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万岁约阿希姆 >

第630节

万岁约阿希姆-第630节

小说: 万岁约阿希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每一个参加过多场战斗的军人而言,目睹同伴的阵亡残酷却寻常,山崎甚至只来得及用太阳旗掩住牺牲者的面部。嗖嗖飞来的子弹充满了威胁,他不得不重新将注意力放在正面。

    咻……轰!

    “真该死!”眼睁睁看着己方火炮命中敌方战车,但炮弹却被其坚厚的装甲给弹开,山崎倍感绝望,为什么在广播中落后而不堪一击的军队,在战场上是如此的强悍?

    对面那辆c…35很快用主炮塔上的57毫米炮做出了回答,不足300米的射击距离让它能够轻而易举地击中并摧毁一辆日军战车,并以密集的子弹无情地扫向那些暴露在地面上的日军士兵。

    此时此刻,日军的前线指挥部里,吉田德中将和他的幕僚们正忧心忡忡地观察着前方的战斗。

    “长官,第1战车教导联队被击退,第2师团阵地遭到敌方战车和步兵突破,防线濒临崩溃了!丸山将军说,他们急需要战车部队增援,请求我们出动所有战车参战!”

    “要继续守住这条防线,我们恐怕得付出相当沉重的代价!”吉田端着望远镜对他的副手说,“如果不惜伤亡还能够守住防线,我宁愿亲自驾驶战车到一线去,但敌人握有制空权,而我们的航空部队今天是不太可能支援前线了!”

    战车教导旅团指挥官马奈三郎急道:“那怎么办?将军,就这样眼睁睁看着第二师团被敌人的战车碾压?这会让我们背负怯战恶名,说不定还会遭到军事审判。”

    相较于马奈三郎的焦虑,吉田要从容得多:“告诉丸山将军,由于敌方战机的牵制,支援部队明天之前肯定是到不了的,夜战是我们扳回此局的唯一希望,所以,他的师团无论如何都要坚守到天黑!”

    就这样,两个多小时后,日军第2师团将最后一支由勤务兵、后勤人员以及轻伤员组成的预备部队填入了残酷的阵地争夺战。由于最后几门反战车炮也在抵御敌方重型战车进攻时被对方摧毁,日军步兵们完全是在以血肉之躯抵挡苏军战车部队的轮番冲击。激战过后,阵地上随处可见散落的肢体碎块和履带被炸断的苏俄战车——这些大家伙虽然无法继续前进,但苏军战车手们把这些装甲坚厚的坦克变成了阵地上的固定堡垒,即便打光了炮弹,他们也仍以机枪甚至是车内搭载用于近战的手榴弹攻击周围的日军官兵,而在这些火力点的支持下,苏俄步兵逐步将日军从纵深堑壕中驱逐出去,攻占阿尔山并切断日满联军后退道路看起来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第17章 王牌与王牌 上

    黄昏时分,在哈拉哈河东岸的荒野中,一支以橄榄绿色为主色调的部队正以战斗队形平稳地推进。担任前锋的是苏俄陆军现役的主力战车c…35,其设计借鉴吸取了爱制“凯尔特骑士”的主体构造和美制“游骑兵”的动力系统,凭借出色的综合性能获得了“钢铁哥萨克”的美誉。

    在队列侧翼担任掩护的,是苏俄军队在30年代中前期格外推崇的快速轻型战车,这些以小口径火炮为主要武器的战车有着火力偏弱、装甲过薄等缺陷,但非常适合大纵深的快速穿插作战,在第二次哈拉哈河战役最初的进攻行动中,它们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机动性能。

    除了c…35和bc…3、bc…4型战车,这支苏俄装甲部队中还能见到c…30以及kv…1,这两种战车在苏俄军队的装备划分中被归入“重型战车”的行列,但按照西方同盟国的标准,c…30只能算是中型战车,而40吨级的kv…1才是不折不扣的钢铁重骑兵。到1942年春,这种成功的重型战车已有四百多辆装备苏俄部队,而第二次哈拉哈河战役是它们首次在战场上亮相。

    紧随战车部队前进的,是数十辆各种型号的装甲车和卡车载满穿着卡其色作战服的苏军步兵,这样的“机械化”距离真正的机械化作战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相较于上一次大战时期纯步兵作战模式已经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进步了。许多装甲车和卡车后面都拖曳着各种口径的火炮,其中尤以76。2毫米口径的榴弹炮最多——还未大规模装备突击炮和自行火炮的苏俄陆军,在野战以及攻坚战中还需要仰仗这些老而弥坚的火炮。

    与第一次哈拉哈河战役的情形不同,苏俄空军这一次大举出动,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基本扫清了日满军队在海拉尔周边的航空力量,从而牢牢掌握住了战场制空权,并给予己方地面部队强有力的支援。

    不过,作战距离的延伸和作战时间的延续显然影响到了苏俄空军的行动效率,午后的阿尔山,双方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攻防战,苏俄空军虽频频出动支援进攻部队,却没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及至傍晚,阿尔山的半个城区依然被日军死死守卫着,第1机械化军以两百多辆战车和上万步兵反复冲击,结果像是铁锤碰上了岩石,费尽气力却进展缓慢。

    夜幕渐渐降临,这支向阿尔山东侧实施迂回作战的苏俄装甲部队距离自己的目的地越来越近,突然间,呼啸而来的炮弹如雨点般砸落在行军队列中,这一毫无征兆的打击让他们损失了车辆和人员。在军官们的临阵指挥下,这支部队好不容易后撤到敌方火炮射程之外,就在这时,成百上千的日军士兵在战车和装甲汽车的支援下突然从侧翼发动攻击,战场形势立即向着不利于苏俄军队的方向发展。在铿锵的履带声中,装备有57毫米炮的九七式战车不断喷吐炽烈的红焰,好几辆涂有红色五星标志的战车和装甲车转眼就被打成了火球!

    危急时刻,苏俄步兵投入防御作战,利用37毫米、45毫米以及57毫米这几种口径不同的反战车炮从稍远的距离上开火了。对于装甲并不像kv系列那么厚实的日军坦克,苏俄炮手们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就在双方激烈交火的时候,数十辆九四式轻战车组成的战斗群全速奔来,一转眼的功夫便杀进了苏俄军队左翼,把俄国人好容易组织起来的火力搅成了浆糊……

    照明弹起起落落,烈焰火光此起彼伏。在这忽明忽暗的荒野中,石原松太郎将小半个身子探出战车舱口,一面焦急地注视着前方,一面不安地祈祷他的驾驶员平野小次郎能够尽快排除战车的机械故障。

    嘎嘎嘎……

    对日军官兵而言,大正三年式重机枪的嘶鸣声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个步兵机枪组就在距离自己不到二十米的地方趴着。侵华战争的大多数战斗中,日军战车都是被中国守军的步兵摧毁的,正因如此,日军步兵们养成了与战车部队密切协同的习惯——只要两条腿跟得上,步兵们几乎与自己的战车寸步不离,但像俄国人那样直接搭乘战车作战的倒是很少。

    几乎悄无声息的,一枚照明弹出现在几十米的空中,当它以炽烈的光芒照耀这片旷野的时候,习惯了黑暗的眼睛顿时失去了以往的敏锐性,然而作为一名有着10年经验的“老司机”,日本陆军战车教导旅团技术最出色的军曹,石原松太郎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正在逼近。当视线中出现第一个轮廓懵懂的黑影时,他迅速将一枚57毫米的穿甲弹装入炮膛之中——按照技术部门的标准测试结果,九七式战车的主炮在使用二式穿甲弹时,1200米距离能够击穿50毫米的优质装甲,这足以干掉除了kv…1之外所有的苏军战车。

    出现在右侧方向的苏俄坦克距离还不到100米,几乎在炮口喷出火焰的刹那,飞射而去的炮弹就准确地打中了它的炮塔。在第一次爆炸之后,眼前的苏军战车瞬间发生了第二次爆炸,偌大的火球就像是点燃了一个大火药桶。腾起的火焰不但将苏俄战车变成了燃烧的火球,也映亮了周围一大片区域,那些头戴钢盔、手持步枪的苏俄士兵们顿时一览无遗。

    随着日军机枪和步枪子弹如雨点一般从几个方向飞来,人群中顿时一片惨叫声。

    石原强压着心中的激动,由于这里的战斗场面颇为混乱。即便是近在咫尺的苏军士兵也未必会意识到炮弹是从这个隐蔽位置发射的,因而他决定继续在这里“守株待兔”。果不其然,前面那辆苏俄战车还在燃烧,视线中突然又出现了一个黑影,来不及辨别其型号,石原再次装填瞄准,然后果断开火!

    伴随着轰隆一声闷响,九七式战车略微向后一震,暗红色的炮弹高速撞向目标,肉眼完全能够判断它的命中——可是期待中接踵而至的爆炸声却没有出现,暗红色的炮弹竟然改变了方向,片刻之后才从在远处爆炸!

    “该死……”石原暗自惊叹,从黑影的硕大轮廓来看,自己很可能遇上了传说中的俄军重型战车,那据说是普通火炮根本无可奈何的存在。

    就在这个关口,熄火的战车突然发出了清晰的嘶吼声,石原忙不迭地冲着驾驶员喊道:“快,倒退!倒退!”

    熟悉的轰鸣声中,战车颤抖了两下,迅速带着履带摩擦的铿锵声向后退去。前方那辆苏俄战车正从燃烧的同伴旁驶过,紧接着,庞大的车体停了下来,偌大的炮塔开始转向。

    “停!”石原大吼一声,经过了片刻的调整,他的57毫米炮再次迸射出了一团烈焰,而这也将战车的方位暴露了给了对方的炮手。

    轰!轰!

    这一次,炮弹飞出去之后直接在砸中目标的同时爆炸了,腾起了火团令攻击者雀跃,然而转眼间,他们发现那家伙的炮塔仍在缓慢地移动当中……

    “前进!前进!”石原忙不迭地向驾驶员下达指令,本着逃生的本能,驾驶员事实上已经做出了启动的操作,但看起来为时已晚,那硕大的炮口中突然迸射出了致命的烈焰。

    虽然不能确定对方的坦克炮口径有多大,但以九七式战车区区25毫米厚的装甲是根本无法抵挡住如此近距离的攻击,哪怕对方装填的是榴弹炮也不例外。出于绝望中的本能,石原赶忙去关舱盖,而伸出去的手突然感觉到了一阵**辣的暴风,脑袋里顿时灵光闪现:敌人的炮弹打偏了!

    片刻之后,那辆苏俄战车横车调炮所发射的炮弹在后方发出了振聋发聩的爆炸声,死里逃生的九七式战车疯狂向前冲,石原的想法不是跟对方顶牛,而是绕到它背后攻击相对薄弱的位置,比如车尾的发动机。

    在开阔而平台的荒原中奔进,九七式战车的速度很快超过了30公里每小时,相较于敌方bc…4轻战车的50+虽然大为逊色,但跟眼前的对手相比,这个速度已经足够它进行大胆的穿插机动了。

    夜战环境下,枪声、炮声、爆炸声以及喊杀声,各种各样的声音乱糟糟地混杂在了一起,暗红色的炮弹四处飞窜着,空气中到处充斥着死亡的气息。通过观察孔和潜望镜寻找目标的效果并不好,所以石原依然冒险将脑袋伸出舱外。他正全神贯注于周围,却被突如其来的一连串“叮当”声给惊呆了——那分明是子弹打在钢板上所发出的声音,两者碰撞砸出的火花就在距离自己十几公分的地方,虽不确定这是流弹还是有的放矢的攻击,他心里仍猛的咯噔一下。如果子弹的弹道再偏一点点的话,自己的脑袋恐怕就变成一个烂瓜了!

    没等石原缓口气,驾驶员平野小次郎惊叫道:“前面有辆战车!”

    石原连忙将眼睛凑到观察孔前,双方战车的涂装颜色在黑夜里很容易被混淆,何况这场遭遇战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那不是自己人就是敌人,石原可不敢碰运气,他连忙调整炮塔,将炮口对准前面那个相距不到百米的黑影,随时准备击发穿甲弹。

第18章 王牌与王牌 中

    “嘿,卡罗尔,眼睛盯着路!要是在草原上都能掉坑里,你就真该退休啦!”

    一辆涂着白色阿拉伯数字“343”的俄制c35战车里,四个五大三粗的白人男子不但要小心身边这些冷冰冰的装备部件,还得提防颠簸时的磕碰。这不,盯着观察孔往外看的炮手脑袋就冷不丁挨了一下,骂骂咧咧地叫了起来,而且,他这满口英语是标准的伦敦腔。

    “夜里活动,呆卡不把我们弄翻过来就不错了,别指望他干得比这还好!”装填手一副幸灾乐祸的口吻,嘴里说的同样是流利的英语。

    蓄着山羊胡的车长年龄约莫三十五六,他手脚并用地提醒两位同伴:“嗨,别抱怨了!集中注意力,我们已经进入战场了!”

    这时候,透过观察孔和潜望镜,战车乘员们已经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来自战场的火光了,冲天的浓烟也在炮火的映衬下隐约可辨。

    继续在颠簸中前行了大约十分钟,随着驾驶员的一声“注意”,这辆c35战车在短暂的缓冲后停住了。

    “要死啊!呆卡!”炮手揉着额头咒骂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