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种子三国-第9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用的那招“吾不喜得南阳,吾喜得贾诩”,在贾诩这里大打折扣,只得到5点好感度!
以前屡试不爽的亲自下厨,在贾诩这里也只得到5点好感度!
以前让好多将领感动的抵足而眠,在贾诩这里也只得到了5点好感度!
魏延费了好大劲,现在的好感度只有105点,还没有超过贾诩对张绣的好感度呢!
没辙了,魏延真没辙了,没想到这老家伙怎么顽固,难道真的要日久见人心?
魏延后来想到,后世有些商人攻破某些自诩清廉的硕鼠们常用的招数,总结起来就是一点,投其所好!
他喜欢美女,就送给他美女,他喜欢钱,就送给他钱,他喜欢古董,就送给他古董,他喜欢美男,就送给他美男,可是贾诩喜欢什么呢?
结果发现,贾诩似乎什么都不喜欢,无欲无求的样子,就像林则徐说的那样“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魏延不太相信,贾诩真的无欲了,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没有人无欲无求的。
后来,魏延发现,贾诩很喜欢搜集兵法,自己还写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
魏延便想起自己从白起后人那里得到的那本《白起兵法》,便命人从义阳新城那里拿来。
当魏延准备把《白起兵法》送给贾诩之前,空空提示道:“主公,建议你还是抄录一份!”
魏延问道:“不用了吧,我已经熟读成诵了!”
空空问道:“你有融会贯通吗,你能马上用于实战吗?”
“呃,”魏延被问到了:“那就抄录一份吧。”
魏延抄录完了以后,问空空:“你为什么提醒我?”
空空说道:“因为这《白起兵法》能在战时临时增加6点统率,当你真正读懂并且融会贯通用于实战,那临时增加的6点统率才能变成你永久增加的统率点,而如果你还没有融会贯通就把这本兵法给贾诩,那么贾诩的统率战时增加6点,而你就无法享有那个优势了!”
魏延这才恍然大悟,继而他问道:“如果我把这兵法多抄录几份,麾下将领人手一份呢?”
空空反问道:“白起的子孙分成三支,除了白雄白泽那一支、白居易先祖那一支,还有一支是武安国,怎么这三支后裔中没有一个能成为兵法大家呢?”
“等等!”魏延惊问道:“武安国怎么会是白起的后人?
确实是有武安这个复姓,战国时,白起因功封为武安君,其后一支子孙以封爵‘武安’为氏,称武安氏。
但演义里武安国这个人却肯定是姓武名安国的。
毛本第五回记载‘吕布挥戟拍马来迎,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
嘉靖本第十回:‘安国提长柄铁锤,飞马而出。吕布挥戟迫马来迎,与安国战。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
不论是嘉靖本还是毛本都简称武安国为‘安国’。如果他复姓武安名国的话,就应该简称为‘国’,而不是‘安国’了,所以武安国姓武,不是姓武安。”
空空笑道:“主公,你难道不知道吗,武安这个复姓,后来又简化为武姓!”
魏延摇摇头:“武姓有十几个来历,没有一个说起是武安简化成的。”
空空有点小脾气:“要不我把武安国弄过来,你问问他,好不好?”
魏延惊道:“他不是在虎牢关大战被吕布砍断了手吗,提不起大锤,你弄来,我有什么用呢?就只是问这个问题?太无聊了!”
空空答道:“武安国已经死了!他回到北海第二年就穷困潦倒而死!我是把他复活过来,就像管亥一样复活!”
魏延摇摇头:“算了,说实话,除了典韦之外,我对复活、催生功能都不感兴趣了!除非以后有很重要的大将阵亡必须要复活,我不太想复活已经死掉的人,那违和感太强了!”
“好吧,我尊重您的意见。”
魏延说道:“咱们现在离题太多了吧,你说,为什么武安君白起后来那三支后人都没有一个成为兵法大家的呢,我觉得,答案很简单啊,白起的兵法是从左往右写的,他那些后人全都往右向左看的,当然不可能出一个了!”
空空说道:“白雄、白泽他们那一支的祖先是白起的三子,从小脑袋就有问题,是个智障,所以白雄、白泽他们脑子都不怎么好,但你敢说,白居易的先人脑袋有问题?他们有人看出了从左往右看的奥秘,但是照样没有一个人成才!”
魏延直接问道:“为什么?”
空空说道:“原因很简单,相对于通俗易懂的《孙子兵法》,《白起兵法》写得艰涩难懂,都是白起身为统帅后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所见,一般人没有那样的高度,更没有悟性,当然看不懂了,换句话说,《白起兵法》是写给高手看的,一般武将根本看不懂,也无法享受临时统率加成的效果!
当然,天道法则,同时只能有两本同样的书起到作用,第三本就不行了,除非武将本身能看懂并且融会贯通!
郑重提醒,主公你准备把谁培养成你麾下的白起,你再把这本书抄录给他,否则给他就是害他!不过,那些高智谋士是没问题!”
魏延到现在才终于明白,于是赶紧把那原来的兵书送给贾诩。
贾诩接过来一看,看不明白。
魏延便笑着说:“从左往右看!”
贾诩那样一看,豁然开朗:“竟然是《白起兵法》,我还以为,他从来没有写过兵法呢!”
他由衷地说了一句:“真是如获至宝!”
魏延看到贾诩那满脸欣喜的样子,心里暗笑,有门,便道:“既然文和先生喜欢,那这本兵法就送给你了!”
贾诩说道:“那怎么好意思呢?”话虽这么说,手却纂得紧紧的。
魏延笑道:“还望文和先生笑纳。”
贾诩望着魏延的目光中第一次有了温度:“将军……主公厚待之恩,诩定当尽心竭力,以死报之!”
这个时候,魏延脑海里响起空空性感动听的声音:“主公,贾诩感激你送他《白起兵法》,好感度提升30,现在为135点,转化为忠诚度!贾诩统率临时提升6点,现为91点!”
第181章 【曹操祭拜典韦】
此时的曹操在夏侯、曹洪等人的保护下,昏昏沉沉地回到许都。
他根本不知道,他永远不再有机会得到那个算无遗策的毒士贾诩了。
一旦郭嘉死后,他麾下再也不会有一个能帮他拨开迷雾洞察真相的谋士。
因为魏延的存在,曹操永远没机会再拿下荆州,更不可能兵临赤壁,也不可能跑到渭南跟马超对上,甚至也不可能设立世子,贾诩就算到了曹操那里也没有用武之地,还不如在魏延这里发光发热。
经过郎中诊断,曹操中了一种罕见的毒,那种毒侵入五脏六腑,不会致命,却让他体力、精力都大为衰减,整个人看上去,仿佛老了十几岁,恐怕活到建安十年就算老天开眼了。
曹操回到许都没几天,就清醒过来,他以为典韦死了,不禁嚎啕大哭起来。
他命人摆起灵堂,要祭奠典韦,还回头对众将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所有将领都甚为感动感慨。
就在曹操准备祭奠的时候,郭嘉从外面跑进来:“主公,典韦没死!”
曹操大喜,连忙问道:“典韦何在?”
郭嘉一脸古怪:“典韦现在魏延帐下,担任近卫都尉。”
曹操大吃一惊:“典韦对吾忠心耿耿,怎么会投靠魏延小儿?”
郭嘉苦涩地说道:“据细作传报,典韦是被魏延救活了。”
“魏延?”曹操惊道:“魏延不是在淮南吗?”
郭嘉苦笑道:“魏延派个替身去了淮南,自己亲自带领一支精兵,趁张绣叛乱时,奇袭宛城,俘虏贾诩,现在张绣已经被他劝服,前往长安攻打李、郭汜,现在南阳郡被魏延所占。”
曹操环顾四周,看众将都没有流露吃惊之色,问道:“你们都知道了?”
夏侯说道:“末将都已知道,只是担心主公身体,没有及时相告。”
所有人都担忧地看着曹操,以为曹操会勃然大怒。
万万没想到,曹操仰天大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本来以为只是一个故事,没想到,魏延小儿竟然把它实现了!吾与张绣两败俱伤,魏延却赢了!吾真是小看了魏延小儿!”
曹洪愤愤地说道:“主公,现在发兵再攻打宛城,把魏延小儿灭了!”
郭嘉连忙说道:“万万不可,我军新败,士气低落,粮草匮乏,更兼吕布新取徐州,虎视眈眈,不可不防!”
曹操问道:“我五万大军回来多少?”
郭嘉苦道:“仅有一半。”
曹操便摇摇头:“吾身体不堪,尔等没有一人可敌得过魏延,如今还是好生休养,静待时机吧。”
众将虽然愤然于魏延从他们虎口夺食的行径,却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抡起将略智谋,除非曹操领兵亲征,否则他们没有一个人是魏延的对手。
就在这时,有仆人传报:“不好,丁夫人要离开归乡。”
曹操大惊:“她为何要归乡?”
仆人传递丁夫人的话,“你害死了我的儿子,都不祭拜怀念他,我有什么好留恋的!”
丁夫人一开始嫁给了曹操,丁夫人无所出,曹操另有刘夫人,生长子曹昂和清河长公主,刘夫人死得早,儿子曹昂由丁夫人抚养。曹昂战死,丁夫人看曹操给典韦摆起灵堂祭拜,却不给曹昂祭拜,非常悲愤,决定离开。
曹操当时表面很平静,实际上心乱如麻,便摆摆手:“随她去吧!”
过了些时日,曹操去丁夫人娘家看望丁夫人。
丁夫人正在织布,外人传达:“曹公来了。”
丁夫人还是像之前那样织布。
曹操到了,拍着她的背说:“跟我一起坐车回家吧!”
丁夫人不回头也不作答。
曹操准备离开,走到外面,又问:“真的不行吗?”还是没回应。
曹操说:“这可就是真的是诀别了。”于是和她正式离婚,要丁家改嫁她,丁家不敢。
这个时候,曹操派往宛城的使者回报:“主公,魏延并没有不同意,而是让属下问典韦愿不愿意回去,典韦却说……说……”说到这里,使者吞吞吐吐起来。
曹操怒道:“有什么不能说的,说出来,吾赦你无罪!”
那使者便说道:“典韦却说,俺宁死不再为曹操那个狗贼效力!”
曹洪在旁听得暴跳如雷,就把拔剑杀了那个使者。
曹操制止:“吾已赦其无罪!”
曹洪暴怒道:“典韦狗贼,竟然背叛您投靠魏延,可杀!”
“怪不得典韦!”曹操深深一叹:“那些时日,吾被邹氏美色所迷,因此心智迷乱,吾对不起昂儿,更对不起典韦!”
程昱在旁阴惨惨地说道:“典韦儿子典满尚在许都,为何不以典满性命,胁迫典韦回来?”
曹操想了一下,坚定地摇摇头:“典韦已然为吾血战过,君臣情分已然不可勉强,来人,把典韦一家送到宛城,全了这段情谊。”
这次跟以后骗徐庶来的情况不同,曹操虽然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我”,可对于典韦,他还是深怀愧疚,而且如果做得太绝,也会让手下人寒心。
消息传到宛城,魏延不禁暗自赞叹:“曹操的胸怀真是匡阔。”
问题来了,典韦完全不记得他有老婆孩子,这一点魏延帮不到他,只能让典韦在他儿子典满的带领下,慢慢找回来。
……
随后的日子里,在贾诩的辅佐下,魏延出兵,迅速把南阳郡所有县都拿了下来,让南阳郡真正成为他魏延的地盘。
作为刘秀起家的地方,南阳郡得天独厚,最高峰时有243万人口,算是少有的大郡,虽然经历了黄巾之乱、瘟疫、张绣西凉军,但依然还有一百三十万人。
可问题是,这一百三十多万人口,七成都在世家大族手中。
原因很简单,南阳郡是刘秀起家的地方,很多跟随刘秀起兵的南阳人后来都做了大官,云台二十八将中有一半都是南阳人,便是由他们开始,形成了门阀世家,比如邓禹,其子孙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两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跟这些开国世家相比,汝南袁家、弘农杨家还是后来崛起的。
第182章 【孙膑兵法】
虽然经历了好多次政治斗争,不少世家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