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第5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上山几分钟,最前面就传来了密集的枪声,还有呼啸的迫击炮声果不其然,这里有清军埋伏。侦察连和对方交火了。
明军一个团立马散开,从不同方向向山上摸。最前面的侦察连一面在树林里隐蔽卧倒,一边架起机枪和迫击炮,就地还击,也是进行火力侦察。
一番交火,侦察连大致搞清楚了山坡上几戴要火力点的位置≡面应该只是清军的一个小单位,大概在两个连左右,可能就是在这里炸列车的≡方只有两处机枪点,两门迫击炮。这么点量,明军海军陆战队团还没放在眼里,觉得没有必要呼叫空中支援,决定顺手吃掉它。
明军一个陆战营立刻展开猛攻,搬来两门80迫击炮、三门0迫击炮、六挺啄木鸟机枪,立刻形成了压倒性的火力,迫击炮弹呼啸不停的砸过去,上面山坡上遍地开花,灌木和小树枝叶不断飞向天空,泥土和山石碎屑像弹片一样四处飞溅。
几分钟内,对方的两门重机枪、两门迫击炮相继哑掉。几百个陆战队员猫着腰、端着冲锋枪从四面八方包抄上去。一时间步枪声、冲锋枪声≈榴弹爆炸声、惨叫声、喊话声混在一起。十五分钟后,战斗结束。一百多清军俘虏或举着手、或抬着伤员,狼狈地下山。经过清点。这一小仗,击毙清兵五十多人,明军阵亡2人。
……
随着娘娘庙的第一场战斗,攻占花果山的战斗拉开了序幕。
花果山战斗是有一系列类似的小战斗组成的。明军改换了战法。以前攻击类似的目标,都是先四面合围,然后再进行集中歼灭≈在明军采用“吻必阙”的战术,用一个师的兵力将花果山三面合围,然后从北、东、南三方向逐步向内攻击,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挤占。
清军在这种既有退路、但有随时有被合围握的心态下,根本没有心思艰苦固守,每个山头都是打几下子,然后就匆忙后撤,总是想全师而退,避免被围而歼之。明军也因此以最小的伤亡、最快的速度,逐步占领了花果山。
到30日晚上七点左右,花果山上的清军主力约一个旅的兵力,基本被赶到了东南边的平原地带,和中原兵团的防线主力会合了。
而这时候,人民卫队已经推进到了新浦城区的西南边四公里处。
北边,第三装甲师正在进攻锦屏山。锦屏山是新浦城区西南边的一雌高点,范围大约十来平方公里,何四百多米高。第五装甲师一旦拿下了锦屏山,那等于就是拿下了新浦,也等于拿下了半个海州。
东边,第四装甲师和五个陆军摩步师正在向大海方向推进,正在把清军防线最东端的一大段撕裂、分割,颇有将他们赶进大海之势。
……
晚上八点,锦屏山制高点攻克,第三装甲师长驱直入新浦城区,新浦光复‖时,南方的明军占领区和海州战区连在了一起,彻底把新浦以东的8万清军围到了海州和灌云之间,南、北、西三个方向都是明军占领区,而东边只有大海。
月30日晚到2月日凌晨,明军人民卫队、陆军、海军陆战队从三个方向开进,彻底占领了整个海州地区。海州光复。
同时,这一整夜,南部包围圈也没闲着。持续的夜间轰炸加撒传单,四周不断地推进、缩小包围圈,到了2月日清晨,包围圈内残余的七万多清军终于投降了。
至此,海州战役告一段落。明军彻底啃下了中原兵团的东南角,占领了开战以来的第一个港口城市,赢得了一个直接为前线运输的海港,同时,也打开了北上山东、西攻徐州的新局面。
=======================================================================================================
(看来老猫真的快要累死了。大前天拼了一下双更到现在,每天都头疼欲裂,今天实在坚持不动了,直想呕吐……只能这么多了,发2权当休息一下,争取明天恢复状态……)
' '
第106集 传说中的日本老特务
进入了十二月,天气开始渐渐转坏了。
2月日、2日两天,陕西和山西北部迎来了第一场大雪。接连两天,白天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又厚又浓,压得低低的,像铅块一样。西北风凌厉无比,刮在脸上就像割肉一样。空气冰冷,吸入肺中很重。夜间则是鹅毛大雪,夹着冰冷的狂风,一夜过去地上的雪能积到半米厚。
西北的第一场雪来的太突然了,明军左路集团军群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他们兵力不足,补给线又太长,一大半的路程没有铁路,汽车数量也不足,已经无力向前推进了≈在,左路集团军群处于驻防状态。
但是第二阶段的闪击战只打了几天,山西明军从太原以南、一路推进到大同以北,一下向北推进了近三百公里,根本没有时间修建冬季营房。太原以南的明军部队基本都住进了冬季营房,但是太原以北的大部分士兵还睡在帐篷里薄的帐篷根本无法抵御寒风,而睡袋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明军官兵又都是南方人,和曾经受过这等严寒。一时间,大量士兵病倒。
好在山西到处都是山,不缺乏木料。这两天左路明军白天的“主要工作”就是上山砍树,修冬季营房。大树拿来搭窝棚,也就是冬季营房,小树拿来生火取暖。军需官每天开着卡车四处跑,到附近的城市、县城、矿山去搞煤炭,拉回来给部队烤火。好在山西盛产煤炭,因为打仗,今冬的大量煤炭没运出去,至今还囤积在原北清官办的垄断商手里。
原北清官商手里的煤炭,被明军全部征用。除了给部队取暖用,事的大量煤炭就用来和当地百姓交换物资【来按道理说,山西的大量煤炭都要运回南方的。南方煤炭产量少,工业又发达,耗煤量又很大,自产不够。但是现在运力不足,有限的车辆都被用来运输军队补给品了:加厚的冬衣、棉被毯子、药品、北方缺乏的蔬菜水果……至于煤炭,就只能现在山西搁着了∶它当“一般等价物”也不错,能够在北方当地交换其他物资,比如棉被、毛毯、玉米、高粱、大白菜、土豆、萝卜、苹果什么的。这也能就地解决一些补给,节省了一部分运力。
……
东部战场稍微幸运一些,不过也幸运不到哪里去。
东部没有向西部那样下大雪,但是气温也将到了新低点,云块整天压着,只不过没有西北那么大的风就是。更糟糕的是,从2日开始,河南、皖北、苏北一带,开始下起了小雨。
一年四季都下雨,最不让人讨厌的就数春雨。“春雨贵如油”,点到即止,而且每下一场就会更暖和一些,不让人讨厌。
其次是夏雨∧雨电闪雷鸣,干脆利索,酣畅淋漓,时间短暂,而且雨停之后立刻凉爽了许多。
再次是秋雨。秋雨就很让人讨厌了,一下就是没完,此雨绵绵无绝期,让人心情烦闷,东西发霉。
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就是冬雨‖雨虽不像秋雨那样连绵不绝,但是它却让冬季本来就糟糕的天气更加糟糕「骨的湿冷,无论穿多厚都不会暖和。让人只想整天躲在屋里,抱着炉子取暖。
现在,明军右路集团军群遭遇的,就是最最难受的冬雨。阴冷小雨不停的下着,雨水顺着钢盔流到脸上、脖子里、顺着雨衣流遍全身。士兵们冻得哆嗦着,手指头苍白,抓着冰冷的枪,在泥泞的田野里艰难跋涉,冒雨向西进攻徐州方向。
这种天气,完全没有了空中支援▲地面上,又因为下雨的原因,交通状况一团糟”清的道路,柏油的不多,而且质量极差÷雨的时候路面就会形成一个一个的大水坑。这倒还好,是水坑。更糟糕的是一些次要的土公路,不但有坑,而且全是泥浆坑,而且更多,还不时就会被压出来一个新的。
明军的重型卡车和重炮从这些土路上行驶,每一辆开过,土路上的车辙就会更深一些。几辆接连开过,路面上的就已不是车辙,而成了深深的水沟。浓稠的泥汤混在这些水沟里,分不清哪是水、哪是泥。所有的车辆、火炮的下半段,都被糊上厚厚的泥浆,根本看不出原本的颜色。
坦克和履带车辆还好,虽然在田野里行驶,但仍没受多少影响,只不过单位油耗稍高了些。但是轮式车辆虽然在公路上行驶,还是经常会陷入泥坑里⌒时候自己能开出来,如果开不出来,就要前边的车将它拖出来。整体行军速度都很受影响。
这时候,最让人羡慕、最幸福的,就是那些坐在军卡里的士兵。军卡这时候都蒙上了油帆布,一个班的士兵们坐在里面,相互挤着,倒是非常舒服,非常暖和。最倒霉的就是那些在半摩托化的步兵士兵,要在烂泥里徒步行军。和他们差不多倒霉的,还有那些坐在装甲车里的步兵。他们虽然不需要徒步趟烂泥,但是他们的装甲车是开敞式的,雨水照样浇到他们身上▲且因为是坐着不动,更加寒冷刺骨。
……
下雨固然不利于明军进攻,但也不利于清军防御。天气阴霾、加上雨幕,能见度大打折扣,炮兵观测的效果差了许多;枪炮被雨水浇湿,操作性受到影响,故障频发;还有,在寒冷潮湿的空气中、尤其在雨中,弹道的平直线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如平时打得准。
这些还都是技术因素≡清军战斗力影响最大的,还是士气低落。清军的战壕里已经成了泥浆坑,每个士兵的双脚都长时间泡在冰冷的泥浆里▲且清军不像明军那样,每个士兵都有雨衣。清军一般是只有军官才有雨衣穿。绝大部分的士兵,吃饭、睡觉、大小便都在雨里淋着。
这一点对于双方都是如此,冬雨带来的潮湿、寒冷和泥泞,令明清双方的军队都丧气不已,仗打得一点****也没有。明军机械地进攻,清军机械地防御,双方士兵都消今天就停战,各自回家。清军自不必说,一开始就不想打仗。明军士兵的晴天时的豪情壮志、“光复全中国、解放受苦同胞”之类的****,现在也被冷雨浇到爪哇国去了。
关键是,明军没有了空中掩护,仗打得比以前吃了多。以前天气好的时候,且不说空中掩护,明军隔着几百公里就能知道清军在哪里、有多少兵力、正在干嘛、怎么调动的≈在,成了两眼一抹黑。在这个意义上,双方倒是平等了。明军也对摩托化侦察更依赖了。
月结束的时候,明军已经控制了宿迁和骆马湖以东、赣榆县以南的区域,主要是海州、东贺、新沂县、灌云县、沭阳县。2月、2两天冒雨进攻,进展缓慢,两天也只向西推进了20公里,2日下午刚刚拿下睢宁县,算是有了些实质性的战果。
拿下睢宁后,明军前线距离徐州还有80公里。进攻阻力也愈发强了。清军防守量几乎每一公里都更加雄厚,抵抗更加激烈。明军的进攻速度也愈发缓慢,又有举步维艰的意思了。
……
3日下午,十四格格收到一张邀请函,是自己在日本时候的高中同学浅仓佐子小姐的。浅仓佐子说她进了外务省,在日本驻明大使馆工作≈在刚来大明,刚安顿好住处,想请十四格格来吃晚饭,老同学间好好聊聊。
十四格格收到邀请函后,眼睛便眯起来了,脑子也转起来了。
浅仓佐子那家伙,高中时候虽然和自己一个班,但是两人并不是好朋友,关系一般,认识而已。她学习很好,是那种典型的富家乖乖女,毕业后进了东大当然,是日本的“东大”东京帝国大学。不过和大明不一样,日本女孩子多数只念到中学,念大学的很少,多半也是为了镀一下金,嫁个好人家。出来做事情的就更少了。
怎么,貌似她没在学校找个金龟婿嫁了,却进了外务省?还被派来了南京?怎么这么巧?
自己是什么身份〔么地位,浅仓佐子不可能不知道。但他这个当年和自己没什么交情的“老同学”,就敢写贴邀请自己一起吃晚饭?……呵呵,这不是她那个乖乖女做得出来的啊。
……
十四格格来大明、在人民卫队担任要职之后,大明的对日情报,渐渐就是人民卫队这一块做的最为出色了。这是十四格格的先天优势,她已经不能用“日本通”来形容了。因为她独一无二的经历,整个大明无人能比≈在,对日情报网的中心,已经渐渐的由东厂转移至人民卫队了。
大明驻日使馆的武官,以前都是由锦衣卫派送的,现在已经改由人民卫队派送了。大明和日本都是内阁和军方并列、军队相对独立的国家结构,所以在外交班子中,武官这一块尤为重要。大使代表外交部,武官代表军队。十四格格也就成了双方“武官”这一块外交的实际官方负责人。日本军方也更愿意和十四格格打交道∠竟十四格格就是他们训练出来的。除了彼此更加熟悉之外,用日本驻明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