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60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胶东王国,现在就有汉室除江都的造船厂外最大的船厂。
这个海军基地,刘彻很看重。
所以,也就不准备动他了。
当然,经过此事后,刘彻已经做出了决定了。
那就是要继续收拢诸侯王的权力!
在过去,诸侯王们,拥有任命千石以上两千石以下官员的特权。
靠着这些特权,他们自然可以作威作福。
甚至刘卬那个混账,还把官职拿出来明码标价,搞起了拍卖。
这个刘彻是怎么也忍不了的!
“拟诏吧!”刘彻看着汲黯:“从今以后,收天下诸侯王,除梁王、江都外,一切四百石以上官吏任免权,再让太常准备,从天下名士之中遴选德行高尚之人,为诸侯王太傅,仔细教导,不可令济南故事重演!”
这其实是早就该干的事情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吴楚之乱后,刘彻的老爹,就花了三年时间,慢慢的将这些权力都收归中央。
但刘彻登基后,这个进程就停滞了。
如今,在济南这档子事情发生后,刘彻当然不能继续容忍这样的情况了。
“诺!”汲黯叩首而去。
“齐国……”刘彻摇摇头。
他虽然不准备找刘将闾麻烦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刘将闾就没麻烦了。
这个王叔的麻烦还大着呢!
不为别的。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齐国这个天下头号的经济强国,盯上它的人,从吕后开始到现在。起码能凑出一个加强排!
便是刘彻,若非他已经是皇帝了。
恐怕也要对那个每年单单是合法的收入,就多达一万万钱和数千金的大国饶有兴致。
据刘彻所知,他的兄弟们,除了刘阏是一心想着回到中原外,其他人。几乎都打上了齐国的主意。
连刘荣都为此跑来跟刘彻低头服软了。
能不能在兄弟们的觊觎下保住自己的齐国,刘彻也为刘将闾捏了一把汗。
毕竟,只要他的兄弟们团结起来,在东宫那边,把刘将闾踢去什么临江长沙,不是不可能。
将这些事情放到一边。
刘彻对王道吩咐一声:“去给朕将绣衣卫的报告拿来!”
“诺!”王道领命而去。
没多久,就抱着足足一个箱子的报告回来。
“念给朕听吧……”刘彻闭着眼睛道。
“诺!”
王道将箱子打开,拿起里面的那些报告,念了起来。
刘彻则闭着眼睛听着。
绣衣卫的报告。基本都是些民间的琐事,以及打探而来的官场议论。
刘彻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都要在休息的时候,听上一两个时辰。
讲老实话,这些报告的内容,大都很枯燥,讲的也是民间议论的焦点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情。
但,地方上的焦点和重大的事情。到了国家层面,常常就会变得无足轻重。
但刘彻依然坚持这样。而且已经坚持了两年。
因为,刘彻清楚,这样的好习惯,有助于他这个宅在皇宫的君王,了解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对这个国家的社会变化。有所了解。
不然的话,你能相信,一个天天宅在宫里面,最多去上林苑散散心的皇帝,能知道现在国家的现状和百姓们关注的事情究竟是什么?
搞笑吧!
哪怕是后世资讯爆炸的世界。也尚且有某些国家的政要,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国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成天都只知道吹牛打屁,翻来覆去的念那些都被说烂了的陈词滥调。
结果就是,统治精英跟底层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然后,某个领导于是就经常闹出许多低级笑话。
更可怕的是,那个领导还不知道自己闹笑话了。
自以为自己很英明神武。
刘彻对此,一直引以为戒。
身为皇帝,身为统治者,必须时刻关注和了解,自己的国家的底层百姓,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关心和瞩目的事情。
这样,才能针对性的做出政策调整和部署。
这次,绣衣卫报告的,基本都是士林舆论和市井百姓以及贵族官员们,在私底下对刘彻诏命的看法和议论。
甚至有些人的议论,很刺耳。
但没关系,事情都做了,难道还怕人说不成?
大丈夫敢作敢当!
更何况,这个事情,刘彻问心无愧。
一些跳梁小丑的叫嚣和诋毁,就由得他们去了。
反正,对舆论,老刘家向来都是——你可以说话,但朕可以不听!
相比起官僚贵族和士林,刘彻更关心,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因为,这些农民虽然是文盲,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反应,才是最真实的。
为什么当年,太宗皇帝在听到了‘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两人不能容’的民谣后,马上就封淮南厉王的三子为王?
这是因为,太宗皇帝知道,且不论这个童谣是否是被人故意创造的。
但它能在民间广泛传唱。
这就说明了,老百姓们,对皇家内部的权力倾轧和兄弟残杀的反感和厌恶。
百姓不希望自己的君王,是一个对兄弟都能狠下手来的人。
他们希望看到一位对兄弟亲爱,对百姓仁慈,对大臣宽宏的明君。
太宗于是顺应民心,成为了百姓心里面的那个理想的君王。
于是,他成了圣人。
如今,刘彻也是这样。
老百姓希望他是个什么样子的皇帝,他就会主动向那个方向靠拢。
之前,刘彻每次明诏天下,基本都是在参考了绣衣卫报告的民间情况后,针对性的调整用词,将他自己一步步塑造成了一个爱民如子,天生神圣,受命于天,无所不能的君王。
而这个决策,很明智。
百姓们慢慢的将刘彻与他们理想中的君王形象重叠起来。
于是,就造就了今天,刘彻至高无上,无人可制的权柄。
从十步之内,到万里之外,甚至南越、闽越,他的威权,行于四海。
刘彻最近甚至听说,连匈奴,都有他的祭祀了。
真是让他哭笑不得。
“果然,百姓们是希望皇帝能跟他们站在一起的……”
听着王道念着的报告,刘彻在心里面,不无得意的点点头。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中国的百姓,不管过去现在未来,都有着深厚的明君情节。
只要皇帝能稍微照顾他们,能稍微看重他们,他们就愿意给皇帝卖命了。
若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捞到好处。
那这个皇帝,必然就会成为圣人!
刘彻这次果断处置济南的事情,让他在民间狠狠的再次刷了一波脸,绣衣卫报告,甚至有百姓开始以圣人、圣王、圣主这样的至高尊称来称呼他这个皇帝了。
这让刘彻顿时就感觉,自己的辛苦和努力没有白费。
但,刘彻也依然清楚。
这个世界上,最善变的人,就是人民群众自己了。
所以,唐太宗说: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必须,时刻注意,百姓的生活和人生安全。
不然的话,一旦大变来临,他可能会措手不及。
…………………………
刘彻在甘泉宫泡温泉的时候。
万里之外的霓虹列岛,陈嬌已经准备返航了。
他此行,非常顺利。
在这些无名的列岛上,短短半个月不到,就抓了数千的倭奴,而成本,则几乎为零。
这些矮个子的倭奴,甚至将他和他的舰队视为神明,根本不用动手,就有人愿意跑来给他服务了。
除了倭奴之外,陈嬌手里面,还拿着几块狗头金。
“这倭奴之属的岛上,好像黄金有不少?”陈嬌挠挠头,在心里猜测着。
怀化发现金砂河之前,好像就曾经大量发现了狗头金,很多时候,甚至有人在河边都能捡到。
而这倭奴列岛上,也有狗头金。
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
“这里也有黄金富矿?”陈嬌在心里猜测。
“等吾下次再来之时,一定弄清楚这个问题!”
若是能清楚这倭奴之属的列岛上的金矿存在。
那么……
陈嬌知道,自己可能要发大财了!(未完待续。)
PS:等下还有,虽然很困~但既然承诺了,就一定会做到!
大家可以先睡~明天早上起来再看!
第七百七十一节 匈奴的试探(1)
当夏天渐渐走向尾声时,草原上的匈奴部族,也开始进入了战争状态。
从匈奴帝国诞生至今为止的所有岁月。
这个草原上的游牧帝国,就开始了一种有别于之前和之后所有在这个草原上称霸的帝国的作战方式。
匈奴人虽然是以骑兵为主的机动作战部队。
但,通常,匈奴人解决敌人的方法,是下马步战。
不管是与汉军作战,还是跟西方的月氏,曾经的东胡,匈奴人通常都是用白刃战,击溃自己敌人,靠勇气和力量,震慑草原上的部族。
这个问题,倒是很好解释的。
因为,此时,唯有汉室,在自己的骑兵部队里,开始装备马镫、马鞍和马蹄铁这骑兵三神器。
匈奴骑兵,自然没有,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三样装备的存在。
骑在光滑的马背上的匈奴人,纵然骑术再怎么高超,绝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在无处借力的马背上,去跟敌人厮杀、格斗。
所以,匈奴骑兵在冲锋的时候,一般是先在远距离用弓射,以求打散对方的阵型。
但,假如敌人严正以待,保持了良好的阵型。
那么,匈奴人通常就不得不下马步战。
白刃战,向来就是匈奴的骄傲所在。
他们靠着简单的青铜铤和青铜刀甚至骨刀,与敌人血拼,靠着野蛮的体魄,战胜自己的敌人。
而假如作战不利,撤退的时候。匈奴人也很有讲究。
他们擅长打回马枪。
既在撤退过程中,忽然组织一支骑兵精锐。回身用弓箭,去狙击追击的敌人骑兵。
而这种战法。常常能取得奇效。
因为,追逐他们的敌人,通常很难继续保持完整的队形。
一旦回马枪战术奏效,匈奴人马上就会从撤退,变成再次决战。
将那些追击追击的敌人,歼灭在混乱和无序中。(注1)
除了这个特征外,匈奴帝国还有一个跟之后所有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帝国,截然不同的制度。
到现在为止,所有匈奴帝国的大规模对外军事行动。全部都是在冬天进行的。
这包括了他们所有与汉朝的战争。
而不是跟之后的那些曾在这个草原上崛起的游牧民族那样,会在夏秋两季,发动战争。(注2)
这种奇怪的行为,跟匈奴人本身的传统,还有包括西域在内的所有农耕民族此时的耕作方式息息相关。
对匈奴人来说,假如一次大规模的对外作战,不能抢回足够多的物资和资源,尤其是粮食与人口,那么。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灾难!
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倘若回报却不及付出。
整个部族来年,就要陷入饥饿。
所以。匈奴帝国,每次对外作战,都会选择在自己的猎物将粮食收割入仓后进行。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这次作战至少不亏本。
对游牧民族来说。假如对外作战,不能占到便宜。那跟自杀没有区别。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这些年,匈奴人越来越不想南下去长城内劫掠了。
因为,抢不到东西不说,还要崩掉一口牙!
曾经的右贤王更是因为入侵汉朝失败,而被军臣抓住机会,发动政变,清洗了整个派系!
此刻,匈奴人的主力,来到了从前属于乌孙人的地盘。
在乌孙败亡后,此地曾经出现过短暂的真空。
但很快,这个真空就被补上了。
军臣将他的忠犬,本来在河套地区作为入侵汉朝的急先锋的白羊部落,封在这里。
乌孙王国,也因此更名为白羊王国。
“大宛人的麦子快熟了!”军臣拿着马鞭,笑着说道:“愿天神保佑,大宛今年能有一个丰收!”
虽然看上去,似乎很可笑。
匈奴人会给自己的敌人祈祷?
但,事实上,匈奴每次南侵也会同样祈祷,汉朝丰收。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保证自己能够捞上一大笔财富。
但,对现在的匈奴来说。
假如要对大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