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种战将-第3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殷泰出卖的情报有限,他不可能知道**的布防情况,最多了解一些而已。
如此看来有内奸,**之中绝对有奸细,这一点毋庸置疑,早已领教过。
自己的队伍中或许也有奸细,只不过部队管制严谨,想送出情报也很难,小鬼子也难以渗入先遣队。
不过小鬼子既然针对性的布下天罗地网,说明内奸一定存在,即使不在自己的队伍里,也有可能藏于驻防团中。
犬养的小鬼子一贯善于伪装,间谍早已渗透在各个部队之中,这是一份巨大的威胁。
所幸先遣队里实行了链带式管理,内部绝对不会出现内奸,唯有混在外部士兵之中,伺机侦查。
十八号很焦急,教官沉默不语,这一仗还怎么打?他焦虑之下开口问道:“零号,您下命令打吧,我们击溃周边的小鬼子,再支援南都。”
南都阵线吃紧,部队陷入泥泽之中,这种情况很危险,**一旦失利溃逃,后果教官承受不起。
无论如何,**发起全线反击皆因明码电文引发,一旦战败便是一个天大的屎盆子扣下来,先遣队扛不起。
杨关抬头凝视他片刻,开口说道:“传令突袭队斜向穿插敌后,秘密行动,一旦被小鬼子发现给我狠揍,打出气势来看看再说。”
杜鹃点头发报,战局太乱,她不便多言,也忙不过来。
只不过心神不宁,这仗怎么打得这么艰难,以前从未发生过啊!
十八号有些急了,意会到教官的心意,无非是怀疑小鬼子还有伏兵,但这可能吗?
“零号,不能再犹豫了,此时距离天黑还有四个多小时,变数太大,我们无法把握!”
**溃败的景象在隘道阵线上早已见过,那真是丧家之犬,丢盔卸甲,只顾逃命,随身的武器弹药扔得七七八八。
而南都城中有几十万平民,皆眼巴巴地看着,等着,盼着,期望**可以守护南都。
而让平民撤离的命令一直没有落到实处,也无法落到实处。
好像都抱着侥幸心理,小鬼子占领区内也没有出现过大屠杀的现象,直接忽略了小鬼子驱赶平民参战的事实。
这是一份悲哀,平民赖生不为战,一颗心直惦记安稳。
宛如一朝君子一朝臣的心理,换一个政权而已,关老百姓什么事?
充其量就是纳税交粮,交给谁都是交,能换回一份安稳就够了。
国民是朴实的,依旧沉浸于封建教条之中不能自拔,软弱无力,不愿意抗争。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平民没有见过小鬼子凶残屠杀的景象,说什么他们也不信。
杨关紧锁眉头,思及伏兵部队已休整了半个多小时,他开口说道:“传令伏兵部队与先遣团配合,从右翼捣毁小鬼子的防御阵线。”
想破局哪有那么容易,在小鬼子有精准情报网络的情况下很难打破僵局。
小鬼子向南都增兵看似局势恶化,实则证明**打出了士气,小鬼子的防线出现了崩溃现象,故而增兵。
如若不然,小鬼子不会轻易地暴露隐藏兵力,掩藏部队在于出奇制胜,小鬼子可不傻。
相反**也不傻,那些官僚并非一无是处,此时撤离部队那就是让士兵们送死,坚守是**此刻唯一的出路。
“报告零号,紫灵犬发觉小鬼子的大部队,突击队就地隐藏,据侦查显示,小鬼子在山区中的兵力无法估计。”
山峦之中树木稠密,小鬼子掩藏其中难以发现,反倒是紫灵犬个小,机灵,发现异常不足为怪。
这一变化令众人心惊,小鬼子果真还有伏兵部队,意图渗透包围过来?
只不过各个高山的山头被狙击手扼守,小鬼子想渗透过来也很难。
十八号担忧地说道:“零号,小鬼子想围歼我们,依我看不是表面这么简单吧?”
犬养的小鬼子居心不良,存心消灭先遣队之心已久。
杨关点了点头,忧虑地说道:“周边小鬼子的进攻只是试探,想牵制我们,让我们无法脱离战场,同时侦查我们的反应。”
小鬼子即使是失去了重炮阵地,鬼子兵的火力配置依旧超过**好几倍,打消耗战小鬼子根本就不怕。
而山峦中有小鬼子的伏兵部队,说明别处也有,而且距离南都阵线并不远,只是在等待出击的时间罢了。
“报告零号,先遣团来电,小鬼子加大了火力封锁,压得**士兵抬不起头来,限于困局。”
杨关微微点头,侧身对杜鹃说道:“传令突击队撤退,在高山上用迫击炮轰炸小鬼子,火力侦查小鬼子的兵力情况。”
小鬼子还有多少兵力?这一点关乎整个战局,一旦获悉就可以推算出其余地方的掩藏兵力。
十八号一脸愁容,不解地问道:“零号,您放着南都的战事不管,反而研究山区的小鬼子,究竟为什么?”
主次颠倒,这完全不像教官的风格啊!
杨关尚未回答,杜鹃喜气洋洋地念出电文内容:“伏兵部队来电,与先遣团配合良好,初战告捷,正在加大战果。”(未完待续。。)
第137章追击
敲打迷局,切割战术。
伏兵部队传来捷报,振奋人心,令人人猜测这是一份契机,彻底摧毁小鬼子防线的突破口。
杨关无喜无悲,没有感到意外,也没有喜悦,不过他开口说道:“传令先遣团火力全开,壮胆,壮声威,带动**抗战。”
既然打出了突破口,这就是反击的大好机会。
而**被迫参战,仅占据了小鬼子的第一道防线便被压着打,憋屈心理很重。
先遣团在这个时候率先打响反击战,高宣右翼的胜果,**没有不响应的道理。
这一仗若是打好了,小鬼子的阵线难保,出现大溃逃也不稀奇,就怕小鬼子还有后手。
“报告零号,南都右翼捷报,歼敌三千余人,击溃了小鬼子的右翼部队,部队正在追击。”
这么快?杨关有些意外,随即说道:“传令他们乘胜追击,但严防小鬼子使诈,密切监视小鬼子的变化,千万不要落入小鬼子的陷阱之中。”
小鬼子在南都右翼的兵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溃败在情理之中,转战中部就未必有这么顺利。
十八号喜庆地说道:“零号,南都阵线大反击,小鬼子的损失一定会很大,不知道**能不能一举围歼小鬼子?”
兵败如山倒,牵一发而动全身,小鬼子这会要遭殃了,最好全部死绝。
杨关摇了摇头,内心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开口说道:“**能打胜仗就不错了,全歼小鬼子那是做梦,不落入小鬼子的圈套就烧高香了。”
但愿小鬼子没有设置陷阱,不然的话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伤亡。
“什么?”十八号惊呼出声,不敢置信盯着教官,呼吸急促的说道:“这可能吗?”
小鬼子难道成精了,怎么可能设置陷阱?
杨关无奈地摇了摇头,担忧的说道:“我怀疑有内奸,而先遣团的战斗力摆在那里,小鬼子不可能不防备。”
鬼子兵对上先遣队没有取胜的机会,早已形成为一种惧怕的心理。
畏战丧胆,此乃兵之大忌,小鬼子预备两道壕沟就是证明。
倘若再出现一道陷阱伏兵,那么就说明**内部的奸细位高权重,或是被小鬼子渗透了机要处。
“报告零号,周边的小鬼子发起猛攻,前沿的兄弟们快顶不住了。”
杨关蓦然回首,发觉山顶上声浪如涛,他大声的喊道:“传令驻防团轮番上阵,每个山头一个营的兵力,交叉火力阻击小鬼子。”
主阵地危在旦夕,小鬼子急眼了,妄想从此地渗入到左翼参战,想得到美。
交叉火力一旦形成趋势,小鬼子在有限的区域内难有作为,不过山峦之中战斗就不好打了。
“报告零号,突击队遭遇小鬼子的猛烈进攻,小鬼子从各个方向迂回渗透,他们请求战术指导。”
来了,小鬼子果然急眼了,杨关的内心一动,大声地说道:“传令他们掩护撤离,放弃先前的侦查任务。”
“传令驻防团的留守人员,悄然地撤到附近的山巅,集结组建反击阵线,不要放过一个小鬼子,就地围歼。”
十八号一脸忧愁,担忧地说道:“零号,您的判断是对的,小鬼子被我们逼疯了,只怕此地坚守不了多久,小鬼子一旦渗透包围……”
山峦之中易于藏身,也便于潜行,出路无数,小鬼子实施反包围的可能性很大。
“反包围?”杨关一愣,小鬼子敢吗?他摇头说道:“此地易守难攻,在没有攻克之下,小鬼子不会分兵包围,那是找死。”
附近的各个制高点都有士兵驻守,小鬼子的渗透力度不大,倘若带着伤残的部队实施反包围没有意义。
自己不知道小鬼子的具体兵力,小鬼子也不清楚此地究竟有多少兵力,这种战斗不好打。
老子惯用奇兵出击都不敢强行渗透到小鬼子的后方,小鬼子自然不会冒险渗透过来。
“报告零号,伏兵部队受阻,伤亡情况良好,小鬼子崩溃之局已经注定,他们请求全力以赴击溃小鬼子。”
杨关微微一惊,开口问道:“各先遣团的战局情况怎么样?这才一个小时,他们的攻击速度也太快了吧?”
“零号,各先遣团来电,声称已经突破了小鬼子的第二道防线,正在追击小鬼子,**势如猛虎,全线展开进攻。”
十八号哈哈一笑,大声地说道:“零号,下令全力追缴吧,小鬼子已经溃不成军,此时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
这才一个小时而已,小鬼子就溃败了?南都阵线宽广,没想到右翼的小鬼子崩溃牵连到整个战线。
杨关也很高心,不经意间长吁一口气,侧身对杜鹃说道:“传令先遣团全力以赴,但留个心眼,把战功让给**,狠揍小鬼子,捞油水。”
杜鹃一愣,不解地问道:“你这命令前后矛盾,留心眼让战功何意?狠揍小鬼子捞油水,与前面的话语相冲。”
杨关会心一笑,解释道:“**被迫参战,某些人心中憋着火气,战功可以熄火压惊,摧毁小鬼子的主要目标为最,捞油水避免圈套。”
“咯咯!”杜鹃发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随后嗔怪地说道:“你这话若是让那些官僚听到了还不得气死,狡猾,但就应该这样。”
先遣团被打残了完全是**一手造成,这次若是小鬼子还有后手,**吃点亏长长记性也不错。
她的想法如杨关不一样,纯粹的报复心理。
杨关并没有这个想法,解释得浅白是怕她听不懂,真实的意思是让先遣团作为奇兵,倘若发觉小鬼子设有圈套可以在后面给予雷霆一击。
部队在战场上作战,特别是追击战中显得很混乱。
先遣团在这种情况下与**抢功劳得不偿失,主要是遇到小鬼子的伏兵陷阱没有反应的时间与迂回之地。
相反追击的速度慢**一步,在后面监视小鬼子的动态,必要的时候可以掩护**撤离。
曾几何时,**几十万部队被小鬼子追着打,这一口气压得**抬不起头来,故而**士兵这一次势必全力追杀小鬼子。
如此一来,军官对士兵的约束力失控,一旦遇到小鬼子的埋伏极度危险。
战神对**士兵是无私的,维护之心并不不弱于对先遣团的照护。
第138章三战
以点破面,全线反击。
杨关的思维逻辑与众不同,抱有成见的份额限定在一小撮人身上。
这就是他赢得士兵们爱戴的地方,自始至终站在士兵的角度上谋划战斗布局。
以点带面,链接成片,接营抗战,而非以兵力损耗去考虑战局。
这是他与正规**军官的差别,两种完全不同的战斗理念。
对于正规军的军官来说,往往以兵力多寡去衡量战争,用多少兵力去拼掉敌人的部队数量。
相反杨关的战术是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神出鬼没,玩掩藏,搞破袭战。
即便是与小鬼子正面对决,进攻与防御形态也差不多,以三人为组,三组为伍,三伍为班,三班为排,三排为连,营,团。
三三相护,相顾,相连,彼此之间交替掩护,整盘形成为一个三三杀阵。
牺牲一人替补一人,自始至终保持着三三阵型,即使是战至最后三人也是一个三人组。
当然这种阵型很复杂,比如每个班中有三名狙击手,每个连不低于三门迫击炮,组合式的三三阵营。
队伍中每个兵种各司其职,又环环相扣,在指挥员的统一指挥下行动,严丝合缝的抗战。
同样是防守与进攻,战斗力与战果截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