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金钱游戏 >

第2节

金钱游戏-第2节

小说: 金钱游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一真带着十几个人赶赴西宁。果然,不出他的意料,486电脑在这里竟是走俏货,卖得很好。     
    西北市场的“胃口”和潜力之大,的确令人瞠目!随后他们又转战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等地,就这样好几千台486电脑,经过他们半年时间没日没夜的拼搏终于全部销了出去。最后一结账,400万元的电脑散件变成了700多万元现金!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到2002年,刘一真的公司已小具规模,仅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就有22人。公司不但有兼容机部,还有品牌机部、笔记本部、商务通部4个部门。此外,他还准备投资网站。     
    有人问刘一真到深圳 9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很认真地说是“智慧加勤劳就永远不会失败”。并且说:“如果有一天我一文不名了;只要给我5000元,―年后就能变成50万或500万。这就是我的价值!”


第一部分 准备篇第2节 用智慧创业

    1993年高考落榜后,张荣曾自费上了一所民办大学。毕业后,因为当时民办大学的文凭被人瞧不起,她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只好到上海一家为外国人开的酒吧做服务员,薪水加小费,每月也有近2000元的收入。     
    但她对这份工作并不满意。暖昧的灯光下,缠绵的英文歌声中,有时开放的洋顾客会乘着酒兴做一些出格动作。开始时为了守住工作,她只得敷衍着,可时日渐长后,她再也难以忍受这种生活,心理压力很大。     
    虽然是大专毕业,但想找适合的工作并不容易。不得已她请人托关系联系了一家实力雄厚的皮鞋厂。     
    这家工厂的总经理叫李磊,40岁左右。张荣涨红着脸把一沓求职资料递给他。他只草草地翻了一下,向她脸上放出灼人的目光: “ 小姐,不知道你来我厂想做点什么 ? ”     
    张荣迎着他的目光坦率地说: “ 我学的是营销专业,当然不愿丢弃我通过千辛万苦学到的知识,如果有可能,我愿将所学知识与贵厂的实际结合起来,一来是锻炼自己,二来也是我为贵厂尽微薄之力,但愿有这个机会。 ”     
    “ 张小姐,我欣赏你的坦率。目前皮鞋行业竞争激烈,翻新又快,我厂新产品销路受阻,老产品积压严重。我给你一个月试用期,以厂家为准,新产品 8折,老产品6折,授权你销售,按销售额的10%提成。业绩好的话我再与你正式签定劳动合同,否则 ……” 他咄咄逼人的气势大大挫伤了张荣的自尊心,在场的很多应聘者或暗施眼色,或长吁短叹,或交头接耳,长时间没有一个人说话。张荣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说: “ 那么销售多少才算是业绩好 ? ” 他沉思一下说: “ 第一个月算探路吧,销售 1万元。 ” 听完他的话,应聘者已剩下寥寥无几。然而,从小自尊心极强的张荣偏偏就不输那口气,声音宏亮地说: “ 好,明天我就来 ! ”     
    就这样,她借钱交了押金,又去仓库看货。她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创出佳绩让人们刮目相看。     
    第二十天,张荣来到李总的办公室,把一张1万元的销货缴款单递到了他的面前。他惊讶地看着我: “ 怎么销的 ? ” 张荣向他笑了笑说: “ 暂时保密。 ”     
    李总当即和张荣签了三年聘用合同,职务是销售二部副经理。当然,谁也不知道,那堆积压在仓库里的皮鞋是她向刘宜借的1万元买下来的。那是怎样的一个月呀,她天天背着一大包皮鞋在市场上兜售,走家串户、跑单位推销。(找大客户,如鞋商、商场等呢?)脚发酸,口发燥,碰见什么人都得陪笑脸,每天向顾客介绍皮鞋的款式、质量等情况不下 100次,晚上一回来,连动一下的精力都没有,她真想躺下来不吃不喝地睡上两天。但她硬是一天天坚持了下来。虽然亏了近一半,但她却学到了不少关于皮鞋款式、价格、推销方法的知识,而且还赢得了信任和信心。     
    后来,她跑了一趟老家阆中,几经周折,了解到川北市民与上海市民在消费上的差距。她通过在商贸部门工作的哥哥的帮助,在川北各市寻找了五个代理商,用赊销术把仓库积压了两年多、近30种款式、价值 100多万元的皮鞋销售了 80%。(找大客户另辟市场)。     
    这业绩大大鼓舞了张荣。经过考察,她建议李总将在上海面市的新款皮鞋,以再让利的方式给各代理商承销。这样,她们就开辟了川北这一块新的销售大市场。     
    面对源源不断的进帐单,李总不由得神采飞扬。工厂召开隆重的庆功会,给工作特别突出的张荣晋升工资两级,并奖励她现金5万元。     
    这一下,张荣更成了工厂的新闻人物。但她知道,这才是她工作的开始,日子还长着呢,她决心以优异的工作业绩来赢得大家的认同。     
    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皮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商场大刮打折风,跌价销售如火如荼。工厂出现了严重的 “ 三角债 ” ,六百多万元的货物销售后,资金无法回笼,职工工资发不出,部分工人下岗待业,工厂不能正常生产。     
    工厂领导毅然决定:招榜纳贤,组织一批得力的 “ 讨债 ” 人员,尽快把欠账要回来 !并作出规定:谁要回欠款,按金额的10%重奖;若要不回来,出差费用自理!可报名者却寥寥无几。     
    工厂兴亡,匹夫有责,要多为厂里分忧,这样工厂才有前途。于是张荣找到厂领导说: “ 这苦差事没人干,我来干 ! ”     
    北海市一家商场欠了工厂80多万元债务,一拖四年不还!工厂派出6拨人马去讨,连一分钱也没有要到。张荣到北海市后,没有直接去找这个商场的老总,而是与这个商场的下层人士套进乎。今天给商场门卫送两瓶好酒,明天给搞清洁的女工送几瓶香水,后天又送秘书两条好烟,从这些人嘴里,她搜集了不少有关老总的 “ 情报 ” :他贪钱,收了不少黑心钱;他贪色,养了情妇,买了别墅,金屋藏娇。于是,张荣当了一回 “ 编外警察 ” :在医院搞到了老总为情妇签的流产证明;还找到了一些证明他受贿的材料。     
    这天,张荣约老总到一家咖啡馆里见面,当她把所有的材料丢在他面前时,这家伙吓的脸色煞白,连说话也嗑巴了: “ 有活 … 好说,欠债 … 还钱 … 我马上,还 ……” 果然,这家伙在一天之内,将 80多万元欠款和8万多元利息一并还上,并买了飞机票恭送张荣回上海。     
    就这样,采用多种巧妙方法,在近一年时间里,张荣为工厂索回近四百万元巨债,使工厂起死回生。为表彰张荣的突出贡献,工厂评她为劳动模范,主管局评她为先进销售人员,工厂还兑现奖励,给了她四十余万元的重奖,使她成为少有的打工 “ 款姐 ” 。     
    1999年五一节,当张荣回到家乡,听说一皮鞋厂因管理经营不善,即将破产,正招纳贤士。哥哥有心让她试一试,希望她另立门户,自己做老板。敢打敢拼的张荣在哥哥的支持下,把这个即将破产的企业接了过来。     
    张荣与哥哥对厂的建设、经营、人员等各方面情况作了全面的深入调查了解。(调研)。原来工厂产品严重积压,经济效益下滑,企业管理人浮于事,一线工人没有积极性。于是,张荣提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方案。首先从减员开始,把原来的管理人员从40个减到12个,营销人员从2个增加到10个,所有的人虽严格按考核等级上岗,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实行分流。这样,一个有战斗力的工厂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张荣开始了自己的艰苦创业,首先是跑资金,她将自己的五十万元全部投入厂里,然后又动员职工入股,组建了具有法人资格的股份合作企业,缓解了资金矛盾。     
    她尽量抽时间投入到新产品的技术开发中,并和销售部的同志们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在款式、质量上狠下功夫,在近一个月里,开发出了十个品种,一投入市场便备受青睐。他们做出了五大承诺,对销售出去的产品按三包标准保穿三个月,对购买者每人送一份保养说明,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举办客户座谈会,了解产品质量、客户需求,每年组织两次回访顾客活动,由张荣亲自带队并通过回访工作进一步调研市场。同时,张荣还不定期请来大小销售商和新老客户,请他们参观指导,拿报酬要他们从消费者那里收集反馈信息,以利产品不断改进、不断更新。在第一个半年里,扭亏为盈,其主打产品伊利达一跃成为抢手货,占到川北市场销售份额的30%以上,第一年,工厂便打了个翻身仗。(管理经验善于和勤于调研开发产品,开拓市场。)     
    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张荣和职工们向预先制定的目标发起冲刺:冲出四川,走向全国;张荣总结过去在上海打工时如何打开销售局面的经验。让销售员每人承包一个地区,注入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让利代销商,把产品打入当地市场。随着员工的不断努力,客户队伍一天天地壮大,业务一步步地扩展,直到今天年销售额达到400万元的规模。     
    在经营管理中,张荣把真诚融汇进企业文化中,工厂在接手近两年来,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情况下,从没炒掉一个员工。 2000年2月,一个女职员出嫁,女孩是外地打工妹,张荣以红娘的身份为她热热闹闹地操持了婚礼,买了陪嫁,还送小夫妻俩去参加集体婚礼。每年工厂都会支付一大笔费用,派职工轮流去各地进修,以便提高业务水平。张荣以真诚待人,员工也以真诚待她,员工为工厂付出了心血,工厂也必须为员工负责。张荣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培养员工学习商业管理、财务、营销等各方面的技艺,替员工们的后半生销路搭桥。也许正是因为张荣这种真诚善良的人格精神,感染着工厂每一位员工,在目前各个企业高薪挖墙角、打工者频繁跳槽的环境下,厂里没有 ― 个员工离开。(这也是一种智慧。以智取胜,做什么都要动脑筋,想办法。)


第一部分 准备篇第3节 一网打来百万财

    网络时代的到来催生了“网上淘金族”。这些人手里虽没有大笔资金,却能坐在家中的电脑前自成一统当老板,利用因特网这一信息平台进行“时尚创业”,演绎出一个个真实的白手起家“神话”!    
    2002年6月一个清晨,笔者在广州白云区一家茶吧里见到了王?。这位26岁的苏州女孩如今已拥有百万资产,她的财富,是通过在网上创业赚来的。但此前她也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路,提起这段历程她就感到心酸:    
    1992年高考落榜的我,在父母忧郁的目光中,黯然神伤地挤上了去上海的列车,这意味着以后的路就要靠我自己了。    
    通过老乡帮助,我进了一家酒楼当服务员。服务细心周到,加上长相气质过得去,我很快赢得了许多客人的喜欢。主管给我加了薪,还特意把我从楼面调到贵宾厅。    
    一天,一个公司的老总进包厢吃饭,他喝得酩酊大醉,借酒发疯。两个马屁精把门堵住,还使劲把我往他怀里推。那老总趁机凑上来,我迅速地挡开他的手,正色地说:“陈总,请放尊重点!”兴头上的他气急败坏,戳着我的鼻尖骂道:“滚!一个专门伺候人的外来妹也配跟我谈尊不尊重,没本事又不想出卖色相,凭什么出来混?不如早点回老家跟男人生孩子去。”顿时满堂哄笑起来。原本理直气壮的我,站在屋中央像一个被耍弄的小丑,满脸通红,无地自容。是啊,我凭什么呢?凭什么跟一个身家千万的老板谈尊严呢?第二天,我便被解雇了。(尊严不是由金钱决定的,这样的女孩真应该多一些。)。    
    离开酒店,发誓要找一份体面的、有前途的工作。一家小工厂招文员,我抱着几分侥幸去了。那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女孩坐在办公桌旁,看完简历,面无表情的对我说:“对不起,我们这里的文员最起码要大专学历,你请回吧。”在场的七八个应聘者,目光像刀刃一样白晃晃地刺过来,我当即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从那家工厂出来,我悲戚地漫无目的地走在五彩的人流里,四月的阳光明媚温暖地晒在眉头,而我却感到彻心的寒冷。家是不能回的。年迈的父母为我操碎了心,我怎么忍心继续让他们用微薄的工资来养活我。但真要出卖色相,不如让我去死。最后,我终于为自己确立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一边打工一边自学,取得大学文凭。(在困境之中,不仅没有堕落,而且还立志向上。十分可贵!)    
    我饥不择食地进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