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花六照 作者:梁羽生-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于这两方面的因素,唐代武侠小说中的〃游侠〃也就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老百姓幻想的侠客,为百姓打抱不平的;一种是军阀所蓄养的〃游侠〃,为军阀做保镖或职业刺客的。后一种其实只是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利的工具、看门的鹰犬,实在不能称为〃游侠〃。还有一种更复杂的是,本来依附于军阀,而所做的事情也有符合于当时百姓的愿望的,如《红线传》中的红线,以节度使婢女的身份,凭个人的能力,制止了两个藩镇的割据战争。
唐代著名的武侠小说有《红线传》、《虬髯客传》、《刘无双传》、《昆仑奴传》、《聂隐娘传》,等等(空空儿、精精儿则是附在《聂隐娘传》中)。《虬髯客传》与《红线传》这两篇尤其写得出色。
《虬髯客传》写隋朝末年,杨素当权,书生李靖以布衣进谒,愿献治世奇策。杨素傲慢无礼,李靖直斥其非,侃侃而谈。杨素身边一个执红拂的婢女对他甚为注意,当晚李靖回到旅店,红拂便来私奔。二人途中遇虬髯客,意气相得。虬髯客本有争霸天下雄心,后来见了李世民,认为李才是〃天下真主〃,遂把所积的资产送给李靖,让他去辅佐李世民统一中国,自己则到海外称王。
红拂、李靖、虬髯客这三个人物都写得非常生动,性格鲜明。后世称他们为〃风尘三侠〃。但这〃三侠〃的〃侠〃的表现,却又各个不同。虬髯客豪迈绝伦,红拂是豪爽脱俗,李靖则在豪侠之中带了几分书生气。小说中旅舍遇虬髯客一段,寥寥数笔,就写出了他们性格的分别(引文及评论见《与武侠小说的不解缘》一篇)。
红拂作为一个女奴,而敢鄙视权倾朝野的杨素,认为杨素是〃尸居余气,不足畏也〃。而且毫无愿忌地走出相府(杨素官位〃司空〃,相当于宰相),选择自己的自由幸福。这反映了反封建束缚的要求,是《虬髯客传》进步的一面。
但《虬髯客传》在思想上也有极大的缺点,那就是认为〃真命天子〃是不可抗的正统观点。试看像虬髯客那样非凡的英雄,见了唐太宗尚且推枰敛手,甘拜下风,不敢逐鹿,自己到海外另辟事业。至于李靖那就更等而下之,只配为李世民打天下了。作者的立场,显然是在歌颂〃天子圣明〃,维护李唐王朝的。
《红线传》的主角〃红线〃是潞州节度使薛嵩的婢女,小说写另一个节度使田承嗣想吞并潞州,薛嵩忧惧,无法可想,红线便自告奋勇,替他去探虚实。一个更次,往返七百余里,将田承嗣床头的金盒取回为信。薛嵩遣使者送返金盒,田承嗣惊恐非常,赶忙和薛嵩修好,一场战祸,遂得避免。
小说的主角是个婢女,以奴隶作为小说的主角,在封建社会中确是大胆之作。但写红线是为了对薛嵩〃感恩图报〃,才去取金盒,弭战祸,尽管这符合于当时百姓厌恶军阀混战、要求和平的愿望,但把一个〃女侠〃变成了军阀的工具,这却未免大大减弱了作品的价值,也损害了作者所要着意描写的〃女侠〃的精神面貌。另外,小说中的佛道迷信思想,如说红线前生本为男子,因犯过错,而〃陷为女子〃,现在为百姓立了这场功德,就可以〃还其本形〃,重为男子,等等,这也是小说中的糟粕。
唐代的武侠小说都是短篇,如《虬髯客传》、《红线传》都不到三千字。在这么短的篇幅中,写故事、写景物、写性格,每一方面都写得很精彩,这确是极不容易的事。从这里也可见到它的艺术功夫了。
到了宋代,民间〃说书〃(讲故事)的风气盛行,民间艺人(宋代称为〃说话人〃)根据传说编造的故事称为〃话本〃。〃说话人〃所讲的故事,大都是英雄豪侠的故事。最著名的《水浒传》中的许多英雄故事,就是宋代〃说话人〃的集体创作,早就在民间流传了的。元末明初施耐庵将这些故事经过艺术的加工和整理,成为现在通行的《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最受重视的文学遗产之一。它是一本写官逼民反的农民起义小说,把它作为〃武侠小说〃那是不适当的。但其中一个个的英雄豪侠故事,如〃林冲雪夜歼仇〃、〃武松打虎〃、〃李逵与众好汉劫法场〃、〃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等等,都具有武侠小说的色彩。后世的武侠小说,受《水浒传》的影响最大。所以谈到中国的武侠小说,还是不能不提及《水浒传》。
《水浒传》的英雄已是比唐代武侠小说的〃侠客〃进了一步,他们并非只凭个人的力量,而是结成一股集体的力量反抗统治者的了。在艺术性方面,人物性格的刻画,也远远超过了前人。《水浒传》的一些主要人物,如宋江、卢俊义、林冲、鲁智深、李逵、阮小二,等等,各有各的性格,而且都是与他们的出身相吻合的。注意人物出身与性格的关联,这是《水浒传》的一个艺术特点。
但《水浒传》也并非十全十美,毫无瑕疵,和其他文字遗产一样,它也是有精华,也有糟粕的。它一方面写了农民的起义,一方面又贯穿着要接受〃招安〃的妥协思想,以宋江为代表,他反抗的统治者只是贪官污吏,却不是皇帝本人。同时它将其他的农民领袖,如方腊、田庆、王虎等诬为盗寇,而宋江等人虽是被迫上梁山,却还是要〃替天行道〃的。这一个〃道〃,一方面是替百姓〃打抱不平〃,一方面又是替〃天子〃维持正统。所以才有了后来宋江接受招安,替朝廷〃征四寇〃之举。因此尽管它写了农民起义,还不能说是站在农民立场的。
不过尽管如此,在封建社会中能出现这样一本小说,也是难能可贵的了。同时,它虽然以宋江为代表人物,贯穿了要维持正统的妥协思想,却也描写了〃下层〃出身的李逵、朱贵等人,蔑视皇帝的思想。如李逵几次提出要推倒大宋皇帝,被宋江压下,就是一例。因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还是应该承认《水浒传》是封建社会中的一部应受重视的作品。
一九六五年五月
补记:这是我早年对中国武侠小说的论述。论点颇受当时流行的〃唯物史观〃影响,现在看来,是不够成熟的。为存其真,不作改动。至于我目前的史学观点请参看本书乙辑〃师友忆往〃中的《金应熙的博学与迷惘》一篇。
一九九八年八月三日
乙辑 师友忆往
弄斧必到班门在伯明翰访问华罗庚教授
〃班门弄斧〃,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成语,是对不自量力的〃拙匠〃的讪笑。
但你可曾听过〃弄斧必到班门〃这句话?
这句话是举世闻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的。说话的地点是在他伯明翰寓所客厅,当时只有主客二人,主人是他,客人是我。这句话是他的为学心得,我觉得他这句话比原来的成语更有意思。
一九七九年八月下旬,我来到英国北部的伯明翰旅行,意外地获得了一个和华教授见面的机会。整整一个下午,他谈了他的平生经历,也谈到了他目前的学术活动。
话题就是从他在伯明翰的学术活动开始的。
那年五月,世界解析数论大会在伯明翰召开,华罗庚应邀出席。
在单独访问华老的前一天晚上,我曾经在一个宴会中听到一些有关华老出席这次大会的〃趣闻〃。这个宴会的主人是伯明翰侨界的知名人士冯律潮,主客是华老,陪客有来自香港理工学院的张思伸教授以及华老的两个学生和秘书。有关华老的趣闻,就是他的秘书告诉我的。
参加这次大会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八十位数学家,华老出席的消息传开,登时引起全场轰动,相识的与不相识的都争来问候。有一位印度数学家,见了华老,竟然感极而泣,用印度传统的表示最大敬意的行礼方式,向华老致敬。他说他是从华老的著作中学数学的,想不到有机会可以见到华老。原来有许多人因为消息隔膜,以为华老已经死了,或者虽然未死却尚在〃牛棚〃。华老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意外之喜,也消除了他们的疑虑。
〃华老是这次解析数论大会中最受尊敬的数学家之一。〃华老的秘书潘承烈这样告诉我。
但这样受到尊敬的数学家,却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谦虚。
大会闭幕之后,他接受伯明翰大学之请,在该大学讲学。
〃讲学,我不敢当。〃华老说:〃不能好为人师,讲学以学为主,讲的目的是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
(羽生附注:这几句话华老怕我听不清楚,他特地写在一张纸上给我,此处是照录原文)
当我问及他准备有些什么学术活动的时候,他微笑道:〃我准备弄斧必到班门!〃
原来他到目前为止,已经接到西德、法国、荷兰、美国、加拿大……许多所大学邀请前往讲学。
〃我准备了十个数学问题,准备开讲。包括代数、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矩阵几何、优选法,等等。我准备这样选择讲题,A大学是以函数论著名的我就讲函数论,B大学是以偏微分方程著名的我就在B大学讲偏微分方程……〃
我正在心想:〃啊,这可真是艺高人胆大!〃他好像看破我的心思,说道:〃这不是艺高人胆大,这是我一贯的主张,弄斧必到班门!〃
接着他详细解释:〃中国成语说,不要班门弄斧;我的看法是:弄斧必到班门。对不是这一行的人,炫耀自己的长处,于己于人都无好处。只有找上班门弄斧(献技),如果鲁班能够指点指点,那么我们进步能够快些;如果鲁班点头称许,那对我们攀登高峰,亦可增加信心〃(这一段话也是他写出来给我的)。
武侠小说中有所谓〃找高手过招〃,练成绝技,是非和高手〃印证〃不可的。〃弄斧必到班门〃,如果把〃过招〃改为〃请教〃,恐怕就是这个意思了吧?这可要比害怕到〃班门弄斧〃积极多了。
当然我们也不免谈及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他告诉我一个故事,一个〃笑话〃。
故事是有一次他被〃招待〃到人民大会堂看样板电影,座位是正中间的六排二号,他见左右无人,像是〃虚席以待〃什么〃首长〃的样子,心里就知不妙,赶快和后面几排一个相熟的京剧女演员换位,过不多久,果然就有一个〃首长〃进场,在他原来位置旁边的六排一号坐下,这个〃首长〃就是江青。
〃好险!〃华老说:〃我不知江青是否想笼络我,但我若不避开,麻烦可就大了。〃
对江青他是采取〃避之则吉〃的态度的,但可惜〃避之〃却仍〃不吉〃。〃或许江青因见我不受笼络吧,她竟然叫人指使陈景润诬告我,说我某一个科学研究是窃取陈景润的研究成果,幸好陈景润很有骨气,他说华罗庚是我的老师,只有我向他请教,他怎会窃取我的研究成果?陈景润在〃四人帮〃当道时期郁郁不得志,可能也与他这一拒绝作假证的事情有关。〃
〃在〃文革〃期间,我曾被抄家,也曾受过红卫兵斗争。但比起其他高级知识分子,冲击还不算大。〃华老说。
〃笑话〃则是,他在一九七三年间,在中国各地讲优选法,最多听众的一次,在武汉有六十万人听讲(通过广播)!〃四人帮〃竟然指责他讲统筹、优选是游山玩水。
不仅如此,在周总理关怀下,他讲的优选法拍成电影,张春桥看了电影说:〃搞优选法电影,是引导青年走资产阶级道路。〃姚文元更〃妙〃,他竟说〃优选法不是科学〃!
〃张春桥懂得什么是优选法?姚文元的科学知识又有多少?他竟敢宣判优选法不是科学,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华老哈哈笑了起来。
好在这些荒唐的故事,荒唐的笑话,如今都是〃俱往矣〃了!但愿以后也不会再有。华罗庚教授现在的心情如何呢,我还是引他的一首小诗作答吧。
他说:〃〃四人帮〃打倒后,有人用曹操的诗鼓励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深有所感,也胡乱写了几句:〃老骥耻伏枥,愿随千里驹。烈士重暮年,实干永不虚。〃〃
金应熙的博学与迷惘
正文之前的闲话
金应熙似乎是一位颇有争议性的学者。比如说他是否〃背叛师门〃,又比如说他在学术上的〃定位〃,等等。
但有一点应无异议,他是地道的〃港产〃学者。中学读的是名牌的英皇书院,在香港高中会考中名列榜首;大学读的更是港人公认的最高学府香港大学,年年都考第一,获奖学金。用〃港话〃来说,即Made in Hong Kong,货真价实。
至于受教于金应熙,则又是另一番机缘巧合了。我在岭大读的是经济系,金应熙则是历史系的讲师。经济系允许学生选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