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种战将-第17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土在锋锐的刀锋下如豆腐一样,轻易的被切成两半,分向压缩。
土石的密度在刀锋挤压下增加,疼痛得呻吟。
地雷也在轻微颤抖,内部的机活在游荡,宛如巨浪中的孤舟,随时都会被淹没。
极力稳定左手上的匕首,排除这份不安分的抖动,每时每刻皆在微调。
风停了,不再呼啸,静止不动,好像变为固体,凝固在空中。
天变了,不再雾霾,灰色替代,撑开了黑夜,变得灵动起来。
杨关进入到感知的世界,从未有过的深刻感触,窥视出地雷的结构,很模糊,但辅助排雷足够了。
只见他一刀扎入砂石地,直至穿过地雷,到达另一边,而后向左右拧动,加宽洞穿的刀口。
砂石随着拧动向周围挤压,链带松动了地雷底端的砂石。
地雷颤抖不宁,左手压制调节,始终保持地雷处在安全状态。
如此连续施为,刀口渐渐变为两指宽,才停止了拧动。
取出另一把匕首,把刀柄搁在压制地雷的刀面上,确保两把匕首保持平行。
再用布条捆绑,布条穿过刀刃开出的孔洞,绕到上方刀柄上,把地雷连同两把匕首一起捆绑。
刀柄不伤布条,圆形的地雷也被布条包裹,不打滑。
是以,一道,一道,又一道的缠绑,直至把所有布条都用光。
再用一块切合匕首与地雷盖面高度的石块,添堵在匕首与盖面之间,略高于机活,位置与最上方的刀柄尾端相对。
而后抬高上层的匕首的刃口面,试探出压力切合的位置,观看布条韧性空余的高度。
最后用石块添堵在空余处,也就是两把匕首之间,利用杠杆的原理,连续几次感应试探,才固定好石块。
感应地雷的变化,左手慢慢的松开,发觉不对再微调顶杠石块,直至完全排除地雷爆炸的危机。
杨关瘫坐在地,“呼呼”大口大口的喘息,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不过有些苦涩,双眸中皆是恨意。
歇息的间隙,他在心中盘算起来,觉得这片地雷太古怪,覆盖面积太大。
毕竟小鬼子不可能把龙泉山周围全部埋设地雷,由此看来,在这山谷埋雷一定有目的。
明知道小鬼子有阴谋,但猜不出来。
心神不安,一边掩埋这颗险些夺命的地雷,一边在考虑对策。
见招拆招太被动,有可能付出血的代价。
唯有料敌先机方为智者,这片雷场不能留,但现在不是捣毁的时候,他在心里叨咕。
片刻后,地雷还原,看上去没有几丝变化,只是微微高了一点点。
起身,掉头往回走,发觉地雷就挖,在感知的辅助下,很快排除一大堆地雷。
用丝线系上保险孔,收缴起来,再找寻低洼处掩埋,藏好。
在二十米的雷场上开出了一条通道,再用收缴的丝线,把可以看见的绊弦串联在一起,掩藏在不易察觉的地方。
杨关忙得不可开交,依仗趟过雷场的记忆,以及行走的痕迹,展开挖雷,收雷,再设置了一条链带丝线。
易于暴露出用武士刀切开沙土,显露出一丝缝隙掩藏丝线,拉扯到远处备用。
无心之举,源于心中的一丝担忧。
这一番折腾就到了下半夜,还想继续扩大范围,意外发生了。
只见不远处的山林中灯语闪烁,是田大壮的询问暗号,等了大半夜,着急了。
但惊动了小鬼子,暗伏的鬼子狙击手开枪了,灯语被一枪击碎。
并实施围捕,围杀在黑夜中迅速展开。
左右都有声息传出,数量大约在二十四人左右。
小鬼子没有使用照明设备,相互间用动物的叫声联络,此起彼伏。
杨关紧皱眉头,暗自责备一帮人没有耐性,再多等一会儿不行吗?
不过,心中也很惊异,惊讶小鬼子的数量,原本以为只有六人,此刻却出现了一排人。
大壮误打误撞给自己解了围,他们反而陷入危机之中……(未完待续。)
第161章丛林追击战
逆转雷场,反袭夜战。
山谷低洼,向西延绵三百余米,连接着缓坡树林。
缓坡上的树木植被茂盛,树冠联营如波,生长在高低不平的山峦谷地。
西方山峦高不下百余米,低至十数米的土包。
杨关知道前方的地形,两座山,缓坡相连,高三十余米,两处山顶相隔三百五十余米。
据情报显示,两座山顶上有小鬼子驻扎,鬼子狙击手也在周边潜伏。
选择从这里潜出去,主要是考虑到树木稠密,以及小鬼子驻守兵力的缺陷。
此刻看来,情报与估计大失水准,严重低估了小鬼子的用心。
左右不到百米的距离,一下子蹦出二十多人,还全是鬼子狙击手。
这是一股恐怖的力量,战斗力相当于营团级。
杨关发现小分队有危险,迅速放弃了继续排雷的打算,弯腰拾起装满手雷的袖子,迈开步伐向前追击。
鬼子狙击手在五十米之外,摆开一字长蛇阵,向西方山沟搜索。
沿路踩折了无数枯草,蜿蜒向前。
左边的小鬼子“叽、叽叽、叽……”的叫唤,传出了联络暗号。
右边迅速传出“咕咕、咕、咕……”的回应。
小鬼子彼此相隔三十余米,处在模糊又可以关照的位置上。
防备得很严密,一旦有较大的动静必定逃不脱监视。
一路尾随小鬼子,观察他们的行为,分析联络暗号的规律。
鬼子狙击手的暗号声音很杂,什么动物都有,就像是进入到动物世界,耳膜内全是畜生在叫唤。
吓得鸟儿惊飞夜空,老鼠乱串,夜食动物全都四散溃逃,躲避这群洪荒猛兽。
不过声音很有规律,渐渐听出一个大概,鬼子是在用电码术语联络。
听上去很严密,规范,猜不透用意。
感觉上不是在报平安,而是战术指挥,协同传递,以及通报情况。
小鬼子追出五百多米,也没有发现任何人影踪迹。
这时,左侧传出急促的叫唤声,周边响起一样节奏叫声。
片刻之后,所有鬼子加快了追击速度。
小鬼子发现了什么?
杨关在心里问自己,身形转向,脚步增速,迅速逼近左侧,渐进时嗅到一丝新鲜血液发出的气息,很淡,几乎被阴风吹散。
临近,发现一束折断的灌木枝条,歪倒在一侧,枯叶上沾染了一些血迹。
仔细观察,发现只有一个人留下的足迹,在此地摔倒过,没有人搭手扶持,周边也没有留下新鲜的人迹。
起身追击,双脚发力,以最快的速度跟进追击……
很快就穿过两座山的控制范围,鬼子狙击手就在三十米外。
前后追击出一千多米,已经进入另一座山峰东坡,小鬼子依旧没有放弃追击。
不过出现一个意外情况,鬼子相互间减少了联络,偶尔传出一声,还带着一股怒气。
机会来了。
身形向右侧急闪,直至最外围,瞅准了小鬼子狙击手。
小鬼子狙击手很狂傲,根本不在意身后的情形。
直冲向前,拔出锋刀,顺着小鬼子奔行的脚步,极速潜近。
二十,十五,十米……
突然,小鬼子发觉身后有响动,放缓了奔行的脚步,同时扭回头观望。
该死,小鬼子的警惕性很高,被发现了。
双脚暴增蹬力,速度骤然加快了一倍,“嗖”一声箭射向前。
鬼子狙击手的余光发现了人影,身体向右侧滚翻,双手端枪瞄准……
现在才反应过来,晚了。
右脚旋力踏地,身形转向右侧,挥刀撩割鬼子的咽喉。
小鬼子的瞳孔逐渐胀大,本能的用枪格挡武士刀的袭击。
刀光一闪,“咔嚓”一声劈断了三八大盖,紧接着“噗呲”一声割断了小鬼子的咽喉,血液喷射。
小鬼子摔倒在地,死于惊恐之中,眼眸中夹杂着强烈的不甘。
大概是不相信速度太快,超出了思维反应,以及格挡枪械被割断的事实。
左侧的小鬼子有所感应,侧头观望,发现有人在向前追击,随即释疑了。
没有被怀疑,但也失去了尾随追杀的机会,侧向靠近袭杀危险度很高。
暂缓袭杀,向前奔行十余米,身形迅速转向左侧,双脚发力,起落见逼近十米左右。
小鬼子发现了,疑惑的侧脸观察,口中发出“咕咕,咕咕……”连续的叫声。
叫姑姑没用,老子是你祖爷爷,专砍你们这些不知尊卑的东西。
急促的暗号没有得到回音,小鬼子意识到有问题,迅速减缓奔行的步伐,双手也在扭动枪身,试图发起攻击。
不行,劈砍的时间不够,那就赏给他一枚铜钱。
心念支配左手向前甩出,一枚铜钱在大力下“嗖”的一声飞出,铜钱划破了十余米的距离,命中了小鬼子的咽喉。
小鬼子手中的步枪基本已抬起,正准备击发射击,突然遭遇铜钱袭杀,始料不及,死在诧异与挣扎之中。
整个身躯失衡摔倒在灌木丛中,压折了一片枝蔓,掀起一阵“哗啦啦”的响动。
这时,左侧三十多米外的小鬼子听到了动静,奔行的速度正在减缓,口中发出“呜呜、呜呜……”急促的声音。
“咕咕、咕咕……”杨关有样学样,身体从摔倒的鬼子旁边穿过,再以叫声充数。
身形再度转向,斜向左边,决定一鼓作气,尽量多宰几个小鬼子。
不过很可惜,小鬼子抬手就是一枪,嘴里发出急促的声音。
双眼一直监视着小鬼子,发现他抬枪的一刹那,右脚猛一用力,身体转向左侧。
身体在踏地的惯性下立地飞起,同时弯腰矮身躲避,避开了鬼子袭杀的一枪。
这时,小鬼子的叫唤声连片,逐渐响亮,正在集结靠近。
这档口,距离最近的小鬼子已经更换了子弹,端枪瞄准,嘴里不停发出召唤声音,同时渐渐的逼近。
意图袭杀被小鬼子发现,身体翻滚至灌木之中,悄然无声的回撤,向死去的鬼子兵靠近。
敌我态势明显,小鬼子缓慢的逼近,戒备的同时等待支援。
灌木稠密,为了避免闹出响动,撤退的速度快不起来。
不过,远处的小鬼子逼近速度过快,危机正在快速的迫近。
时间不等人,直接取出两枚手雷,拔掉拉环,向小鬼子甩了过去。(未完待续。)
第162章近距离的憋屈
星夜追缴,小鬼难缠。
杨关尾随追杀小鬼子,效果很不理想。
仅仅宰杀了三名鬼子狙击手,便被小鬼子发现了踪迹。
充分体现出特殊鬼子兵的强悍战斗力,且严谨协作,团队意识强烈。
这是一批绝非等闲的小鬼子,几乎没有破绽可寻。
此时,小鬼子迅速聚拢而来,相互间传出急促的联络暗号。
不远处的小鬼子端枪逼近。
杨关心里很清楚,近距离躲避枪弹很难,若非及时发现苗头,根本躲不开子弹。
因此,小鬼子一旦聚众围杀而至,处境必定异常危险。
是以,他不加思索的甩出两枚手雷,身形向右侧急退。
动静传出,小鬼子扣动了扳机,但打偏了。
随即发现了手雷飞袭,小鬼子迅速爬伏于地躲避。
不过,手雷在空中爆炸,弹片横飞,小鬼子没有再爬起来。
距离最近支援而来的小鬼子受惊了,身形一闪而逝,躲在灌木丛中。
瞥了一眼局势,杨关匍匐撤退,渐渐接近被铜钱杀死的小鬼子。
小鬼子在聚拢,相互联络的暗语汇成声浪,响彻了山林。
没有理会这股暗语声浪,他快速的匍匐前进,迫切的需要一支枪。
不过十米的距离,很快到位。
拾起三八大盖,再搜寻子弹时生出新的想法。
放下枪,快速扒光小鬼子的军服,而后穿在身上,略显小而紧促,勉强可穿,迅速检查武器弹药。
这时,小鬼子已经集结,在一起小声的讨论,听不清内容。
这是机会,身形向左前方迂回,小心谨慎,避免闹出声息,同时把握分寸快速的前进。
片刻之后,基本可以确定抵达小鬼子的后方,再端枪逼近。
渐进鬼子聚集地,没有发现人迹,小鬼子消失了?
心里生出迂回过远的疑虑,左侧却传来异常的响动,不似风吹的声音。
不管了,跟上去看看再说,最好可以鱼目混珠,杀光这批小鬼子。
脚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