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最强谋士 >

第156节

三国之最强谋士-第156节

小说: 三国之最强谋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可惜!这两只老狐狸一动不动,结果就照样了这样的局面。

    扬州庐江郡舒县的周府内,一大约看过去年轻俊俏的少年,额头上的几缕散乱的头发迎风飞舞,少年轻轻的捋了一下头发,低头看着池中畅游的鱼儿,虽然已是寒冬,水却没有非常的冰冷,稍许的,还带着了一点温暖之意,也恰好是这样,这水中的鱼儿,才敢甚至是才能欢快的畅游着。

    “公瑾,你真的决定了?”

    “叔父,侄儿心意已决,如今正是最好的时机,天下已经被两个人彻底的搅浑了,一个董仲颖,一个袁公路!当初,侄儿因年纪轻,不能赶上,而今,再不赶上的话,这一辈子真的就要后悔终生。”

    “既然你心意已决,叔父多说也是无用,不过,公瑾你须谨记一件事情。”周忠面色凝重,眼眸中藏着些许的赞叹已经无奈。

    “叔父请说。”

    自家的叔父对于自己如何,周瑜心里是一清二楚,可以说,他们对待自己,甚至比自己堂兄还要好!

    “公瑾,你的志向,叔父明白,不过,一切小心为上,这个世道已经乱了,人心早已经变得不堪,万事多留一个心眼。”周忠的殷殷教导,周瑜心中闪过一道暖流。

    “侄儿明白。”

    “那你走吧,去完成你的追求,施展你这一身的所学。”周忠说到此处的时候,不由的神情激昂,任何人都想要做到青史留名,永垂不朽!现在,他看到了希望,纵然自己不能实现,但是有一人可以代替他们周家上上下下所有的人完成这个梦想。

    “谨记叔父教诲!”

    周瑜双手抱拳,深深的向周忠躬身行礼,周忠也不避让,神态自然的接受了周瑜这一礼,此礼,他周忠受的起,不仅仅是他,周家的其他的人也受的起,因为在周瑜身上,他们花费了太多的精力!

    三日后,周瑜背上行囊,独自一人骑着马儿上了路,直接前往寿春而去!

    那里!有他想要做的事情!那里有他想要见的人!(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一章好一场春雨

    兴平元年春,刚刚有寒冬转初春,这冬雪刚刚融化,大地变得极为的寒冷,甚至这段时间,比大雪飘摇的寒冬还要冷上几分。南方这边也许还算好,但是北方,就寒冷了不少,就算是开了春,这大棉袄也照样裹在身上。

    泰山郡奉高县城内

    坐落在奉高县城内,靠着左边的地带中坐落着一座府邸,街上的白雪还未彻底的化尽,走在大街上的人,显然也变得的少了一些,只不过,家家户户打开了门窗,有些人站在门口,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同时看着积雪慢慢的融化,也有一部分人则是靠在窗户上,靠着外面的景色,不过这一类人基本都是女子。

    奉高内并没有多么的繁荣,繁荣程度比不上当初的陈留等郡县,纵然现在奉高隐约中成为了兖州的中心,但是大部分上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繁荣堪比当初的洛阳长安之类的东西,奉高城内的百姓从来没有奢望过,饱受了战乱之害的他们,已经不在多奢求什么,能平平安安的过日子,就足够了,再多要求一点,就是能够填报肚子。

    在他们看来,当初也幸亏了那群贼子,不然这么好的君主,怎么可能入主泰山,不入住泰山,那里还有这样的好日子,也不晓得这外面的人,到底是多么的羡慕他们所过的日子,比之那些人流离失所的人的日子,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太过了,好的已经让人不敢多要求什么。

    什么事情都需要经过对比,一经过对比,任何人都会熄了心中的那种念想。

    一大早,天刚刚亮,陈修就已经走出了房门,站在门口,看着外面下着的大雪,没过多久后,身后一双柔弱无骨的柔夷轻轻的搭在陈修的肩膀上,一袭大衣轻轻的披在了陈修的身上。

    “天还未亮,你起来作甚。”陈修声音难得温柔了下来,这温柔之中,藏着三分的责怪。

    “夫君,你曾说过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早起,为妻者自当早起。”

    “贞儿你这张嘴倒是变得越来越厉害,连我都要逊你几分。”

    糜贞俏脸一红,紧紧的偎依在陈修的背后,静静的享受着难的的温情,陈修握着糜贞的手,拍了拍几下,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初平四年冬,大战结束,曹操得到了自己的所要的东西后,就撤兵回到了泰山,一回到泰山的曹操,便把身在阳平郡的陈修给召了回来,派遣其他的人与徐晃合作共同治理阳平,与此同时,因现在陶谦已经躺在床上,根本就起来不来,清河国就自然而然的变成了曹操的领地。

    一下子,冀州三块地方就成了曹操的领地,清河国、阳平郡以及黑山褚燕所占领的魏郡,这三个地方呈犄角之势力,可以做到一方有难,两方支援,就算这三方对于袁绍的进攻有些力所不及,但还是可以撑到曹操发兵支援!

    简单的来说,这三块地方已经不姓袁了,今后改姓曹!

    陈修从阳平郡回来后,郭嘉、陈宫二人也从下邳、琅琊二地赶回了泰山,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好了,接下来,就是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已经忙碌了多年,也是时候放松一下身心。

    一回到泰山奉高的陈修,就立即向曹操说明了事情,曹操一听,楞了一下,随之笑了起来,他有些忘记了,当初那个稚嫩的少年,早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

    当即,曹操亲自做媒,与陈母二人一同前往糜家为陈修了下了聘礼,见到曹操亲自来了,糜竺与糜兰两兄弟吓了一跳,本以为尽量高估了陈修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如今一见,想来还是嘀咕了,与此同时的是,他们也庆幸当初做了投靠曹操的决定。

    父母之言,媒妁之语,该有的礼仪都有了,其他的事情就是水到渠成,男方提亲,女方也是你情我愿的,根本没有拒绝,这样一桩美事就是这样成了!

    陈修大婚那一日,奉高县城内,灯火通明,这是曹操给陈修的待遇,也是回报陈修这些年来的不离不弃之情,而且当日,来的人,尽是兖州的高层,甚至可以说是兖州的决策层,没有落下一个全部到齐,本来这样的事情,容易遭到君主的忌讳,但是曹操那一次,心中没有任何的忌讳,甚至心中还有一点的欣喜,对于陈修,他不同于其他的人。

    在他最落魄的时候,这个少年果断的跟随了他,从一无所有到如今成为北方雄霸一方的霸主,其中到底是遭了多少的罪,曹操心里很清楚,兖州群臣中,陈修在曹操心里占的地位很重,甚至比已经死去的卫兹还要重,对于陈修,曹操觉得自己与他的关系,并不是君臣关系,更像是朋友关系!

    都是王者无朋友!但是那一个人希望自己是真的没有朋友。

    自从陈修大婚后,陈母已经不把目光放在陈修身上,而是放在了糜贞身上,时刻的紧盯着糜贞的肚子,陈母现在也想开了,这个世道,无论是生男生女都好,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活到下一刻,当然了,如果能生男孩自然是最好不过,现在陈母想要的就是膝下承欢。

    现在的糜贞压力也是有点大,自从二人大婚以来,糜贞时不时的就被陈母叫了过去,炖了不少的养胎的补品给糜贞吃。

    “先生。。。。先生。。。”就在二人享受难得温馨的时候,急促的声音打破了此间的温馨,陈修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抹不悦,要不是这两少年是曹操的儿子,他真想一巴掌给拍过去。

    在他大婚之后,曹操就让自家的两个儿子拜在他的门下,当了他的学生,起初的陈修是拒绝的,因为怕麻烦,但是拒绝不了曹操,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一个熊孩子就算了,另外一个人已经十七八之龄,这做起事情来,还是风风火火的,大儿子曹昂虽然做事风风火火的但是在陈修看来却是最有曹操当年的风范。

    突然间,天空黑了下来,淅淅沥沥的开始下起了小雨,在庭院中奔跑的两个少年,身子瞬间被淋湿了,陈修见状,不禁哑然失笑,随之不知想到了什么,口中低喃了一句:“好一场春雨。”

    ps:今天还是一章,感冒差不多快好了,明天恢复正常,这两天,还请书友们多担待担待,谢谢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二章 天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 上

    随着这场春雨的落下,庭院内变得湿沥沥,曹昂与曹丕踩着小步子,快速的来到了陈修的面前,二人都露出了一抹笑容,只是自觉得身上沾染的雨水,怪不好意思的,扰了扰头,倒也没有继续靠进去,糜贞见状噗嗤笑了一声,随之从陈修的身后越了出去,走到陈修的另外一间厢房中,拿了几件衣裳出来,并且吩咐下去,烧几桶热水,给这两个人驱驱寒。

    这个时候,要是一不小心着了凉,那可是天大的事情!要是治不好,这小命就要归了阎罗去了,这个并不是恐吓,而是时常会发生的事情,没过多久后,让下人端了两碗热水上来,让这二人喝上一口,先暖一暖身子,当然像这个时候,最好还是喝上一碗姜汤,不过,姜现在还是印度那边乖乖的呆着,并不曾流传进来。

    看着两个小子喝着刚刚烧开的开水,小心翼翼的喝着,这二人眼角处还闪过一抹得意,小的这样,陈修还能想的通,毕竟现在的曹丕也才七岁大,七岁大的孩子你还真的不能过于指望什么,指望他能懂晓事理?虽然依照曹操这样的家世,他的两个儿子,还有一个正在蹒跚学步的娃娃之外,其余两个人,该懂得一些礼仪,都基本要懂,只不过,天性难掩,再加上,陈修对于这二人并不是太过的束缚,故而这二人在他面前倒也算是放的开。

    “子修,你名字中带有一个修字,倒是与我有缘,曹公令我教授你们二人,从那时起,我便是你们二人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我不想在我手上教授出那种不仁不义之徒,你父乃是当世豪杰,当今的基业,都是你父用命打拼出来的,其中的艰辛,子修你应该最清楚,战场的厮杀,你没比其他人少经历过,你弟年幼,尚且不懂,但你。。。。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愿意愿意收你为徒,教授你学问。”

    “昂懂。”曹昂头发上沾染着雨水,慎重的点头,头发上的雨水随之散开,他乃是长子,比他二弟的年龄,可以说是差了将近十岁,十岁的年龄,让他早早的就上了战场,这些年来,跟随在夏侯渊身边,也算是东征西讨的,立下过不少的功劳,小小的年纪,身上的伤痕却并不是一些战场的老兵来的少。

    现在兖州上上下下的文臣武将都非常看到曹昂,都觉得曹昂乃是接替曹操位置的不二人选,有他在,曹操的基业可保,甚至他们也不用担心,今后出现卸磨杀驴的事情。

    只不过,曹昂虽然在战场上纵横厮杀,与夏侯渊等人的交情也算是不错,其实夏侯渊等人,按照辈分,曹昂还是要叫上一声叔父,假如曹昂不是曹操的儿子,那么夏侯渊等人定然会传授自己的真本领,但恰恰曹昂乃是曹操的大儿子,故而,夏侯渊等人只是传授了一些皮毛的东西给曹昂,并没有把独属于自己的那一套传给了曹昂。

    找传人,可以倾囊相授,甚至可以把自己的风格也传过去,但是曹昂乃是曹操百年之后他们势力的主君,主君者学这些无用,主君者只要需要稍微懂,懂的行军打仗,懂得行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障碍,以及军中的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这样今后有利于统治。

    君主者!学的是帝王心术,学的是平衡之道!

    现在的曹操并不是适合这些,但是他的儿子就不一定了。

    只不过,帝王心术陈修不懂!他懂的乃是为人之道,至于帝王心术这样的东西,还是交于荀彧或者是陈宫、程昱来教,都要比他来的好。

    “大学问,我不懂,我拜在荀公门下,授其恩典,至今不敢忘,只可惜。。。哎,此事不说,在荀公门下,我受益匪浅,学的最多的,并非是经世治学之道,乃是为人之道!今日,算是你我师徒三人,第一次上课,那么,为师今日给你们上的第一课,内同则是为人之道,你们需要谨记在心!”

    等待着曹昂曹丕两兄弟洗了一个热水澡,穿上一件干净的衣服后,二人来到陈修的书房内,端坐着,听着陈修娓娓道诉的东西,二人面上都慎重的颔首,这个事情,他们的父亲也曾与他们说过,来着陈修这边学的并非是书籍上可以学到的内容,学习其他的东西,他父亲也早就安排好了,并非是在陈修这边上的。而且陈修刚才所说的一番话倒是让他们二人有点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讲论他们还真的没有听谁慎重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