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三国一路人-第86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春秋战国时期的李牧,把守边关数十年,五胡不敢犯境半步;秦时的蒙恬,率三十万秦军北讨匈奴,匈奴不敢犯其锋;汉初的李广,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就很能说明问题;还有卫青、霍去病……
只是这多的名将,除去霍去病是英年早逝,二十几岁就病死之外,其余的人无一例外的都受到了皇(王)权的猜忌与迫害。李牧的晚年流亡于七国,最后的下场何其悲惨;蒙恬是直接置身到皇权之争中,落得个自刎的结局;李广几乎是终身未得重用;卫青嘛……作为武帝的叔舅,情况还稍好点,但也是数次下狱。这是霍去病病死得早,不然会出什么事还真不知道。
当陆风和陆雨向陆仁问及“为何会如此”时,陆仁只能无奈的告诉俩兄妹,这就是所谓的“功高震主”,皇权认为这些人的存在危胁到了皇权的统治的结果。此外,这一类的人由于兵权在手,又常年驻守在边境,对皇权来说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为了皇权,皇权阶级宁可牺牲掉边境百姓,也不愿这些人继续带兵。反正皇权阶级可以在华堂大舍之中酒池肉林,区区边境百姓的死活又与他们何关?而且在牺牲了边境的百姓时,还可以换来游牧部族所谓的平静,这些皇权阶级也是很乐意看到这种虚假的和平的。
这番话一说出来,陆风和陆雨这两个少年还好,貂婵却大惊失色,慌不迭的起身出门,见厅外近侧没有人之后才松了口气,然后反手合紧了厅门,并亲自守在了门前。貂婵毕竟是在皇权阶级教育下出来的人,这些直指皇权的话要不是因为跟了陆仁这么多年而承受得了,只怕早都拍案大骂陆仁如何如何了。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貂婵远比陆风和陆雨知道这话中的厉害关系,所以才会忙不迭的去关门把守。
陆仁看看貂婵,脸上算是比较欣慰的笑了笑,随后向俩兄妹道:“你看你们秀姨娘都惊吓成了这副模样,若是流传出去会是什么样,你们也该心中有数了吧?记住,这些话千万不可以对你们的娘亲与几位姨娘说,不然非出大事不可!对外人,更是半个字都不可以提起!”
陆风和陆雨各自点头。
陆仁反手取过了一份地图,指着地图向俩孩子道:“你们也在渐渐的长大,有些事老爹也该教给你们了。今天老爹就再教给你们一个道里……如果只是想成为一个好人,那么只需要一份良心就够了;如果是想成为一个坏人,那么就需要千条妙计;但你们如果是想成为一个能够帮助到许许多多的人的好人,那么就既要有良心,又要有千条妙计。”
陆风迟疑道:“老爹,你的意思是?”
陆仁道:“你们刚才不是愤恨于游牧部族的禽兽之举吗?但是草原和荒漠的面积那么大,想单纯的靠军事力量去抹杀他们,根本就不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玩的是别的花招。另外在我们的身边,还有着其他一些对我们虎视耽耽的敌人,我们对这些人如果不管不顾,只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就乱来的话,我们就会成为这些人嘴里的肥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自己都自身难保了,还做得了个屁的事!”
年轻人都有求知与好奇之心,而陆仁的话已经明显的调起了陆风和陆雨的求知与好奇,因此都眼巴巴的望着陆仁,等着陆仁把后面的话说出来。再看陆仁不紧不慢的抿了口茶,闭目深吸了口气之后却突然蹦出这么句话:
“国虽大,好战必亡……文姬她有教过你们这句圣贤之言吧?”
陆仁没来由的冒出这么句话,弄得陆风和陆雨同时一楞,都不明白陆仁突然来这么一句是什么意思。不过陆仁接下来的话却更是让俩兄妹一头的雾水:
“放他喵的狗屁!!”
陆风和陆雨闻此国骂而哑然。“国虽大,好战必亡”这句圣贤之言他们一点也不陌生,毕竟他们的生母蔡琰可是当时的文坛名人,这些圣贤之言他们自然是学得不会少。而此刻陆仁用“狗屁”来评价这句话,这可着实令俩兄妹很是不解与意外。
陆仁看看俩兄妹的反应,哂笑道:“圣贤之言又怎么样?所谓的圣贤之言就全都是对的吗?风儿、雨儿,你们要记住这句话,就是所谓的圣贤之言即便是对的,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与因素之下也会是错的。而这句‘国虽大,好战必亡’就是与我们息息相关,但却不见得是对的一句。”
俩兄妹中陆风的大局观要比陆雨强一些,闻言之后便若有所思的道:“老爹言下之意,是指我们夷州在开战之后调集了大量的兵马、钱粮、器械无数,很容易使我们夷州的各州郡财衰民竭,最终……”
话到这里陆风皱了皱眉并收住了嘴,不愿说出后面比较难听的话。
陆仁很欣慰的向陆风点了点头,赞许道:“风儿能看到此间的利害轻重,老爹我很开心。说起来老爹我当年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论及这一类的事情可远不及你。”
陆风又皱了皱眉,很明显是心有不甘的道:“老爹谬赞了……老爹,且恕孩儿直言,老爹方才言及‘国虽大,好战必亡’,大有顾忌我夷州因北境战事而致财衰民竭之忧,介时不但于内会生出太多变故,于外只怕也会给了江东孙权以可趁之机。如此说来,岂不是这北方的仗我们不能再打下去了?”
陆仁笑了:“老爹可没有这么说过。至于财衰民竭的担忧嘛……风儿、雨儿,咱们夷州的很多事情,老爹很早的时候就有让你们去接触和熟悉,那你们到是说说看,自从开战以来,除去养军、征战之外,我们还要救助那么多的难民,为此调集的钱粮、衣物、器械可以说不计其数,而我们夷州又有没有因此出现财力吃紧之事?”
“呃!这个……”
陆风的目光马上就甩向了陆雨,因为这方面的事情,陆雨作为女孩子,天生的会比陆风要敏感上一些,所以知道的情况比陆风多。
却见陆雨在陆风问询的目光中沉思了片刻,继而便摇头道:“没有吧……依稀记得在我和老哥你去北境的时候,我缠着雪姨,有听雪姨提及我们夷州的财政在这不但没有出现什么吃紧之事,反到是比起老爹尚未开战之前还增长了一些……”
陆仁一直在夷州坐镇,这方面的事情哪会不清楚?不过眼下不是扯这些的时候,所以也不愿说得太细,因此微微的笑了笑再接着刚才的话道:“那你们兄妹好好的想想,我们夷州麾师数万跑去了北方,耗去了那么多的钱粮器物,按圣贤所说的‘国虽大,好战必亡’,我们出兵的时间虽然还并没有多长,但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民生民计了对不对?”
陆风和陆雨此刻的脑子都有些不够使,人也有些犯懵。这并不是说他们兄妹人不够聪明,而是他们兄妹的思想观念毕竟有一定的史局限性,陆仁也不可能会把那些不方便的东西过早的教给他们。当然了,俩兄妹更搞不懂的是陆仁在这个时候提及这些事情到底是有何用意。
看看俩兄妹那很是迷茫的神情,陆仁知道现在得好好的提点他们一下,于是稍稍的整理了一下思绪后问道:“数百年前的战国七雄之中,属哪国最为好战?”
俩兄妹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回应道:“自然是秦国。”
“那么后来是哪一国扫平其他六国,进而一统华夏?”
“还是秦国啊!”
“好,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距离我们并不远的事。自黄巾之乱后,天下诸候并起,而在这些诸候之中,属哪家诸候最为好战?”
“呃……”俩兄妹有些不确定,彼此低声的交流了几句之后,陆风才很是迟疑的道:“是、是曹老头子吗?”
陆仁微笑以对:“不用置疑,现在的天下诸候中就属老曹最为好战。想他自离开当年的讨伐董卓联盟并回到陈留之后,几乎就是无年不征、无岁不战。要是按照‘国虽大,好战必亡’的言论,老曹他早不知该灭亡多少回了。可事实却又是如何?当今的华夏神州,他老曹十据七、八!”
陆风和陆雨对望了一眼,各自点头。
陆仁接着道:“圣贤所说的‘国虽大,好战必亡’不是说没有道理,而是太过片面。这么说吧,那些圣贤大多都只会舞文弄墨,几乎就没有谁懂什么是战争、什么是军事。他们只是凭着自己有限的观点来评价事物,很少能从别人的角度来推想事物,因此他们所说出来的话,往往局限性极多。”(未完待续。。)
卷三 第一百一十回 教子不倦(三)
“圣贤所说的‘国虽大,好战必亡’不是说没有道理,而是太过片面。这么说吧,那些圣贤大多都只会舞文弄墨,几乎就没有谁懂什么是战争、什么是军事。他们只是凭着自己有限的观点来评价事物,很少能从别人的角度来推想事物,因此他们所说出来的话,往往局限性极多。”
说完了这些,陆仁的目光锁定了陆风:“风儿,你也看了那么多书了,那么你知道打一场战争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吗?”
陆风沉吟了一下,摇摇头道:“我有些想法,但我还是想听听老爹你的话。”
陆仁道:“一场成功的战争,最根本的目的是利益、是土地、是资源。”
话到这里陆仁顿了顿,随即举杯自嘲道:“刚才骂完了皇权,现在又在说圣贤的过错,这要是流传出去,你老爹我想不被天下的士子、学士千夫所指都难!”
陆风和陆雨的心头一凛,心里都明白陆仁说出这句自嘲的用意。骂完皇权再骂圣贤,这可不是当时的人们所能接受得了的事。当时的汉庭已经没什么威信可言,骂几句可能还无所谓,可把圣贤也骂上了的话……撑起当时天下政权的是士子阶层,而士子阶层都以圣贤为标榜,陆仁这么骂圣贤的话若是流传出去,诂计陆仁就别想再招纳到什么人才,搞不好麾下现有的人才也会走得剩不下几个。
陆仁这时又灌了杯酒,摇摇头笑道:“好了,不说这些招人骂的话,跟你们说点实际的。风儿、雨儿,你们给我记牢了,但凡是战争,不管是打着什么样的名头,其最根本、最本质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益,或是说绝不能放弃战争所带来的利益。任何的战争一但背离了这个‘利’字,哪怕打出来的名头再好、再响,到头来也只能是在穷兵黩武,然后就是‘国虽大,好战必亡’。”
陆风和陆雨又一次的对望,在闪烁的目光之中也不知道他们在听了陆仁的这些话之后,心里面在想些什么。
陆仁瞥瞥这俩熊孩子,摇摇头轻声叹息道:“傻孩子,你们在知道了那些难民的情况之后对游牧部族有了愤慨之意,心里面有了想出兵复仇之意是不是?可是在听了老爹说的这些,心里面却又觉得不甘心对不对?没办法,这个‘利’字可是不言不行啊!
“记着,我们汉民与游牧部族不一样。他们都是些强盗,来劫掠我们中原百姓,做的都是无本买卖。抢着了,他们就丰衣足食;没抢着,不过是饿几天肚子。可我们要守护、要维持、要注意的事情太多太多。这么说吧,游牧部族打过来不能算是什么战争,说得难听点就是强盗在打劫;可我们打过去的话却是实实在在的战争,一点都不能马虎。想扫平胡患,对我们来说不是单纯的动刀动枪再砍砍人就行了,我们必须知道自己是在做些什么,又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把在做的事稳稳妥妥的做下去。”
为了让俩兄妹能更明白一些,陆仁又详尽的解释了起来。
在华夏史长河中,主动对外用兵的例子并不多,不过好就好在在陆仁所处的时间点还是有那么几次的:
春秋战国时期,秦、赵、燕都有北境之患,这些可以说的并不多,因为赵、燕都是死守,没有过什么主动出兵的事;秦虽然有蒙恬率军北上,但碰上了皇权之争也就没了戏。
入汉之后,汉高祖刘帮曾经主动出过兵,可惜打得相当之失败,这也就没什么说头了。
再接下来就是汉武帝的北伐,这才是陆仁重点向俩兄妹解说的事。
汉武帝倾全国之力终于将匈奴打怕,只可惜这一仗汉武帝仅仅是为了报仇与扬威,背离了战争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利益的原则,最终的结果却是虽胜犹败。因为在战胜匈奴之后,汉武帝虽然掳掠回来了大量匈奴的财产,即牛羊马匹,却没有将这些战利品发散到民间以补充民间过度消耗的国力,反而是作为其战胜匈奴的一种炫耀之物圈养了起来。如此一来民力不但没有得到补充,还因为要帮汉武帝光耀脸面,又额外的增添了一笔喂养众多牛养马匹的负担,到后来甚至连汉武帝自己都觉得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