟消云散,他们有点钱也是从前的老本,在官场上他们已经没有代言人,属于边缘化的外戚,况且现在是李延庆和文官集团掌握大权,赵家完全被架空,他这个外戚更没有什么权势地位了,在这种情况下,李大器只开口要自己一半的份子,张容怎么能不答应,怎么敢不答应。

    两人闲聊几句,李大器终于把话题转到了《早报》份子上,他笑了笑道:“要不我再加两万两银子,十二万两银子,这个诚意足够了吧!”

    张容笑了笑道:“李兄的诚意我完全相信,十二万两银子的价格我也接受,不过我也不缺钱,我也希望李兄能用产业来置换。”

    “宝妍斋的主意你别打!”

    “当然不是宝妍斋,而是李兄别的产业,我知道李兄手中产业很多,每一个都是下金蛋的母鸡。”

    “那你说说看,想要我什么产业?”

    张容沉思片刻道:“其实我想要两个产业,一个是时楼,这是我们张家的祖业,相当于李兄的宝妍斋,李兄把另一半时楼还给我,让我能完整拥有时楼,对祖先也是一个交代。”

    李大器呵呵一笑,“我可以把时楼还给你,可时楼的一半绝不止五万两银子,这个价格张贤弟算多少?”

    “八万两银子如何?”

    李大器点头答应了,“这个价格可以接受,那还有四万两银子,张兄可要想好了。”

    张容又缓缓道:“第二个产业我想要矾楼三成的份子!”

    他见李大器脸色一变,连忙解释道:“当然不是四万两银子,我知道这个价格连一成也买不下来,我的意思是算三成份子算二十万两银子,抵掉这四万两银子后,我再给补给李兄十六万两银子。”

    李大器来回踱步,矾楼可是他最赚钱的产业,每年能赚几十万两银子,二十万两银子就拿走三成,坦率说,这个价格还是太低了。

    其实李大器本人对《早报》并不感兴趣,要不是儿子一再要求他拿下《早报》一半的份子,他也不会找张容谈判。

    沉思良久,李大器道:“我可以答应你的条件,不过在《早报》上,我要两个重要职位。”

    “李兄请说!”

    “一个是《早报》的总审核,一个是《早报》的总账房,如何?这两个职位由我来任命。”

    李大器要《早报》的审核权,这个在张容的意料之中,但李大器还要财权,这实际上也是《早报》的命脉,这有点出乎张容的意料,不过张容对矾楼渴望已久,他知道能拿到矾楼三成的份子,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何况二十万两银子的价格还自己占了大便宜。

    自己已经占了便宜,就不能做得太过分了,他便欣然笑道:“那我们就一言为定!”

    这个交易就是张容以一半《早报》的份额加上十六万两银子,换取了时楼一半的份子和三成矾楼的份子,这其实也是各取所需,矾楼代表着身份,张容能拿到三成的份子,在一般人眼中是他占了大便宜,但李延庆却通过这个交易掌握了舆论权,这却是整座矾楼也换不来的政治资源。

    很快,两人白纸黑字,签下了契约,其他契约都是李大器签署,唯独《早报》的契约是由李大器的妻子杨氏签订,在临安县官府的备案上,《早报》的两大东主,一个是张容,另一个则是杨梅,恐怕谁也想不到,这个杨梅居然是李大器的妻子。

    随即李大器又和张容约定,两人各出十万两银子,扩大《早报》在天下各州的发行量,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早报》从现在的每天三十万份扩大到每天百万份。

    当然,和李大器结盟的好处也是显然易见,当天晚上一更时分,便有消息灵通人士向《早报》提供了一个震撼消息,宋军在今天上午收复了东京汴梁,伪王刘豫**身亡。

    这个消息连朝廷在第二天上午才得到,但天刚亮,便有报童在临安大街上高声叫喊:“最新消息,宋军已攻克汴梁,收复东京故都!”

    正在前往官员们纷纷停住脚步,花十文钱买一份《早报》,正在前往皇宫的范致虚也愣住了,连忙让手下去买一份《早报》回来。

    范致虚急切地看了一遍北伐消息,头版头条写着宋军主力在摄政王的率领下,已于昨天上午攻克了东京汴梁,伪王刘豫举家**而亡。

    在下面还写了宋军举行盛大入城仪式,受到满城百姓的热烈欢迎,当然,一些对李延庆不利的话自然不提。

    范致虚很惊讶,这个消息还没有送到临安,连朝廷都不知道,早报居然抢先知道了,着实让人感到匪夷所思,这只能说明《早报》的消息探子已经身临汴梁。

    这时,城内的鞭炮声开始放响了,四周的欢呼声不断响起,临安有一半人都是从东京汴梁迁来,对他们而言,收复旧家园比歼灭多少金兵还要重要,在感情上更能激动人心。

    范致虚连忙下令加快速度,很快他便抵达了知政堂官衙,这时,临安城内的鞭炮声已响成一片,很多官员都纷纷从官衙中走出来,不知道情况的官员满脸惊讶,不知发生了什么喜事。

    “范相公,发生什么事了?”

    高深快步从官衙内走出来问道,他今天来得早了一点,没看到《早报》,范致虚把《早报》递给他,“你自己看吧!”

    高深匆匆浏览一般,眼睛登时瞪大了,惊喜得嘴都合不拢,“收复东京汴梁了,大喜事啊!”

    范致虚苦笑一声,“我们这些堂堂的相国,居然要从《早报》上得到最新消息,真的有点滑稽啊!”

    高深呵呵一笑,“其实也没什么,咱们早知道晚知道没有什么损失,但《早报》就不一样了,这是他们的核心利益所在,如果三天后再登出来,谁还愿意买这份报纸?”

    “说得也是!”

    范致虚笑着点点头,“里面很多民生问题很及时,对我们朝廷决策非常重要,我每天早晨都要看一看,否则我就不知道今天的米价是多少了,相比之下咱们的《朝报》的失效性就差远了。”

    “咱们《朝报》看的不是这个,也不需要什么趣味性,而且咱们的消息更准确,更丰富,《早报》也要来找消息呢!”

    两人边说边走,很快便进了内堂,今天他们知政堂也有一个重要议程,那就是将讨论是否准许赵氏皇族进行经商。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赵氏皇族

    五名相国已经就坐,今天他们将讨论宗正寺卿赵初提出的一个议案,赵初建议恢复皇商制度或者准许宗室直接经商,实际上,宗室经商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从隋唐时代开始就是朝中常常讨论的话题,时禁时松,朝廷财政紧张时,为了减轻朝廷负担,就会默许宗室皇族以代理人的名义经商。

    而当社会矛盾激化时,又会禁止宗室皇族经商,防止他们与民争利,而今天讨论这个问题,却是在皇权日渐衰落情况下,朝廷为了进一步削减皇室开支。

    五名相国都有一种默契,他们同属文官集团,代表着大宋最强大的势力,在抑制皇权方面,他们和李延庆的利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