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教坏了孩子-第4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现象群众意见特大,也有政协委员上书地方政府,指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它损害的不仅仅是公民平等教育的权利,还给不少家庭带来了经济上的困难,而且还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然而,意见归意见,批评归批评,提案归提案,教育产业化的步伐不但没有在群众的意见、批评、反对声中止步,反而越走越快,越办越兴旺!直到2004年1月6日针对海外媒体提出的“中国教育产业化”问题,教育部长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04年首场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中国政府从来没把教育产业化作为政策,一定要坚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属性”。教育产业化的热度才有所降温,大肆鼓吹教育产业化的声音才有所降调,人们才真正冷静的思考有关教育产业化的问题。
人们在思考的过程中,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到底是谁提出了教育产业化的论调?教育产业化为何能以如此之快的速度风行全国?
有人认为,是一些学校的老师积极倡导了教育产业化。非也!
岂不知教师也是普通的市民,有很多教师的孩子因为重点学校的学位有限而不得不倾其所有,花大钱买私立学校的学位。而且,教育产业化还使他们的精神压力数倍的增加。应该说教师是教育产业化的最大受害者,他们怎么能够倡导自己深受其害的教育产业化呢?
退一步讲,就算老师有心积极倡导教育产业化,凭着教师的那一点点能耐,如何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使教育产业化如此的迅猛、如此的如火如荼?如果教师真有那么大能耐的话,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就不可能发生!如此看来,提出教育产业化并使之风行全国的除了很有影响的学者、政府部门外,普通的老百姓绝无此能!
第六部分中国适不适合教育产业化?(3)
D、为什么有人热衷于教育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不适合中国国情,自然会遭到广大老百姓的反感和批判。教育部的两位部长也说:政府从未提出教育要产业化。而且,教育部历来是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的。然而,在一些地方的领导者和一些比较有权威的学者那里,还在卖力地鼓吹教育要产业化,而且有个别地方把好的初中、高中,以改制的名义卖给了私人,这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资料显示,对于教育产业化,经济学家的观点相对统一。他们多从专业角度出发,认为我国教育投入远远不够,将产业化引入教育领域,不仅可以摆脱教育经费捉襟见肘的窘境,而且能够开拓教育发展的新领域,拉动经济,改变中国老百姓不愿花钱的习惯,据说这也是与国际接轨。
企业老板办教育的目的很明确————赚钱,这个谁都明白。政府部门热衷于教育产业化大概有一下三点原因:首先是考虑到教育产业化可以增加教育经费。我国的教育投入是比较少的,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联合国人权调查员托马谢夫斯基对我国的教育作了近半个月的考察。她表示,中国几乎属于世界上对公共教育投入最少的国家之一。中国每年的教育投入只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远远低于联合国建议的6%的标准。她说,中国政府只承担了学校开支的53%,其余的费用则转嫁到学生头上。利用教育产业化,正好可以补贴国家教育投入不足的空缺。
其次,有些地方社会经济水平很低,没有什么支柱产业支撑地区经济,学校甚至政府机关的开支都难以维持,老百姓虽然贫困,在其它方面舍不得花钱,但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不得不咬牙交费。政府领导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以教育产业化的名义,名正言顺地从老百姓兜里“套钱”,以维持学校、政府机关的开支。如资料所述,某些地方官员还曾产生对高中阶段教育不仅要“断奶”,而且要让学校创收,上交财政的想法,这其实是在推卸政府本来应负担的投资教育的责任。
再次,有部分腐败分子,打着教育产业化享受优质教育的旗号,肆无忌惮地巧取豪夺以满足个人的私欲。现在教育行业成为暴利行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社会上曾经流传的“要想富,开药铺”已经被改为“要想富,办教育”。这顺口溜中的故事老百姓心里清楚,腐败分子心里更加清楚!
E、中国不能走教育产业化之路!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2004年9月2日在网上回答问题时说:“教育是一种崇高的公益事业,对凡是能够接受教育的人都要提供教育,所以将教育产业化违背了我们的办学宗旨,也违背了我们的办学方针,也直接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可以说,直接违背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根本原则。所以产业化的问题,我们教育部是坚决反对的,是绝对不能把教育产业化的,教育产业化了,就毁掉了教育事业了。”
有网友分析:“纵论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地教育是完全的产业化,即使市场最发达的美国,所有的民营学校还是依靠他们的理想和资金赞助来维持自己的义务,而高额收费,一般是针对外国学生的,而像德国等国家,高等教育也是完全免费的。这些发达地国家从来没有人呼吁教育产业化,他们的人均收入已经相当的高,而对他们来说,这依旧是国家的普遍义务,而在人均收入低下,贫富极端不均的中国,却千奇百怪地出现了教育产业化地呼声,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件怪事。”
中国人均收入多少?而教育产业化后地学费是多少?大家都很清楚。现在,“教育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根源就在教育产业化。甚至有一些学生或家长,因为无力交高额的学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来了断自己,也反抗社会的教育不公。
我们知道,受教育的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而教育产业化是国家对自己普遍义务的一种逃避,他利用市场剥夺了穷人已经具有的受教育权利,它的后果也许一时还看不出来,但长远地看,它对国家的方方面面都会造成影响,无凝聚力,无自豪感,无义务敢,试想一个无凝聚力和公民义务感的国家,怎么能够强大?
如果真的认为教育是一种商品、是一种服务,是应该收费的话,也只能是他们毕业后的单位交钱,而不应该是学生和他们的父母。而且,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不但不能收取学生的任何费用,还要努力承担学生学习所必须的生活费用。这样才能够体现义务教育的义务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总之,教育产业化是不可行的。
第七部分孩子喜爱的歌曲在哪里?(1)
谁来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中国是人口大国,中国有两亿多孩子,两亿多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所以关注孩子、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
遗憾的是,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关注的往往是孩子物质的需求,而忽视了孩子精神的需求;对孩子物质食粮给予的多,精神食粮给予的少,从而造成了少儿歌曲、儿童电影电视、儿童文学作品匮乏的现实。
不仅如此,充满了爱恨情仇的流行歌曲、影视作品中不负责任的胡编乱造和戏说历史、另类怪异的文学作品以及网络世界里的暴力色情成分,不但无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在某种程度上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有些甚至成了教唆孩子犯罪的罪魁!
所以,我们在进行中国教育的反思时,就有必要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倡导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孩子、关心孩子的良好风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让我们在为儿童提供最好的物质享受的时候,也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使他们能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1。孩子喜爱的歌曲在哪里?
[资料一]
我住的单元中有三户家里有幼儿,每天下班经过他们家门的时候都能够听到熟悉、优美的歌曲,像《学习雷锋好榜样》、《两只老虎》、《丢手绢》、《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让我们荡起双桨》、《火车向着韶山跑》等自己或者自己孩子小时候唱过的歌曲……
[资料二]
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带学生春游的时候,迎风传来了一阵稚嫩的歌声,“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的好看又漂亮……
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不忘怀……谢谢你给我的温柔……”一群小学生高一声低一声地唱着流行歌曲,听的我和我的学生都笑了。有几个胆大、调皮的男同学还跟着唱了起来。因为是春游我没有扫他们的兴,但是他们又唱起了《纤夫的爱》、《大花轿》等流行歌曲……
[资料三]
作为教师经常能够听到如下的“另类校园歌谣”:“上学苦,上学累,上学还要交学费,不如参加黑社会。”、“春花秋月何时了,考试知多少?教室昨夜又报分,成绩不堪回首明月中……”、“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每天补课到十点半钟。回到家里,老爸最凶,把我打得,鼻青脸肿。爸爸不在,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妈妈走后,是我最凶,我才是真正的英雄”。
21世纪的幼儿每天学唱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歌曲,本应该唱儿歌、童谣的小学生唱的却是流行的爱情歌曲,本应该唱校园歌曲的中学生唱的却是走样了的“另类校园歌谣”。这就是事实,是我们目前青少年音乐教育的事实!
对于这样的事实人们不禁要问:除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典少儿歌曲外,还有没有展现新时代特点的儿歌、童谣?孩子喜欢的校园歌谣哪里去了?“另类校园歌谣”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另类校园歌谣”?现在的音乐工作者在忙着为谁写歌?
A、有没有展现新时代特点的儿歌、童谣?
第七部分孩子喜爱的歌曲在哪里?(2)
童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难忘的。
翻开记忆的相册,许多的成年往事已经发黄、退色,但童年的一切却历历在目。童年的游戏、童年的儿歌伴着童年的笑声和哭声清晰的呈现在脑海里,叫人激动、使人年轻。《小燕子》、《春天在那里》、《丢手绢》等儿歌以浅显的内容和优美的韵律,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外婆的澎湖湾》、《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脍炙人口的校园歌曲,也已经成为我们记忆最深的东西……
有人说:“一首好听的儿歌,足以让人铭记一生”。
是啊!从上世纪50年代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到80年代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优美的曲调,直到今天唱起来,仍倍感温馨,仿佛童年的时光就在眼前,难怪现在年轻的家长还用过去自己唱过的歌曲教自己的幼儿!
但是,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我们除了教给孩子经典老歌的时候,是否也该教给孩子能够展现时代特点的新歌曲?总不能永远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总不能永远唱《火车向着韶山跑》,永远唱《我是公社小社员》吧?因为现的一分钱确实没有人捡了,现在的“人民公社”也不存在了!所以,老唱一些过时的歌谣,显然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那么,到底有没有展现新时代特点的儿歌、童谣、校园歌曲呢?从目前看还不多!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了!
B、孩子们唱流行爱情歌曲的原因是什么?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歌曲,现在流行于孩子嘴边的歌曲大都是电视剧插曲或爱情歌曲。面对小学生唱流行爱情歌曲的现象,人们皱眉、感慨而又无可奈何。为什么这样?孩子喜欢的校园歌谣哪里去了?
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不难,看看我们现在的文艺舞台和街头巷尾所演唱、播放的歌曲谁都会找出答案!
现在的文艺舞台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最繁荣的。
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古老剧种不断的推陈出新,歌剧、话剧、舞台剧、情景剧等新的艺术剧种也不断的发展壮大,歌曲创作、演唱方面更是空前的活跃、开放。民族、美声、通俗各种唱法争奇斗艳。除了经典老歌的新人新唱,最火暴、最有市场的还是通俗歌曲和爱情歌曲的创作和演唱。你想到什么就可以唱什么,欢乐、痛苦、愤怒、忧伤、甚至颓废只要你敢唱就行。没有有人批评你新潮,没有有人指责你胡来,通俗歌星往往因为一两首歌就会大红大紫,就有许多纯情的歌迷跟在后面欢呼雀跃、山呼万岁!但是唱来唱去,除了甜蜜的爱情,就是痛苦的追悔;除了歇斯底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