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金手指-第8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在信的最末又有一段话,说是给陈子诚等人的信中交待了极重要的事情,让方有财也去看看。
“信也在我这,方管家遣人去请他们来吧。”欧八马并不知道信中内容,因此此时才道。
“他们如今都在义学之中,我瞧瞧时间……还有半个钟点放学,我这就派人去叫。”提到这几个人,方有财嘿嘿笑道:“本来见着船来了,我跟他们说今日义学停课来接人,他们却死活不肯,还说除非是大郎来了才会停课。”
“大郎如今在家中读书写字,教授学弟学妹,却不得空闲来。”欧八马道。
过了半个多钟点,陈子诚、陈任、李邺、李云睿和秋爽这五个义学少年之头领都赶了过来,赵与莒写给他们的却是一封信,信极厚,有十余页纸。陈子诚将信念出来,起先是嘉勉,词句虽是不多,却极质朴,接着便是说到一件极重要地事情。
此前淡水人少,靠着他们这些义学少年便能约束过来,但随着淡水人口增长,特别是一个个家庭地出现,再要象以前几百上千人那般管理,显然是不成的了。
人皆有私心,对于这种私心,一昧压制显然是不成地,故此赵与莒在信中说了,要改变此前的登记制度,建立户籍。凡淡水之人,都必须登记户籍,户籍中有原籍、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所之类的基本情形,还有专门栏目记载此人特长,比如说铁匠便要注明会打铁。义学少年也同样须得登记,在记载特长栏目中一律注明是义学几期毕业,比如说陈任、李邺、陈子诚,便须注明是义学一期毕业,李云睿、秋爽则注明是二期毕业。
在登记完家庭之后,便按特长来分别安置,如铁匠尽数进入“淡水铁场”,木匠则进入“淡水木器场”,泥水匠、砖瓦匠则进入“淡水基建队”。
赵与莒在信*设置了九个单位:淡水铁场、淡水木器场、淡水基建队、淡水制造局、淡水农场、淡水医所、淡水初等学堂、淡水织场和淡水护卫队。这九个单位统一归淡水镇公所管理,镇公所以方有财为管家,陈子诚、陈任、李邺、李云睿等为副管家。分工之上,淡水铁场由欧老根管理,基建队由方有财管理,制造局由欧八马暂代,农场由赵恩管理,医所自然是秋爽,初等学堂则是陈任,织场是郑茹,护卫队则是李邺,木器场赵与莒未指定由谁担当,让方有财选一人报去。
他参照后世国有企业计划经济时代办社会的模式,除了有明确的第一第二产业,还将文教卫生与民兵武装都放了进来。所有淡水户籍在册之人,适龄皆需入淡水初等学堂,统一住宿饮食,统一管理;过十六岁,则进入淡水护卫队,同样是统一食宿管理,除了军事训练之外,还得上开放式夜校,争取能识得五百个字、会算加减法,同时哪个部门人力紧张,便要他们前去支援;过二十岁,依据本人特长与喜好,主要考虑淡水展需要而安置到九个单位中去。
这种一切大小事务由集体操办决定,最初是源自古希腊斯巴达,斯巴达能以区区三百人扼住温泉关,堵住波斯十万大军不得前进,与此种制度有密切关系。这种体制,虽然在后世成了改革的对象,可对于如今的淡水而言,却能最小的力量凝聚于一起,挥出最大的作用。
若不是移民迁来过程之中,将原先的宗族乡土关系打破,这制度执行起来难度会更大。此时迁来流求的主要有三个来源,先自然是从郁樟山庄来的,包括庄客、义学少年和各类工匠在内,足有四五百人,他们来此来得最早,人脉也是最熟,忠诚上没有什么问题,因此在赵与莒计划中,将构成淡水的基干。其次是自两淮招募而来的流民,他们人数较少,只有二百余人,依附于郁樟山庄,基本是唯山庄之命是从。占人口最多的是红袄军旧部,约是一千五百人,这都是忠于杨妙真的,之所以远渡重洋来到流求,原本是对厮杀血腥厌倦了,只要有口饱饭,有个安稳的家,他们中大多数都会服从管理。况且接收他们时赵与莒早就安排好了,将他们打散了由义学少年带领,每个义学少年只需管着四五十号人便可,对于能识能算还学得一些特别本领的义学少年来说,这并不是太难的事情,诸如诉往日苦思今日甜、各类俗曲小调表演之类的手段使出来,单独谈心、解衣推衣之类的行动做出来,经过这大半年时间,这些原先的红袄军,包括李锐那原先瞧赵与莒不顺眼的,如今都是觉得这位小主人端的是大方豪爽,值得托以身家。
有这些先前来的义军移民现身说法,赵与莒可以肯定,收拢其余义军之心可以事半功倍。( )
七十八、归化需得百年计
如果说这仅是淡水在政治上的改革,赵与莒也提到了经济上的改革。
先是淡水田场、矿山、水源、林木、鱼兽,皆为郁樟山庄以一定财物自土人手中购买,故此一切皆为郁樟山庄所有,淡水移民,尽数是郁樟山庄庄户,这一点众人都是心知肚明。
接下来赵与莒再次确认了当初立在淡水义学中的石碑碑文,那些已经在此辛劳了一年的移民,再有两年便可分到自家的土地。这让来到淡水所有移民都看到希望只需辛勤干上三年活,满了二十便会有田地。人若是有希望,便不会反抗,不会走极端,便是暂时受些压抑也能忍受,这对于安抚新来的移民、凝聚人心极为重要。等到三年之后,他们已经习惯了岛上的规矩与约束,又有田地,更不会轻易铤而走险。
然后赵与莒又在信中提出,淡水应根据具体情形,定出一份奖惩章程,凡多劳必多得,凡偷懒必少得,凡立功必有赏,凡犯禁必受罚。若是这一年中有极大贡献,甚至可以提前一年至半年进行授田。
“大郎思虑得甚是周全,我这些日子正愁,这许多人手来了,争纷也多,不知如何处置呢!”
听得自家成了淡水镇公所大管家,这等于是将自己的权力再次肯定了一遍,方有财乐得合不拢嘴。
“大郎在信中说了,木器场场主,最好自义军移民中挑选,各场场副,除去护卫队、制造局、初等学堂之外,也都应自移民中挑选忠厚实诚担任。”陈子诚继续念道。
“此是正理。”方有财连连点头,实际上赵与莒上次送义军来时便对他有所交待,要敢用义军之人善用义军之人,免得使之生出猜忌之心。赵与莒如今说的三上暂不应用义军人为场副的,又都是关键部门。初等学堂除了教育之外,还等于将义军下一代控制在手中,待得这些孩童少年长成之时。他们根本不会记得自家出自红袄军,而只会记得自家出自郁樟山庄义学淡水初等学堂。制造局有些先进技艺,便是交给义军。他们也无法打理。至于护卫队。那是淡水武力之所在,掌控之人自然是要绝对忠诚。
念到最后两页时,便涉及到司法制度了。人一多,那么各种各样的问题便会出来,赌博、斗殴乃至强暴、杀人,这些都是隐患。在赵与莒的信中,他明确指出,此类事件,先由李云睿审察,然后由九个单位各出一年长合议。合议只认有罪无罪,若是有罪,再交与五位管家进行判罚。
判罚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体处罚,一类是财产处罚。身体处罚包括隐密鞭笞、当众鞭笞、驱逐出岛、处死四类,财产处罚则是扣除功勋、没收财产两类。这类似于后世之主刑与附加刑,处罚之时身体处罚不能同时兼有,而财产处罚则可以。
听陈子诚念到“处死”两个字时,方有财脸色变白了:“处……处死?这可不好。这须得由官府处置才行。”
“流求哪来的官府,若说有,咱们镇公所便是了。”李云睿冷笑了声。
欧老根闷闷地坐在一旁,他也一直很用心地听着赵与莒的书信,听得此处垂下头去看着自家鞋底愣儿,方有财喃喃说了半晌,也不知在说什么事情。欧老根突然道:“老方。这流求原本便是化外之地,咱们大郎便是在此称王立国。也是无妨的。”
他一直闷不作声,看上去也木讷无比,却将众人心中隐隐藏着的话说了出来。方有财先是一抖,缓缓抬起头来,然后用力点了点头:“老根说得对,咱们家大郎,在这化为称王又有什么不可!”
见众人达成一致,陈子诚笑着合起信来,对欧八马说道:“八马,你那淡水制造局如今连个壳子都没有,来时大郎应另有吩咐吧?”
“山庄那儿狭窄了些,又怕旁人起疑,便是悬岛也不适合,故此大郎将我打来。”欧八马点了点头:“我年底便又要回去,萧先生会再来此。”
“方管家,过会领我各处转转,我得选一处所在建淡水制造局,要下风下水之处,离着大伙居住区远些的,中间用树与周围地方隔开,大郎说了,至少得种上二十丈地树。”欧八马又转向方有财道。
他性子直率,不象他父亲那般有话都闷着,非到紧要之时不说,方有财又知道他得赵与莒看中,哪有怠慢之理,当下便应了。
在赵与莒留下的规划图中,淡水镇占地应有四平方公里,转换起此时计量,应是十六平方里,周长也达十六里。如今建起的屋子,连其六分之一都未曾占到,故此有地是空地,甚至无需侵占水田。因为流求刮的是东北、西南季风的缘故,考虑了风向与水源问题之后,淡水制造局被放在淡水镇地西北角。此处离砖窑、水泥窑都近,铁场也设在离此不远处,恰好与即将建成地淡水制造局形成一处工业基地。
确定选址之后,方有财便组织人手开工建设,自打得知淡水烧制出水泥,赵与莒对于淡水的建筑便更有兴趣,故此这些厂房也是依着他画出的图纸来建的。两排大屋,都是有近三丈高的上下两层,每层有五间,虽然从目前来看,这些地方大多都会空置,但随着移民不源源不断地运来,迟早会有大量的工匠进驻。
在基建队全力建房的时候,欧八马并未闲着,他领着几个地理师四处转悠,寻找各种不同的石头、泥土、砂子,将之分类标后,然后带回淡水初等学堂。利用自郁樟山庄运来的各种设配,他尽可能地分析这些东西的成份。以他如今地知识和条件,百种之中也只能认出一二种来,不过认出一二种已经让他极是欢喜。除此之外,他还对淡水的地貌、溪流等做了查看,在他的努力之下,淡水第一份资源分布图在一个月之后终于拟出了。
与此同时。欧老根也没闲着,他和基建队的窑工在一起,每日里都忙得不易乐乎。基建队为他们专门挖了口窑。也不知是要烧些什么,过了些日子,他又领着铁场的工匠开始铸造一个大家伙。方有财转了几回。却不明白他要铸的是什么。看起来象是个大炉子,可又与他此前见过地铁匠炉子不同。
欧老根要建的是高炉,这种石墨坩锅的高炉,可以将炉温提高到前所未有地地步,对于冶炼钢铁,乃至凡穿越必备的家利器玻璃都有极高的意义。
方有财只对欧老根父子好奇了两天,便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投到淡水地改制之上来。无论对他们来说,还是对淡水移民,这改制都是件新鲜事,而且随着改制推进。渐渐也产生了些意想不到地问题。赵与莒虽然考虑得已经够全面,倒意外之事总有生,这些都得方有财去伤脑筋。
阿茅敏感地觉,这些日子淡水有些不一样,不仅因为来了许多新人的缘故,而且人们嘴中总是反复地问:“你是哪个单位的?”
也有些与他相熟地移民少年问他,这些少年原本就憨厚爽快,故此很少有瞧不起他地,他每次被问。便瞠目结舌,不知做如何回答。
“我属于哪个单位,人人都有单位,敖萨洋进了铁场,陈子诚是在初等学堂,我属于哪个单位?”
有这般念头的不只他一个,与他一起在宋人这边干活地土人。几乎个个如此。因为他与方有财最亲近的缘故。这些土人纷纷找得他来,托他去问问方有财他们土人所属。
“个你们所属单位?”方有财愕然相对。他全然不曾想到土人会来问这个问题,在他意识之中,这些土人自然是属于他们部族,他们到淡水来,纯是佣工罢了。
“我们也要单位!”阿茅有些气鼓鼓地道。
“自然,自然,你们自然也会有单位……”方有财有些伤脑筋,赵与莒寄的信中可未曾说这些土人应当如何安置。这怪不得赵与莒思虑不够周全,而是因为他太久未曾到流求来,自是不知道如今土人与淡水关系。
虽然被赵与莒任命为淡水镇公所大管家,但是方有财知道,此事他一人做不得主,当即他寻来陈任李邺等人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