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士-第28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你这样漫不经心,掉了脑袋都不知道!”
王祝骂了将领一声,又对众人道:“宋寨主让我们关注河北战况,但过河的船只都没有了,让我们怎么关注?”
“河北战事应该在大名府那边吧!要关注也是郓州关注,关我们屁事!”
“话不能这么说,对方把黄河上的船只全部烧掉,就说明高唐县一带也有战况了,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一旦宋寨主追究责任,恐怕我们也说不清楚,我觉得还是要想办法打听一下对岸的情况。”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骚动了起来,有士兵大喊大叫,众将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帐帘一掀,一名士兵大喊道:“将军,敌军杀进大营了!”
众人腾地站起身,王祝一脚踢翻桌子,拔刀大吼道:“愣着做什么?快去拿兵器!”
不等将领们动手,忽然有百十支长矛‘嗖!嗖!’射进大帐,将领们躲闪不及,纷纷被长矛刺穿了身体,当即被刺杀大半,王祝躲在桌后才逃过一劫。
这时,王祝顾不得另外几名幸存将领,他抄起一面盾牌向帐外冲去,但他刚冲出大帐,一支箭迎面射来,这支箭快得无以伦比,力量强劲,一箭射穿了王祝的额头,王祝惨叫一声,当场毙命。
数十步外,李延庆抽出另一支箭,猛地拉弓,瞄准了大帐门,等待下一个冲出来敌将。。。。。。。
战斗不到半个时辰便结束了,大部分梁山军士兵都跪地投降,李延庆下令不准杀俘,令人好生看管,牛皋不解地低声问王贵道:“在河北敌军就算投降我们也不接受,一律杀绝,怎么过了黄河就善待战俘了?”
王贵挠挠头,“我估计老李是想把这些战俘转换成守城军队,如果整编两千人,我们手上就有六千人了,就算梁山军大举反扑,我们也能守住齐州,否则招募青壮,训练都要一两个月,怎么也来不及。”
“你们两个在嘀嘀咕咕什么?”李延庆走过来问道。
“俺和阿贵在议论为什么不杀战俘?”
“你们两个。。。。。这还用议论吗?这些战俘都是齐州本地人,杀了他们,我们怎么在齐州立足?”
李延庆没好气地瞪了他们一眼,“没事就给我维持县城秩序去,别在这里偷懒!”
两人吓得连忙领兵去巡逻了,这时,卢飞跑过来禀报:“启禀指挥使,战俘都已集结完毕,一共有两千七百余人!”
李延庆点点头,快步来到大营西面,训练校场上坐满了战俘,大多是十七八岁或者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当李延庆被士兵簇拥着走来,所有战俘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李延庆走上木台,看了一眼下面的近三千战俘,缓缓道:“我便是主将李延庆,想必你们中间有人听说过我的名字,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将由我来决定你们的命运,我想知道,你们中间有多少人是齐州人?是齐州人请举手!”
陆陆续续有战俘举起了手,至少有六成人都是齐州籍士兵,都也是宋江的用兵特点,乡兵守本土比较稳定。
李延庆点点头,“看来一半以上都是齐州人,你们可知道参加乱匪造反会有什么后果?一旦乱匪被剿灭,朝廷秋后算账,就算不抓你们,你们也会比一般人承担更重要的税赋和劳役,以示惩罚,这年头没有什么参加造反不用承担责任的好事,一定会被官府追究,还会连累你们的家人!”
众人纷纷低下头,脸上露出恐惧之色,他们即使被追究责任也就认了,但他们却害怕连累父母兄弟,这些年轻人头脑发热参加乱匪,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现在被俘后才发现后果很严重。
“我们都是被强迫的!”有不少人喊了起来。
“官府可不管什么缘由!”
李延庆高声道:“你们成为了战俘就会登记在册,按照朝廷律法,造反者处死或者流放南疆,朝廷不会因为你们是被强迫就会饶了你们!”
不少战俘听说要被流放,都吓得脸色苍白,几个胆小年少的士兵还忍不住捂着脸哭了起来。
李延庆见时机成熟了,这才对众人道:“但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你们摆脱战俘身份,战后免于处罚,那就是立功赎罪,加入朝廷的军队,你们就会成为剿匪的士兵,而不再是战俘,如果立功还能得到免除税赋劳役的好处,甚至还能得到白花花银子的奖赏,这是你们唯一的出路,我也愿意给你们这个机会,愿意立功赎罪者请举手!”
在李延庆的威胁和利诱之下,战俘们纷纷举起了手,绝大部分都表示愿意加入朝廷军队。
李延庆点点头,转身对卢飞道:“给他们登记,愿意加入军队的则编入步兵营,若不愿加入军队,登记在册后放他们离去。”
“卑职遵令!”
卢飞连忙招呼几名刚刚请来的读书人摆开桌子登记战俘,李延庆翻身上马,带着几名骑兵去巡视县城了。
虽然宋江军队中也会出现王英、张岑那种纵兵掠民的残暴将领,但总得说来梁山军在控制军纪方面还算做得不错,历城县虽被梁山军占领,但秩序十分井然,百姓生活平静,基本上没有受到骚扰,倒是官兵杀进城,吓得家家户户关门闭户,大街上看不见一个行人,只有在街头站岗的士兵。
这时,王贵带着十几名士绅快步走来,王贵一指前面李延庆,“那就是我们指挥使!”
众士绅连忙跑了上来,围住李延庆七嘴八舌告状,无非是梁山军勒索了他们的钱财,要求官军没收后返还,李延庆一阵头大,他最怕这种事情,根本就无从查起,再说他缴获的财物一般都是赏赐给士兵,怎么可能再返回给这些士绅?
但这种话不能说出口,只能好言安慰他们,保证平定乱匪后会如数返回他们被勒索的钱财,这时,李延庆又问道:“知县和县丞可在?”
“乱匪杀来后,几个县官都逃掉了,匪兵主将赵祝兼任知县,没有其他官员了。”
李延庆眉头一皱,又问道:“城中可有退仕的官员?”
找不到官员,李延庆一般都是请退仕的老官员来临时充当县官,高唐县就是这样,请已经退仕的博州通判曹钰暂时出任知县,主持大局。
一名士绅道:“原齐州通判李格林就住在本县。”
李格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李延庆沉思片刻,忽然想起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他顿时醒悟,李清照家族不就在齐州吗?
========
【本月最后一天向大家求月票!】
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
李延庆和几名士兵来到南城附近的一座大宅前,这里就是原来齐州通判李格林的府邸,李格林是李清照父亲李格非的二弟,李格非在十年前就病逝了,但李格林却依旧健在,估计也有六七十岁了。
士兵敲开大门,开门的小童见是军队上门,不由怯生生问道:“你们有什么事?”
李延庆笑道取出一张拜帖递给小童,“不要害怕,我只是前来拜访你家主人,这个麻烦小哥转递一下。”
“秋儿,是谁啊!”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出现在门口,他打量一下李延庆,“你们是。。。。。朝廷的官兵?”
“在下李延庆,刚刚率军收复历城县。”
“原来收复历城县之人是李探花,老夫久仰了。”
老者笑着行一礼,“老夫李格林!”
“原来是前辈,失礼!失礼!”
“李探花请进!”
李格林请李延庆进府宅说话,李延庆吩咐几名士兵在外等候,他便跟随李格林来到客堂,他刚坐下,便听见一阵脚步声,只见从旁边小门走进两人,“二叔,是谁来拜访?”
李延庆‘啊!’的一声站起身,顿时又惊又喜,进来的一男一女正是李清照和她丈夫赵明诚,“你们。。。。你们怎么在这里?”
李清照和赵明诚也吃了一惊,两人面面相觑,李清照半晌问道:“李少君怎么来了?”
李延庆苦笑一声道:“我一个时辰前率军攻下了历城县,却不知道兄长和大嫂也在城内。”
李清照恍然大悟,娇笑道:“原来李少君已经弃文从武了。”
“弃文从武倒没有,朝廷规定武将不能单独领兵,所以我就勉为其难了。”
“你们快坐下!”
李格林请他们坐下,又吩咐小童,“秋儿,再点两碗茶来!”
三人坐下,赵明诚叹口气道:“我和清照原本住在青州,结果梁山军攻下青州,卢俊义请我出来做知州,我不肯委身事匪,便和清照逃到历城县,躲在二叔府中。”
李清照也笑道:“我们刚刚也听说朝廷官兵攻进了历城,正想出去看看,怎么也想不到率军入城的居然是李少君。”
虽然几年未见,但李清照变化不大,依旧艳丽如初,笑容中透着自信和明朗,倒是她丈夫赵明诚情绪低落,略显得有点阴郁,李延庆看了他一眼,“明诚兄似乎有心事?”
“他能有什么心事,就担心家里的那些石碑!”
李清照打趣丈夫笑道:“前些天家人写信来,说家中石碑完好无损,他就不相信,总害怕被乱匪拿去守城当滚木石!”
李延庆听李清照说得有趣,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时,李格林笑问道:“李将军上门,一定有事情吧!”
李延庆点点头,“县官都跑了,历城县无人主持政务,我想请前辈出山,暂领知县一职,不知前辈是否愿意主持大局?”
李格林淡淡道:“我已经六十八岁了,没有精力再管政务,不过可以向李将军推荐一人。”
说着,他看了一眼赵明诚,李延庆笑了起来,“前辈和我想到一起去了。”
他起身向赵明诚行一礼,“请明诚兄务必出山相助!”
赵明诚有点犹豫,他有过官宦经历,倒不排斥当官,可以答应李延庆,但他又想回青州去看看自己的金石书画等藏物,旁边李清照劝丈夫道:“既然李少君如此有诚意,明诚就答应吧!为朝廷出一份力也是应该的。”
既然妻子已经开口了,赵明诚便点点头,“好吧!我出来主持局面就是了。”
李延庆起身告辞,李清照和丈夫送他出府门,快走大门时,李清照给丈夫使个眼色,赵明诚会意,便刻意放慢了脚步,这时,李清照低声笑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师师应该被少君金屋藏娇了吧!”
李延庆心中一惊,随即又释然,李清照夫妇是知道自己和师师的关系,他们能猜到师师的下落也在情理之中,李延庆脸略略一红,“她现在在江宁,请大嫂务必保密!”
李清照竖起拇指赞道:“李少君有情有义,令人赞叹,放心吧!我们一定会保守秘密。”
这时,赵明诚走上前抱拳道:“我先稍微收拾一下,下午就去县衙,烦请李少君替我安排。”
“我会派一队士兵协助明诚兄,那我们下午见了。”
李延庆行一礼便匆匆走了,赵明诚望着他走远,心中不由微微叹息一声,李延庆这么年轻就做到正七品的侍御史了,而自己。。。。。。
有了赵明诚的加入,历城县衙便开始运转起来,李延庆拨了一百名士兵协助他运转县衙,又用高薪从州学里聘了几个读书人充当县吏,历城县很快便恢复了秩序,店铺纷纷开门营业,大街上的小摊小贩也出现了,县城渐渐又变得热闹起来。
李延庆随即又以侍御史的身份向齐州各县送信,要求各县知县赶赴历城,共商稳定齐州大计,短短十天内,李延庆便在齐州站稳了脚跟,他随即向种师道送去军报,请示下一步的行动。
这时,种师道大军已经进入了济州,种师道愈加谨慎,他下令在五丈河南岸,一个做大王村的空地上修筑大营,这里距离梁山泊湖口只有十里,距离官道只有两里,是五丈河距离官道最近之处,种师道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济州州治巨野县。
这天中午,一队二十人的骑兵从巨野县以南十里外的旷野里疾奔而过,他们冲上一条小山岗,进入了山岗上大片松林内。
这是一队斥候骑兵,由斥候营派出,为首将领正是汤怀,汤怀因考过武举而授官从九品的陪戎校尉,他目前在情报营出任队头,这属于正常的职务,目前岳飞也是出任队头,和他们一样刚考过武举的牛皋出任都头,那属于特殊情况。
都头也好、队头也好,都只是临时出任,战争结束后就解散了,关键是寄禄官,也就是官阶,除了王贵因西夏战争有功,升为正八品,他们三人则都是从九品的陪戎校尉。
汤怀虽然官职不高,却深得张叔夜的器重,令他率领五十人骑兵,负责三路骑兵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