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甲午年-第14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大海陡然变色大吼道:“朝北撤退,立即朝北撤退,后面绝对有伏兵,撤退!”
随着方大海的大吼,所有的士兵们都变色的大致想明白了其中的蹊跷,纷纷收起手里的步枪,朝着山林子北边的高粱林子跑去。
“有埋伏,快跑,快跑!”
曹力行看到义州大道左右两边的日军纷纷望向自己这里,就知道自己已经逃不掉了,索性扯着嗓子大声的吼了起来:“兄弟们快跑,快跑!”
“八嘎,活捉他!”
立见尚文听到东面传来一道中国人的大吼,仰头看了半天才看到那边高粱林子里的一株水柳树上,有一个红色在树叶间隐约着,不禁气的勃然大怒。
“将军,山上的清军要逃!”
林太郎听到东边那个山林子里的枪声陡然停息下来,连忙大声的提醒立见尚文。
“攻击,立即攻击,全歼他们!”
随着立见尚文命令的下达,驿道上的日军蜂拥的冲进高粱林子,朝着东面冲去。
“撤退,撤退,有伏兵!”
方大海他们很快就跑到了陈志辉那座山林子的山脚,一边拼命的大吼,一边继续死命北逃。
随即,陈志辉和黄明河也都在这一瞬间想明白了日军反常的原因,纷纷变色的命令部队立刻全力撤退。
不久,援朝军毅军合军冲到枪声依然激烈的王冠集部,大吼着命令撤退。
到了这个时候,方大海的心顿时就放下了大半,总算是有惊无险的跳出包围圈了。
只是可惜了曹力行,多么勇敢的一个
“有日军!射击,不要逗留,进入高粱林子,奔跑射击!冲过去!”
一马当先,跑在最前的方大海,正在高粱林子里的田埂路上飞快的奔跑,心里面黯然的想着曹力行的事儿。
迎面就出现一队扛着步枪,穿着百姓服装的日军。
“砰!”
方大海一枪放倒一个日军,一边大吼,一边窜进了旁边的高粱林子。
“攻击!”
正奔跑在队伍中间的奥山义章少佐,一听前面的枪响,就知道和清军的溃逃部队遭遇了,大吼着命令道:“朝两边高粱林子排成攻击线,阻止清军逃跑!”
“砰,砰!”
顿时,这一代的高粱林子里面枪声大作,清日两军纷纷举枪对射起来。
而在援朝军的后方,日军的骑兵第五大队,也纷纷纵马冲进了高粱林子,急速扑来。
“不要恋战,冲过去”
陈志辉的大腿上面被贯穿了一枪,咬牙切齿的一边大吼,一边射击,一边忍着剧痛,踉跄的奔跑。
1894年9月26日上午10点时分,援朝军特种连和毅军一哨军力,在平壤城北二十里处的高粱林子里,被日军伏击。
战斗在密密麻麻的高粱地里穆然打响,然后很快就匆匆结束,只一个中队的日军显然没有能力留住将近同等军力的清军。
然而还是有十余名士兵在战斗中阵亡,还有十余名士兵因为受伤等各种原因,被日军追踪俘虏。
损失惨重。
是援朝军如朝作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失利。
也使得日军第一次俘虏了援朝军士兵,从而揭开了他们对援朝军诸多的疑惑的一角面纱。
义州大道西,水柳树树冠。
“砰!”
“第五个!”
曹力行用军服把自己死死的绑在一根树枝上,手里举着步枪,居高临下的朝着下面的日军射击。
很快,他就已经击中了五个日军,而下面的日军因为有着活捉的命令,不敢开枪,只是围在四周的高粱林子里,叽里呱啦的咒骂。
“砰!”
“第六个,爽!”
看到又一个日军一头栽倒在高粱林子里,曹力行血红着眼睛,大吼着。
“八嘎!”
看到这一幕的第五中队长小仓信泰大尉气的哇哇大叫:“笨蛋,要活捉就不能打他的大腿?白白牺牲帝国儿郎的性命;射击!”
“砰砰”
随即,高粱林子里一片枪响,把曹力行的大腿打得直弹跳,立刻出现了六七个血洞。
下面的日军早就忍了很久了,一听到命令,纷纷举枪朝着曹力行的大腿射去。
“八嘎,猪,猪!”
小仓信泰一看绑在树顶的曹力行顿时中了六七枪,气得差点吐血,暴跳如雷的吼道:“一枪,一枪,不懂!”
“哈哈,真他妈过瘾!”
树冠上的曹力行扯着嗓子大吼着:“将令一声震山川,”
“砰!”
一个躲避不及的日军被从天灵盖击中,脑袋顿时炸裂开来,红红白白散开一片。
“人披衣甲马上鞍。”
“砰”
又一个躲避不及的日军,被曹力行一枪放翻。
“大小儿郎齐呐喊,催动人马到阵前。”
“砰!”
“头戴紫金冠,身穿玉连环,胸前狮子扣,腰中挎龙泉,”
“砰,砰!”
“弯弓似月样,狼牙囊中穿,催开青鬃马,豪杰敢当先。”
“砰!”
在曹力行的大吼中,不断有日军中枪倒地,日军纷纷惊恐的远远退到高粱林子里,让瞠目欲裂的曹力行唱好几句,才能再开一枪。
而他大腿上的枪眼,正汩汩的涌着血水,把水柳树的树干染成血的红色。
“大清国,也有着不起的勇士,勇士就应该英勇的死亡,而不是遭人侮辱;”
义州大道上面,立见尚文少将望着不远大树上面,把自己反绑住的曹力行,还有那一声声的唱吼,枪爆。
眼睛里露出一丝敬重的神采,沉声说道:“击毙他!”
“砰,砰”
随着枪响过后,水柳树上的唱吼顿时停息下来,而那隐隐的余声,似乎依然在众人的耳畔不屈回响。
中午时分,被俘的马顺德和援朝军,毅军士兵,被押送进平壤城,里面还有着第十旅团急审的口供。
而援朝军,何长缨,这些让第一军深深羞辱,恨不得拆骨食肉的字眼,再次出现在全体第一军将佐的面前。
“砰!”
山县有朋用拳头狠狠的砸着桌面,大吼着:“命令立见尚文,不要再管沿途的那些死耗子,全力挺进安州;一定不能让他们逃了!全歼,我要全歼援朝军!”
而这个时候,立见尚文的第十旅团的先头部队,第五骑兵大队,已经途经过空无一人的顺安驿,纵马全力北进。
准备把安州城里的援朝军死死的拖住,等待主力部队到达围歼。
而在他们的正前方三十里处,侦察排的士兵们正一人双马,朝着安州城奔去。
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军变精明了
下午三点时分,侦察排进入安州城,随即整个安州城都开始快速行动起来。
步兵一营,野战医院及所有伤员,后勤部留守队伍和三十余辆满载物资的马车,闵丙部朝鲜军,按次序鱼贯出安州城北门,开始渡过大清河。
然后一刻都不停留,继续北进,计划到博州城宿营。
团属科技科,在朝着义州,大连,旅顺,津门,上海,广州,西安,泗水,新加坡,等全国各主要城市和南洋诸地发出最后一封电报之后,随即开始彻底的破坏安州的电报线路。
团属工兵中队停留在大清河渡桥南岸待命,他们将在援朝军全军撤退之后,把所有的条石全部用马匹拉进江水之中,破坏渡桥。
骑兵营全部出安州城南门,在南部建立防御线,警戒南方来敌。
步兵二营,三营,运动到安州城西南三里处的驿道山阴,集结设伏。
而侦察连依然在安州到日军的先头骑队之间,来回穿梭,不断快速汇报着日军骑队最新的位置。
“嗒嗒嗒”
日军骑兵五大队刚刚来到肃州城外,就看到在一里外的山头上,两骑清军出现在山坡之上,然后拉转马头朝北而去。
“这些清军,真是狂妄!”
日军骑兵第五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多贺哲四郎大尉,气得满脸血红,却又无可奈何。
自从骑队过顺安驿,第五大队的一举一动,就完全处于清军明目张胆的监视之下。
沿途不断有清军骑兵出现在正前方,然后扬长北去。
一开始,日军骑兵第五大队的大队长木村重少佐,立即就怒不可遏的下令骑队小队过去追击。
然而这些清军骑的都是健壮高大的河套良马,尤其是短程强大的爆发力,远远不是日军的矮脚战马所能比拟的。
不但次次都是无功而返,反而还要被那些可恶的清军跑跑停停的调戏。
这样连续弄了几次,搞得第五骑兵大队的士兵们,个个都憋着一肚子的邪火,无不嗷嗷大叫的咒骂,开始死命的催促胯下的战马。
于是到了肃州城的时候,这些战马在士兵们尽力的驱使下,都已经开始出现了脱力的征兆。
有两匹战马甚至在平坦的路上产生了踏空,其中一匹直接摔断了马腿,把马上的骑兵也给砸得直吐血。
这时候,木村重少佐又毫无意外的看到,在不远处的山坡上,理所当然的出现了两个清军骑兵的身影。
此时,望着西天渐落的如血残阳,木村重突然全身就重重的打了一个寒颤。
假如骑兵大队此时继续全力的冲到安州,在人困马乏之下,突然面对清军两三千军力的伏击,那么会怎么样?
就算帝国骑兵再如何的勇敢优秀,也不可能挡得住这种以逸待劳的,用绝对优势兵力,进行泰山压顶般的打击!
“全军进入肃州城,紧闭城门建立防御,等待本部到来。”
猛然警醒的木村重,顿时就出了一身汗的冷汗,他望着山坡上的那两个故意显露身形的清军,果断下达了入城修整的命令。
“队长,咱们不去安州城了,假如那些可恶的清猪趁机跑了怎么办?”
听到木村重突然下达入城命令,而不是遵从立见少将之前的命令全力奔赴安州城,多贺哲四郎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不要忘了三大队一中队在顺安驿的惨剧!”
木村重后背一片冷汗的说道:“想要消灭敌人,首先要认清自己,做到是猎兽,而不是去喂虎;骑兵大队和本队不宜超过半个时辰的路程距离,不然就是去急着送死!”
“报告,立见将军口令;”
这时候,一伍骑兵纵马从南面奔来,一个日军军曹跳下战马,大声的传达立见尚文的指令:“骑兵大队注意保持体力,小心清军突袭;另,队伍需保持与本队适宜的距离,不得过于突出脱离。”
安州城墙上,何长缨和一群援朝军军官望着渐黑的天空。
大家的心里面都是十分的失望。
他们刚刚得到来自南边的最新情报,日军骑兵大队全军进入肃州城修整。
沈兆翱一脸失望的说道:“这些日军,现在真是越来越鬼精了。”
“得了,别感叹了,你以为真像杀猪一样简单啊?来一头杀一头。”
何长缨心里面其实也很失落,要是不想‘杀猪’,他会命令侦察连一路费力的监视日军骑兵,而且把两个营的步兵拉到西南山阴潜伏。
直接命令全军撤离安州城,不就结了?
“既然没戏,那就全军撤退吧。”
何长缨又深深的看了一眼朝鲜南部的群山大地,在心里暗暗的发誓:爷总有一天,一定会率领大军回来的!
小鬼子们,先让你们得意两天,个个都洗干净脖子,给我好好的等着!
津门,直隶总督衙门,内宅。
在安州城是夕阳西下,霞光满天的时候,大清国的津门已经是夜黑来临,繁星满天。
李鸿章作为一个七十出头的老人,此时渐凉的天气已经不适宜他在院子里养神,所以一家子能谈事儿的人,就都呆在灯火明亮的屋子里说话。
自从李鸿章勉为其难的接受了老佛爷的劝说,又重新挑起了清日战争总指挥的大旗,就立即忙碌的调兵遣将起来。
然而在这之前,有两个悬而未决的遗留问题,却一直没有妥善的处理。
一个是关于鸭绿江防线的防御构建问题。
光绪和朝廷里面的主战派,都是叫嚷着以义州为核心,沿鸭绿江东西两岸为两翼,进行安兵布阵。
而李鸿章和北洋众将,则是倾向于放弃孤悬在鸭绿江南岸的义州,全军退回国内,在鸭绿江北岸建立防线。
对于这个问题,双方那是众说纷纭,各有说辞,都认为自己说的简直太tm的有道理了,对方这个猪脑袋怎么就是听不明白?
反正谁也说服不了谁,到现在还僵持在那里干耗着。
急得在义州的叶志超一天几个电报催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