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27节

我要做皇帝-第27节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工商业迅猛发展。

    大商贾不断涌现。

    这些人凭借着手里的财富,灵活的头脑和官府的纵容,几乎抢占了所有能赚钱的行业。

    他们开山凿石,冶炼铁矿,煮海做盐,行商天下。

    商人群体的强大,甚至连后来司马迁著史记都要单独给他们作传。

    无疑,兴盛的工商业,给刘德开辟财源带来了麻烦。

    基本上,现在所有暴利的行业都已被商人们勾结官员给瓜分了。

    刘德想要虎口夺食是有难度的。

    而且,就算横下一条心,跑去跟商人们抢生意,刘德也不觉得他能竞争得过哪些商人。

    因为资本是肮脏丑陋的。

    像是现在最赚钱的食盐跟铁器买卖。

    那些商人完全就没把他们雇佣的工人和奴仆当人看过,在许多的矿山跟盐池中,这些商人所雇佣的监工是用鞭子和屠刀强迫着工人劳动,而那些工人劳作一天,所得的却及其微薄,甚至黑心一点的商人,连报酬都不会给,只会管两餐。

    如此,他们的成本自然是大大下降。

    但刘德却不可能这么干?

    不仅不能虐待手下的工匠,甚至还得厚待,优待。

    这样一来,同样的东西,刘德的成本就比商人们高出无数倍了,可谓输在起跑线上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商人现在过的潇洒快活,却是不知,早已亲手为他们自己掘好了坟墓。

    前世,刘彻上台后,一刀刀全部都砍在了商人们的身体上。

    不经意间,刘德看到了一枚订在墙壁上的钱币。

    那是一枚八诛钱,乃是吕后时期所铸造,现在已经不怎么流通的钱币。

    刘德走过去,将那枚钱币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忽然笑了:“和尚摸得,道长难道就摸不得?”

    他知道,他已经找到了一个稳定的财源。

    汉室的金融政策,现在还是很混乱的。

    当年刘邦登基做了天子,大汉朝廷开国后干的第一件事情是分封功臣,第二件事情就是改革钱币。

    但是,刘邦当年不过是秦国的一个亭长,文化并不高,起兵反秦后也一直是在马上与人交锋。

    所以,什么经济金融他是一概不懂的。

    只是作为一个当年的亭长,对于秦国的钱币的可恶情况,刘邦是知道的,秦国发行的钱币叫半两钱,长宽一寸两分,重十二铢。

    这种半两钱又重又大,兜里都放几个就有些沉重了,要是遇上大宗交易,通常都是用牛车拉钱,对民众使用极为不便。

    于是,马上天子刘邦大手一挥,一拍脑袋就做出了决定,改秦代半两钱十二铢为三铢,这样一来,钱币的大小与重量就下降了,老百姓应该会开心也很乐意使用了吧。

    可惜,刘邦做出的这个决定罔顾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他将钱币的重量跟大小改了,却没改币值,重量只得秦钱四分之一的三铢钱,在币值上却依然没变,还是将它当半两钱来用。

    老百姓又不是傻子。

    怎么可能使用这种钱币?

    而且火上浇油的是,刘邦为了收买人心,竟然把铸币权开放,准许私人铸币。

    资本家是个东西?

    为了利润,资本家能出售绞死他们的绳索!

    于是民间大大小小的铸币作坊应运而起,为了赚钱,黑心的商人们在本来就已经很悲剧的新钱里掺杂铅、铁,搞的铸出来的钱币不仅仅轻的可怜,还薄的要命。

    所以,经济危机忽然来临。

    汉家的财政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以至于开国的那最初一段时间里,连刘邦都凑不齐六匹颜色一样的马来给他拉车,萧何曹参居然是坐着牛车上朝的……

    刘邦死后,吕后临朝称制。

    吕后对刘邦的金融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首先就是铸造八铢钱,用以取代刘邦铸造的三铢钱。

    同时为免劣币驱逐良币,颁布了钱律和金布律规范金融市场,更禁止私人铸币,凡私自铸币者,一律处以死刑,甚至连窝藏、知情不报的人也要受到惩罚。

    这才稳定了金融经济。

    到吕后死时,汉家的府库已经变得充盈起来,国家的财政情况大为好转,甚至能有余钱训练新的军队,组建骑兵了。

    但是,诸侯大臣共灭诸吕,扶着刘德的祖父刘恒坐上天子之位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因为天子之位是诸侯大臣给的,一度刘恒都只是个傀儡,国家大政被周勃、陈平把持着。

    要改变这种情况,掌握真正的权柄。

    就必须要收买人心,给大臣诸侯们甜头。

    于是,废八铢钱,改四铢钱,废盗钱令,允许私人铸钱。

    这大汉金融重新回到了刘邦时期。

    只是这一次资本家和诸侯贵族们吸取了先前的惨痛教训,没有在钱币太过狠的掺杂铅跟铁,基本上铸造出来的钱币,看上去都是铜质的。

    既然诸侯王能铸钱,贵族能铸钱,甚至就连商人也能铸钱。

    那刘德自然也可以铸钱了!

    铸钱的利润有多高,不问自知。

    像是吴王刘濞的吴国,常备军队十万以上,坚兵利甲称雄南方,脚提东越,拳打南越,俨然是南方诸侯霸主。

    刘濞的吴国,并不是膏腴之地,否则也轮不到他去做吴王了。

    那他拿什么养他的那庞大的军队。

    答案就是铸币跟食盐。

    靠着这两个暴利行业,吴王刘濞不止养着十万大军,还养着无数的强盗土匪。

    只是这铸钱也是有讲究的。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大部分是秦代的半两钱跟先帝规定的四铢钱。

    半两钱太重,虽然信用高,但是流通少。

    而四铢钱又太轻了一些,质量也不咋的,因此信用也相对的低一些。

    “就学一下刘彻吧!”刘德盘算着,前世刘彻所铸造的五铢钱,可谓是汉室金融的经典案例,五铢钱一出,配合禁止私人铸钱的法令,几年时间里就把原先的四铢钱、半两钱统统赶出流通市场。

    甚至到了南北朝时期,五铢钱依然流通!

    这五铢钱的好处在于,它比四铢钱重,又比半两钱轻,即兼顾了交易流通的需求,又不会让百姓担忧贬值。

    ………………………………………………

    第一更送上,这两天恐怕都得晚更了~

    主要是丈母娘要来了,而且丈母娘过两天大寿,这个你们懂得,哄好丈母娘,老婆才会高兴。

    嗯,晚上还有2更~

第四十六节 举荐来的汲黯

    想做就做,第二天一早刘德就起来,草草吃了点东西,就去了薄皇后的淑房殿,请到了薄皇后的懿旨,然后前往少府官邸。

    少府在汉代是个畸形的怪兽。

    少府的主官将作少府秩两千石,位列九卿。

    但同时,将作少府却不受丞相的管辖,他直接听命于天子。

    少府能管的事情很多。

    营造宫殿、陵寝,修缮道路,开凿运河,甚至就连税收工作它也能插一手!

    它的职权更加庞大。

    天下刑徒与服徭役的民夫,基本上都是归少府管理。

    天下山泽水池的产出与商人所需缴纳的租税,最终也是要交到少府手上。

    少府究竟有多强,一个秦朝末年的著名事件就能说明。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秦王朝陷于毁灭边缘,秦朝当时的少府章邯在此时挺身而出,发少府所有刑徒与奴产子,合计七十万,组成军队,迅速的反扑过去,陈胜吴广起义因此被镇压,要不是后来项羽在巨鹿之战击败了章邯,恐怕现在天下姓什么还是个未知数。

    汉承秦制,虽然在细节上进行了微调,但少府本身的职权并未缩减。

    在汉代,禁军和边军的武器装备是少府辖下的军工作坊所产出。

    这些军工作坊技术精湛,技工水平一流,像是著名的大黄弩、斩马剑、连弩都是由少府辖下的作坊发明和制造的。

    同时,少府手里还掌握着大量的其他手工作坊。

    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铸钱作坊。

    刘德跑来少府,当然是来挖墙脚的!

    基本上,皇室成员甚至是皇室的家奴,遇到事情,跑来少府打秋风挖墙脚,那已经是一个传统了。

    像是以前孝文皇帝的宠臣邓通,他的财富富可敌国,但他是怎么办到的?

    答案就是拼命的挖少府墙脚。

    拿着薄皇后的手书,刘德一路畅通无阻,直接见到了现任少府监成毅。

    以刘德目前的身份,还是不够资格直接对两千石级别的将作少府发号施令的,就是连一千石的少府监,他也要扯个薄皇后的虎皮,才能直接见到。

    见了成毅,刘德将薄皇后所书的手令递过去,道:“明公,我奉皇后之命,请您将邓通先前在长安城外所拥有的铸币作坊调拨一个出来!”

    不得不说,邓通就是倒霉蛋,一辈子辛辛苦苦的挖少府墙脚攒下来的财富与土地、商铺、作坊,一朝换了天子,统统全部被没收充公,然后物归原主,又回到了少府名下。

    刘德想要铸币,少不得就只能打邓通留下的那些作坊的主意了。

    要知道,当年邓通名下的铸钱作坊,可是能跟吴王刘濞名下庞大的铸钱产业相媲美的。

    甚至一度有人说,天下钱币一半出自吴王,一半出自邓通。

    成毅接过刘德递来的手令,将之与他手里掌握的皇后符信对照之后,点点头道:“殿下即有皇后的手谕,臣自然奉诏!”

    成毅能如此听话,并非是因为刘德的皇子身份,乃是因为,在实际上,少府官僚除了要向天子负责外,他们同时还要听命于皇后、太后。

    因为少府在本质上其实是皇家的私人管家,代替皇室管理属于皇家的田宅与财产。

    薄皇后虽然皇后位置不稳,但终究是皇后,是有资格对少府官僚发号施令,甚至罢免一些她看不顺眼的官员。

    成毅说完就写了道公文,在其上盖印之后,交给刘德,笑着问道:“臣听说殿下似乎有意选拔人才?”

    刘德不禁看了他一眼,这风声传的还真快,这才一天不到,连少府监这个级别的大臣都听说了!

    但他接过公文只是笑笑,像这种事情,怎么可以光明正大的讨论呢?

    再说,一个少府监就能让他给面子,那要是丞相申屠嘉开口了,他是不是就得跪舔?

    成毅似乎也是注意到了刘德的态度,不好意思的笑笑,道:“殿下,臣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臣有一位世侄,学问与人品都是不错,而且家世清白,在地方素有名望,因此臣冒死向殿下举荐之,请殿下明察!”

    “他叫什么名字?”刘德不置可否的问道。

    “汲黯!”成毅回答道:“他乃是战国时卫国名臣之后,其父汲公曾任职为大夫,为人正直,朝野多有赞誉!”

    刘德听到这个名字,瞳孔不禁扩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啊!”刘德在心里感慨一声,对成毅道:“如此,成少监,你便命他尽早来见我就是了……”

    前世,刘彻朝中的大臣,许多都有着私德上的各种毛病。

    像公孙弘,能力本事都是不错,但奈何就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家伙,这种人用的好,那自然是好,用不好了,则可能会反噬自身,所以刘德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去招徕公孙弘。

    至于主父偃,则太贪了。

    张汤呢,看着各方面都不错,但是就是身为法家,局限性太强,背锅不错,但是拿来做门脸给天下人看就不够了。

    而汲黯正好就是刘彻的门脸。

    前世,汲黯是名满天下的正直大臣,为人虽然有那么一点迂腐,但瑕不掩瑜,是刘彻朝廷里为数不多真正被天下尊敬的大臣。

    或许汲黯能力比不上公孙弘,机智不及主父偃,手腕比不过张汤。

    但是他在刘彻的朝廷里所起到的作用却远远大于这三人。

    原因很简单,汲黯虽然迂腐了些,但是,敢于直谏,同时还善于直谏。

    对于上位者来说,这样的臣子弥足珍贵。

    不夸张的说,没有直谏的汲黯,怎么在天下人面前建立起刘彻雄才大略,胸襟宽广的形象?

    汲黯之于刘彻,就如魏征之于唐太宗。

    作为有志于当皇帝的刘德,自然也需要这样的人才来衬托他的伟大与不凡!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

    “我岂不就是专门挖刘彻墙脚了?”这个念头只在刘德心头一闪而过,旋即就被抛到了脑后。

    成毅却是大喜过望,道:“诺,臣会命他尽早来拜见殿下的!”

    许是觉得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