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死-第5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方参赛队员更激动了,一把抓住王亮的手,“学长好!我是俄联邦武装力量诸兵种合成学院毕业生。”
王亮有些惊喜和意外,因为他知道这所学校的前身正是自己所毕业的伏龙芝军事学院。
评论已经崩溃。。。。。。
王亮:“谢谢朋友们的礼物,直播所得收益全部捐给山区的孩子们。”
事例:西部战区司令员用95式步枪打靶,30发子弹打出了289环。平均9。6环。
0095 弓弩手
0095 弓弩手
又一款武器的亮相引发了俄方参训队员们的极大兴趣,一个个都十分好奇地围着这个结构精巧的玩意看来看去。
“什么啊?”
“求给一个镜头。”
“肯定是秘密武器!”
见呼声如此之高,王亮示意孙为民给这款神秘武器来一个特写。
顿时评论区又热闹了起来。
“嗨,我当是啥呢,不就是弓弩嘛,至于让这帮外国大弟兄们如此大呼小叫的吗?难不成外国没有这玩意?”
“是啊,早就已经是热兵器的时代了,怎么还把冷兵器给拿出来了?”
“我们要看狙击步枪和重型火箭筒!”
见网友们对弓弩十分不感冒,王亮笑了笑,对着镜头介绍道:“这个弓弩啊,是古代的一种冷兵器,是古代兵车战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步兵有效克制骑兵的一种武器。”
“你们现在所看到的军用弓弩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虽然弩的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对使用者的要求很高。”
王亮顿了顿继续道:“弓弩作为冷兵器,射击时无火花,特别适合在油库等等易燃易爆环境下作战使用。在执行解救人质等需要隐蔽突击的作战任务中,弓弩也是特战队员进行近距离无声狙杀的有效攻击武器。”
评论区。
“涨姿势了,又学到了一个知识点。”
“原来如此,顿悟了,是件不错的武器!”
“以前就知道这玩意叫弓弩,没成想还有这么多的说道啊,厉害了!”
“谢谢老首长科普,已经记到小本本上了,我会时常复习的。”
王亮的介绍和讲解引来了网友的一片好评。
当然,生活中总是有一些爱好胡乱指责他人而不通情达理的人。
他们往往情商偏低,在事业上一事无成,把胡乱指责当成一种爱好,发展成为一种扭曲性格特征或心智能力。
他们的名字呼之欲出!
喷子。
不喷不快,不喷就浑身难受的喷子。
这种场合他们能不来凑个热闹吗?
“切,先声明一下我不是针对王亮啊,勿喷!单就弓弩来讲,我就瞧不上这玩意,还对使用者有什么要求,有毛线要求啊,把箭搭上一扣扳机不就成了吗?小孩子都能玩得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什么年代了还用弓弩,真磕碜。就这破玩意还好意思拿出来显摆?low!”
“弓弩这个东西操作简单,适合文化水平不高的大头兵使用。”
“现代战争的形式早就从传统的战场上短兵相接转变成高科技武器间的对决了,难不成拿把破弓就能打到米国去?我真不是喷子,我觉得在这么重要的中外合作演训的情境下,我们应该拿一些尖端武器出来,彰显一下大国实力。一把破弓,能干什么啊~”
“表示无感,弓弩有什么好看的,溜了溜了,不看了。”
当然,有性格扭曲的人只占少数。
很快,这些负面评论便被一片骂声给淹没了。
“不看算了,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我觉得弓弩就不错,是,它的性能虽然比不上那些现代武器,但它在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冷兵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遗忘掉它,做人总不能忘本不是吗?”
“同意!喷子走开!”
直播过程中王亮自然时刻关注着评论区的动态,他没有忘记直播的目的是什么。
让广大网友们了解军人。
了解军人的生活,了解军人的装备,了解军人是如何训练如何作战的。
他们凭什么需要受到社会尊重?
他们为什么要优先?
我们为什么要尊重爱戴他们?
让网友们明白这些才是王亮的最终目的。
而这把小小的弓弩,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王亮脸上挂着笑容,点点头:“不错,刚刚那位同志讲的不无道理,通过弓弩把箭射出去,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小孩子也可以办得到。”
“但你们可能不知道,在武警部队中,一个合格的弓弩手的培养需要花费两年的时间。弓弩手们每天除了完成日常训练科目之外还要额外完成吊哑铃、瞬间捕捉、单臂俯卧撑等训练,两年的时间,他们才能达到稳定期。才能真正地去执行任务,才有资格在任务中扣下扳机。”
在王亮的示意下武警中尉将本队的弓弩手集合了起来,进行训练演示。
“集合!”
“听我口令!”
“一组,挂水壶!”
“是!”
“二组,吊哑铃!”
“是!”
“三组,垒弹壳!”
“是!”
弓弩手们领到各自的任务之后便展开了训练,这对于他们来讲,早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王亮来到了战士们的身旁同时道:“弓弩手的任务是近距离无声射击,与歹徒正面交锋,射击技术比狙击手要求更高,要想成为一名一剑封喉的弓弩手,必须经过严苛选拔和高强度的训练。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下战士们正在进行的训练。”
紧接着孙为民把画面给到了战士们。
“这是据弓弩训练,弓弩本身的重量四公斤,加上灌满水的水壶,重量至少要五公斤。不同于据枪,据弓弩没有肩膀可以抵。此训练的目的是增加操作武器的稳定性。”
“这是吊哑铃训练,五公斤的哑铃每次必须用食指来垂吊两分钟。”
“这是垒弹壳,目的是为了训练战士的耐心。”
出现在直播画面里的战士们虽然戴着防寒面罩,但网友们依然可以看到他们在咬牙。
几公斤,或许听起来并不重。
但真正上手,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战士们努力保持着稳定。
抖手?
不存在的。
王亮道:“知道他们为什么在坚持吗?因为他们必须要做到百发百中。如果在训练中松懈了,在将来营救人质的行动中一定会出现差错的!他们没有失误的机会!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过二十岁!他们用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来做这些,为的是什么?!”
0096 炊事班的故事?
0096 炊事班的故事?
“他们没文化?!作为一个合格的弓弩手,必须要学会根据风向和风速准确调整仰角的大小,难道这不需要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吗?!他们还都是孩子啊!日复一日的训练。为了能够克服风这个大难题,一有刮风他们就会背着弩来到靶场,反反复复地拉射箭。每一箭都需要去认真分析,分析着点的落差、分析仰角的大小、分析风向和发射仰角的关系。这是一个枯燥的工作,他们依旧乐不知疲地去训练,为的是什么?”
王亮的话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是啊,这些穿着军装的少年们离开家,一头扎入这与世隔绝的大山,日复一日地做着重复性的训练,为的是什么?
意义何在?
驾驭弓弩真的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
箭射出去容易,收回来可就难了。
“我今天就要好好地介绍下他们,弓弩手需要相当的臂力,举弓时绝对不允许双手发颤,因为那会直接拉低命中率。为了能够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弓弩手,他们哪个不是偷偷加练?射击练习要求挂一块砖头,他们为什么挂两块?吊哑铃规定的两分钟到了,他们为什么还不停下?为把箭准确地搭到位并提高拉弓的速度,他们在训练中从来不用弓弩手专用的皮手套,坚持徒手操作。”
“来,看看他们的手,每天拉弓的次数都在三百次以上。磨掉了皮,结出了茧,又磨掉了皮,又结出了茧,直到两个手指如同钢钳铁箍一样。”
镜头给到战士们的手上,那厚厚的伤痕和老茧,看了就让人感到心疼。
评论区。
“泪崩,扎到心口里去了。我参加过九八抗洪,为了堵住堤口,当时我们连队所有的人都下水了。洪水没到我们的胸口,我们一动不动,坚持着,为了谁?记得上岸的时候下半身几乎全部都被泡烂了,没胡诌,当时疼的要命,愣是一声不吭,感觉自己可能牺牲了。我无怨无悔,我为自己曾经是军人而感到自豪和光荣。为什么坚持?为祖国为人民。”
“真的,以前光是听说军人这个职业有多苦多苦的,并没有什么感觉,刚刚看了战士们的训练,我自己也试了一下,兵兄弟们,我对你们肃然起敬!”
“我服役的时候就是一名弓弩手,训练有多艰苦,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谢谢老兵同志让大家了解我们,敬礼!”
“刚刚的那几个喷子呢?你们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们!”
“岁月静好,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发自内心地感谢你们,中**人!”
战士们还在坚持着自己的动作,仔细留意可以发现他们的眼中已经泛起了泪花。
是的,他们还都是孩子。
坚强只是表面上的,他们都有一颗脆弱的心。
部队把他们锻造成一块好钢,他们甘愿默默无闻,甘愿吃苦受累,只为国泰民安。
王亮讲的那些能够引起战士们的共鸣,有人理解他们,他们便不再孤独落寞。
“中**人,这个!”俄方参训队员是全程听着翻译的,连连竖大拇指,表示由衷地敬佩。
随后,俄方参训队员在中方队员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始学习使用弓弩。
中方队员非常认真,手把手地逐个步骤进行解说,逐个动作纠正。
俄方队员学得也非常认真,很快就掌握了击发的要领,簇簇上靶。
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弓弩手,他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中俄双方队员们的磨合训练还在继续,王亮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他和孙为民奔向了炊事班,不是饿了要去吃小灶,而是要让去给炊事班的战士们做一个专访,顺便做一下帮厨工作。
参与这次中俄联合演训的不仅仅只有特战队员,在镜头未聚焦的背后,还有着一群默默奉献的人……
他们更需要被人们知晓。
部队为什么能打胜仗,就是因为有着强大的后勤保障。
后勤工作非常重要,没有好的后勤保障,就没有训练尖兵的产生。
听到王亮要去炊事班,网友们兴奋极了。
《炊事班的故事》很多人都看过,对于炊事班,他们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
一进炊事班,说明来意和身份,战士们都高兴坏了。
早就听说部队里会有人来做采访,没想到竟然来到了炊事班!
见孙为民架起了手机,一名列兵激动地问道:“首长,介是在直播呢?我来当兵一年半了,我娘也一年半没见着我了,上周通电话的时候她还抱怨只能听着声见不着人,您能让我娘看到我吗?”
面对列兵的请求,王亮点头笑道:“当然可以,如果你有什么话想对母亲说,对着镜头讲一下就可以了。”
列兵的母亲或许不看直播,但王亮会专门剪出一个视频麻烦地方武装部的同志给老人家送过去。
满足列兵的愿望。
“娘,你看看这是我的战友……他们对我可好了,像家里人一样,这是我工作的地方,您看看……儿子没有给您丢人!我一定会在部队里好好干,争取转士官!”
小战士很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对着镜头介绍不停地说着,竟然还哭了起来。
炊事班长是个长相十分憨厚的山东大汉,下士军衔。
见王亮有在炊事班大干一场的模样,他摇摇头劝道:“首长,恁说俺们炊事班有什么好采访滴嘛,这就是个做饭的地方,乌烟瘴气的,怪呛人,俺觉得恁还是去采访那些参训队员们吧,他们才是最辛苦的呢。俺这里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干的都是些流水线的活,没人稀得看的。”
评论区,网友们见王亮皱起了眉头,就知道这位老首长要批评教育人了,不由得纷纷大呼。
“得给这位班长上上课了,怎么能自惭形秽呢?炊事兵也是兵!炊事兵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