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戾王嗜妻如命 >

第498节

戾王嗜妻如命-第498节

小说: 戾王嗜妻如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鸿渊倒是想先回自己的王府,歇歇脚,喝喝茶,却在靖婉的“威胁”下先跟于仲擎等人去了皇宫。

    李鸿渊进了乐成帝的御书房,里面跪着两人呢,毫无疑问,白家的那位前阁老,以及他儿子白学士,说起来,按照预订的前程,白学士将来也会是阁老之一,别的不说,父子就两阁老,说起来也是相当的牛气了。

    就李鸿渊所知,白前阁老好不容易醒过来,就颤颤巍巍的要进宫,他的独子白学士随行,父子二人,已经在御前跪了两个多时辰,一个本就病歪歪的老头子,跪了那么久都“屹立不倒”,李鸿渊都想要说一声佩服,但,实际上,这位前阁老肯定是受不住的,这会儿瞧着,就好像快不行了一般。

    而这样的状态,显而易见的,对乐成帝的杀伤力无比的巨大,这是他嫡亲舅舅,自然是心疼得无以复加,跪到现在,之前不管说什么,乐成帝便是没有答应,这会儿,连那些白家父子没说出来的都一并应承了。

    至少在李鸿渊进来的时候,乐成帝站在他舅舅跟前,试图亲手将他扶起来。

    “皇上,皇上,臣那可怜的孙儿啊,他还没及冠呢,他死得好惨啊……”

    老泪纵横,声音嘶哑,摇摇欲坠,好不可怜!

    “舅舅,舅舅你先起来好不好,朕一定给你一个公道。”

    “皇上,皇上啊……”

    李鸿渊瞧着,不为所动,仿佛在瞧一场闹剧。

    在乐成帝终于看见李鸿渊的时候,李鸿渊已经站了好一会儿。

    “儿臣参见父皇。”李鸿渊淡声见礼。

    “你这个孽障,你到底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还不给朕跪下。”

    李鸿渊撩了一下眼皮,眼中古井无波,撩了一下衣袍,跪了下去。

    乐成帝瞧见他这样子,气得够呛,恨不得上前一巴掌抽死他,不过瞧着那张脸,到底是下不了手,强行压制着怒气,“今天这事,你要怎么说?”

    李鸿渊冷嗤一声,“怎么说?庄子上珍兽园的墙裙高度足够,坚固十分,别说是一两头老虎,便是一百头,若非有人有意将之放出来,那些畜生休想逃脱,儿臣与白氏无冤无仇,连接触都少有,摆明了,最近儿臣风头太盛,有人想要对付儿臣,白氏子不过是被对方选中的一颗棋子而已,选他不选别人,无他,他足够好用而已。白学士到了庄子上,不想着查明真相就算了,倒是先跟儿臣摆起脸色,白老太爷也着实可笑,不管不顾,先到你面前哭诉,直接就揪着儿臣不放了?要说法?有些东西已经摆明了,拖着时间不查,如此,本王倒想问问,白氏是什么意思,本王与他们什么冤什么仇。”

    被李鸿渊如此倒打一耙,白家的两人气得至哆嗦,指着李鸿渊,“你,你……”

    李鸿渊直接站起身,小弧度的甩了甩袖子,“想要给本王扣帽子,麻烦,将证据摆出来,便是制造证据,也麻烦做做样子的将事情查一查,平白无故,站不住脚,本王可是不会承认的。”

    “孽障……”乐成帝怒喝。

    李鸿渊目光直直的看向乐成帝,比起刚才的面无表情,这会儿是一片冰冷,“刚才这话,同样是说给父皇听的,如果父皇也认为全是儿臣的错处,证据拿出来;再或者,父皇是要看在你们的情份上,他们说什么,你便听什么,他们要什么,你便给什么,儿臣这个儿子也可以毫不犹疑的舍掉,那么父皇下旨治儿臣的罪便是,毕竟,你是君,儿臣,连臣都算不上,富贵生死,不过是你一句话,有些事情,反正已经二十多年了,也不在乎这一点。”说完,直接拂袖而去。

    乐成帝怔住,他不太明白自己这儿子是什么意思,想到某个可能,不由得退了两步,他知道了?他真的知道了?可是,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

    李鸿渊走到门口,又顿住脚,回身,看向白家的二人,“整个京城,尽人皆知,人敬本王一丈,本王还人一尺,你白家,如果执意要揪着本王不放,而不想查出真凶,那么,本王在被踩下去之前,也定然先叫你白家鸡犬不宁。”

    之后倒是走得相当的干脆。

    白氏父子心惊,乐成帝眉宇紧蹙,乐成帝心里边其实很清楚,不管他给这儿子再多,他也欠这儿子的,欠他“皇位继承权”,从一开始就被他剥夺了,而造成这一切的也是他自己,这儿子一直没有争夺皇位的心思,以前还有些不明所以,但是,如果他知道自己的特殊出生,是不是就完全解释得通?

    乐成帝越想,越觉得就是如此。

    可是,这件事情,除了他自己,就只有贵妃苏氏知道,其余的,早就成了死了,如果渊儿知道,那毫无疑问,一定是苏氏说的!

    乐成帝怒火中烧,那个女人,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白氏父子见乐成帝的表情明显不对,心里也有些着慌,“皇上……”

    乐成帝看向他们,眼中已经没了之前的悲痛,没了那份绝对会为他们撑腰的态度,“舅舅回去好生将养吧,这事儿到底如何,朕会着京兆府,刑部,大理寺联手查办,找出真凶,正所谓人死不能复生,舅舅节哀才是,再如同今日这般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朕会心痛的。”

    这看似关切的话,白氏父子二人听得明白,这分明已经带上了警告的意思,他们拿着情分在他面前哭死哭活是,未尝不是一种“威胁”,对,在乐成帝眼中就是威胁,因为他是皇帝,他给,你可以要,他不给,你不能主动的要求!

    白氏父子心中透心凉,原本局面好好的,对他们白氏有利,而晋亲王一来,上下嘴皮子一碰,不过几句话,就完全的翻盘,心惊晋亲王的厉害,也心惊晋亲王在乐成帝心中的地位。

    “皇上如此,却是折煞了臣,臣只想要一个公道而已。”

    “嗯,朕知道,你们且先回去。”

 第484章:争锋相较

    “皇上如此,却是折煞了臣,臣只想要一个公道而已。”

    “嗯,朕知道,你们且先回去。”

    父子二人这一回却是不敢再“耍赖”,哭嚎着如何劝慰都没作用,白学士搀扶着他老子,事实上,跪了这么长时间,他比他老子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颤颤巍巍的根本就站不起来。遭了这么多罪,却没达到预期效果,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乐成帝瞧着,让内侍上前搭把手,将人扶起来,再送回白家去。

    等人走了,“宣京兆府尹,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即刻进宫。”乐成帝开口道,又坐回预案后面,继续看折子,只是他现在的状态,自是没办法瞧得进去,撂手将折子扔到一边,整个人身上都是烦躁,抑郁,怒气,伺候的人恨不得找地缝钻进去。

    可是,“皇上,已经很晚了,可要传膳?”一个内侍战战兢兢的走出来。

    因为白氏父子,乐成帝可不就错过了晚膳的时辰,之前那情况,显然是没心情吃的。

    乐成帝揉了揉眉心,“传吧。”直接移驾偏殿,“等三位爱卿来了,直接引过来。”

    内侍们齐齐的舒了一口气,庆幸乐成帝没发作到他们头上。

    而李鸿渊冷着一张脸出宫,一路上,远远的就能感觉到嗖嗖嗖的寒气,没一个人敢靠近,因为天已经黑了,有些时候注意不到,因此,哪怕是迎面而来的,都生生的刹住脚,拐弯,实在是躲不掉的,赶紧退开些,或站或跪,大气不敢喘,异常的恭敬。

    李鸿渊径直的走过去,将这些人无视得彻底。

    无视了好啊,绝对比被注意到好一千倍一万倍。

    李鸿渊出了宫,登上马车,那外露的情绪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过,他没有开口,马车便依旧它能够留在原处。

    因为白氏父子就在他后面不久离开,虽然因为行动不便,稍微慢一些,还是被人用轿子抬出来的,在得知晋亲王府的马车尚在,并未离去,两人都不由得打了一哆嗦,总有不甚美妙的感觉,总觉得惹上了不该惹的人。

    在二人从轿子上下来,恰好瞧见李鸿渊的马车被撩开了车窗帘子,因为马车中并未燃灯,外面完全看不清马车里的情况,但是,总觉得里面有一双如同野兽一般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着光,像是狩猎一般的蛰伏,而他们父子就是被他盯着的猎物。

    膝盖里面本来就彻骨的痛,这会儿更是绝对脚软,若不是被搀扶着,说不得就这么摔地上了。早就听说过晋亲王的赫赫凶名,在某些场合也见过他整治人的手段,然而,到底是没怎么接触过,更没亲自体会过他的手段,现在有一种果然恐怖的感觉。

    “回府。”

    李鸿渊毫无情绪的声音从马车中传来,马车前的车夫立即就扬起了鞭子。

    看着越走越远的马车,父子二人心中都滋生了不同程度的后悔,可是,失去了唯一的孙子(儿子),这人又哪里还有理智可言。

    李鸿渊回到晋亲王府,靖婉已经着人准备好了膳食,对于李鸿渊回来得这么快,她也不感到意外,反正,这种事,于她而言,也是习以为常了。

    因为心中已经有数,靖婉也不担心,而李鸿渊的某些情绪哪都是给别人看的,面对靖婉的时候,他不可为不好,该干嘛就干嘛。

    与此同时,京兆府尹、大理寺卿、刑部尚书三日已经抵达宫中,虽然早就已经下衙,然而,皇帝召见,便是深更半夜睡得迷迷糊糊,那也得麻溜的起身进宫,更何况,出了今儿这一桩事情,他们心里边其实已经有数了。

    乐成帝让他们一起用膳,别管吃没吃,都得坐下来,谢主隆恩。

    乐成帝心情不好,草草的吃了一些,他停筷,另外三人也跟着停了筷子。

    乐成帝擦了嘴,将帕子丢开,“今儿的事情,相比你们是知道了,给你们三日的时间,朕要一个满意的结果。”

    按理,在人死的第一时间,京兆府就该接手的,不过,李鸿渊没让人报案,白家人将尸体弄回去,也没想报案,李鸿渊是查了自己内部的问题,白家是只想着让乐成帝主持公道,太悲痛,也太愤怒,或许是“忘”了。

    乐成帝这里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下面三个人就头疼了,因为没有第一时间接手,中间很多地方怕是要出现断层,比如说,晋亲王庄子上的相关人,那白公子身边伺候的人,这些都相当重要,而现在这些人还有没有命在都是未知数,毕竟,这些人主子要打杀了,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可是,西里边再如何的叫苦不迭,嘴巴上也只能应承。

    事实上,聪明人都知道,这事儿无非两种情况,其一,那就是个巧合,白家的小子倒了血霉,别人没事,就他一命呜呼,其二,就是有人算计晋亲王,无非就是借白家的手对付晋亲王。

    若是前者,白家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咬死晋亲王不放,这不是皇上想看到的,若是后者,那么算计晋亲王的又会是谁,其实范围还是有的,说大不是大说小不小,想当然的,肯定不好查,那些相关的人再出现死伤,就更难查,而最后的结果,同样不是皇上乐意看到的。而这两者,后者的可能性远远地大于前者。

    而且即便是后者,但如果查不是个所以然,白家必然还是回咬死晋亲王不撒口。

    更关键的,要让皇上满意,那么什么才是皇上满意的。

    说白了,这种事就不该放到明面上来查,到底如何,皇上自己定性。

    京兆尹跟刑部尚书,或许还有所顾虑,有些程序不敢走,大理寺卿第五太卿,面对案子的时候,那就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该怎么查就怎么查。

    因为情况特殊,白公子的丧事还没有办,白家连白幡都还没有挂出来,自是不会有人上门吊唁,如此,肯定也还没有入殓,只是被收拾妥当,换上了体面的衣服,外表看上去,倒也没觉得多可怖。

    事实上,跟白公子一起去庄子上的人,的的确确已经被怒不可遏,又找不到发泄途径的白学士夫人给杖杀了,还不准他们的亲友收尸,直接被扔到了乱葬岗草草埋了,本身没什么价值,不过,与他们相关的人事物还是要一一详查。

    好在,属于晋亲王手下的人还没有如何,相反,那想要自尽,反而没死成。

    白公子身上的疑点同样要查,如此,验尸是必须的。

    人死都不得安宁,白家人如何会允许,哭天抢地的就是不允。

    其他人犯难,大理寺卿那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

    百家人那是恨不得生啃了他,眼神中都淬了毒,第五太卿毫不退缩,“只要本官还在这位置上一天,那就得公事公办,白学士也无需如此看着本官,要真瞧本官不顺眼,大可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