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凤鼓朝凰 >

第54节

凤鼓朝凰-第54节

小说: 凤鼓朝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话未完,婉仪已足下一虚,踉跄倒退一步,险些摔倒。“我不想要她死啊,我只想要她走,走得越远越好……”她似已快要哭出来一般,眸中哀色脆弱已极,全然不似人前那高贵盛妍的天朝牡丹。

    “既然贵主如此害怕,为何还偏要跑出来,就不怕公子起疑么?”叶一舟问。

    “他……”婉仪神色黯淡下来,唇角溢出哂意,“他与阿伯在一处,哪管得着我在哪里……”

    叶一舟浅淡一笑,向婉仪躬身施了一礼:“贵主记着,只要贵主什么都不知道,公子也就什么都不会知道。余下事,自有叶某理会。”

    婉仪略一怔,望着叶一舟背影迅速消失在夜幕之中,一面揣度他言词意味,只觉寒气由足底浸透上来,浑身僵冷得几乎迈不开步去。

    次日墨鸾起得格外早。天光尚未明朗,还不到拜见谢夫人的时辰。她独自坐在花苑小亭,捏着那琉璃簪,呆望着出神。

    那月下烛火的曲水流觞,仿佛仍就是昨日的事,刻骨铭心,历历在目。还有他温柔的怀抱,情长的亲吻……

    她不禁面红发热,羞臊地慌忙拂开那些纷乱思忆。她怎能这样胡思乱想。她将那簪子帖在心口,垂目轻叹。

    晨风微凉,她不禁轻嗽了一声。忽然,却又人声在身后响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小娘子可还记得下句?”

    墨鸾寻声望去,见叶一舟执扇踱步而来,习惯地起身行了施礼,柔声应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叶一舟步上亭中来,待墨鸾再行礼请他坐了,才板起面孔道:“小娘子有肺伤旧疾,还大清晨得跑出来受寒,如此不爱惜身子,实为不孝。”

    墨鸾眸色一震,忙低下头去。“谢先生教诲,学生知错了。”她低头立在一旁,一时无错,不知是该回转去避风,还是继续留在原处。

    叶一舟微微一笑,叫她坐下了,又道:“但若是小娘子说得出可原之情来,又另当别论。”

    墨鸾闻之不禁将那琉璃簪攥得愈紧。她抿唇沉默良久,才抬眼看向叶一舟,轻道:“先生信鬼神么。”

    叶一舟眸色微烁:“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幽冥之事,终归是难说的。”

    墨鸾又是轻叹。“我昨夜……昨夜见到了先侯君……”她将那簪子托于掌心,低声道:“侯君将这簪子取来给我,可我……我不明白……”

    叶一舟看一眼那簪子,了然道:“小娘子可知这簪子的来历?”

    墨鸾道:“据哥哥说,这簪子乃是月宛国使所贡,宅家赐在东宫,太子又赏赐下来。”

    叶一舟点头:“所以,小娘子还不明白么。”

    墨鸾肩头轻颤,垂下眼去,没有应声。

    叶一舟见她不语,又道:“小娘子可知,此次事件的究竟?”

    墨鸾颔首沉默。

    她自然知道:太后存心废立,便利用宋白两家间隙,假手宋启玉设下此局,而那大司徒宋乔多半也是知情的,只是不愿明拒了太后,便睁一眼闭一眼,观情势而动。想必,宋氏忌惮白氏,眼见白氏将神都军卫步步拿下,唯恐日后势弱,故此才甘愿走险。这沙场上,果真没有永远的敌、友。

    思及这些,她难免心中沉重,默然时,又听叶一舟叹息:“宋氏有太子妃为倚仗,将来太子一承大统,便是后族。公子日后的处境可是堪忧啊。安危尚且有虞,就不必谈‘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了,先侯君又岂能不忧。”

    蓦得,墨鸾心中一阵瑟缩。叶先生一番话,直白如斯。其实不必说破,她也已明白了,可他偏要将话说到这样地步,叫她退无可退。

    她轻抚着那支琉璃簪,苦涩浅扬唇角。而后,她起身向叶一舟深深福了一福,托言告退。

    她回到自己屋里,细细地扫眉匀面。尚在丧期,不着重彩,她只浅浅挑了一尖儿燕脂,尚来不及淡抹,却先湿了眼眶。她仰面,竭力睁着眼,将那些泪全咽下肚去。她将那琉璃簪斜插在发髻,换下孝服,去向夫人、公主问安。她要请辞,回宫去,宫中是不允她居丧的。

    而后,她去寻白弈。远远地,她便见他正在父亲灵位前扫台敬香,卓绝身影如此熟悉,瞧得她又险些淌下泪来。她静静地待他做事,连呼吸也屏住,直到他将要转身时,忽然扑身抱住了他,贴面在他背脊,双手却在心**叠。

    “阿鸾?”白弈柔声唤她。

    她不应声,只将他抱得愈紧。

    “怎么了?”白弈不明就里,想转身搂住她。

    “就这样呆一会儿。一会儿就好……”她轻颤着呼出声来。

    白弈依言站了下来,将她双手覆在掌心,静静地等她。他的手,干燥而温暖,十指连心相合,便好似可以如此安宁地相执永好。

    许久,墨鸾才抬起头来。“我该走了,来向哥哥辞行。”她说得极轻。

    白弈猛得怔了一下,看着她在父亲灵位前跪拜。她就像个将要离家的乖女儿、好妹妹。“阿鸾,你怎么了?”他又问。

    “太后要我今日回去。”她礼毕起身,垂眼再不看他。

    他给她堵得语塞,又怔了好一会儿,却皱起了眉。“这样早,晚些再走也好啊。”他如是道。

    “我怕回得迟了,太后又要不悦。”她依旧垂目。

    白弈又道:“好歹等用过早膳——”

    墨鸾截口轻道:“方才已先用过了。”

    她分明在说谎。白弈拧眉愈深,嗓音也低沉下来。“阿鸾。”他又唤一声,除此以外,再无他言。

    两人之间忽然沉寂下来,默然相对。又是良久,墨鸾终于缓缓抬起头来。“早晚……不还是要走么。”她尽量想让自己显得轻松些,却还是有苦涩从勉力的微笑中渗了出来。

    白弈呆望着她好一阵,无奈轻叹。他伸手,似想将她揽入怀中。

    她却忽然转身跑了,几近狼狈逃离。她听见他在身后唤她,但她不敢停下,更不敢回头,唯恐一顿,便再没有勇气离开。直至入了车障,掩屏刹那,泪水再也抑不住了,溃落满面,她掩着面,连连催促车夫快走,终于在行出半条街之后,匍在车内,闷声痛哭。

    她在返回宫中的第二日见到了李宏。

    李宏似乎很局促,漫无边际地扯着些无甚要紧亦无甚关联的闲话,总是欲言又止。

    她静静地听了许久,末了,她看着他的眼睛,道:“大王是故意要让我瞧见那人偶的,是么。”

    瞬间,李宏尴尬毕现。“抱歉。其实,小王今日是特来赔罪。”他苦笑。

    “大王不必。”墨鸾微叹,“大王的苦衷,我体会得。”

    圣上与东宫贵体违和,并非偶然,亦非巫蛊之祸。那只是毒。倘若事发,祸及的是白氏;若不事发,祸及的是天子与储君。太后的智计狠辣,无论对敌,还是对我。背负如此胁迫,若换作是她,恐怕也会与李宏做同样的选择。

    “大王。”她望一眼远处正与小宫女小内侍们扑蝶的李飏。孩子的心是剔透的,仿佛永不可能存有阴霾。她怅然:“别让世子知道这些。别让他知道,他的父亲欺骗了他。”一个已失去了母亲的孩子,若是连父亲也不再可倚靠,该有多么悲哀……她转身要走了,将那最后一句话咽了下去,不去碰触彼此心底的伤疤。

    李宏沉默地看着她,眼看她就要走远,忽然,急急唤她。“墨鸾。”他头一次竟直呼她的名,“你愿意做阿宝的娘亲么?不是白氏的女儿,不是吴王妃,只是阿宝的娘亲。”他快步追上前去,拦下她。他的语声有些急促,神色紧窒。

    墨鸾心头一颤。刹那,仿佛有潮水自心底涌出,迅速上涨,又冷又暖,最终仍是灭顶的凄恻酸苦。“我答应过大王的事,不会忘。”她苦笑。

    李宏怔忡,一时没了反应,好一阵子才惊醒过来,却见她早已走得远了。他呆呆遥望着那婀娜倩影,直至望不见了,心中萧瑟弥漫。他忽然想去追回她,劝慰她,至少,别要太过委屈自己。然而,却有另一个声音清楚明白地对他说,一旦来到这里,又哪还有自己可言,他分明,应该最清楚才是……

    白尚的死终成为了这一场汹涌暗潮残缺的终结。皇帝赐谥号武成,又由白弈世袭了凤阳侯爵。大司马一位从缺。旧日三公只余了宋乔,看似独大,各中高寒未必堪舆人说。军中旧部、昔日旧僚除却少数摇摆观望,多数仍旧归从了白弈,连白弈本人也不得不感慨,父亲戎马出身,自西凉打突厥人起,凭血汗一路打出来的根基,比起官场上虚与委蛇两面三刀的连纵,要牢靠千万倍。

    但这一点,他远比不上父亲。即便他在凤阳时统兵数载,也不足以叫父亲那些旧部对他彻底信服。他依旧在仰仗父亲的余威荫蔽,他心知肚明。

    故此,他愈发兢兢业业,努力在这暴风骤雨之后重展羽翼,他必须要飞得更高些。

    墨鸾回去宫中,便像失却了消息一般。没有朝云替他看护,他也实在无暇多顾。但他总会想起。每每夜深静谧之时,他总莫名想起那日她离去的身影,无端端心如刀绞。他不知为什么,总觉着,她好像再也不会回来,再不能回到他身边。更令他隐隐恐惧的是,那日她离去,他竟眼睁睁看着,没有去追。

    他知道自己变了。父亲的故去改变了他。无论他是否愿意接受,亦无论他是否有勇气承认。

    然而,即便如此,他依旧全然不曾想过,就在那又远又近的地方,高墙的另一端,樱桃树下,花荫浓,太子李晗掌心遗落的花子仍存有美人春卧的娇憨,残局留香映着雪腮枕痕,痴醉亦如飞华,漫天卷地的沉迷。

    他还只是想着,再等些时日,待局势平稳,便请母亲去求王皇后,设法接阿鸾回来。

    七月里,他被母亲唤回旧府,见到贵为太子良娣的表妹谢妍奠雁亲临,听她们谈论婚嫁之事,他依旧很茫然,好似在听旁人闲话。四年了。从认定她那一刻起,一晃已近四年。有些东西早已长成了潜意识里的根深蒂固,于是理所当然地拒绝接受任何与之相悖的讯息。

    直到谢妍意味深长地与他说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这个做阿姊的自会照应着表妹,只盼表兄也要多照应着娘舅家些才是。”

    他愣了好一会儿,忽然,猝不及防地,胸腔内一阵紧缩痉挛,摁着心口低下头去,吓坏了母亲。

    他撑出笑容来回看向错愕的谢妍,咬着牙应她:“良娣太客气了。”

    他又向母亲推说,天热气闷不适,要先行下去歇息。

    才步出门外,白晃晃的阳光刺得他一阵晕眩。

    他终于撑着廊柱惨笑,冷汗顺着额角淌落。

    好痛。

    他本以为自己已忘了,原来心痛,可以这么痛。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章三六 鸩心酒

    玉粟宝钿,花子朱唇,乌云髻坠青梳斜,小山眉间额黄绘;绾臂金钏,碧纱铃裙,五晕罗丝金泥帛,金缕衣上香蝶飞。

    那风华绝代的少女在玉殿宫廊间缓行,披衫广袖,披帛如羽,裙脚小铃声声,好似新莺相随。

    迎面而来的小宫娥侧避福礼毕了,好奇地抬头张望,切切私语。

    “可真美!就快比上前年东阳公主的百鸟嫁衣了!听说,那支掌梳是拿青犀牛角做的,十分珍奇,可抵千金呢!这样的东西,莫说各宫妃主、嫔主、贵人,连皇后怕是也未必有罢。太子殿下也没给太子妃,也没给谢良娣,偏就给了她了——”那小宫娥看得杏目不瞬,满眼艳羡。

    另一个飞眼瞥了已渐远去的女子,轻啐一声,“有什么呀,仗着皇太后宠她呗。之前缠着吴王殿下,这会儿又改攀上东宫。别说三年的孝,这才一年呢,就整日盛装华服轻歌曼舞了——”说到此处,她忽然噤了声。那女子似什么都听见了,竟回首看着她们。两个小宫娥吓得向后一缩,慌忙又低下头去,良久,再没了什么动静,才小心翼翼又抬起头,长出一口气,却见那女子已走得远了。

    墨鸾坐在铜镜前,去了钗环,将一头青丝披散。她又轻轻转了转臂上金钏,皓臂消瘦,轻而易举便退了下来。她将那金臂缠扔在妆奁前,斥退侍人,挪步倒在榻上,蹙眉阖目,轻压着太阳穴。

    白日,谢良娣又请她往东宫品茶。

    谢妍有心促成她与太子李晗,是想要她这个“表妹”做“自己人”,才好与太子妃宋璃分庭抗礼。

    而她,只是为了白弈。

    自大司马白尚故去,匆匆又是一载。这一年来,她觉得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