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晋血 >

第162节

晋血-第162节

小说: 晋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就做好扯拓跋焘后腿地准备吧。”

    司马南琴摇头笑道:“这个恐怕有点困难吧。杜在城不过三万骑兵。而且还是精锐。有了上次他们在河南十几万人全军覆没地教训之后。这次他们应该是会用战决。进退地办法。城破就退。所以很难捞到好处地。”

    “如果照你所说拓跋焘是不准备打大战了?”

    “为什么他非要打大战呢?只要能够暂时拖住我们。而且还能够从刘义隆那里捞一点好处。等到我们松懈之时。突然南下劫掠一阵北返有何不好?”

    何越笑道:是拓跋焘用这样地办法对付我们。我想我们很可能会被动挨打。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地事情。要是他们南下豫州地话。肯定会选择秋冬地枯水期。因此在他们南下地时候我们除了骑兵之外很难有别地手段对付他。”

    “那你现在想要干什么?”

    “远离拓跋焘和刘义隆的战斗,先把铁弗人赶跑再说,有机会就从拓跋背后捅捅刀子。”何越向司马南琴笑道。

    接收洛阳的到彦之,立刻加固洛阳西北的金墉城,同时还驻重兵于虎牢、滑台。在大河南岸摆出北上攻击的架势。

    消息传到建康之后,刘义隆吓了一跳,忙命心腹杨棠持节前往洛阳令到彦之不得轻举妄动。

    到彦之对持节而来的杨棠笑道:“天子在建康是误会了,我们新近接收洛阳,拓拔魏必然以为我们会跟何越联手北上占地,我前段时间已经派探子渡河探知拓跋焘已经令杜为征南大将军,镇守城,以铁骑三万待我。若现在不做出北上的假象,杜很可能会南下。我们在洛阳等地防卫还没有做好,此时还不宜开战。我们现在

    不过是逼迫杜防守河北各郡,使杜不敢南下而已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要北上进攻,我岂能不声通天子,肆意妄为?”

    杨棠听罢,松了口气道:“原来如此。”

    “杨大人回建康好生回报天子,还请杨大人多多美言几句。”

    “一定一定。”

    到彦之摆出要北上进攻的姿态,城的杜果然防卫各郡,同时拓跋从平城南下来到中山就近指挥。

    不过直到入冬到彦之也没有任何行动,此时到彦之已经加固洛阳、萦阳、滑台等地的防御。

    入冬之后大河行船艰难,何越的水军全部退回弘农郡附近,杜与到彦之隔河相守,剑拔弩张,大战似乎即将到来。

    因为被王陌骚扰了一个秋天,代莱城的赫连昌在入冬之后果然食用不足,与赫连买德分道扬鏣。赫连昌东奔入盛乐,赫连买德则是北上大漠。

    王陌趁机进驻代莱城,叶括统兵北上进入北望城。

    赫连昌从代莱城东逃来到盛乐之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平城。得知拓跋已经南下中山,怅然若失,随即向中山去。

    中山郡拓跋焘的行宫内,拓跋焘向崔浩问道:“赫连昌从代莱城逃出,现在已经在行宫外求见。白马公觉得要不要收留这败国之君?”

    崔浩笑道:“现在天下未定,诸侯众多,陛下应当仿效汉高祖,纳降四方。”

    “只是赫连昌现在如丧家之犬,手下战不能战,守不能守,留下有什么用?”

    崔浩点头道:“确实,赫连昌在战场上并没有任何用处,而且此人恋栈富贵,成不了大事。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要留下他。一来留下他没有任何危险,二来他手下虽然只有几千残兵败将,但是这些人还算不错,就是平白送来,放过太过可惜。三来留下赫连昌可以扬陛下仁义之名,若是哪天北燕有异动,见陛下能招降纳叛,必然来投养一个赫连昌于我国有何损失?”

    “白马公所言甚是。”

    拓跋焘随即便让赫连昌入宫,先问过北方的情况,得知赫连买德北逃沙漠,忙着人去召。又封赫连昌为夏公,将他安顿在平城。

    之后崔浩对拓跋焘道:“陛下,自从柔然大汗大檀南下打破盛乐之后,盛乐城一直没有修筑,何越如今借我们与刘义隆对峙于大河,囊括西北,以后必然会用兵盛乐,若是我们南北受到何越跟刘义隆夹击,必然成制肘之势。因此云中盛乐乃关键所在。

    ”

    “我会命人立即前往盛乐修复城池,增兵该处。现在到彦之陈兵河南,势力颇大,白马公有何良策可解?”

    “到彦之分兵洛阳、萦阳、滑台等地,分力分散,只要我们突袭一处必然胜出,战退,不予宋军有可趁之机。目下何越水军已经退返弘农要封锁大河是不可能的,如今正是用兵之时。”

    拓跋焘对崔浩道:“檀道济如今驻兵济北郡,对我们有一定的威胁,若是我们南下,檀道济必然北上,司马楚之未必能够抵御檀道济。”

    崔浩悠然笑道:“司马楚之虽然不是檀道济对手,但是檀道济与司马楚之往日颇有交情,因此必然不会过于逼迫。东面不必忧虑,只是何越在河东郡平阳郡两地有三万骑兵窥伺。若是我们南下,何越必然东进暗箭伤人。况且何越用兵出人意料,不知其所攻,颇有危险。”

    “冠军将军安已经奉命镇守上党郡,何越从河东平阳东进,唯一能够攻打的就只有上党和河内,两郡如此城防坚固,不虞有失。”

    崔浩见拓跋焘已经安排的面面俱到,心里叹服,虽然拓跋焘年纪不大但是对于征战却颇有天赋,若不是拓跋嗣当初在河南被何越大败,送死奚斤如今也不必战战兢兢,视何越如虎。

    君臣两人在中山郡商议完毕,数日之后坐镇城的征南大将军杜骑兵突然南下渡过大河,进攻萦阳。

    到彦之得知杜出兵攻打萦阳,忙令部将姚耸夫率军渡河北上攻打冶。坐镇河内郡的征西大将军长孙道生迎战姚耸夫,二人在冶坂大战两日,姚耸夫不敌长孙道生当场战死,手下士卒被杀殆尽。

    长孙道生击败姚耸夫之后,回军河内郡,因为何越在河东郡驻有骑兵,因此不敢远出。(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宋魏大战

    河边朔风正盛,沿河两岸气氛剑拔弩张。渡河北上T的消息传来,河南方面的士气明显低落了很多。到彦之闻讯之后亲自从洛阳出兵往救位于萦阳西北的虎牢关。

    杜三万骑兵全部南下,对虎牢关不停地攻打,双方损失颇大,到彦之到达虎牢关的时候,虎牢关已经岌岌可危。

    到彦之亲自领兵到达虎牢关之后,杜停止了对虎牢关的进攻,派人到关前挑战。

    虎牢关内到彦之聚集众将,萦阳守将殷业道:“将军,现在杜得知我们援兵已经到达,在虎牢关外挑战,出言不逊,小将以为如此现在河北失利,我们军心浮动,应该出关与杜交战,以武示众,这样虎牢关才能稳守。而且将军领大军到底,洛阳空虚,若是魏军突然从河内南下,洛阳危及。”

    到彦之摇头道:“虽然如今战事不利,但是还没有到众心溃散的时候,拓跋焘以杜为征南大将军,都督相三州军事,没有计中之计,杜威岂肯贸然临关挑战?此时应该稳守虎牢,与敌对峙。

    至于河内郡的魏军不必担心,何越在河东屯驻一万五千骑兵,只要河内郡的长孙道生有所异动,何越必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长孙道生也应该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不会轻易南下洛阳。”

    到彦之的长史魏澹点头接过话茬道:“到将军所言甚是,如今我们跟拓拔魏的争战主要是集中在萦阳和滑台两地,若是我们能够守住萦阳,杜西进洛阳将无计可施,他们若是要攻滑台,萦阳在我们手上我们可以随之东进,另外在济北郡的檀将军也会西进。前后夹击杜难有可胜之言。”

    殷业诧异地问道:“那我们不是要在这里坚守了吗?”

    魏澹重重地点头回答:“确实,我们现在必须稳守虎牢,只要虎牢不破,魏军将无用武之地,另外拖延时间对我们有利无害。杜在萦阳不出两个月必然退兵。”

    殷业这段时间由于手下兵卒太少一直被杜压着打,心里很是不爽,在到彦之到达虎牢之后,他满心以为能够出关与杜一战,但是没有想到到彦之仅仅只是要他坚守。

    见到彦之和魏澹一拍一合再看看将营内的众将没有作声,殷业知道自己再求出战也是白搭。

    到彦之见殷业没有说话。再三叮咛诸将稳守虎牢关。不得出关作战之后。便让众将去各守各地。

    殷业回到自己地营房。越想越觉得不平。瞒着到彦之带着自己手下地五千军队溜出虎牢关要跟杜威一较高下。

    殷业前脚刚走。到彦之就立刻得到消息。忙叫来魏澹商议。最后两人决定出关接应殷业。

    殷业在出虎牢关没有多久。就遇上杜威地军队。两军在黑夜之中混战一场。殷业不敌杜手下地军队。被杜部将阿德能击败。退回虎牢关。

    阿德能一边给杜威报讯。一边对殷业地军队进行追击。

    到彦之出关接应地军队在殷业地败军逃回时。被殷业地败军冲动。阿德能随后冲杀而来。到彦之放过殷业地败军。抵住阿德能。

    阿德能的骑兵战力比到彦之的军队高出不少,双方不断地冲杀,没有多久杜带着大军亲自来救,到彦之遇到杜从侧面攻击,忙回身入关,被杜大杀一阵。

    杜新胜之后,挟战胜之威立刻攻打虎牢关。

    殷业不遵将令,擅自出关,不仅自己的手下损失惨重,而且连带到彦之也损兵折将,怕到彦之怪罪,趁着虎牢关内混乱的时候,开关投降。

    随后杜威的骑兵涌进虎牢关,到彦之得知殷业反叛,知道虎牢关已经不能再守了,忙退回洛阳。

    杜在到彦之退后,马不停蹄地西进直到洛阳,动全力攻城。但是手下人马实在太少,不得不退回萦阳。

    在萦阳休整了两天之后,杜东向攻打滑台。

    刘义隆得知萦阳失守,加驻军彭城的檀道济为都督征讨诸军事驰援滑台。

    同时在中山的拓跋焘以悉烦库结为济州刺史,统兵五万支援杜。悉烦库结到滑台之后,杜威绕过滑台袭破濮阳、东燕、济阴三郡。陈兵濮阳等待檀道济。

    次年正月,檀道济率军自清水救滑台,步步为营,至寿张击败魏安平公乙旃眷,转战至高梁亭,斩魏济州刺史悉烦库结,于杜在济阴郡对峙。

    刘义隆见檀道济兵胜豫州各郡之兵北上,拓跋焘则是在搜括冀州兵五万支援。

    杜威与檀道济在济阴郡交战二十多日,大战三十多场,檀道济颇有斩获。

    洛阳城内到彦之见檀道济与杜相持不下,毅然放弃洛阳城,领兵东向攻打萦阳,十日后破萦阳斩杀手下叛将殷业。

    拓拔魏萦阳得而复失,滑台又急攻不下,大军顿于河南挫损锐气。拓跋命司马楚之从乐陵攻齐郡,齐郡太守谢若之奔广固。随后安乐郡和济南郡被司马楚之攻陷。

    虽然司马楚之有所斩获但是杜和檀道济却是在济阴郡相持不下。拓跋向崔浩问道:“如今杜在济阴与檀道济争胜,檀道济是刘裕手下名将,征战多年从未有失,此次他步步为营从彭城北上,就是看准我们有何越制肘,不能在河南久留,因此济阴之战一时半会之内难有胜负。白马公认为是否要退兵?”

    崔浩想了想道:“如今已经是二月,再有两月就是雨水天气,到时候大河水涨,何越在弘农的船队一旦东向,我们再要渡河就难了,即便能够在河南占据几郡粮草无缺,入夏之后战马难耐酷暑。因此还是趁此时东方形势较好,退兵河北。”

    拓跋焘点头道:“此言正合我意,我们现在退兵河北,让士卒休息,等到天气转凉,再行南下,刘义隆能奈我何?”

    没几天拓跋焘的命令来到济阴,出人意料的是杜竟然不受拓跋焘的命令,反而跟檀道济在济阴继续大战。又派人从偏路出击,烧檀道济粮草。

    因粮秣遭魏军焚烧而乏食,檀道济不能前进。杜令手下将士猛攻滑台,拓跋焘闻讯之后并不追究杜罪责,反而派楚兵将军王慧龙往助攻打滑台。

    滑台守将朱惰之在滑台坚守数月,南面檀道济不能北上相救,西面到彦之不能驰援,最后粮尽,滑台被魏军攻破,朱惰之及东郡太守申谟被擒。

    檀道济军队粮尽,又见滑台被拓拔魏打破只得自济阴南还。杜获悉之后,以为檀道济粮尽,诸军必然溃散,便随即追击檀道济南下。

    檀道济见杜追来为迷惑魏军,令士卒于夜间“唱筹量沙”,以仅有的少量谷米覆盖沙上。清晨,魏军见之,误以为宋军粮食尚足。

    此时檀道济兵少,杜势盛,檀道济命军士皆披甲,自己着白服乘舆,引兵缓缓出城,魏军恐有伏兵,不敢追逼,檀道济全军得以安返彭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