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周天子 >

第168节

大周天子-第168节

小说: 大周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留给赵王一个投降的机会,这个面子是赵倩帮他挣来的,要不是因为他是赵倩的生父,姬杰早就杀进城去,把他们全咔嚓了。

    第二天一早,周军便作出了大举攻城的架势,这样的举措无疑是给惊恐中的赵王打了一针兴奋剂。

    “大王,怎么办啊?”

    “是啊大王,一旦开战邯郸城将生灵涂炭啊!”

    这些大臣们一个个怕死的要命,说出来的话乍一听大义凛然,其实都打着自己的小主意呢,他们家大业大,赔不起啊!

    赵王的表情变得十分颓废,赵迁见状,矮身附在他耳边说:“父王,事已至此,磨磨蹭蹭不如干干脆脆,这样的话百姓能少受点儿哭,大家还能念你个好儿不是!”

    赵王点点头,说:“众臣随我一起出城向周军请降!”

    一个时辰后,邯郸南城门洞开,赵王在太子赵迁的陪同下,在众臣的簇拥下,手持白丝缎鱼贯而出。

    姬杰面色凝重坐于马车之上,赵王走到跟前,躬身举起手里的白丝缎,说:“赵王率群臣向大周监国、昭文君殿下请降,请善待我的臣民!”

    姬杰接过丝缎,笑着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老丈人啊,看你的年龄也不小了,平时就别管那么多事儿,小婿帮您找个好地方颐养天年!赵侯一职就由我的大舅哥赵迁继承吧,他年轻有为,赵地在他的领导之下,一定会更加繁荣!”

    赵王苦笑不已,从王变成了侯,而且还跟自己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官帽直接扣在了儿子脑袋上。

    赵迁还是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拱拱手说:“那就谢谢妹夫了,呵呵!”

    “进城!”姬杰一声令下,数万周军入城,替换投降了的赵军。

    赵王宫自然成了姬杰的临时行宫,他没有食言,马上派人找了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在哪里搭建了一些房子,把老赵王和他几个宠爱的妃子松了过去。

    自此,赵国这个名字永远的消失了。

    吞并了赵国之后,周、燕、赵三地练成一片,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秦国占据了楚国和魏国大部分领土,国土面积增加近一倍,无愧于西南霸主的称号。

    然后就是重新站在一起的齐楚联盟,他们一个正与大周作战,一个正跟秦国死扛,共同的利益让他们一拍即合,双方一起收缩防御,准备打一场坚守战。

    然后就是苟延残喘的魏国,被王翦打的惨不忍睹,现在就只剩下国都大梁还在魏军手中,其余大小城池尽归秦国。

    最后是依附于大周的韩国,韩安见赵王落得个如此下场,不禁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做些打算,他准备找个合适的机会学燕国的样子并入大周,以他和姬杰的关系,无非就是“韩王”的名头换成“韩候”而已,该是自己的东西还是自己的,一样都不会少。

    就在众将急着他下达继续开疆扩土命令的时候,姬杰却出人意料的宣布一年之内不与任何对手交战,希望周边各国安分守己,不要挑起事端。

    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开疆扩土的速度太快,很容易发生问题,特别是刚刚到手的赵地,万一哪天发生点儿叛乱什么的,岂不是给前线作战的将士造成很大的麻烦。

    接手赵国的军政大权之后,姬杰马上命人派来一大批昭城学院的毕业生,让他们熟悉各种城务的管理,同时减少赋税奖励耕种。

    一边稳定局面,一边就地招收新兵,姬杰的教官们经常向这些新兵蛋子灌输一统华夏的思想,让他们彻底忘掉之前国与国的仇恨,让他们清楚的知道他们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任何阻挡昭文君姬杰一统天下的人和事。

    魏国最终没能顶住王翦大军的冲击,魏国亡,信陵君魏无忌带着一帮门客投奔齐国,期间他曾多次请求姬杰发兵增援,姬杰都没有答应。

    姬杰给他的回话是:我救的了你魏国一时,救不了你一世,哥们儿,来我这儿吧!

    估计魏无忌对姬杰的这种态度有些气恼,不然的话又怎么会舍近求远跑到齐国谋生呢。

    自此,原本的七国纷争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秦国、大周、齐楚三方势力三足鼎立,一个新的时代将要来临。

329 齐楚内乱

    姬杰宣布一年之内不与周边国家发动战争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吕不韦的耳朵里。

    吕不韦是个很精明的人,马上就想到了姬杰的目的,他若有所思的看着面前的一幅画,笑着自语道:“你是想坐山观虎斗,秦国与齐楚只见不论谁胜谁败,都会大伤元气,你就可以趁着这段时间积蓄力量,趁两败俱伤的时候坐收渔翁之利,够狠毒的!只可惜,我不会让你得逞的,你能休战,我也能!”

    第二天,秦国便向楚国派去使者,商议停战之事。

    楚国被打的焦头烂额,他们深知自己不是秦军的对手,巴不得这场仗赶紧停下来呢,李园很快和秦使打成了共识,双方约定停战,重修旧好。

    对于吕不韦做出的举措,姬杰一点儿也不吃惊,三足鼎立嘛,本来就是一个相互制衡的局面,其中一方想要吞掉另外两方,那是很难的。

    不过,这个三足鼎立的局面并不是十分的靠谱,也不可能长时间维持下去,因为其中有不安的因素,那就是齐楚联盟。

    齐楚两国为了共同到了利益站在了一起,虽说现在看起来牢不可破,但能不能经期时间的考验,谁都不敢打包票,俗话说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一旦没了外在的威胁,之前的利益也就凹陷下去,这种形式的联盟是靠不住的。

    韩王韩安找了个合适的日子,率领群臣向姬杰上书,表示韩国愿意重归大周,服从大周的统治。

    看着韩安那封真诚无比的国书,姬杰还能说什么呢,以天子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同意韩国重归大周,封韩安为韩候,继续总领韩地的军政要务,其子孙可继承韩候之位。

    当然,韩安还是韩地的老大,大周亦派去了不少各方面的管理人才出任职能部门的副职,只不过这些副职的权利稍微大了一些,短时间内还是原来的官员当家,权利会逐渐回到大周派来的人手中。

    之所以没有直接接管韩地军政,姬杰是做给天下人看的,让他们明白主动归顺和武力征服的区别。

    ……

    齐国没了大周的威胁,楚国和秦国和好如初,时间不长,齐楚只见便出现了摩擦。

    也难怪,两国的军队混编一处,没了战争的军人特别容易出现无事生非的事情,双方从最开始的口角发展到拳脚相加,最后到了动刀动枪的地步。

    双方的将领又都是护短的性格,只看见自己人吃亏看不见自己人沾光,发生了打斗事件之后谁也不愿意先低头,主将都已如此,更别说下面的士兵们了。

    矛盾进一步激化,两国互递国书,都要求对方向己方认错。

    无果,联军只好分开驻扎,两方都认为对方应该认错,最后谁也不理谁,不过半年时间,齐楚联盟名存实亡。

    然后,齐国拒绝向免费向楚国运送食盐,楚国自打丢了西部国土之后也就丢了池盐产地,食盐全靠从齐国而来的海盐,齐国断了他们的供应,而且开出比卖给他国更高的价格;楚国也不示弱,停掉了对齐国的矿石供应,包括铜铁一类金属矿石和硝、硫磺等制造火药的材料。

    两国这么做,无非像是向对方挑明一点:我的作用比较重要,千万别惹我。

    可惜,他们是半斤八两,都以为自己捏住了对方的脉门,谁也不肯就范。

    楚国太后李焉早就看出了这一点,多次跟李园商议此事,言明只有维持两国继续结盟的关系,才能抵御外来侵犯。

    李园却一直不当回事儿,李焉只好再一次把他传唤道宫里,商议此事。

    “妹妹,你就放心吧!”李园心不在焉的说:“这是小事儿,联盟出现裂痕又不是第一次了,一旦战事重开,所有的矛盾都会瞬间消失的干干净净!”

    李焉担心的说:“我怕的是秦国对楚国开战,大周却没有对齐国开战,到时候齐国人会帮助咱们吗?”

    李园一愣,这的确是个问题,事情真发展到那一步的时候,齐国人肯定不会过来帮忙,他们会以害怕出兵后受到大周偷袭为借口,坐视楚国国土被秦国一点儿一点儿蚕食掉。

    秦人多变,特别是吕不韦上台之后,把他奸商的一面发展的淋漓尽致,当着你的面跟你谈笑,却派人在你背后捅刀子,这事儿他干的的多了。

    李园的后背全是冷汗,他甚至在怀疑秦国之所以在占据上风的时候提出停战,就是为了麻痹楚国君臣,暗中调兵遣将准备发动一场更加凌厉的攻势。

    “妹妹,你提醒的对,是我大意了!”李园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说:“你放心,我这就回去和门客们商议,必须维持与齐国之间的关系,实在不行我豁出面子,主动向齐国认错!”

    李焉点点头。

    可李园回去之后,就被几个奸诈的门客给忽悠住了,把维持两关关系的策略给改了,改成借机吞并齐国,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甚至可以称之为破天荒。

    李园的这个计划没能逃过司马雪然的眼线,消息很快传回了大周。

    “呵呵,这个李园够大胆的!”姬杰做出了评价,说实话他有点儿不相信李园有这么大的能量,在刚刚挨过打之后吞掉一个综合国力并不比自己弱的国家。

    司马雪然持不同意见:“凭借李园的那股狠劲儿,加上手底下一帮狗头军师出谋划策,鹿死谁手犹未可知,说不定他运气好,真一口吞了齐国呢!”

    “那咱们就等着而看好戏吧!”姬杰耸耸肩。

    “怎么,难道你不想从中挑拨一下吗?”司马雪然十分玩味儿的看着他。

    “喂喂,我可是很厚道的人,挑拨的事情从来不会做滴!”姬杰脸上的阴笑出卖了他,哪里有一点儿厚道。

    “你肯定已经有对策了,是吗?”

    “真没有!”姬杰一本正经的说:“既然我已经告知天下一年之内不向别国用兵,那就一定说话算话!至于李园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去吧,吞了齐国算他运气好,没吃上肉还崩掉几颗牙是应该的,反正不管结果怎样,都给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嘿嘿!”

    是这样吗,司马雪然有点儿不太相信。

330 冷眼旁观

    李园摆出一副低三下四的样子,接连送了几封国书,还派去了使臣,这让齐王高兴不已。

    “齐王陛下,我大楚左相国、兵马大元帅李园特邀请您去往楚国边城一晤!”楚国使臣站在齐国的朝堂上,恭恭敬敬的说:“对于之前两**方发生的误会,我放愿意予以最高规格的赔礼道歉,希望您能到场!”

    齐**要答应,相国田康上前一步说:“既然是向我大齐赔礼道歉,又怎么能让我王去楚国边城呢,李园要是真有诚意的话,为什么不来我大齐国都?”

    楚国使者不卑不亢的说:“我楚王年弱,不能亲自向齐王道歉,此次李相国不仅仅代表自己,而且代表了我王和王太后!田相国觉得在临淄城见面合适吗?”

    田康老脸一红,说:“那最起码也应该安排我齐国边城作为会面地点才是!”

    楚国使臣点点头,说:“没问题!其实李相国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了,只是害怕齐王陛下不给我大楚国面子,所以提出在我国边城会面!既然齐王陛下有意与我我国重修旧好,那就依田相国之建,在齐国境内见面,我马上回去通知李相国,请贵方马上确定会面地点,我们将不日启程!”

    “好,那就边城见!”齐王抢在田康前面说:“希望到时候我能看到李相国的诚意!”

    “陛下放心,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其实,楚国使臣出发之前,李园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在齐王有可能选择的三个边城全部安插了人手,除了一小部分刺探情报的人之外,剩下的全是刺客。

    最终,齐王选择在一个名叫康城的边城和李园会晤。

    齐王宫,君王后看着一脸得意的齐王,说:“为娘总觉得李园这次的做法有些不太对劲儿,对齐国的态度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呢?”

    齐王摆摆手说:“母后,不是孩儿说你,这次你肯定多想了!姬杰这人虽然可恨,但从来都是说道做到,他说一年不打咱们肯定不打。李园害怕吕不韦趁他不注意再次犯境,这就体现出大齐的重要性,不然的话他才不会低三下四呢,您就放心吧,这件事交给我处理,我一定会让李园记住,永远不要自大!”

    君王后点点头,心道儿啊,希望你自己也能认识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