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锦春-第10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是个意外的好去处。
秦素索性也不掉头了,便顺着这条草径往前行去。
这条路颇为僻静,却并不荒凉,除了那几棵木芙蓉外,还长了几棵木香,此时花开至末,恰是粉白黛绿开遍的夏时光景,那清婉的花香随风掠过,很是怡人。
秦素信步行着,计算了一会方向,料定此路是往山门处去的,心中更是笃定,不紧不慢地走着,信手折了一枝木香在手,细嗅其香,心底一片宁谧。
草径越走越宽,渐渐地便成了石子路,再转两个弯,两旁的草也稀疏了起来,路的尽头已然在望,果然是连在一条大路上的,正是通往山门的那条路。
行至此处,秦素便停住了脚步。
再往下走就该出山门了,纵然她很想下山回上京,却也不会选在这么个时候。
她将木香花以裙带缠着,三绕两转,正待回身,忽见路的那头走来一人。
秦素抬眼看去。
蓦地,手中花枝悠悠委地,细碎的白花瓣纷纷扬扬,洒在裙边,她却浑然未觉。
她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声。
不,她怎么可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所有一切都消失了,花树与蝉鸣、天空与山风、眼前的草径与身畔的落花,没有什么是存在的,包括她呼吸与心跳,以及她那瞬间生出的惘然与惆怅。
这所有的一切,皆不复存在了。
这整个世界,这整个天地之间,唯剩下了——那个男子。
淄衣,麻鞋,素袜,白襟。
秦素的眼中,只能看得到这些。
她甚至无法看清他的容颜,唯觉清华耀眼,直令天地失色。
却又,一点都不刺目。
淡然于眸,耀华于心,如亘古长夜,如星空浩瀚,如空巷中流转的月华,如春盛时烂漫的山野。
这一切都像是他,却又,终不及他。
那一刻,她的耳中似是响起了天地初开时隆隆的雷声,而她的眼前,却是明镜佛台下飘飞的花雨。
原来,这世间真有这样的男子,十里春风不及,凉夜月华不拟,似繁华落寂,天上人间。
也不知过了多久,秦素才又感知到了自己的存在。
她抚了抚胸口,从腔子里重重地呼出了一口气。
见识过了桓子澄的冰雪之颜,又见识了薛允衡那样的俊美白衫,又曾游走于陈、赵两国最华丽的府邸与宫宴,将两国士族中一个个或英武、或俊秀、或优雅的郎君,几乎看了个遍。
她再也不曾想到,有一天,她居然会为一个男子的容颜所慑。
即便此刻,她的心跳仍旧如同擂鼓,她的呼吸也仍带着不可自抑的急促。
那样的一种美,似到了极致,令人窒息,亦叫人失去了评判的勇气。
只能远远仰视,如观神祗。(未完待续。)
第216章 芙蓉坠
秦素用了好几息的时间,才让自己从那种震撼中抽身而出。
她再度凝目看去,却那淄衣男子仍旧立在道旁,挺立的身姿如苍柏,墨发如漆,袖卷如云,并未察觉到她的窥探。
也可能,他是无暇去管旁人罢。
他正在与人说话。
顺着他面朝的方向,秦素这才看见,一个梳着道髻、着青色道袍的中年男子,不知何时亦立在道边,与他似是寒暄。
他们应该一直在说话,而秦素却直到此时,才看见了那个道士。
她很快便转开了眼眸。
这一次,她终于能够平心静气地去看他了。
他侧对着她,一身淄衣似笼了满身的夜色,修长的身形浓得化不开,微带麦色的肌肤若岁月浸润的象牙,眉黑若浸墨,眼眸深邃似亘古以来的夜空,直若刀削的鼻梁之下,是色泽浅淡的唇。
夏风阵阵拂过,他宽大的袖子里裹了风,漆黑的发在风里飞舞着,像是凌空书写的墨意,每一划都带着浑然自在,于天地间任意来去。
秦素从不知道,这世间会有这样的人,能将一身淄衣穿出如许风骨,玄素二色,直胜人间万千花树。
秦素无法移开视线。
就如同一个人没办法不去呼吸一样。
随后,她便看见了他的笑。
不,应该说,是感应到了他的笑。
因为,那笑意只在眼眸,极微极静,如轻舟破月、孤鸿照影,又像是鲜丽的红枫轻落水面。
自眼底而来,亦,仅存于眼底。
秦素几乎看痴了去。
她甚至不记得那路口何时空无一人,而她又是如何转回来路的。当她回过神来时,她的身畔是木芙蓉低垂的枝叶,枝上花朵累累,轻触着她的发丝。
她下意识地摘了朵花,拿在手里把玩着,仍旧有些神思不属。
那淄衣男子是何人?
看其衣着,似是僧侣,然,穿着僧衣,却又蓄了发,殊为怪异。
且,如此人物,为何却会出现在这里?白云观竟有这样出众的男子,为何秦素前世却从未听人说起过?
这样的男子,不可能寂寂无名。
秦素蹙眉沉思,慢慢地拐上了细长的草径。
“女郎,您在这里,叫我好找。”阿谷突然出现在了草径的起始处,一脸惊喜地看着秦素。
秦素立刻清醒了过来。
她举眸看去,却见阿谷已经加快脚步走了过来,一面探头往秦素的身后瞧,一面不忘笑问:“女郎去哪里了?我方才还往山下找来着呢。”
秦素将木芙蓉向她手上一塞,漫声道:“我去摘花儿了,给你罢,我在孝期,不好戴。”
阿谷狐疑地拿着花看了看,又盯了秦素一眼,见她神态如常,又见那草径两旁确实生了不少花树,便也未再多问,作势屈了屈身道:“多谢女郎,这花儿真好看。”神情里的不屑却也未去遮掩。
秦素瞥眼瞧过,只作不知。
阿谷三两下将花扣在襟畔,上前来扶了秦素的手,一面便将新的团扇递了过来,笑道:“我选了素青绸的和月白丝的,女郎拿着罢。”说着往四下看了看,奇道:“妪呢?没跟着女郎一起来?”
看起来,史妪应该没在路上,却不知跑去哪里了。
秦素将两柄扇子叠起来拿着,一面扇风,一面漫不经心地道:“不知道她去哪了,方才你走后没多久,她也跟着走了。”
“这样啊。”阿谷说道,语声若憾,那探究的目光又飘去了秦素身上,细小的眼睛里闪过精光:“妪没说什么吗?我还以为女郎会被妪骂……请回去呢。”
总算还记得主仆之别,那个“骂”字只吐了一半便换成了“请”,由此也可知这阿谷还算聪明。
秦素完全没去理会她言语间的疏漏,仍是把玩着手里的扇子,闷闷地道:“理她作甚,我们逛我们的便是,整天坐屋子里闷都闷死了,还要天天抄经,外头的知了又吵,就没一天让人舒服的。”
她抱怨地说着,面色渐渐变得苦恼起来,扇子也不玩了,皱着眉头叹气:“唉,太祖母什么时候才能接我回去啊?这里一点不好玩。”
阿谷的眼珠转了转,凑过来小声说道:“女郎想回去么?真的很想回去么?”
“自是想的。”秦素愀然道,与阿谷一同转去了通往丹井室的小径,神情忧郁:“可是,太祖母都说了,是东陵先生下的断语,我必须留在白云观,这对大家皆好。”
“可是,白云观在上京呀,上京离着青州有多远哪。”阿谷夸张地叹声说道,面上露出强烈的惋惜,“女郎若是能跟着大家一起往青州走,然后在离着家近些的地方静修,不也挺好的么?”
听了这话,秦素的眼睛立刻亮了。
可是,再过得一息,她的面上又是一脸的郁郁,摇头道:“这如何使得?东陵先生的告示上说,要‘南北相隔’,若是去了青州附近,那就不是南北相隔了啊。”
“嗐,女郎真真是……没想明白。”阿谷跺脚道,一脸的着急:“只要是在青州以北就行啦,又没说一定要在上京这样的北边儿?女郎只要在青州城的北边儿寻个道观,不也一样么?我听人说,青州城北门外头便有一家小道观,又清静地方又好,离家又近,女郎要是去那里,该有多好哪!”
倒是打听得挺清楚。
秦素低下眉眼,眸中划过了一抹冷意。
难怪见史妪骂人,阿谷会很欢喜呢,这应该便是她的目的,想要撺掇秦素回青州。
想必,她这是受了“那个人”的指使吧?
亦即是说,秦素在上京,那人鞭长莫及,就算留了人手也不放心,终究还是要把她拘在青州才好。
秦素只觉得手心发寒。
自从推断出陷害秦家与盯着她的人同为一伙后,她便总会感觉到这种寒意。
那人盯得她好紧,竟是一刻不肯放松。
连沉香梦醉都能搞到,为何对付一个小小的秦家,却又如此费事?秦家究竟拥有什么样的宝贝,能引得人如此精心算计?(未完待续。)
第217章 金御卫
“女郎,女郎,我的话女郎听见了不曾?”见秦素一径低头不语,阿谷急了,晃着秦素的手臂说道。
秦素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所谓作死,是人不欲其死,而其非死不可。
在这件事情上,阿谷真真勤勉。
秦素抬起头来,长长的刘海将她的眉眼遮了大半,唯可见她的唇角微向下垮着:“你的话我听到了,那又有什么用?”她叹了口气,语气十分低落:“你说得再好,我又没办法照你说的做,反倒是越听越难过,倒不如不听了。”
此时,两个人已经慢慢转过了小径,丹井室赫然在望。
阿谷转着眼珠看向秦素,小声翼翼地问道:“那……女郎可愿意信我一回?”
秦素被她说得笑了起来,拿扇子掩了面道:“我怎么会不信你?若是不信你,我做什么要跟你说这些?万一被史妪知道了,可有多麻烦?”
阿谷闻言,眸中露出了一丝喜色,向左右看了看,复又压低了声音,凑在秦素耳边说道:“若是我说,我有办法将女郎送回上京,还有办法让女郎悄悄地跟着家里的车马回青州,女郎可信?”
秦素立时张大了眼睛,上下打量了她两眼,不敢置信地道:“你有办法?你能有什么办法?”
“嘘,轻声些。”阿谷连忙竖起一根手指放在唇边,向秦素说道。
秦素往四下看了看,方压低了声音又问:“你真有办法?”
阿谷一脸得意地点了点头,神情极为笃定:“我自是有法子的。”
“哦?你真有法子?”秦素的整张脸都在发光,神情中满是期盼,问道:“你有什么法子?说来听听。”
阿谷此时已是心中有数,便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小声地道:“女郎许是不知,我家有个远房表叔,便在上京给人做侍卫,他身边颇有几个至交好友。我可以请托表叔帮忙,赶了马车等在山下,女郎趁夜偷偷溜下山,我表叔便能将女郎送回上京。他侍奉的家主乃是士族,夜间入城的令牌很容易得的,根本不会有人多问。”
阿谷喜孜孜地说着,细小秀气的眼睛一闪一闪地发着光。
秦素垂眸盯着脚下,心底一片了然。
原来如此。
想来,若非这里是白云观,只怕也用不上阿谷这样费力来劝了,直接掳人便是。
只可惜,此地偏偏是白云观,而“那个人”的对手,又偏偏是重活一世的秦素。
秦素暗自冷笑起来。
谁又能想到,在这间破败不堪的旧道观中,竟会埋有一支伏兵?
这支伏兵仅止十余人,有的扮作慈云岭下的庄民,有的扮作挑夫,有的则扮作观中粗使道士,每人皆是个顶个的好手,乃是自陈国金御卫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这支暗兵,直接听命于中元帝。
之所以知晓此事,是因为前世时,秦素随中元帝南下游玩,夜宿白云观,亲耳听他说起了此事。彼时他曾对秦素笑道:“知此事者,唯卿与孤二人尔。”
这句话,在秦素重生后回到青州时,便时常于耳畔响起了。她也早就算好了,要在白云观中,继续她所谋之事。
说来,那些金御卫守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秦素并不确知,不过,这些人的行事规矩,她却一清二楚。
凡有进犯白云观者,杀无赦。
故,秦素才会设下此局。
唯有在此处,她才能保证自身安全,直到她顺利铲除身边所有异己,换上信得过的人。
秦素暗自忖度着,猛地心头一凛。
不,事情应该没那么简单!
那个人,为何不动手掳人?
这白云观冷寂荒芜、香火也不旺,秦素身边也就十几个无用的仆役外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