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99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主父偃就是这样被逼着,离开齐鲁,远走燕赵。
像主父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公羊,虽然还不至于跟鲁儒一样那么的霸道。
但也温柔不到那里去。
在公羊学派的大本营和那些公羊学占优势的地区。
黄老学派和法家的人,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
但是,韩诗派、谷梁派、思孟学派和重民学派以及荀子学派的人,却肯定会泪流满面的告诉你,他们在当地过的有多么艰难。
公羊的霸道,自然不可避免的引发了反弹。
这才让韩婴拉起了声势浩大的联盟。
如今,在这石渠阁,双方,更是拉开了架势,真刀真枪的明火执仗的大打出手。
思孟、重民、荀子,三派打的不可开交,彼此都揭对方的短,挑人家的错。
而等到公羊上台时,除了思孟和楚诗派外的,其他所有派系,都群起而攻之。
在地方上,公羊人多。
但在石渠阁上,公羊却是少数派。
董仲舒和胡毋生,一时间都有些招架不住。
这种混乱的局面,让刘彻和诸侯王以及列侯们,都看得有些皱眉。
甚至有人悄悄嘀咕着:“这儒门各派,不是一直在提倡着‘中庸’和‘仁义道德’吗?他们怎么连同是孔子传人的同门,都不能容纳?”
这确实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也让正在打的不可开交的儒家各派在听到类似的话后,忽然之间就收手。
因为他们发现,他们好像做错了什么事情?
儒家内部的矛盾,怎么可以公开让旁人知道?
这岂非是明白无误的告诉天下人,尤其是今日在场的贵族公卿和皇室成员:我们说的中庸和仁义道德,仁义爱人,都只是忽悠人的?我们与鲁儒,其实本质上,都没有区别?我们说爱人,仁义、中庸,其实都只是要让别人爱我们,别人对我们中庸,对我们仁义?
这真是太尴尬了!
除了荀子学派外,其他学派的巨头和领袖都是一脸的悻悻然。
倒是荀子学派,一脸的意犹未尽。
战斗、嘴炮,荀子的拥泵们还真不怕人。
对荀子和他的徒子徒孙来说,真理应该越辩越明。
“下次再与尔等孟子的徒子徒孙们好好谈论一下‘道’‘理’!”荀子学派的几位巨头都是这样说着。
这场混战,对整个汉室的公卿列侯以及诸侯王和皇室,都造成了严重冲击。
譬如,刘彻的两个亲爱的弟弟,江都王刘阏以及蒙王刘非,都是一脸懵逼。
今日,真是让他们大开眼界!
倒是刘彻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儒家!
自古以来,他们都是如此。
对儒生来说,义理和理论,这些虚的东西,才是最重要,最致命、最关键的问题。
所以,历朝历代,都有儒生和清流大喊着:XX养士三百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然后集体冲向皇帝:皇帝小儿,今天这个事情,你不给我们解释清楚,我们撞死在这里!
但实际上,他们要解决的,只是皇帝想给自己的老爹上尊号的问题,或者皇帝想让自己的某个儿子当太子的事情。
至于,到了真正关乎国家民族兴衰的大事上面。
他们却是踢皮球踢的不亦乐乎。
什么?江南饥荒?那肯定是皇帝不修德!快快下罪己诏!
什么?陕西民变?那必然是皇帝做错了事情!快快下罪己诏!
什么?国库没钱了,陛下要加税?而且还要收工商税、矿税?昏君!天下的钱是有定量的!你怎么可以加税?怎么可以与民争利?
哦……
只是加田税啊……
这个倒是可以……
当然,儒家内部也不是没有清醒者,能看到这些问题,想要做一些事情。
但,无论是王安石,还是张居正,他们都失败了。
他们失败的原因,虽然有他们自己的问题,但,那些自己不想做事,还阻拦别人做事的儒生,绝对是失败原因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所以,刘彻一直认为,中国的问题,就是儒生、农民还有军队。
这三个群体变好了,中国就一定会好!
反之,则必然内忧外患,风雨不绝。
……………………………………
今天多写点!(未完待续。)
第一千两百三十节 调、教儒家(1)
如今,农民在汉室,虽然过的不是很好。
但也绝对不差。
特别是关中的农民,基本上七成以上的农民和底层百姓,可以保持温饱。
中产阶级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
而且受益于对外战争的红利。
整个关中和北方的农民家庭,有相当数量,开始突破了阶级的限制,依靠军功,成为一个个军功贵族家庭。
关东农民,虽然生活不如北方,也没有粮食保护政策。
但,由于盐铁官营,大量新式农具的运用和大量新技术的推广,也让他们受益不少。
生活比起从前,应该是相对舒服了一些,宽裕了一些,能多养活一些孩子。
从元德二年开始,汉室就迎来了一波婴儿潮。
五年间,根据丞相府和大农衙门的统计,天下人口大致增长了接近三成。
总增幅预计如今应该超过了一千万!(在中国历史,大部分王朝都只统计成年男子,但秦汉不同,秦汉不仅仅统计成年男子,更统计四岁以上的幼童,而在成年人口之中,男女全部统计,因为秦汉承认和认可,女性也可以成为户主,并享有财产继承权,甚至贵族女性还拥有离婚的权力)
最多十五年后,这些新出生的人口,就将扛起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对于跟天朝太祖一样,相信人多就是力量的刘彻,一直就认为,百姓应该多生养多生育孩子。
一个是对民族犯罪,两个太少,三个继续努力,四个及格,五个不错……
这也是汉室政权长久以来的认知——一夫狭五口而治百田,这才是理想社会。
而人口的增长,也意味着,包括河套、安东和三越在内的新疆土,未来绝对不愁没有人口去填充和开发以及建设。
百年后,这些地区,就可能会跟今日的汉家郡县一样,彻底成为中国自古以来就不可分割的土地!
所以,农民的问题,如今虽然谈不上多好,但也不差。
可以通过慢慢调整和鼓励百姓使用各种新技术和和工具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确保基层和底层的英雄豪杰,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迁跃到更高的阶层。
而军队问题,现在也不用太担心。
汉军的士气和战斗力,都已经达到了一个近乎开国以来的巅峰。
刘彻只需要担心军队里的将官太过于骄傲和自大,防止出现骄兵必败的现象。
而这一点,可以通过武苑的培训和教育,来改善军队军官的素养和加强忠诚度。
但这儒生,却一直就是汉室历代统治者的心病。
打从刘邦开始,儒生就一直不给刘氏省心。
当年,鲁儒们举兵反抗汉天子的统治,要给项羽披麻戴孝,就活生生的恶心了刘邦和汉室的开国功臣们一把。
其后,在吕后时期,儒生们又是上跳下蹿,跳的不亦乐乎。
吕后不耐烦,一巴掌拍下去,拍死了不少。
但,这也只是暂时吓住了儒生。
等到吕后一死,这些家伙就卷土重来。
诸侯大臣反吕联盟之中,不乏有儒生的影子出没。
太宗之时的新恒平一案,你觉得只是一个新恒平在跳?
新恒平背后没有人?
可能吗?
你难道觉得,一个方士神棍,能玩的出黄龙改元这样的事情?
要知道,新恒平,当年玩的可是打着汉室是土德这样的事情。
更有儒生亲自出来站台。
譬如鲁儒派……
什么成纪出黄龙……
看着就跟儒生一直玩的把戏,一模一样,更与其后历史上董仲舒玩的天人感应一脉相承。
而此事的详细经过,更是被史官明确记载在皇室档案之中。
当年,刘彻也曾经亲自派使者,前往北平,跟张苍当面询问过当年事情的始末。
所以刘彻知道,新恒平,本质上,其实就是儒家的鲁儒和某几个派系推到前台的替死鬼。
他们假借着宗教和神棍,想要反攻倒算!
幸亏,他们找的是新恒平那样的二货,不然,还真要被他们搞定!
要知道,黄龙改元,最终目标就是要将汉室的属性从水德改为土德!
仅仅是这一个目标,就足以让汉室换皮。
改换王朝属性,就跟后世的政权变色一样。
所有的相关法律政策和国策,都会跟着王朝属性变色一样变动。
而或许也是因为在新恒平之事上吃了亏。
所以,后来董仲舒干脆自己跳出来,玩天人感应,搞谶讳政治,用春秋决狱。
这无疑是一个历史的大退步。
几乎抹杀掉了战国以来,法家和墨家以及黄老派的一切努力和血汗。
将中国的政治,从人治和法治相混合,一脚踹回了宗周和殷商时期的巫神治世。
只不过,将鬼神变成了儒家的先贤以及春秋之书而已。
这太荒唐了!
所以,刘彻一上台,就明确表示和暗示了对儒家的不满。
这些年来在皇权的压力下,儒家确实在改良和变革。
但……
改良的还不够多!变革的还不够快!
儒家内部,能够让刘彻欣赏和喜欢的东西也还不够多!
最重要的是,儒家的那个喜欢高谈阔论,但却不爱实事求是的毛病,依然存在,而且根深蒂固。
这些年来,儒家的改变,刘彻看的清清楚楚。
他们只是改变了一些皮毛,在一些方向上进行了调整。
这有毛用?
儒家还是那个儒家。
晏子的评价,在今天依然适用于儒生——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
当然,儒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全身都是罪。
那样的话,刘彻早就命令军队,用暴力抹杀,通过行政和法律,彻底毁灭它了——现在,只要刘彻愿意,分分钟可以让儒家这个学派,跟杨朱学派一样,绝迹世界!
事实是——儒生还是有用的。
而且有巨大作用。
最起码,在教育领域,儒家独步百家,傲视群雄。
现在中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知识分子,是儒家培养和挖掘出来的。
而且,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儒家还是一个巨大的孵化器。
在历史上,墨家、法家和杂家的诞生,都与儒家有直接关系!
子夏先生,教育了中国第一批法家。
荀子教育了中国最后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墨翟先生,最初曾经是由一个儒生教育出来的……
杂家的吕不韦,深受孟子思想影响。
未来,在儒家身上,可能还会诞生更多不同的思想派系。
就是今天,思孟学派和重民学派,都隐隐有了些后世米帝的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影子。
公羊学派,更是诸夏民族主义的温床。
除此之外,儒生还大都是守序的力量。
他们虽然缺点无数,毛病不少,但不造反,而且愚忠。
就这一点,刘彻就没办法没理由去对付他们。
所以,刘彻才会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之中包括了儒生。
儒生能够教育好,就足以解决很多问题。
但想要教育好儒生,谈何容易?
历史上,曾经做过类似努力的雄主霸王,数都数不清楚。
但结果,都是相同的。
等这些雄主霸王一去世,没有了镇压者和鞭策者,儒生立刻就固态萌发,而且,变本加厉!
譬如朱元璋和朱棣一死,儒生们立刻就反攻倒算,在成化年间,几乎摧毁了一切朱元璋和朱棣的政策。
所以,刘彻干脆就从不考虑,让儒生来秉政这个选择。
让他一直在野!
这样的好处,很多很多。
首先,儒生在野的话,那,他们就不会腐朽堕落。
其次,儒生在野的话,那他们就失去了直接影响和干涉国策民生的机会。
最多只能嗡嗡嗡的在外面鼓噪!
再者,在野的儒生,一定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领域。
你看,现在公羊、谷梁和思孟、重民,不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