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37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刘彻这道诏书,却是一脚把原本已经开始向文官政府前进的汉室,踢回了军国主义的怀抱。
而且,刘彻做的比秦朝还绝。
亭长、里正,虽然看似不起眼。
但,稍微有点见识都知道,这地方的亭长、里正,等于是一个旱涝保收的金饭碗。
只要稍微用点心,必定能让一个家庭从此过上小康生活,手段厉害些的,甚至就是地方的土皇帝。
从前,这些职位,都是郡守、县令等层层官员私相授受。
基本都是由各自的亲信心腹乃至于狗腿子担任。
也是各级官员,丢出去激励手下的胡萝卜之一。
而刘彻此诏之后,亭长、里正等职位,就要被武夫集团包圆了。
那些列侯、将军乃至于都尉、校尉,谁没有个亲兵或者过命的兄弟?
战场上刀枪无眼,难保伤残乃至于阵亡。
以前,伤残士卒、阵亡同袍,大家最多只能给其争一争抚恤待遇,关系近的,最多照看一下后辈,接济一二。
像周亚夫,他的俸禄和封地食邑之钱,大半都是拿起接济阵亡士卒的遗孤以及伤残者的生活了。
而现在,此诏一下,周亚夫恐怕也要按耐不住,光明正大的给自己的手下谋福利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而随着地方上的亭长、里正,逐渐为伤残、退役士卒将官把持。
整个汉室,也就将变成一个比秦王朝还恐怖的战争机器。
刘彻对此有着无比清楚和清晰的认知。
但他也没有办法!
中国自古就是皇权不下乡。
像秦王朝那样的怪胎,只得一个。
就连汉室,其实基层的官府也只到乡一级。
再下去,就要仰仗三老和地方乡绅的配合。
甚至,就连两千年以后的那个天朝,当王朝统治到了六十年以后,也要重提‘乡贤’一词。
所谓的乡贤是什么?
任何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陌生。
这帮人,就是吃入不吐骨头的恶魔。
所谓的王朝周期律的缔造者,一半是老天爷,一半就是这些人。
刘彻不愿意自己统治的国家,成为‘乡贤’的乐园,就只能放出军国主义这头怪兽。
至少,刘彻觉得,军国主义比起地主乡绅率兽食人好太多了!
而在另一个方面,以退伍伤残军人作为地方最基层的管理者,旁的不说,起码在尚武这一点上,是没错的。
更何况,伤残退伍军人,经受过军队的磨砺后,无论眼光还是见识,肯定要强过哪些宅在乡村的土财主。
姑且不论他们的良心是否会比地主乡绅们好一点。
但至少,有见识的人跟没见识的人,那是两个级别的存在。
而且,三五年后,刘彻的布局完成,地方基层的亭长与里正都换成了退役伤残军人,到那个时候,就可以颁布动员法,实现真正的全民皆兵!
虽然有着如此多的打算和计划,但刘彻还是觉得不安。
武人势力太强势,所有皇帝都会本能的不安。
但转念一想,刘彻就晒笑了起来:“比起武将集团,文官集团才是真正的怪兽,朕即以考举放出了文官集团,若不放出武将加以制衡,未来的汉室,岂非要变成软脚虾了?”
这样一想,刘彻心里就舒服多了。(未完待续……)
PS:这几天俗事缠身。
明天要坐火车回家~然后办各种证明~然后就化身房奴一员,真可伶~
第五百零九节 祸事
刘彻一脚把汉室的政体重新踢回军国主义。
关中和北方郡国自然是高呼天子圣明,体恤士民。
但南方就不同了。
北方是武人的大本营,也是直面匈奴压力的第一线,几十年来,北方的地主豪强,官宦世家,其实已经与武将集团合为一体。
之后将近千年,关陇武将集团,就是决定王朝命运,天下兴衰的主要力量之一。
但南方承平日久,什么匈奴,什么夷狄,都跟他们离得远远的。
对于外敌入寇,也没有什么切肤之痛。
地方上的豪强地主,脑子里面想的,也只有怎么兼并更多土地,获得更多财富。
北方士族,传家之训是: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以武一切,以文持之。
但到了南方,事情就掉了个个。
南方士族,以袁盎来说吧,袁氏家族压根就没想着往军队发展。
袁盎的子侄,基本都拼命在家乡兼并土地,鱼肉乡邻。
窦婴的好基友,武将出身的灌夫,富贵之后,也是如此,最终惹得天怒人怨,全族被诛。
南方士族里,顶尖的家族,尚且如此,就不必提其他人。
所以,南方郡国的反弹,也就在情理之中。
不过,些许杂音,刘彻都懒得理会。
自有庞大的武将列侯集团去料理那些家伙。
与枪杆子比起来,这些人的抗议和不满,就像小姑娘的挣扎一样。除了引起大汉们癫狂的笑容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但此刻的南方却依然是躁动不已。
盐铁官营。外加亭长、里正今后要用退役伤残士卒,这两个政策压下来。整个长江两岸,都是压抑无比。
假如说,长安是中国的政治中心,那么,临淄城无疑就是中国的商业中心。
这里的手工业无比发达。
临淄城去年最新统计的常住人口户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八万户!
而这八万户中,最起码有三分之二是依赖手工业为生的。
庞大发达的手工业制造,一方面为齐王提供了数之不尽的财赋——齐王一岁在临淄所收税赋,就超过了五千金,钱粮更是无数!
另一方面。却也吸引了无数的食腐鬣狗,闻着味道,循着踪迹,不计死活,前仆后继的涌入临淄。
秦末之时,彭越、栾布,这样的英雄豪杰,最初也不过是临淄城中的大商人的奴仆。
汉室成立后,围绕临淄城中的灰色利益。发生的各种械斗、刺杀、混战,不计其数,死者的尸体,沉在湖里。埋在井中,丢弃在下水道,直到变成白骨。也无人察觉。
而最近十年,类似械斗与仇杀。在临淄城中几乎绝迹。
不是因为齐王终于开始管控临淄的地下势力了。
而是因为,临淄城的地下世界。被统一了!
事实证明,不止官府能带来秩序,‘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同样能带来秩序。
如今的临淄城,明面上是齐王刘将闾的,但在暗地里,在私底下,这座城市的真正主人,名为:刀间!
刀间今年四十多岁的样子,看上去个子矮矮的,身材有些发福,一张脸笑起来,两只眼睛都能眯在一起,任谁初看了,都会以为这只是一位和善友好的大叔。
但任何一个知道了此人发迹经历的人,恐怕都不会用‘和善’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他。
二十年前,刀间只是临淄城里一个小作坊主的庶子。
按道理来说,刀间这一辈子,都没可能有什么大出息。
但是,命运就是如此无常。
二十年前,刀间的父亲经营的作坊,被临淄城里的一位大商贾盯上了。
随即,就有着许多临淄城里的‘英雄豪杰’,上门劝说——当然是带着棍棒甚至刀枪。
有人说:贵人看得起你们刀家,是你们刀家的福气,赶紧献了作坊,拿上一笔丰厚的补偿回家享福吧。
也有人笑呵呵的道:前两个月,某某不愿意将作坊卖给贵人,结果全家‘意外’溺死在自家的水缸里。
更有人不客气的道:交出作坊地契,饶你们一命!
这样的事情,别说过去,就是现在,也时常发生。
大多数的作坊主,遇到这样的情况,都只能选择拿钱走人。
但刀间的父亲仗着自己曾经是齐悼惠王的宫门侍卫,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家里还有四子,俱是临淄城里数得着的好汉。
因此没有将这些人放在眼里。
三天以后的半夜,刀家所住的宅院与作坊燃起大火。
有人曾看到,起火以前,有一伙蒙面人,拿着刀枪,闯进刀家,然后刀家传来了厮杀声。
但这种事情,根本当不得证据。
临淄城的官差在查验后,当即就辟谣,说什么刀家是意外走水,全家都是被火烧死的。
倘若事情就这么了结了。
很快就会被人们所遗忘。
一个全家死绝的小作坊主?谁会记得?
但事情的反转,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一年以后,临淄城爆出一件惊天大案,临淄巨贾,传说中乐善好施,与人为善的大作坊主王某,全家被人杀光,护院与奴仆都没活下来一个,脑袋全部被割下来,挂在辕门上。
随后,有一个男子来到官衙自首,言称自己乃是去岁被灭门的刀家庶子,此次杀人,乃为复仇,与他人无干!
顿时,全城哗然。
按道理,这样的人,做下这样的案子,哪怕是自首,也免不了一死。
可谁成想。齐王宫居然插手了,王宫里的一位贵人传令临淄内史。说:血亲复仇,天经地义。此等义士,应该法外留情。
士林舆论也纷纷同情,许多人都称:汉家以孝治天下,忠臣孝子,应该褒奖,怎能诛杀?
于是,刀间就这样被无罪释放。
过后,大家才知道,刀间当年之所以逃过一劫。乃是因为他身材矮小,火起之时,被母亲和兄长塞到后院的一个水缸中,凶手当时因为害怕官府赶来,匆匆离去,所以没有细查。
而刀间逃过一劫后,却是隐姓埋名,借着一位父亲过去同僚的关系,投身到了齐王身边一位大宦官的兄弟家里做奴仆。在那位大宦官兄弟家里,结识了许多弟兄,大家肝胆相照,听闻了刀间的遭遇后。愤愤不平,于是一起助刀间复仇。
这样的说法,到如今。已经渐成公论。
事实到底如何,只有刀间。自己心里清楚。
随后,刀间靠着‘孝子’的名头。认识了许多有分量的大人物,带着自己的兄弟们,慢慢的在临淄城里打下了一片天地。
两年后,刀间认识的大人物越来越多,投奔他的‘英雄好汉’也越来越多。
刀间于是,将自己的家财拿出来,购置豪华的马车,华美的宝剑,镶嵌着宝石与珠玉的首饰,名贵的青铜器,让这些‘英雄好汉’乘着那些豪华马车,带上宝剑、首饰与青铜器,拿着他的门贴,到处拜访那些贵人。
这些贵人,当然也有着种种烦恼。
譬如,某位王子喜欢斗鸡,但总找不到合适的雄鸡。
某位列侯爱好美人,但是,齐地的女子温婉有余而媚劲不足,颇不如意。
又有某位世家子弟,总爱策马狂奔,但不小心撞死撞伤了平民,担心被人告到长安,惹来廷尉和御史。
这个时候,刀间手下的‘英雄好汉’们就非常善解人意的主动出手了。
爱好斗鸡的王子,没几天就见到了让他心花怒放的一只矫健雄鸡,从此斗鸡战无不胜。
喜欢美人的列侯,不久后就得到了十余位从邯郸来的娇媚美人,每一位都有着种种技巧,一颦一笑都那么的迷人。
撞死撞伤了平民的世家子弟,很快就得知,有人去了临淄衙门自首,坦承就是自己不小心撞伤或撞死了人,甘请上官治罪,还愿意赔偿死伤者。
而那些死伤者的家属,很快也得到了一笔不菲的赔偿以及许多方方面面的威逼利诱,于是,纷纷撤诉。
民不举而官不纠,何况苦主都已经得到了赔偿,犯人也认罪伏法。
世家子弟担忧的祸患消弭于无形。
于是,大家都觉得,刀间这个朋友,确实很好。
然后,临淄就成了刀间的天下。
任你是何方豪杰,那路英雄,进了临淄,立刻就有人上门,招揽。
说是刀公赏识你的才干,愿意认你为义子或者义弟。
拜了刀间的英雄豪杰,立刻就得到了如山的财富、满屋的美人。
不愿意的,常常活不到第二天早上。
而官府更是对刀间的所有行为,大开绿灯,就是犯事了,或者有把柄被某些愣头青抓住了。第二天,就有着上官前来训斥,不开眼的,常常不是被罢免,就是被调到一个冷清的衙门。
刀间的事业,也是越做越大。
手下的义子义弟,越来越多。
到如今,刀间手下义子义弟之类的人,数以千计,还有着万余外围人员,作为打手。
别说临淄,就是整个齐国,刀间都是事实上的地下国王。
在许多时候,刀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