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进击的王妃 >

第142节

进击的王妃-第142节

小说: 进击的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谚盯着那死猫,脸色也难看得厉害,若是这猫不死,那死的便是他了。

    李谚的脑袋闹哄哄的,满脑子都是李氏惊恐的吼叫声,直到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李氏在膳食中下毒,意欲毒死殿下。猫儿误食膳食,中毒身亡。

    李谚的脑子迅速清醒起来。这句话便足以将他摘得干干净净。他不由得去看身边的宫女,想青荷何时变得这么聪慧了。

    若是无这宫女,躺在地上的便是他了。

    很快的,顾天晴便来了,看到地上躺着的猫尸,勃然变色:“这是怎么回事?”

    显然,李氏已经向她禀报过了。

    她痛恨李氏的愚蠢,连这样的事都做不好。李氏没有毒死李谚,反而毒死了自己的宠猫。但是事情已经发生,她再愤怒,只得将戏演下去。

    “母后,这猫是替儿臣死的。”李谚着,眼泪便不停地落了下来。

    李谚的话一出,顾天晴与李氏俱是一愣。

    这猫明明是李谚毒死的,怎么从他嘴里出来变成是替他而死?

    “娘娘,这猫是殿下毒死的!”李氏道。

    李谚擦着眼泪道:“母后,李嬷嬷在吃食里下毒,若非这猫儿先吃了,那吃的便是儿臣,死的也是儿臣了。这猫是吃了李嬷嬷拿来的膳食死的,所以是李嬷嬷害死了您的猫。母后,您一定要替猫儿报仇啊。”

    李氏愣在那里,一时竟是哑口无言,根本无从辩驳。

    若是认了在膳食里下毒,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李氏连忙跪了下去,朝着顾天晴磕头道:“娘娘,这早膳里的毒不是老奴下得啊。早膳从御膳房送来经过了许多人的手,兴许是御膳房的厨子,又或者端膳食的宫人,有人想下毒,肯定有许多法子。”

    顾天晴气得将李氏狠狠一脚踹了出去。

    李谚没有毒死,赔了一只宠猫,如今李谚身上还无半分罪责,问题居然绕到下毒的人是谁身上了,她真是半点好处都没讨到。

    而且此事之后,李谚肯定会心生警惕,想要毒死他就没那么容易了。

    顾天晴越想越气,盯着李氏的眼神也布满了杀意。

    顾天澜轻轻推了李谚一下。

    李谚像是瞬间明白过了:“母后,那李嬷嬷也有嫌疑。”

    李氏连忙磕头道:“娘娘,老奴是看着殿下长大的,怎么会对殿下下毒?殿下,老奴好歹伺候了您四年,您便这般薄情寡义,一点旧情也不念,要置老奴于死地吗?”

    顾天晴杀意凸显,顾天澜想着推一把,便杀了这李氏。这人活着毕竟是个隐患,死了最好。

    李氏的话彻底撕断了与李谚的关系,将四年的哺乳之情给抹灭了。

    顾天晴知道李氏没什么用处,不如杀她平息这件事。

    “李氏,好大的胆子,来人啊,将这大胆的奴才拖下去杖毙!”

    顾天晴一声令下,立即有两个太监进来将李氏给拖了下去。无论李氏如何哭嚎,其余人的脸上都是一片漠然。

    顾天晴赔了夫人又折兵,气得厉害,根本没心情与李谚虚与委蛇,连安抚的话也没有,便带着自己心爱的猫的尸首离开了。

    偏殿顿时静了下来,笼罩在一层可怖的气氛中。

    李谚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才发现自己的脚已经发软了。

    刚刚在生死边缘徘徊的感觉那般真实,李谚发现,他第一次离死亡那般近。

    李谚冷静下来,看向一直站在他身后的宫女,总觉得有些怪异。

    “青荷,你是怎么知道膳食里有毒的?”

第一百九十六章 又起祸心

    顾天澜见着顾天晴,旧日的回忆顿时涌上心头。旧日里顾天晴一直是个乖mei mei,贤良温婉,很听她的话。父母去世,顾天澜长姐为父又为母,对一众mei mei都很是护着。直到她临死前,方才知道她这mei mei是何等人。撕去了乖顺的mian ju,内里竟是个阴毒的妇人,对她更是无半分姐妹之情。

    顾天晴用无形的利刃,一刀一刀地捅着她的心脏,将她的心狠狠撕开,死在无尽的痛苦与恨意中。

    此时,‘乖mei mei’成了望月的皇后,坐着她昔日坐着的位置,高高在上。顾天澜心中的恨意排山倒海,恨不得将她这‘乖mei mei’扒皮拆骨,再放入油锅里煎炸。纵然如此,也不能消她心头之恨。

    总有这么一日的,如今才刚刚开始。

    脸上的那一层皮很好地掩盖住了她的狰狞,她微微垂眸,看着便是个低眉顺眼的宫人,没人猜得出她心中所想。

    李谚的问话令顾天澜从漫长的回忆中惊醒。

    她尚未收起眼中滔天的恨意,所以不再是那副木讷的模样。

    李谚像是被她吓到了,小小的身躯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顾天澜回神,收起了眼中的恨意,低眉顺眼地喊了句:“殿下。”

    李谚只当自己看错了。

    “青荷,我问你话呢,你怎么知道早膳里有毒的?”李谚问道。

    “奴婢不知道。奴婢很喜欢那猫,见它想吃,所以便恳求殿下给它写吃食。”顾天澜道。

    李谚被她噎得无话可说。

    明明不该是这样的。

    李谚坐在那里,小小的脑袋绞尽脑汁,都未曾想出其中的破绽。

    趁着李谚在房中临摹字帖,甘泉宫偏殿的宫人们悄悄开了一场小小的会。

    其实也就三个人。

    一个老太监,两个宫女。

    老太监叫王福,因为年轻时得罪了某位贵人,一直升不上去,在宫里待了近四十年了,还是个无品的太监。到了出宫的年纪,他家中无人,便干脆不出宫,留了下来。王福受尽排挤,伺候皇长子这样不讨喜的事便落在他身上。两个宫女,一个唤红叶,一个唤青荷,因为性格木讷才分配来的。

    王福年纪最长,在宫里待了四十年,再蠢也该有些眼力劲了。之前李氏在,李氏便是这偏殿宫人里的老大,如今李氏死了,王福自然成了最有权威的了。

    “殿下的处境,不太妙啊。”王福首先开口,低低地叹了一口气。

    不是不太妙,是太不妙了。李谚不是顾天晴的孩子,顾天晴无子的时候,他尚且没有性命之危,顾天晴有了孩子,李谚随时可能没命。

    之前是苦差事,但是能保住命,如今主子随时可能没命,下人们便想着大难临头各自飞了吗?

    顾天澜mian ju下的脸带着一丝嘲讽,想着那小小的孩童,又觉得他分外可怜。

    爹不疼,娘又不是亲娘,时时刻刻想要他死,如今连下人都想着如何逃命,唯有小小的孩子在这宫里举步维艰。

    “老天开眼,李嬷嬷死了。但是李嬷嬷只是一枚棋子,对方肯定还会做什么手脚的。所以,以后殿下的吃食我都会先吃一口,若是我出了什么事,以后殿下便由你们照顾着了。”王福脸上的表情决绝道。

    顾天澜收起嘲讽,有些错愕,看向眼前苍老的太监,觉得他的脸没那么丑陋了,看起来顺眼了许多。

    这皇宫之中都是冰冷的争斗,稍稍一点温情便显得难能可贵。而这老太监为了李谚竟不顾自己的性命,李谚是xing 玉n的。

    “王公公!”红叶不禁出声,有些不知所措,“您不能出事,您出事了奴婢们不知道怎么办。还是让奴婢来试毒吧。反正奴婢家里也没人了,死了就死了。”

    王福的脸冷了下来:“红叶,你连我的话都不听了吗?”

    红叶被他一吼,便讷讷地不敢说话。

    这事便这般定下了,以后在偏殿便有了不成文的规矩。李谚吃的东西,都要先由王福尝过。

    顾天澜回到自己的住处,一间小小的房间,只有两套换洗的衣服,用具都十分简陋。

    她将门关上,不由得想一个问题。

    李谚究竟是谁的孩子?

    李谚今年四岁了,出生于四年前。也就是说,怀有李谚的时候,她尚且是皇后。那时哪位后妃怀了孕,她该知道才对。

    顾天澜的脑海中闪过几个线索。

    李谚是皇长子,李邺谨却不喜欢他,说明李邺谨并不喜欢他的母亲。

    李谚是由一个不受宠的后妃诞下的。

    李谚那眉眼有些像他们顾家。

    李谚不是顾天晴的孩子,除了顾天晴之外,顾家的其他女儿与李邺谨并无接触。

    顾天澜推断来推断去,脑海中突然产生一个极为荒诞的想法。

    这个荒诞的想法令顾天澜的呼吸急促起来,她在窄小的房间里走来走去,心脏跳得厉害,像是随时可能跳出胸腔。

    顾天澜深吸一口气,压抑住疯狂乱跳的心脏。

    当她走出自己的房间时,便给隐匿在宫中的旧部下了一个命令——调查李谚的身世。

    甘泉宫。

    自有孕后,顾天晴便喜怒无常了许多,而自李氏之事之后,顾天晴的心情更加不好,时常发脾气,稍有不顺便拿宫人出气。整个甘泉宫的宫人都是战战兢兢的。

    珍珠向顾天晴禀报了侧殿的事。

    顾天晴嗤笑一声,将手边的杯子狠狠地摔在地上:“太监试毒?真是可笑,他以为本宫那么愚蠢,一样的方式会用两遍吗?”

    珍珠垂着脑袋不敢说话。

    “本宫还真不信连四岁的小子都对付不了。”顾天晴的脸上闪过一丝杀意,“珍珠,去将贺忠给本宫叫来。”

    珍珠领命而去。

    很快的,一个身形高壮、脸带煞气的太监便跪在了顾天晴的面前。

    “娘娘有何吩咐?”贺忠脸上带着讨好的笑,问道。

    “雨后湿滑,皇长子在御花园的荷塘旁玩耍,不小心摔入了荷塘中,溺亡。”顾天晴道。

    贺忠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皇长子命薄,真是可惜了。”

    贺忠从甘泉宫退了出去。

    顾天澜昔日为后的时候便住在甘泉宫。整个甘泉宫是按照她的喜好来建的,里面有个很大的演武场,演武场旁边是一座湖。练完武后,她便可以骑着马绕湖走一圈。顾天澜刚从战场上下来,便被关进了笼子里,奈何笼子设计得太精致,顾天澜渐渐习惯了。不得不说,李邺谨即使是装作爱她,也装得很好。

    如今,甘泉宫完全变了模样,湖填平了,演武场变成了假山流水,整个甘泉宫都重新翻建,与旧日无半分相同。这甘泉宫里的宫人也换了一批。恐怕唯一相同的便是‘甘泉宫’三个字了。

    甘泉宫的偏殿人宫人少,但是李谚确实也是个很好伺候的主子。

    他年纪小,却不喜玩闹,终日待在偏殿里,看看书,写写字。

    顾天澜便在一旁替他磨墨。

    小小的孩子穿着长袍,正襟危坐,手里握着笔,写出的字圆润可爱。

    小孩的睫毛很长,一刷一刷的,可爱极了。

    外面狂风暴雨,里面却是岁月静好,风吹起了宣纸,顾天澜连忙过去替他压住了纸。

    李谚扭头看她:“青荷很笨的。我的笔掉了,她都不会替我捡。”

    从那天的事发生后,李谚便一直怀疑她青荷的身份。

    顾天澜道:“王公公提点过了,若是奴婢一直那般蠢,就会被赶出宫。”

    李谚轻哼一声,他觉得怪异,但是却说不出怪异的点,因为那张脸怎么看都是青荷。

    “殿下,上阳宫来人了。”王福在门外道。

    上阳宫是太后所居。

    在顾天澜的记忆中,太后是个温婉的妇人,出生名门,与她娘是闺中好友。太后极为注重门第嫡庶之分,所以并不喜欢顾天晴。当年太后曾多次提点她要小心顾天晴,顾天澜只以为她看不起顾天晴的出生,所以并未放在心上。如今看来,太后比她会识人。

    李邺谨和顾天晴都不喜欢李谚,但是毕竟是唯一的皇子,太后对李谚应该是不错的。

    “殿下,是上阳宫的贺公公。”王福道。

    李谚颔首。

    很快的,一个胖乎乎的太监便走到了李谚的面前。

    “殿下,太后宣您一起去用午膳呢。”贺公公道。

    李谚的心情不错,从自己的书房里拿了一副书帖,像是早就准备好要送给太后的。

    外面暴雨初歇,王福打着伞,跟着李谚走了几步。

    “王福啊,你没有品级,是进不去上阳宫的。放心,待会儿我会将殿下送回来的。”贺公公道。

    在这望月的皇宫里,下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皇帝、太后的宫殿,以及甘泉宫正殿,他们这些无品级的宫人是进不去的。

    王福这才停下脚步。

    贺公公打着伞,跟在李谚的身后,朝着宫外走去。

    “殿下那经书抄了整整六日,太后礼佛,肯定会喜欢的。”王福低声道,带着一些期盼,“皇后有了身孕,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