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君之妾-第10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祯被她看得心有戚戚,疑心是否自己的举动太过鲁莽惹人讨厌,便放松她,有些尴尬的道:“你若不喜,今日便算了。”
谁知傅瑶轻轻一笑,主动欺身上前,含住他两片嘴唇,细舌灵巧的滑进去。
果然是个狐狸精,元祯被她撩拨得心头燥热,也就老实不客气地动作起来。
也不知是那鲫鱼汤起了作用,还是自己真练了采阳补阴的邪功,傅瑶再照镜子时,只见得春风满面,双目熠熠生辉,两颊也丰盈有肉,一扫前些时的枯败颓丧之气。
连成德帝的几位年轻妃子都大吃一惊,偷偷问她得了什么秘方,能否传授一二。傅瑶说是食补之功,她们只是不信。
因为身子强健的缘故,傅瑶再陪着元祯游山玩水时,也不觉得怎么累了,短短半月,将余杭一带几乎逛遍。这短暂的享乐,几乎可说是她毕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赶在秋风起来之前,皇帝下令返朝,众人也都安分收心,重整旗鼓打算回到那红墙之中去,至于在西湖的日子,则将作为永恒的回忆留存在脑海中,以后时不时拿出来重温一下。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的记忆都是甘美的,赵皇后就没真正放松过一天。尽管成德帝看似举止放诞,其实很有规矩,并没让哪个歌姬怀上龙种,但光是看着那些下贱女子日日在御前转来转去,就足以令赵皇后心烦意乱了。
傅瑶对她深表同情。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令她和赵皇后皆深感不快。
谣言是在返程途中产生的。
这一日,傅瑶坐在窗前,让秋竹为她通发。秋竹一手握着篦子,一边说道:“小姐不知那些人嘴有多坏,说太子不是皇后娘娘亲生的,殿下的生母另有其人,还是被皇后娘娘害死的呢!”
“谁敢造这样的谣言,你该立刻将她们抓起来,送到皇后跟前去。”傅瑶皱眉道。
秋竹摇头,“谁知道流言从何处传来的,如今船上人人都在说,皇后娘娘总不能将一船的人都抓起来。”
谣言就是这点害人,最是无迹可寻,偏偏又能伤人于无形。傅瑶的眉头皱得更紧,大约由于心理作用,连发根都有些发痛了。
她拨开秋竹的手道:“不用梳了,替我更衣吧。”
“小姐可是要见皇后娘娘?”
傅瑶犹豫了一下。依赵皇后现在的心情,肯定是不愿意见她的,她去了也是自取其辱,不过……还是去看看的好。
傅瑶点了点头。
去往赵皇后舱房的途中,傅瑶脚步匆匆,一路走一路转着念头,她在猜测这谣言到底有几分可信度。
说老实话,她其实一个字也不愿意相信。赵皇后虽然脾气乖张,看来还不是一个十分狠毒的妇人,心机更算不上深沉。她若真做了这样的事,如何能隐瞒数十年之久,这也太奇妙了。
但是那流言偏偏说得绘声绘色,说太子的生母原是早年宫内的一位赵婕妤,她还是皇后的宫婢出身。当年她与皇后同时有娠,结果皇后生下嫡长子顺利封为太子,而赵婕妤却产下一个死去的女婴便撒手人寰。据那知情人言,赵皇后其实早知自己腹中所怀非男,却知情不报,只待伺机杀母夺子,将两孩交换,赵婕妤便是她手底下一个惨死的冤魂。
第136章 葬礼
傅瑶记得曾听过这段往事; 赵婕妤确有其人; 那死胎也确有其事,只是真如流言所说; 赵婕妤是被皇后残害的一个无辜牺牲品么?
流言来势汹汹; 针对的不止是皇后; 连太子也牵涉其中。倘若流言属实,那么元祯并非皇帝嫡子; 而是一个卑贱的宫婢所生,这样一来,连他的储君之位也岌岌可危。
傅瑶想不着急都不可能,情不自禁地加快了步子。
等她来到皇后房中; 只见李昭仪正坐在皇后床前,絮絮地说些不着实际的安慰。赵皇后却相比前几日的病态有了些精神; 居然扎挣着坐起,面容十分沉静。
傅瑶上前施礼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赵皇后淡淡扫了她一眼; “你也是为流言之事来的?”
她这样开门见山; 傅瑶倒有些尴尬,“外头的话实在难听,儿臣是想劝母后不要放在心上; 免得污了耳朵。”
李昭仪脾性爽直; 当下愤然道:“太子妃就该当机立断,把几个嘴碎的抓起来审讯一番,问问是谁在背后主使,胆敢侮辱皇后的清誉!”
赵皇后淡淡道:“好了; 既然知道是谣言,何必多加理会,只当没听见就行了。本宫也乏了,你们先退下吧,以后这样的话不必往我这里传。”
傅瑶奇怪的看了她一眼,以不变应不变的确是最明智的举动,可是赵皇后明明不是这样的人呀,以她的个性,早该大发雷霆,将那些散播流言的人抓起来沉江喂鱼了,怎么忽然间转性起来?
再看时,傅瑶仿佛在她眼瞳里捕捉到一丝恍惚,心下顿时紧了紧:莫非那流言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
皇后不喜人打扰,两人只得告退。出来时,李昭仪脸上犹自愤愤,“皇后娘娘也太宽纵了,连这样的事都能轻饶,往后还有什么王法可言?”
又不客气的瞪着傅瑶道:“你也是,身为太子的妻室,外头那样编排太子,你倒好像没事人般,连昌平都还说要为她大哥讨个公道呢!”
傅瑶奇道:“还有什么话呀?”
流言中伤之语虽然厉害,可赵皇后毕竟不是她最关心的人,至于元祯,除了捏造身世这一条可恶之外,她没觉得怎么难听呀。
“你是没听见,那些人还说赵婕妤是趁皇后有孕之时,勾引皇帝才生下的太子,你想想这叫什么话,太子的生母怎会是这样不堪的女人?”
傅瑶听得目瞪口呆,谣言果然是没有最狗血只有更狗血,连这样争风吃醋的景象都描绘出来了,倒是为赵皇后杀母夺子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动机。
只是这么一来,元祯的声名无疑损伤得更加厉害。那样浪荡卑贱的女人,能生下什么好苗子?
傅瑶心事重重的同李昭仪告了别,这才回到自己房中去,吩咐小厨房准备几道元祯爱吃的菜色,随即枯索的坐到桌上,静静等候元祯回来。
出了这样的事,元祯心理一定更受打击。尽管并无真凭实据,但事关己身,恐怕他也忍不住猜忌自己的身世。
傅瑶几乎可以预料到,接下来会有一场消沉的光景。她打定主意好好安慰元祯,毕竟在这个时候,能开解他的也只有她了。
元祯的作息未被打乱,依旧按着平时的钟点回来。他一进门便看着桌上笑道:“怎么准备得这么丰盛,这是要大摆宴席哪?”
傅瑶比平日里倍显温柔体贴,上前为他解下外裳,薄面含嗔道:“瞧你这话说的,平日里就不能吃顿好的吗?”
吃饭的时候又殷勤向他劝酒。傅瑶自己不胜酒力,却拿出舍命陪君子的劲儿,狠命灌了两三杯。所谓借酒消愁,她惟愿元祯大醉一场之后,能将所有的烦心事悉数抛开。
结果元祯未能酩酊大醉,她自己反而喝得两颊酡红。傅瑶扎挣着拍拍他的肩膀,轻轻打着酒嗝道:“殿下……别把外头那些流言放在心上,那些人都是混账、无赖,他们说的话当不得真的……”
“你就为这个请我喝酒啊?”元祯的眼眸明湛发亮,声音里似乎带上一丝笑意。
傅瑶醉眼朦胧的点了点头,一时兴起,捧着他的脸道:“总之,我不要见到你不高兴,最好每天都笑眯眯的,对我这样,对其他人也是。”
她想了想,点着他的额头道:“不,还是对我一个人好了。总之在我面前,你只需笑,不准哭。”
她说话的时候,酒气直拂到元祯面上。因为饮的是玫瑰酒,香甜而无刺激性,反而叫人闻之欲醉。元祯看着她樱桃般红艳艳的唇瓣,喉结忍不住动了动,恨不得含住那两瓣诱人的樱桃果,细细品咂其中的酒味。
傅瑶的酒量实在不好,说完那番宣告,脑袋往下一垂,就趴在元祯膝头呼呼睡去了。
“真是霸道的人啊。”元祯轻轻笑道,伸手摸了摸她的乌发,又在那樱粉如苹果的面颊上轻轻碰了下,才抱她到床上去。
傅瑶醒来时,元祯已经起身在穿衣了。白色的中衣覆盖在矫健的肌肉上,整个人显得那样熨帖、齐整。
他回头看了眼,“解酒汤备好了,在桌上,起来记得喝。”
傅瑶勉强支起半身,觉得头部隐隐作痛。她记得自己昨夜本是设宴为元祯排解忧郁的,结果自己反而先醉倒了,该完成的目标也没完成,真是不中用啊。
元祯穿好衣裳打算出去,傅瑶忙抓住他衣角,犹豫了一下道:“殿下,关于那些传言……”
元祯俯下身,亲了亲她额头,“放心,没事的。”
他的笑容与平时并无异样,看来是并没放在心上,不过,他果真能毫无芥蒂么?傅瑶忧心忡忡地想着,恨不得身外化身,去揪出哪个如此可恶,敢在这种事上胡编乱造。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流言虽然凶猛,但因为皇后与太子都无动于衷的缘故,并没有扩大其影响力,皇帝就更不当一回事了——或者即便存有疑心,面上也不会表露出来。
傅瑶也偶尔撞见有仆役窃窃私语,威胁着要将他们扔进江里喂鱼,这样说了几回,方才好了些。至于这件事所造成的影响如何,就不是她所能估量的了。
好不容易回到京城,旅途辗转疲累,总算再没人拿太子的身世说事,耳边顿觉清净。傅瑶回宫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江太后,不知怎的,她冥冥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江太后也就是这几个月的事——或许是走前江太后的面容太过安详,反而隐隐让她产生恐惧。
万幸,江太后的精神尚且矍铄,也未如她想象的卧病在床,据曲嬷嬷说,逢着早上日头不那么烈的时候,太后还会搬张椅子出来晒会儿太阳,竟是比往日还健朗些。
傅瑶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笑道:“太后娘娘的风采更胜从前了,臣妾见了都自惭弗如呢。”
江太后骂她嘴甜,看上去却很高兴,又细细问她西湖的风景名胜,傅瑶拣了几处熟悉的细细答来,江太后听得津津有味。
自然也少不了途中的种种曲折,说到太子的身世传言时,傅瑶细细观察太后的模样,看能否从这位老人家的神情中看出一些端倪——太后可谓是宫中辈分最长的人,那些深宫秘事应该没人比她更清楚。
然而江太后只是紧紧地皱着眉,断然道:“这是哪里的胡话,真是放肆至极!哀家从未听过这种传闻。”
傅瑶陪笑道:“臣妾也是如此想,太子又怎会不是皇后娘娘的亲骨肉呢,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些。”
江太后叮嘱她道:“这种话你听了就算了,千万别到处传,也是于太子名声有碍。”
傅瑶笑道:“娘娘放心,这个我怎会不知。”
出寿康宫时,江太后还密密的嘱咐她,有空多带两个孩子过来看望。傅瑶都一一答应,想着老人家毕竟生活孤清,还是希望有人作伴的。
至于元祯的身世之谜,傅瑶则差不多完全抛开。连江太后都不清楚当年的故事,其他人更不会知晓,可见谣言也只是谣言而已。
江太后是在这年秋天过世的。她死的时候,御花园落满了一地金黄的梧桐树叶,颜色如同田间金灿灿的稻谷,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傅瑶去看过她的仪容,老人家走的很安详,面上没有半分痛苦,因此傅瑶看着也并无悲伤之情,只有些微微的惆怅:惟愿她以后也能这么平静的死去。只是江太后之所以无畏于死,一半的原因也是牵挂着先帝,期待着与他作伴,傅瑶以后倒不知该牵挂着谁了——谁知道她死在元祯前头、还是后头?
这个念头一出,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原来自己已经想到一生一世那么长远了。
江太后早已将寿材寿衣等物准备好,虽然是在夜里悄悄去世的,事情也并不难办,众人也不至于慌了手脚——事实上,连江太后死的时机都恰到好处,秋日天气已凉下来,尸身不易腐坏,若是再早一点儿,正赶上在盛夏,还得耐心开凿冰棺,那才叫费事呢,因此众人都对这位逝者心存感激。江太后真正做到了清清静静的生,清清静静的死。
傅瑶穿上孝服,每日都恭恭敬敬地随众人去灵前跪拜,这一项还不难捱。只是那些做法事的僧道满嘴拗口的经文,一念就是好几个钟点,听着实在古怪又难受,无形中加重了祭拜的痛苦。
好在她年轻,还支持得住。只是赵皇后似乎年纪大了,心绪悲痛,又太过操劳,疲累之下竟病倒了,一时间,灵堂里乱作一团。
众人忙急急地将皇后送回椒房殿,又忙着请太医过来,乱得不可开交。好在经过太医诊治,只是气虚血亏,好好调养就不成问题。
只是赵皇后这一病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