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猪样年华 >

第21节

猪样年华-第21节

小说: 猪样年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务使我永川中学校徽常新鲜!    
    记得这首歌的只有一个人:校工老周。    
    老周真是老了,背佝偻着,脸上皱纹很多、很深,目光很凝滞的样子,老是看着一个地方。他不爱说话,(有不爱说话的老头儿!)整天不是操一把很大的扫把扫过道,就是端把椅子坐在门口,抽叶子烟,看学生们在宿舍前打乒乓。打乒乓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老周还是老周。    
    老周解放前就在永中当校工了。永中建校,占了他家的地。老周当校工,是天经地义。学生觉得老周好像生下来就是校工,想不出他干别的事会是什么样子。    
    老周早该退休了,可是他不退休。退了休干什么呢?老周一辈子没结婚。这样的人,年轻时应该有点风流韵事,可他根本没有。真气人!    
    老周的活不多。打扫过道院子。搞传达。外面有什么人来找学生,他就站在传达室门口对宿舍楼上喊:“卢有银,有人找——”他的声音很洪亮,和他瘦小的身子比起来,很使人惊诧。老周有一本点名册,可他从来不用。一说谁,他就知道班级、寝室、长相、习惯。不知道他怎么有这么好的记性——那时,全校有八百多名学生呢!另外,老周还管炉子。传达室外面有一个蜂窝煤炉子,窗台上几个砂罐。有学生病了,不开西药,开中药(那时,大家还迷信中药,认为西药治标,中药治本,况且中药便宜),就拿到这炉子上来煨。药煨好了,老周把砂罐端到窗台上,在炉子上顺便烧一壶水。有些学生没打到开水,下了晚自习,就到老周这里来灌。久而久之,到老周这里来灌开水的,似乎比到锅炉房的还多。老周烧炉子是义务的,并没有谁要他这么做。    
    老周不爱说话,一说话就提解放前。说解放前没这么多学生。学生几乎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也有穷人家的孩子,穿补丁的衣服,一件衣服夏天穿了冬天穿——不像现在的孩子,衣服旧了,就扔了。解放前,那时老周该是很年轻的。老周年轻过吗?难说。他应该生下来就这么老了。    
    老周完全没什么特别的。穿着,神态,举止,都是一个老人。    
    这样一个人,很不好写。    
    哦,对了,老周老爱哼一首歌——就是前面所说的那首校歌。歌词很文,不好理解,调子又很难哼,可老周却把它唱得很熟悉(老周不识字)。    
    为什么老周总爱唱这样一首大家都不记得的校歌呢?有时我想。    
    离开学校以后,我才知道,原来,老周竟然是这首歌的作者之一!    
    学校清理旧档案。一个老师在一本很旧的毛边本子里,看到关于校歌的记述:    
    新鲜一词,曾作光辉、鲜艳……争议不定。后校工老周(那会儿大家就叫他老周了!)在旁打扫办公室,脱口而出“新鲜”。    
    举座拍案叫绝!


第六部分 朝花夕拾第60节 春妮子

    故乡小镇松溉,镶在川江边的一个山垭口里。石板街行至江边陡然一跌,石阶一级一级地矮下去,是一个小小的码头。码头上整日里拴着几只破旧的木船,只一艘短途载客的机帆船来来往往。    
    我们家就在码头上,是座小木楼。一半骑在坎上,一半却探出来,由几根木柱撑着。夏天,江水常常涨到木楼下。我每天就靠在木楼窗前往江上望。水鸟,白帆,纤夫,上下客船的鼎沸人声。这天,就看到码头上多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木船——它是带乌篷的!乌篷船旁还依着一只小小的渔船,怕连一个人也载不动呢。    
    我就注意起这条乌篷船来。    
    早上,小渔船由一个中年汉子撑了,往下游河湾里荡去,撒下钓钩。乌篷船尾一个小灶便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一个瘦小的女孩拖着大辫子,猫着腰在那里弄早饭。淘米水在船舷边“哗哗哗”地激起小水花。她一会儿弯进篷里,一会儿又出来,大辫子在脑后悠悠地起伏。有时,湿柴冒出的浓烟熏得她大声咳嗽。等中年汉子撒完钩回来,靠好渔船,早饭也做好了。中年汉子就端了一个大海碗蹲在船头呼呼地吃。女孩却进到了舱里。吃过饭,中年汉子照例又上街卖前一天收获的鱼儿。并不多,只几斤吧,但可以换回一天的伙食了。汉子回来时,照例还拎一包中药。船上什么人病了?我没见着。中午,黄昏,这父女俩就上渔船,到河湾收钩。回来,船尾又升起了炊烟。这天,舅舅从乡下来了。奶奶说,买条鱼吧。我抢着说:“我去!码头上有条小渔船呢,那里有鲜鱼卖的。”    
    我揣了钱,跳下台阶,向乌篷船跑去。到了。那女孩在船尾熬着药,我踌躇地站住了,在河滩上探望。篷子里半躺着一个中年妇女,腆着肚子,额上包着一块很大的蓝格帕子。这是她母亲吧?怀着孩子,可是又病了。那女孩终于注意了我,放下手中的蒲扇,说:“小孩,干什么呢?”小孩!你大我多少呢!我心里说,可是还是告诉她:“买条鱼。”谁知她挥挥手,说:“没有了!”我颓丧地转身要走,篷子里的母亲却说:“春妮子,后舱那条卖给他吧。”原来她叫春妮子!我站住了,听到春妮子说:“妈,这条是留给你补身子的呢。”母女俩在那里嘀嘀咕咕一阵,春妮子从船尾走过来,气冲冲地说:“卖给你!”    
    她瞪着我,脸涨得通红,穿一件蓝布碎花小褂。额前一绺刘海。耳垂下的颈项上点着一颗小小的黑痣。我无端地觉得这颗黑痣分外地美丽。    
    中午,奶奶做了一碗豆瓣鱼,香喷喷地端上桌。可是我连碰都不碰。奶奶觉得奇怪,要摸我的额头:“病了?”我躲开了。想起春妮子涨红的脸,想起船舱里那位母亲,她中午没有鱼吃了。奶奶真是的,为什么要买鱼吃呢!    
    我又来到窗前。    
    乌篷船又升起了袅袅的炊烟。那一家子还是那么平静地生活着,并没有因为一条鱼的被卖掉而有所改变。    
    有时,父亲上街了,春妮子就在船尾洗着衣裳。一边洗,一边在“哗哗”的水声中锐声唱起歌来。那歌声像小船一样起伏着,宛若水面闪闪的银光,荡满码头。有时,她拎着一个长颈玻璃瓶到街上来买酱油,塑料凉鞋(在船上她总是光着脚的)在石板街上踏出清脆的乐音。我就站在街沿上看她。有一次,我见她在吴二伯的杂货摊前站了很久,拿起一根鲜亮的红绸绳,翻来覆去地看着,却终于轻轻地放下了。这红绸绳扎在她的大辫子上,一定很漂亮的。可惜,后来却被前街的杜二姐买走了。    
    我想,我有钱了,一定给春妮子买根比这好看十倍的红绸绳。    
    我这样憧憬着。    
    可是,有一天,乌篷船不见了。原来泊船的地方飘着几片烂黄的菜叶。    
    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后来听说他们是叫“革委会”的人赶走了。说是不能卖鱼呢。怪不得前几天见几个“红袖笼”上了他们的船。    
    ……这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后来我再也没见着他们。只是在忙忙碌碌的空隙,还会想起那条乌篷船,想起那个叫春妮子的女孩。    
    故乡我倒是回过一次,修了很多楼房,码头也大变样了,新添了两艘大客轮。那么,春妮子怕是早已不以打鱼为生,而住上了楼房了吧。


第六部分 朝花夕拾第61节 魔芋

    小巷里,一挑很古旧的木桶。桶面凹进去凸出来,便成了许多奇特的图案。原本是黑漆衬底,金粉涂饰,但终于便斑    
    驳,东一条西一块,露出木质,却并不显木质本色,苍黄苍黄的,织成一张老人的脸。桶的脸古旧,古旧映在老汉的脸上,老汉的脸也便古旧。老汉的脸也是凹进去凸出来,把大半生酸甜苦辣全摺进皱纹里。扁担一头的铜牌“当当”两下,就有底气很足的吆喝声响起:    
    “魔——芋——热的哟,晌午菜哟!”    
    街边窗口便“吱呀”荡开,探出一个头:“魔芋!”    
    于是木桶便很矜持地在石板路上立定,静静地等候。那头便飞快地缩回去。一会儿,一身蓝布或蓝布上撒着碎花的身影就从门口轻轻地踅出来。那手里拿着一个碗,碗上,也有些蓝蓝的碎花。    
    “两斤——”    
    揭开桶盖,一团热乎乎的白气冲上来,把人影冲得晃荡,鼻子眉毛并在一处,但很快就散了,显出下面那璞玉来。一只手在桶里一晃,便飘起柔和的一团,秦俑般的土色里透着棕色,半透明的,合着暗红的星星点点。再一抖,便滑进了秤盘,在晌午热烘烘的太阳底下熠熠发光。却终于被细细地分割,倒入那人的碗中。拌上酸咸麻辣姜葱蒜,一股香味便立即在石板街上暖融融的空气中飘溢开来。街边窗口便又探出几个头。老汉的生意就热闹起来了。    
    买了魔芋的人,或者喜滋滋地端回家,摆在桌上,神气地对家人说:“魔芋!”或者就在街边站定,舞着筷子让魔芋和着一份无比的愉悦滑入口中。吃完,抹抹嘴,咂出些有滋有味的“啧啧”声,也飘散在暖融融的空气里。    
    于是,木桶便稳重然而得意地升起。“当当”两下,底气很足的吆喝声便又响起:    
    “魔——芋——热的哟,晌午菜哟!”    
    吆喝声在小巷里向天空扩散,扩散成一支绵长的歌子。    
    小镇人便好像对那阳光、那空气、那被踩得光滑了的石街一样,对这吆喝也熟视无睹了。然而,终于有一天突然没有听到老汉的吆喝,大家便忽觉不安,如同遗失了什么物件。才知道,便如同那阳光、那空气、那石街一样,这吆喝声也是缺不得的。    
    但这只是唯一的一次例外。    
    省里有人下来采风,发现了魔芋老汉的古木桶,要收购为文物。钱无疑是老汉生平未见过的多。但第二天木桶便又出现在小巷,随着“当当”两声,照常响起老汉有滋有味、热腾腾的吆喝声:“魔——芋——热的哟,晌午菜哟!”


第六部分 朝花夕拾第62节 家乡的野菜

    春天,蔬菜的种子才下地,挣出几片怯怯的下芽。这时,野菜却遍山遍野地长起来了。    
    “三月三,茼蒿下米汤。”茼蒿最先出来。茼蒿有一股很烈的中药味,街邻据此称可治昏病。祖母常采来炒着吃,我却不大喜欢。周作人引用顾禄的《清嘉录》云:“因谚有三月三的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这是吴地的习俗,我们松溉却用茼蒿。摘几片茎叶,放在灶头碗柜,能拒虫蚁,特别是偷油婆(蟑螂)。茼蒿不多,生存期也短,二十来天就过去了,常有乡下小孩子用篮子盛了来叫卖。不论斤两,一束一束地拴了,几分钱一束。“茼——蒿——菜哎——”尖嗓子,声调极高,脆,长声悠悠。最后一个“哎”字拔上去,颤一颤,滑下来,极有音韵。我不爱吃茼蒿菜,却爱听这叫卖声。现在这种菜很少见了,长在地里,多半被人锄去;长在野地,谁也懒得去采。    
    今年春天见学校门口有人卖茼蒿,洗净了散放在篮子里,几乎无人问津。许多人不认识这是什么菜,卖菜的青年解释说:“茼蒿菜,治昏病呢。”想来,他小时候也沿街叫卖过茼蒿吧?    
    湿踏菌是小孩子吃的玩意儿,似乎并不属于菌类的一种,而属苔藓类了。春天雨水多,潮湿,湿踏菌是水汽的产物,在背阴的地方贴青石长了,像苔藓,却呈半透明。湿踏菌本身没什么味道,但极润极柔,入口即化。采来,洗净,在开水里滤一滤(不能过久,久了,就会化成水),拌上酱醋辣椒,不能下饭,也不能填饱肚子,但可以吃着玩儿。    
    这是小孩子的宠物,大人极少属意于此。但因为废佐料,轻易不得食。街坊倒有一个大人爱吃,陈三伯。他是大地主的后人,本来在外地教大学,文革时被发配回乡。他一边吃湿踏菌,一边捧着《毛选》细看。看到兴致处,猛夹几箸;愤怒时,弃箸叹息。这在我们看来,非常有趣。这样一个认真学习《毛选》的人,怎么可能是“现行反革命”呢?陈三伯后来又回去教书了。不知他现在还吃不吃湿踏菌。他要是吃湿踏菌,一定会想起那段生活的。    
    窄耳根又叫猪鼻孔,可是形状既不像耳朵,也不像鼻孔。每年开春耙田,田边地角极多。我原以为这是故乡的特产,后来到过很多地方,才知道到处都有,但我仍愿意相信它是家乡的野菜。摘耳根应该凉拌了吃,有股闷鼻子的怪味,很多人吃不惯;但也可以晒干了泡茶喝,据说可以消食,饭后饮之最宜。我们那时是常常在田边采来,就便在水田里胡乱洗了,入口生吃,味略酸,生津,可以当得零食了。    
    有儿歌云:“摘、摘、摘窄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