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美人-第2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沉思。
说实在的,皇上对于第一次见到唐菲的印象还真不怎么深刻。
虽然唐菲觉得自己当初精心制造了一种‘美轮美奂’、‘飘飘欲仙’的唯美场景,可是并没有让皇上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没办法,皇上根本就不吃这一套啊!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皇上和唐菲的感情还真算不上是‘一见钟情’。
虽然唐菲长得是漂亮,是个万中无一的大美女,可是对于皇上来说,这份美丽大概还真的可以算得上是她‘最不起眼儿的优点’了。
皇上努力的回想,自己第一次见到菲儿时是个什么感觉呢?
挺好看的?挺傻的?大冷天还穿着纱衣服?她衣服啥色儿的来着?好像是粉色的吧。
还真没啥印象了。
皇上想了半晌,含混其词:“恩,第一次见到菲儿,菲儿穿着一身粉粉嫩嫩的衣裳,漂亮极了,唱得歌也是好听,让朕印象极深,念念不忘…”
哎呀,真想爆粗口啊。
唐菲狠狠的翻了个白眼。要不怎么说皇上不会说谎呢,你说谎能不能有点儿诚意?我那天穿得是白色的纱衣好吗?就是为了营造出一种飘然出尘的感觉!
说好的一见钟情呢?说好的一眼万年呢!
人家有的人,第一次见面的所有细节一辈子都忘不掉,这家伙,过了不到一年连衣裳什么颜色都记不清了!
唐菲怒:“仲康记性可真好,那你可还记得臣妾昨个儿穿了什么颜色的衣裳?”
“恩,你昨天穿的柳叶青啊…”
“前天呢!”
“黛色吧…“
唐菲惊讶:“我们月下泛舟的时候我穿得什么?”
“竹青色的衣裳,月白色的裙子。”
“那上元节呢,上元节时我穿的什么!”
“你那日穿的很朴素,只一件儿杏黄色的棉布衣裳,头上一个钗子都没带,只裹了块儿布。”
唐菲问不下去了,因为再往前,她自己都记不得自己穿了什么了。
这个皇上也真是奇怪,他这脑子怎么长的呀?
第一次见面这样重要的场合他记不清楚了,偏偏生活里这么多小细节他记得门儿清。
不过眼见着皇上这么有心,唐菲开始因为皇上说错了第一次见面裙子颜色而升起那点子失望,便也转瞬烟消云散了。
唐菲和皇上两个人一边聊天儿,一边回忆往昔,时间过得倒是也快,转眼就到了快中午了。
咱们这册封也是有讲究的,那得等到时辰,才能开始。
这古代的时候干什么都讲究‘吉时’,那都是特意找算命先生算得。
不过这朝廷里的算命先生那就不能叫算命先生,那可是个官儿,还专门设了个部门,就研究算命,顺带着研究一下天文学。
这个部门叫做钦天监,而这个官就叫做巫祝,还是个不小的官呢!
不光是咱们大云国有,别的国家,比如埃及也都有这么个官,不过在埃及不叫巫祝,而叫做大祭司。
唐菲的册封大典开始的时辰,那就是经过巫祝提前测算好的‘吉时’。
眼瞅着这太阳都升到头顶了,天气也越来越热了,那‘吉时’便也到了。
册封大典也是有讲究的,那可不是找个太监读张圣旨就完事的,步骤还挺多,参与的国家有关部门也不少。
先是要由鸿胪寺的官员设一个节案,这个节案上放一香炉,再放被封嫔妃的册案。
册案是啥呢?就是你入宫的时候不是经过了很多选秀吗?上面记载着你的出生地点啊、家庭背景啊、选秀时候各层的评语啊,还有你从秀女一层层被分封上来的记载啊,这就是册案。
搁到现代来说,大概就是你的学生档案哪一类的东西吧。
咱们分封妃子,要先设这么个节案,然后给你的档案供上去。
然后再设彩亭。
这个彩亭呢,放得就是皇上写得分封你为德妃的圣旨了。
当然了,看‘彩亭’这个名字,那就知道这彩亭肯定是五颜六色、色彩斑斓的。
这彩亭可是有讲究的,那里面放的东西也不光是那个圣旨,还可以放一些宝石啊、工艺品啊,好好的布置一番,表示一下对以后美好生活的祝福。
布置好了这两样儿,就可以开始册封大典了。
先找四个礼部的官员,正副使及执事官,站在彩亭边儿守着。
站着的姿势也有讲究,那必须是东侧西面站立,至于这个站法是为啥,我也不知道。
然后等到钦天监的官报了吉时以后,再找一个鸿胪寺的官领着那那站岗的正副使走到节案前,行一跪三叩头的大礼。
行完了礼后再找一个大学士捧着唐菲的‘学生档案’拿着给正史捧着。
正史还得跪着双手举于头顶接着。
接完了‘学生档案’这几个人再亦步亦趋的给这‘学生档案’送到彩亭里放好。
放好了完事儿,这正史的活还没完。
他得再跪着取出原先放在彩亭里的‘册宝’,也就是皇上写得册封圣旨,拿着去送给宫里的太监,也就是常化全。
常化全拿到了圣旨,就开始宣读。这个时候所有的人就开始跪着听圣旨。
宣读完了,这个圣旨却不是交给唐菲的,而是由常化全再交给那个‘忙得够呛’的正史,由他再放回彩亭里。
然后这几个礼部的官员就抬着这个彩亭,跟随皇上的脚步,一起把彩亭抬到太庙去告祭祖宗,这典礼才算大功告成。
哎呀妈呀,真是够麻烦的。
也正是因为太麻烦了,所以说实在的,大云国妃子很多,可还真没几个是整个八经的办这个册封典礼的。
唐菲这样的隆重,还真算得上是头一份儿呢。
像是宫里的卫贵妃、左淑妃、贤妃,虽然这几个都是妃子,可是她们的册封典礼都没有大办。
就是皇上写个圣旨,然后让礼部的人把档案和圣旨一起送到太庙去了,就算完事儿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礼部的官员对于这次难得的册封大典那可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当今皇上什么都好,可是就是未免过于节俭,唉,你说吧,他连个亭子坏了都不舍得修,哪里还舍得花这么多钱来办这些个典礼仪式呢。
弄得好端端一个礼部都快成吃闲饭的了,那叫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呀。
所以啊,这次德妃娘娘的册封大典,咱们说什么也要给她办的漂漂亮亮!让人刮目相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四百二十九章 册封大典3
这册封大典可是经过了皇上和礼部这么些官员共同悉心准备很久的。
因为考虑的周全,所以进展的也很是顺利。
一切都井然有序,既盛大又华丽,观赏性强,还带着丝丝端庄和肃穆。
一个个步骤下来,转眼典礼过半儿,就到了宣读册封圣旨的阶段了。
这时候太阳早已升到了半空中,灿烂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大地,真是个万里无云的好天气。
在大云国有种说法,说是结婚啊、做寿呀都是天气越好越吉利,若是结婚的时候赶上了下雨下雪的天气,那就说明新娘脾气不好。
雨下得越大,新娘脾气越暴躁。
这说法虽然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可是天气若是好的话,总归让人更加心情愉快吧。
不过天气太好也不全是优点。
热啊!
这么多工序下来,唐菲早就已经出了一层的热汗了。
从外边看不出来,可是她却清楚的知道,自己穿在里边纯棉亵衣那可是早就被汗水打透了。
若是非要较真,脱下来恐怕都拧得出水来。
这礼服本来就重,还是紫色的,更是吸热,密不透风的,就像是在身上裹了层塑料,真让人受不了。
若不是唐菲早晨的时候特意多吃了些饭菜,恐怕现在还真有些坚持不住了。
皇上一早就发现了唐菲的辛苦,也是体贴,趁着身体的掩护,偷偷的帮唐菲拎着裙角儿呢。
还真别说,皇上这么一帮忙,还真是让唐菲轻松了不少。
不过等到常化全公公开始宣读圣旨的时候,皇上可就帮不上忙了。
因为除去皇上,所有的人都得跪下来接旨,不光是城下的百姓们乌压压的跪了一片,就连维持秩序的虎贲卫都跟着跪下了。
常化全甫一拿到圣旨,就觉出了不对。
跟着皇上这么些年,他拿过的圣旨没有上万也有几千了,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个沉的圣旨!
如果说第一反应是沉,那么第二反应就是厚了!
常化全公公偷偷瞅瞅皇上,又低头瞅瞅自己手中的‘砖头’,还真有些‘无语问苍天’的感觉。
得,甭管怎么说,这仪式还得进行下去啊,总不能断在自己这儿了吧?那得几个脑袋够赔的呀?
常化全‘视死如归’的打开手中的这圣旨,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唐氏门着勋庸,地华英,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储秀,得光白芷,少而婉顺,长而贤明,行合礼经,言应图史。承戚里之华胄,升后庭之峻轶,贵而不恃…”
这一开始读便如同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只读得口水横飞,滔滔不绝。
唐菲开始还认真听着,可是这怎么光读也读不完了?
跪着的腿是越来越麻,身子是越来越乏,头上的发冠更是越来越重,只让人有些承受不住了。
这圣旨是皇上亲自写得。
写得时候皇上那可是心情愉悦、兴奋不已,说是在夸奖唐菲,可是比夸奖自己还高兴。
所以这圣旨是一蹴而就,根本就不需要想一想如何用词遣句,那是下笔如飞,文思泉涌。
皇上写得兴起,也还真没注意到自己居然写了这么多。
这会儿见自己的心肝宝贝儿小菲儿跪得辛苦,又开始心疼了。
一边儿心疼一边儿后悔、自责,一边儿自责一边怪常化全:“这奴才,读个圣旨也要磨磨唧唧,就不能快点!”
常化全公公心里苦啊!
天地良心,他的语速已经够快了,且成越来越快的趋势,都快赶上华少了。
不过再怎么快,也晾不住多啊!
我的陛下哟,咱家知道你才思敏捷,知道你满腹诗书,可是你也不能看到一个好词儿就往德妃娘娘身上安呀?
这写了就得读,咱家一个太监,要是真的敢跳过圣旨遗漏着不读,那可是大罪!
常化全公公别无他法,只能硬着头皮宣读这怎么读也不见少的圣旨。
唐菲快要被累死了。
虽然圣旨里说得全是夸奖自己的话,可是唐菲还真没力气高兴。
头冠太重了喂!好沉啊,压得脖子都快要断了,真要顶不住了啊!
唐菲刚觉得自己真的要坚持不住了,蓦然便觉得头顶一轻。
偷偷抬起头一瞧,正与皇上两个相视一笑。
原来皇上也是细心,想着自己的小菲儿一向身子‘娇弱’,担心她的头冠太重,便侧着身子挡住外面的视线,偷偷的帮唐菲托着她的头冠。
好意是好意,体贴也是真体贴,可是也得亏楼下的百姓都五体投地的跪在地上,没机会看到帝后的样子。
不然在外人来看,皇上和唐菲这模样还真有点儿滑稽,就和拔萝卜似的。
唐菲有皇上帮忙,轻松了不少。
城下的百姓可就遭殃了。
大家都默默的在心里流泪;‘明明只是来看个热闹的,怎么就糟了这么大的罪?’
安民楼上怎么说还有华盖遮日,城楼下那可就是直晒着阳光了。
晒啊,热啊,这些都算好的了,最主要还必须将脑袋紧紧贴在地面上,动也不能动。
真是要人命!
这公公读得什么玩意呀?咬文嚼字的,咱们也听不懂啊!
听不懂还得这么干听着本来就难受,更别说这读来读去也读不完了。
百姓们硬挺着。
一盏茶过去了,一炷香过去了,半个时辰过去了…还不结束!
终于有一些身子较弱百姓的坚持不住了,眼睛一翻,身子一撅,晕过去了。
这是中暑啦!
大喜的日子可不能出事故啊!
虎贲卫也不敢耽搁,悄没声儿的就给抬下去了。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倒过去的百姓便也越来越多。
‘噼里啪啦’和下饺子似的。
皇上举办册封典礼之前劝唐菲的时候就说,这册封大典是为了增强百姓们的凝聚力,这话说的还真是不错。
百姓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