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第17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气定神闲地呆在这片海域了。
戈德上尉一脸得意,他虽然不是舰队的决策者,但作为幕僚团队的重要一员,能够轻易接触普通军官们所不知道的战术内容,在无关大局的时候显摆一二,便极大地满足了那份人人皆有的虚荣心。
就在这时候,额高面宽的海军上尉提醒道:“快拿起望远镜看看西南方,一架我们的飞机信号灯在亮……是发现敌舰了?”
一切闲谈到此为止,舰桥上的军官们都将注意力转向西南方。发出灯光信号的飞机带有机轮支架而不是浮筒,这意味着它是从“俾斯麦”号起飞的侦察机。战争爆发时,德国、英国、法国的航空技术各有所长,而在海军领域,德国人的技术运用明显走在了对手前面。“俾斯麦”号虽然只是一艘载机量很少的改装航母,但在执行舰队侦察警戒任务时,它的效用已然超过了三艘英国水上飞机母舰之和,而目前德国舰载飞机体型小、负荷轻,不适合搭载笨重的无线电设备,一旦通讯技术获得突破,侦察效率还将更上一层楼。
众值班军官当中,少校对灯码通讯最为在行,他很快说道:“嗯……不必担心,只有一艘英国驱逐舰,应该是来打前哨的。”
接着,少校走到传音筒旁,略微躬身,嘴对着筒口:“这里是警戒观测台,我们的侦察飞机报告说西南30海里发现英国驱逐舰一艘,请立即将此情况通报给司令长官及舰队参谋长。”
此时出现在德国混编舰队附近海域的这艘英国驱逐舰,是徒有“30节驱逐舰”虚名的“紫狐”号。按照英国海军的部署,它的警戒位置远在60海里之外,即便全速航行,也轮不到它来打头阵,就因为替换了年龄比自己还老而且存在动力故障的防护巡洋舰“希提斯”号才成了最接近德国舰队的英国战舰——确切地说是“之一”。英国海军部给出的目标方位是一个大致的范围,包括“紫狐”号在内,靠近这个范围的舰艇被要求前去进行战斗侦察,而蓄着白山羊胡子的舰长拉里斯少校为自己选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但它同时也是一条死亡之路。
仍保持着无线电静默的德国混编舰队,以时效稍慢的旗语信号进行了部署,轻巡洋舰“柏林”号和“但泽”号被派去迎击。在己方侦察机的指引下,两艘德国巡洋舰尚在直视距离之外就确定了英国战舰的位置,并决定采取分头包夹战术。
从德国飞机出现开始,“紫狐”号上的英国海军官兵就大感不妙,但为了侦察到德国舰队的方位和实力,他们勇敢地继续前进,直到发现自己即将陷入两艘德国巡洋舰的夹击,参加过多场殖民地军事行动、业已超过退役年龄的拉里斯少校才下令转向,但设备老化的“紫狐”号以较高的航速跑了7个小时,不堪重负的蒸汽管道接连出现故障,航速仅有16节左右。两艘1904年建造的德国轻巡洋舰虽然也不在最佳状态,仍凭借以逸待劳的优势一步步缩短双方的距离。不多时,从“俾斯麦”号起飞的两架飞机也联手朝“紫狐”投下了24枚7。5公斤炸弹,这种炸弹的爆炸威力相当于75毫米口径的炮弹,能够对“紫狐”号这种基本没有防护能力的轻型舰艇构成直接威胁。尽管两架德国飞机投下的炸弹没有一枚直接命中“紫狐”号,英国驱逐舰上却有多名水兵为弹片所伤,而且一旦进入交战射程,它将不得不用三门77毫米炮去对抗拥有20门102毫米舰炮的两艘德国巡洋舰,无论吨位、航速还是火力,这都是一场极不公平的战斗。
当两艘德国巡洋舰逼近至舰炮射程时,“紫狐”号的舰员们竟奇迹般地修复了动力故障,这艘英国驱逐舰的航速得以恢复到22节以上,双方的距离由此稳定下来。眼看一时半会无法追上猎物,两艘德国巡洋舰悻悻地开了几炮,转身返航了。见此情形,拉里斯少校的水兵们如释重负,可他们的指挥官却作出了一个让他们振奋而又矛盾的决定:掉头!……章节内容结束……》
第75章 边缘接触 下
read336;……章节内容开始……》
百度搜索本书名+看最快更新
“紫狐”号掉头没多久,相对较近的“柏林”号突然转身,在大约13000米的距离朝英国驱逐舰打了一轮齐射。这艘老式德国巡洋舰的10门单装舰炮分布在艏艉和两舷,单舷最多只能集中5门舰炮,既不具备使用全舰统一射击指挥系统的条件,也缺乏战术价值,而且德国海军的40倍径105毫米炮最大射程为12000米,“柏林”号的射击显然只是一种威胁——“紫狐”号连忙做出转向动作,但意识到对方并不能够给自己造成实质伤害,它不依不挠地跟在后头。
这两艘绝对航速不占优势的德国巡洋舰可没有奉陪到底的耐心,它们稍稍放慢航速,时不时用艉部舰炮打上两发,让英国驱逐舰不敢靠得太近。过了约莫一刻钟,“俾斯麦”号上又起飞了两架搭载炸弹的胡伯特e型攻击机,它们毫不客气地找到了之前逃过一劫的“紫狐”号,无视英国人用两挺机枪拼凑的微弱火力,以略高于桅杆的飞行高度扔下炸弹。这一次,“紫狐”接连吃了两弹,猛烈的爆炸摧毁了一门77毫米舰炮,并在舯部靠后位置引发了一场小规模的火灾。
趁着英国驱逐舰受损的机会,“柏林”号再度折身,“但泽”号也从另一侧猛扑上来。由于火焰窜至锅炉舱,“紫狐”号的动力出现减损,更糟糕的是,它的轮舵也出现了问题,转向速度比正常情况慢了许多。不一会儿,两艘德国巡洋舰相继进入射程,炮弹激起的水柱开始在“紫狐”号周围升腾。
由于敌舰尚在己方射程之外,英国舰员们不得不忍受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他们努力扑灭了火势,又竭尽全力抢修受损的设备,精神的高度集中使得他们暂时将忐忑犹豫的悲观情绪抛到了爪哇岛,而在经验丰富的拉里斯少校指挥下,“紫狐”号左躲右闪,在两艘德国巡洋舰不断追近的情况下,它居然迟迟没有被敌人的炮火命中。到了8000米左右的距离,“紫狐”号开始反击,大多数时候,它都只能用舰尾方向的那门77毫米炮射击,每分钟3…4发的节奏对那两艘3200吨级的德国巡洋舰几乎不能构成任何威胁。
看到局势尽在掌握,两艘德国巡洋舰继续逼近“紫狐”号,它们孜孜不倦的攻击终于对这艘轻量级的英国战舰形成了破坏,有几发炮弹贴着舰舷落下,还有一发击中舰艉并发生爆炸,“紫狐”号紧接着沉默了有两三分钟。德国人以为这艘英国驱逐舰已经失去了战斗力,遂以国际通用信号要求它放弃抵抗,但英国人非常坚决地给出了回答:不!
高傲的圣乔治十字旗飘扬在“紫狐”号的旗杆上,随着烟囱里喷吐的煤烟重新变浓,舰艏扬起的水浪由软弱乏力回归欢快的跳跃状态。它就像是幡然醒来的醉者,移动的姿势不再笨拙蹒跚,灵活的转向依稀让人看到了它壮年时期的敏捷身手。
迅速完成180度转向之后,“紫狐”以舰艏指向“柏林”号,冒着敌舰的炮火全速驶去,貌似奄奄一息的目标突然发起凶猛的反扑,德国人始料不及,他们的射速猛然加快,准头反而有所下降。接下来的一小段时间,势单力孤的“紫狐”号成了这场战斗的主动方,它不顾舰体损伤,紧咬着“柏林”号往前冲,直到两舰相距3000多米——这时,德国巡洋舰已经完成了转向,正朝己方舰队全力遁走,再度中弹的“紫狐”号却无法保持刚猛的冲锋势头,无奈地瞄准目标,射出了两枚鱼雷。
看到英国驱逐舰前方海面出现的鱼雷航迹,“但泽”号一面向友舰发出警告提醒,一面利用掩护阵位向“紫狐”号狂泻炮火。短短几分钟,“紫狐”前后甲板焰光四起,它不仅航速锐减,舰体也开始出现倾斜,舰炮也尽数哑火,但直到这悲情时刻的到来,英国舰员们也没能看到己方鱼雷击中敌舰的情形出现。
尽管这艘英国驱逐舰的旗杆上依然悬挂着战旗,鉴于它实质上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周围又没有其他英国战舰,“但泽”号停止了炮击,它减慢航速,小心翼翼地靠了过去,从舰上放下了四艘救生艇。
当德国舰员开始救援落水者的时候,“紫狐”号已经变成了舰底朝上的姿态。经过最后几分钟的挣扎,它从海面上彻底消失了。
与此同时,在德国混编舰队旗舰“国王”号上,通讯军官将一份新鲜出炉的无线电监测报告送到了军官休息室,那是一处类似沙龙的休闲场所,专供舰上的中高级军官闲谈娱乐、吸烟酌酒。
尽管“但泽”和“柏林”围殴英国驱逐舰的过程并不顺利,舰队指挥官莱因哈特…舍尔以及他的搭档约阿希姆王子却没有过问太多,他们神情悠然地消磨着时间,舰队的幕僚军官以及旗舰的主要指挥人员也分批轮岗,非值班人员尽可选择自己喜欢的休憩方式,包括在住舱埋头大睡,养精蓄锐以待战斗的到来。
“真不敢相信,在损失多艘舰艇之后,英国海军居然不担心自己的通讯密码本被我们缴获!”
舍尔之所以如此大发感慨,是因为他拿到的是一份内容完全破译的英军通讯电报,它发自刚刚被击沉的那艘英国驱逐舰,顽强的英国舰员奋战到了最后一刻,可惜他们对德国混编舰队的了解仅限于“有飞机载舰和多艘巡洋舰”。
靠躺在沙发里的夏树已经先一步翻阅了电报内容,他显得小有得意:“未必是不担心,只不过全军更换通讯密码需要时间,开战时对胜利抱有较大信心的英国人,怎会像我们一样做好身陷困境的充分准备?”
舍尔示意在场军官们传阅电报,然后接着夏树刚刚的话茬说道:“此战之后,他们的心态就会大不一样的。”
夏树仰头看着朴实无华的舱顶:“那得看战斗最后是什么样的结果……以及还有英国统治阶层的理性程度。”
舍尔遂问:“如果我们完全实现了此次作战计划的意图,以殿下的看法,英国人会退出战争吗?”
夏树缓慢地摇了摇头:“我觉得不会。”
“我也觉得不会。”舍尔说。
听到这里,在场的军官们大都流露出不解的神情。
夏树和舍尔却没有对自己的判断做出解释。
众人就这样不冷不热、不痛不痒地聊着,挨到了午饭时间,舰桥突然传来报告,说己方侦察机在西北方海域望见一支由五六十艘舰艇组成的英国舰队,大型战舰约有5到6艘,其余皆为轻型舰艇。
“5到6艘战列舰?”怀着这样的揣测,几名幕僚参谋面露郁色。
夏树满不在乎地走向军官餐厅,按照舰艇吨位和尺寸划分,后期建造的装甲巡洋舰也属于大型战舰。受限于灯光信号所能传递的信息量,侦察机很难将这些极尽细致的情况描述清楚。
走在最前面的舍尔同样没有任何异样的表现,刚刚这几个感到忧心的军官面面相觑,他们虽然不明所以,但既然长官们从容不迫,他们也只好将自己的担心吞进肚子里。
对手安然享受午餐之时,约在400海里外的奥克尼群岛海域,贝利爵士指挥的英国战斗舰队仍在扫雷艇群的帮助下努力摆脱困境。在这个时代,扫雷艇对付锚雷主要有两种办法,一个是以扫雷器具割断固定水雷的锚链,使水雷上浮再行处理,一个是以扫雷工具找到并直接引爆水雷,而无论哪一种方法,耗时长,危险性大,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扫雷艇全员殉难,扫除水雷由此成为海军界最难破解的难题。
短短一个小时之内,己方一艘主力战列舰、一艘旧式战列舰和一艘装甲巡洋舰相继触雷,由于这种噩梦般的经历,海面每传来一声爆炸都会让贝利爵士和他麾下的官兵感到心惊肉跳,而这一切就发生在德国飞艇的眼皮底下,他们由此担负着另一种沉重的忧虑,那就是德国舰队突然杀到,趁着英国舰队几无机动能力而大开杀戒,将英国海军守卫本土的希望送入海底。
由于己方装备的飞机升限不及齐柏林飞艇,贝利爵士只好令舰队及海军基地的通讯部门对附近出现的无线电频率进行强力干扰,由此阻止德国飞艇向本方舰队提供实时的侦察情报,这种手段通常是行而有效的,可是看到那艘德国飞艇非但没有离开,反而继续向斯卡帕湾的方向飞去,贝利爵士不由得产生了疑惑:难道德国人找到了避免无线电干扰的手段?
籍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利,德国的工业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日德兰一战,德国无畏舰的抗沉性和攻击力大大超出了英国人的预计,鱼雷机的运用因与贝蒂舰队的灾难性损失联系在一起,被英国海军惊呼为“可怕的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