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玩明 >

第125节

玩明-第125节

小说: 玩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你们是什么人?”一个老成的女颤声问道。

    “救你命的人。”蒙面人声音刚落,一记手刀砍到对方的脖子上,那些人犯都是身子一软,全部瘫软在地。

    而就在这时,几辆马车从树林里出来,蒙面人合力将这些人犯抬上马车,快速地消失在了夜雾中。马车行出数里,就来到一条河边,有几条船等在那里,蒙面人手脚麻利地把人犯抬到船上,并装到几口大货箱内,还把盖子给钉上了。

    “一共是五个人,四女一男。”一个蒙面人拉下脸上的面罩,露出一张白皙的脸蛋,正是刘绾。

    “绾绾姐,那个姓万的坏蛋为什么偏偏要这些人呢?而且还肯拿出三十门火炮来交换,这些人真就这么值钱?要不咱们把人扣住,以后再敲他一笔。”另一个人冷阴的女声响起,正是蓝月。

    “小月,咱们不能失信于人。”刘绾有些黯然地说道。

    “什么失信于人啊,咱们不说,他知道有几个人?再说了,这乱遭遭的环境下,少一两个人也是很正常的嘛。咱们暗中扣下一两个,以后也有个把柄在手上。”蓝月又道。

    “人家跟咱们是盟友,咱们可不能再暗算人家。人家能让咱们来办这事,肯定留有后手,咱们还是老老实实把人送过去,免得另生枝节。”刘绾皱眉道,她曾经落于万磊的手上,所以对万磊有本能的畏惧感,而且因为她的事,她师父还在北平城里当人质,这个时候更不能翻脸。

    “绾姐,你处处替那个坏蛋说话,是不是。。。”蓝月这话还没说完,头上就吃了一记爆栗。

    “你再乱说,我就让干娘派你去小琉球,磨一磨你这猴性。”

    “别,千万别,小琉球又穷又苦,我才不要去呢,还是留在江南的好。”蓝月忙道。

    “好了,你们别说闲话了,马上化装起程。咱们要在明天晚上之前赶到舟山,好赶上北上的货船。”另一个打扮成船夫的男子道。

    所谓北上的货船,其实就是一支商队。这支商队可不是一般的商队,它清一色都是福船,还装备有火炮,是一支海上走私队。当然了,如果沿途遇到了其他船,它马上就能变身为海盗,直接抢他娘的。

    “绾绾姐,你也跟着一起北上?”蓝月见刘绾也像她一样换上了渔人的装扮,就不解地问道。

    “嗯,我想去看看师父。”刘绾说到着,神情又有些不自然了。

    “哦!”蓝月递来一个了解的神情,却又道:“你走了,那江南的事。。。”

    “江南的事干娘亲自打理,我们静听安排就是了。”

第195章 文化扩张(八)

    烟雨江南,金陵城笼罩在一片红雾中,不过依旧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秦淮河夫子庙一带依旧丝竹袅袅游人如织,好一派歌舞升平。街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有便宜到一钱银子一捆的蜡烛,还有便宜的制墨,比市面上出售的松墨还要漆黑;各式毛织的巾帽鞋袜的价格也非常公道,引来无数顾客抢购。

    这些商品是从舟山岛那边运来的,至于真正的货源,商家只认利,不问这些的。城内还出现了一些地下钱店,除了从事高利贷业务之外,还专门从事银钱兑换,一两银子换一千个制钱,来兑钱的人也不少。毕竟铜钱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不管是买卖东西,这种零钱比银钞方便得多了。

    当然,这些钱店是非法的,所以上不得台面,毕竟明朝厉行的是钞法和钱法,银子是严禁流通的。不过明朝的货币政策确实非常糟糕,行钱法却又不能大量发行铜钱,行钞法又没有储备金。

    百姓只想有铜钱可用,有银子可以保值,国家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也敌过经济规律。现在有大量铜钱出兑,百姓当然乐意于把银子换成铜钱,因为铜钱才是合法的货币啊,正所谓手上有铜钱,心中不慌啊。

    而这些铜钱的来源,也是舟山岛,钱店的老板一两银子就能换回一千五百枚,运回来一兑换,净利润百分之五十,他们当然趋之若骛。个别胆子大的,采购粮食焰硝等物资运到舟山岛,一来一回获利更高。

    另外,舟山岛那边很奇怪,进货只用铜钱交付,不管是多大宗的贸易,都用铜钱,从不出银子结算。而在出货的时候,则要求来人用银子支付。总之就是只用钱不用银,只收银不收钱。

    商家们可不管这些奇怪的规定,他们只要有利可图就行。而舟山岛离大陆不算太远,走私贸易更是兴盛。当地政府当然知道这些,不过不知是什么原因,都集体失声了,不但任由商旅自由往来,甚至还有一些官员入股到这些商人中,充当保护伞。

    就在眼皮底下发生这种怪事,建文帝却一无所知,一来是因为本来充为皇帝的耳目的锦衣卫并没有正常履行职权,第二是底下的官员搞了欺上瞒下这一手,不只是建文帝不知情,就连朝廷上的那些要员也被蒙在鼓里。

    齐黄之流不说,建文帝自然就以为天下太平了。他哪里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不是千军万马,有时候软刀子比大刀子更恐怖,因为软刀子来无影去无踪,明明是受害了却还看不出敌人是怎么出招的。

    明廷连货币政策都搞不好,货币战争这种高级玩意儿,他们更加不懂了,不过,阶级斗争和人民内部斗争这根弦,他们时刻也没放松。作为私通顺天府的疑犯,刘璟被数十锦衣卫星夜押送前往金陵,等候朝廷的审讯和处罚。由于听说刘家人被人劫走,这些负责押运的锦衣卫一路上更加细心。

    押运队伍很快就过了扬州城,从扬州坐船过江。不过这时天时已晚,要不是朝廷催得急,他们也不会连夜过江。大江上,一条官船上驻满了锦衣卫,而刘璟被关押在船舱内部,要想劫囚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那些锦衣卫没有发现,一条小船远远地跟着他们。

    船很快就行到了江中央,江上雾气很浓,水面上寒气逼人,一些在船外值守的锦衣卫耐不过严寒,纷纷进屋去避寒,船外只有少数几个人在看着,而且他们缩脖子缩手的样子,根本就没心思值勤。

    而就在这时,几道水纹划破江面,急速地向这艘船靠拢。如果是白天细看的话,就能发现,水底下有几个穿着蓝衣,脸上带着ru白色面罩的人,而这个面罩上还连着一条长一米的细管,直接伸到水面上。

    这几个蓝衣人到了船边,就拿出一条丁字形的铁棍,照着船板开始钻洞。而那个铁棍有手臂般粗大,尖端是螺丝状的,不一会的功夫,这几个人就在船底钻开了几个洞。而这几个lang里白条还不就此罢休,转到别处要多钻了几个洞,汩汩的江水直接就往船内灌。

    每人钻了三个洞,这艘船开始缓缓下沉了,这几个lang里白条才四散游开,不过,他们也没走远,还是不远不近地围观。

    船底破了十几个小洞,很快,船上一个锦衣卫发现有些不对劲了,下到船舱一看,发现水都漫到船舱上了。

    “不好,船要沉了!”那个锦衣卫大喊一声,其他还在围炉取暖的锦衣卫吓了一跳,忙到跑出来一起,果然,船在下沉,江水就要漫到船上来了。

    “下去看看哪里破了,马上补上!”为首的锦衣卫一声令下,几个船夫一跃下江,很快又钻了出来,大叫道:“官爷,船破了十几个大洞,只怕是堵不住了,快放小船下来逃命吧。”

    听了船工这一喊,为首的锦衣卫一皱眉,就对手下道:“去,把钦犯带出来。”

    由于刘璟是朝廷钦定的案犯,锦衣卫当然不能把他丢掉。几个锦衣卫把向条逃生用的小船放下来,而刘璟也被押到小船上。由于人多小船少,船上的人很挤。为了避开大船下沉卷起的漩涡,那些锦衣卫不停地挥舞着船浆,让小船行得更快一些,只是他们没有发现,他们前面有几个蓝色的幽灵在向他们靠近。

    大船很快就沉入了江底,而侥幸逃生的锦衣卫首领却还没来得及庆幸,他向下水查探的船工问道:“船是怎么破洞的?”

    “小的。。。”船工还没来得及说完,就觉得脚底下一晃,整个人重心不稳,连人带船一起翻到了江中。而他还没来得及呼救,江面上就漂来一股浓浓的血腥味。

    “小心,江底下有人劫船!”为首的锦衣卫反应倒也快,一把抢过船浆,在水底一阵乱拍乱打,其他锦衣卫也有样学样,不停地击打着小船底下的江水。

    击打了一会,却没打中一个人,他们四下扫望,却没发现一个人影。那锦衣卫首领正想舒一口气,猛然发现,钦犯就在那条被掀翻的小船上,而且人已经不见了。

    “不好,贼人劫走了钦犯!快快分散来追。”那锦衣卫首领急喊道。

    不过这四周江雾茫茫,怎么追,往哪里追?

第195章 文化扩张(九)

    “这是我们新制的上浆纸,贤侄看看中不中。”四月初,万磊来到赵鸿儒的私人制纸工坊,视察纸业生产,赵鸿儒拿出一纸新制的白纸递给他看。

    万磊摸了几下,并在手上折了几个对折,好现纸质不错,表面光滑,应该适用于印刷。其实,他之所以对制纸业如此上心,是因为很快就要开印期刊,要用到大量的印刷纸。

    中国制纸业发展了上千年,制纸工艺还停留在手工生产阶段,不只是产量少,品种也很少,价格也很高昂,一般百姓用不起。

    其实,中国的造纸业虽然源远流长,不过到了元代,因为统治者的原因,造纸业凋零,只在江南还勉强维持生产,很多造纸工艺都失传了,到了明代,造纸业才又有所恢复,不过主要的纸品还是宣纸,竹纸,宣德纸,松江潭笺等,这些纸并不适用于印刷,得另行生产。

    一般印刷纸的生产分为制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制浆就是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由于生产周期长,造纸厂一般需贮存足够用4~6个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贮存中经过自然发酵,以利于制浆,同时保证纸厂的连续生产。

    制纸的原料为芦苇、麦草和木材等,不过工艺非常复杂,所用到的设备也很多,还要用到各种漂白剂和上浆料,如果没有万磊的技术支持,赵鸿儒的纸作坊肯定是没法弄出这种印刷纸,更没法走上规模化生产的道路。

    “每天能生产多少?”万磊关心产量,如果产量不足,那就没法大量印刷各种刊物。

    赵鸿儒伸出手掌摇了摇,有些得意地说道:“每天五令。”

    “不错,以后工艺纯熟了,技术再加以更进,应该能生产更多。”一令是五百张,五令就是两千五百张纸。这些纸都是有规格要求的,四尺长三尺宽,可以切开来做成大小统一的印刷纸。

    当然,印刷刊物不只是要有纸,还得有经济高效的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代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

    相比于雕板印刷,活字印刷的效率也很高了,不过,万磊并不满足于此,他更喜欢采用油墨印技术。而这个技术也非常简单,用涂蜡的纤维纸作为模版,用铁笔把要印刷的资料刻于其上,铁笔刻写之处,纤维便出现微孔,然后将油墨刷于版上,用滚筒压紧推动,使油墨透过蜡版,粘附在下面的纸上,这样就能连续高速地进行印刷作业,一天印个几万份都不成问题。

    蜡纸并不难生产,用蜡浸过的纸,就能用来刻写并用来做油印底版。难搞的是油墨,明人用的墨多以水稀释,这种水墨的粘度不够,所以要用油墨来当印刷的原料。而油墨可不只是往墨里面加油这么简单,它有很高的工艺要求,如果油与墨的配比不当,或者是添加的组分不当,搞出来的油墨就不能用。

    因为油墨的粘稠性质,用纸也有特殊的要求,那些吸水量大的宣纸是不能用的,它会导致字迹模糊。所以,要用到吸水性相对较小,而且表面光亮的纸张,这种纸张就是适用于油墨印刷的印刷纸。

    “贤侄,这种纸好是好了,只是不能用来书写,只怕不好卖啊。”赵鸿儒有些担心地说道,他作为纸业老板,对各种纸品自然进行了比较,由于印刷纸的吸水性不强,还真不能当成书写纸。

    “这个您不必担心,您作坊出产的这种纸,顺天府会全部采购,按生产成本再给您加上百分之三十的利润,保证不让您亏钱。”万磊当然知道这些,如果没有政府采购,赵鸿儒生产的这些纸就是废品,卖不出去的。

    “哦,有贤侄这话,老哥我就放心了。”得了万磊的保证,赵鸿儒自然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