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战隋 >

第711节

战隋-第711节

小说: 战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句丽,攻陷平壤,其收获之丰厚,利益之大,的确富可敌国。

然而,两人瞬间又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中土连续两年东征高句丽都无功而返,由此证明高句丽倚仗的并不都是运气,还是有一定实力。由此推测,如果李风云独自东征高句丽,凭他的实力,即便此刻的高句丽已经被战争摧残得奄奄一息,但据城坚守,还是足以挡住李风云。只是,中土绝不允许第三次东征失利,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中土还是倾力而出,李风云不过是远征大军里的一员,如此一来,就算他做为选锋攻陷平壤又如何?只要他不能独享平壤这个战利品,也就绝无富可敌国之可能。

安特尔犹豫良久,还是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你是说东征高句丽?”

李风云点点头,亦不隐瞒,直言相告,“只要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平壤,把平壤城席卷一空,则所获财富,足以让安东实力再度飞跃。”

理是这么个理,但关键问题是,李风云有何妙计攻陷平壤?平壤是高句丽的首府,平壤陷落,高句丽必亡,所以高句丽的防御非常坚固,生死时刻,高句丽人必定集中全部力量坚守平壤,誓与平壤共存亡,所以在安特尔和简浚看来,攻打平壤难如登天。中土第一次东征就折戟于平壤城下,而第二次东征则受阻于辽水东岸的辽东城,中土皇帝亲自指挥,几十万大军打了两个多月都没打下来,这还仅仅是高句丽西部第一重镇的防御力,由此推及,平壤城的防守就更坚固,更难打了。

“口说无凭。”安特尔不为所动,质疑道,“你有何妙计攻陷平壤?”

“如果某有办法攻陷平壤,你们……”李风云看看安特尔和简浚,就像拿着香喷喷的羊腿引诱饥饿孩子的“狼外婆”,不怀好意地笑道,“是否愿意再一次与某并肩作战、生死与共?”

知道李风云的秘密了,也就上了李风云这条贼船,下不来了,所以安特尔和简浚互相看看,犹豫不决,各自权衡得失。

此次被李风云所胁迫,不得不行险一搏,虽然九死一生,但运气很好,赚得很多,如果就这样离去,也算不虚此行。只是,现在李风云又挖了一个“坑”,如果跳进去,两种结局,一种就像李风云所说的,成功攻陷平壤,收获丰厚,即便不能富可敌国,亦足以抵上十年乃至一辈子的辛苦所得,反之,失败了,不但一无所获,还要赔上前期所得,甚至还要赔上身家性命。

干还是不干?赌还是不赌?富贵险中求,对安特尔和简浚来说,现在已经很富贵了,不需要赌上身家性命去冒险了,但此次利益太大,如果成功,的确有可能富可敌国,这个机会可遇不可求,而更重要的是,高句丽惨遭中土打击,已奄奄一息,这同样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另外李风云不但才智卓绝,胆识过人,运气也很逆天,一路杀过来挡者披靡,如此人杰当世罕见,与此并肩作战胜算很大,这也算是个难得的机遇。安特尔和简浚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努力而来,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机会,而如今机遇就在眼前,不牢牢抓住,却任意挥霍,这不符合巨商富贾的人生理念,亦不符合他们在前进道路上劈波斩浪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

安特尔迅速做出决断,一巴掌拍在案几上,“殊死一搏。”

简浚看到安特尔赌上了身家性命,再不犹豫,紧随其后做出承诺。相比起来,在东征这件事上他比安特尔有更多优势,李风云如果输了,安特尔可能赔得很惨,但简氏背后有幽燕豪门世家,而东征需要幽燕豪门世家的全方位支持,包括各行各业,商贾更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李风云输了不要紧,甚至第三次东征输了都不要紧,反正只要战争打响,幽燕豪门世家就财源滚滚,简氏即便在李风云这边赔了,也能在官方那边补回来。

“如此一言为定,击掌为誓。”

李风云很高兴,当即从案几上拿起一卷地图,缓缓打开。



第九百七十三章你掉进陷阱了

这是东北疆的地形图,包括中土的幽燕和辽东辽西,还有刚刚纳入版图的安东,另外就是高句丽。中土与高句丽的边界线就是辽水。

地图上有两条醒目的用朱笔勾勒出来的粗大红线。一条红线起自辽水西岸的怀远镇,然后过辽水,到东岸的辽东城、乌骨城,再过鸭绿水,萨水,至平壤。这是中土东征大军的攻击路线。

另外一条红线则起自弱洛水下游的车连川,沿弱洛水而行。当弱洛水与辽水会合后,则红线越过辽水,到扶余城。接着这条红线开始沿着高句丽西北部的青山北麓而行,这里毗邻靺鞨族的栗末部所在。然后红线越过晦发川,这里是靺鞨族回跋部的地盘。接下来红线进入高句丽的东北部也就是徒太山的西南麓,从这里越过沸流水,抵达鸭绿水西岸的国内城。之后过鸭绿水,过萨水,至平壤。

这第二条红线不言自明,就是安东大军攻打平壤的路线。

这条路线位于高句丽与靺鞨族的交界处,路程多达两千余里,偏僻荒芜,崎岖难行,但正因为如此,隐蔽性非常好,在过了扶余城,抵达鸭绿水之前,没有重镇相阻,亦无重兵防御,可以起到出敌不意之效果。但渡过鸭绿水之后,距离平壤大约五百里,这个攻击距离还是比较长,另外这中间还有一道萨水,安东大军无法隐藏形迹,无法攻敌不备,无法打平壤一个措手不及。

“你独领一军攻打高句丽?”安特尔惊讶地问道,“你不去怀远镇?不与东征大军会合?”

李风云不假思索地反问道,“某为什么要去怀远镇?”

安特尔和简浚四目相顾,总算明白李风云为什么会主动提出以第三次东征换取安东自治权了,原来李风云根本不怕圣主在东征战场上“吃”掉他,相反,李风云反而要利用圣主和远征军来吸引高句丽的注意力,利用他们在南线的攻击牵制高句丽的主力军,从而掩护自己在北线的长途奔袭,掩护自己深入虎穴偷袭平壤,予敌以致命一击。

简浚迟疑少许,问道,“这个机密,你是否告诉裴世矩?”

李风云摇摇头,手指安特尔和简浚,“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里通外国的斛斯政是逃了,但谁敢保证没有第二个斛斯政?所以这个秘密只有四个人知道,除了某和你们俩之外,还有一个人,就是天狼骑总管斛律霸。”

李风云说完这句话,立即卷起地图,起身走到火盆前,把地图扔进火里烧了。

安特尔和简浚将信将疑,但李风云既然这么说了,那么在安东大军渡过辽水,离开扶余城之前,应该会严守秘密,即便是他的心腹手下,恐怕也难以知晓,然而,如此重大机密,李风云为什么要告诉他们?两人蓦然想到一点,顿时惊恐,不祥之感骤然强烈。

这是一个陷阱,一个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死于非命的陷阱。

“你要我们干什么?”安特尔忐忑不安地问道。

“不要害怕。”李风云走到两人面前,摇摇手,笑着说道,“某的真身身份,难道你们忘了?”

安特尔和简浚霍然醒悟,顿时松了一口气,如负释重,原来只要干好老本行就行,这太简单了,甚至,两人都无须以身犯险,他们手底下的普通商贾太多,随便组织几个商队就可以出发了。

“如你所愿。”安特尔抚须大笑,“何时出发?从哪里出发?”

“仅靠你们不行,变数太多,风险太大。”李风云平静说道,“但加上突厥人和契丹人,变数就少了,风险就小了。”

安特尔和简浚心领神会,不约而同地站起来,躬身说道,“我们即刻北上。”



正月十六,裴宣机主动找到李风云,“这两天你很忙啊,不知道可有时间考虑李平原的事?”

李风云无意为难裴宣机,毕竟形势发展到这一步,很多事已不能被李风云所左右,他也只能顺势而为,而裴世矩亲赴安东,已经表明了支持态度,双方理当搁置矛盾,齐心协力,共谋利益。

“考虑过了。”李风云直言不讳地说道,“南北战争在即,为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争取国内政局的稳定,而两京一致对外乃是击败突厥人的根本保障。”

裴宣机一听就懂了,眉头紧锁,沉吟少许后,问道,“你对这一仗没有信心?”

“是的,从目前国内外形势来看,未来很悲观。”李风云叹道,“如果两京没有决裂,国内政局尚可维持,而圣主也果断放弃东征,倾尽国力加强长城防御,则中土就算陷入内忧外患之困局,亦可力保长城不失,御敌于国门之外,但现在这两点都做不到,两京已决裂,而圣主也决心发动第三次东征,国内局势已经失控,这种局面下,摧毁高句丽已无意义,既不能挽救崩溃的政局,亦不能加强长城防御,最多也就是自欺欺人而已。”

“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竭尽全力争取两京一致对外?”裴宣机质疑道,“这不也是自欺欺人吗?”

“在某看来,如果圣主在战争爆发前诛杀李浑,大肆屠戮以陇西成纪李氏为首的关陇军功贵族,以血腥屠杀来威慑自己的敌人,其结果肯定与初衷背道而驰,不但挽救不了两京的决裂,反而会加速国内政局的崩溃,这将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南北大战的胜负。”李风云郑重说道,“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确保中土不会输掉这场战争,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在战争爆发前,先确保李浑和陇西成纪李氏不会惨遭圣主的屠戮,至于战争结束后,他们之间如何厮杀,厮杀将对国内局势造成何等恶劣的影响,都不重要了。”

“你的考虑有所欠妥,遗漏了一个致命要害。”裴宣机再度提出质疑,“如果南北大战激战正酣之时,圣主的敌人突然背后下黑手,倒戈一击,怎么办?如果圣主正在长城一线指挥大军与突厥人浴血奋战之时,国内再出一个杨玄感,东都再来一场兵变,怎么办?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杨玄感就是一个血的教训,而南北大战关系到国祚存亡中土命运,圣主当然要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在战争爆发前,把所有可能存在的隐患彻底铲除,确保不会重蹈覆辙,确保南北大战不会毁于内部争斗。”

李风云毫不犹豫地反问道,“杀了李浑,摧毁陇西成纪李氏,大肆屠戮关陇军功贵族,是否就能彻底铲除隐患?是否就能确保不会重蹈覆辙?是否就能确保南北大战不会毁于内部争斗?”

裴宣机无言以对。

杀了李浑,摧毁陇西成纪李氏,矛盾更激烈,斗争更血腥,事实上更无法保证南北大战期间两京一致对外。然而,两难就在这里,对圣主和改革派来说,越妥协,对手越得寸进尺,越是肆无忌惮,这同样无法保证南北大战期间,对手不会在背后下刀子。怎么办?既然不能妥协,那就只能痛下杀手,杀鸡儆猴,以血腥手段来力争“安内”之目标。

“李浑和陇西成纪李氏陷入今日之危局,与你有直接关系,始作俑者就是你。”裴宣机有些恼羞成怒了,厉声指责道,“虽然穿针引线的是李子雄,李子雄自作自受,但如果不是你披着我家大人的虎皮做大旗,蓄意欺骗李子雄,把齐王、韦福嗣等人全部拉下水,并借助他们的力量帮助你北上转战,形势岂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步?李浑和陇西成纪李氏又岂会有覆灭之危?”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风云当即反驳,“李浑和陇西成纪李氏之所以有覆灭之危,是他们在皇统大战中选错了人,站错了队,虽然齐王侥天之幸,杨玄感兵变时并没有举起他的大旗,让他侥幸逃过了一劫,但正如你所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齐王是个祸害,圣主不能不防,而今年西北军在西疆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对两京决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偏偏李浑和陇西成纪李氏不但是齐王的支持者,亦是西京和西北军的核心力量之一,这导致他们直接成了东都的众矢之的,成了圣主和改革派的眼中钉肉中刺,理所当然要在南北大战爆发前把这一祸患彻底铲除。”

裴宣机再次理屈词穷,狠狠瞪着李风云,冷声说道,“强词夺理,此事你脱不了干系,李子雄也是罪魁祸首,现在你们想救他,想以放弃齐王来讨好圣主,指望圣主高抬贵手放过他,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不要说凭借你的力量做不到,就是我家大人亦是爱莫能助,徒呼奈何。”

“稍安勿躁。”李风云冲着裴宣机摇摇手,不紧不慢地说道,“有一件事,闻喜公还是可以做到的。”

裴宣机略略皱眉,问道,“何事?”

“可以暗中推动圣主和中枢做出一个决策。”李风云望着裴宣机,一字一句说道,“命令齐王参加第三次东征。”

裴宣机若有所思,沉吟少许,说道,“此事你不但要说服李浑、李子雄,还要说服齐王身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