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93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碰到的是曾伯恒,曾伯函总督的弟弟,一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乾军破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做,纵火七天不止。李秀成将军被俘之后,被曾伯恒关在一个木笼中,经受了敌人的酷刑。7月28日,曾伯函总督自安庆到南京,当晚亲自讯问李秀成将军,并命令他写出详供。从7月30日起,李秀成将军以每天7000字左右的速度,书写了数万字的笔供(即《李秀成自述》)。可是,李秀成这一切也并未换得敌人的宽宥,8月7****就被残忍的杀害了。”
“乾国的历史学家们将李秀成将军描绘成无恶不作的匪徒,那些对历史吹毛求疵的人也不会放过李秀成将军,因为在他们眼中,他变节了,并且被杀害了。但这些也许在美国人眼中,李秀成将军是可以原谅的,甚至没有什么错错。李秀成将军被视为晚节不保,而纵火七日焚毁天京城杀死无数无辜平民的曾伯恒被视为国家的英雄,伟大的臣子。这也许就是乾国式思维吧。”
“毫无疑问的是,李秀成将军的成就丝毫不比罗伯特。李将军差,甚至比他还要出色。李秀成将军不过在自己的自述当中流露出些许的求生之意,而罗伯特。李将军则是向敌人签字投降。而李秀成将军所受到的待遇与罗伯特。李将军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所以在乾国是不会有罗伯特。李将军的,而在美国也不会有李秀成将军的。这也许就是乾国和美国之间的真正差距吧。”
李思竹一点也没想到,会在美国的报纸上,读到和父亲有关的文章,而且是一篇对父亲充满了赞颂的文章。
李思竹忽然想到了衣袋里的那块仁曦皇太后亲手交给她的怀表。
她又回想起了那天仁曦皇太后召见她的情景。
“呵呵,你瞧瞧这表里的画儿,还真有几分象你呢,是不是?”
“回皇太后的话,是……有些象……”
“看来这表啊,和你还挺有缘分的,就赏你了吧!”
“这……”
“你拿着吧!到时候给他也瞧瞧,别让他说我没赏过你东西!”
“臣妾谢皇太后恩典!”
她当然明白,仁曦皇太后为什么会将这块怀表赏给她,还要她把表给林逸青看一看。
她不知道他和皇太后之间达成了什么样的交易,但她能够确定的一点就是:她安全了。
自马新贻被刺案真相大白于天下之后,仁曦皇太后和敬亲王都异常愤怒,将曾伯恒一党涉案大小官员四十余人下狱问罪,其中包括多名借口自己是忠王李秀成之女弹劾林逸青的御史言官,甚至礼部尚书翁叔平的侄子翁正罕也给直接从家中抓走下了大牢。
而对于此前翰林院庶吉士安维峻上奏说自己是长毛反王李秀成之女这件事,朝廷以“查无实据”了结,并将上奏的安维峻免去了官职,发配新疆。
岛津洋子的手段,李思竹可以说佩服得五体投地。
现在的李思竹,不知怎么,竟然有些想念她了。
不知怎么,岛津洋子又让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那个怀表上的珐琅画像,是母亲留给自己的唯一纪念,让她还能时时记起她,记起小时候的往事……
火车包厢里,她倚在沙发上,闭上了眼睛,任凭自己沉浸于往事的回忆中。
那也是一个寒冷的日子,在一间大洋房里。
母亲不想让她总是住在父亲的宫殿里,所以来到了这里暂住,让她体验一下美国人的生活。
孤独的感觉是痛苦的。春天已经来了,但地上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地面显得很脏。雪在温和的阳光照射下慢慢地融化了。街道上留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水坑。她站在窗户的旁边,看着街道上的小孩子们。他们有的在水坑边跳进跳出,有的在玩捉迷藏,他们都在开心地玩耍。她特别想和他们一起玩。看着他们玩,她觉得手脚直痒痒。
她要去和他们一起玩。
母亲和几位夫人还有侍女们都在厨房。她踮着脚尖、蹑手蹑脚地穿过客厅,走到房子大门前。轻轻地扭动金黄色的大门把手,偷偷地遛进楼梯。
这里很安静,空荡荡的,有点冷。她害怕了。她知道她不能这么做。但这时她听到了外面街道上小孩子们的笑声。
她一定要去!
一咬牙,她走下楼梯。她的手顺着油漆过的楼梯扶手一路滑下来。
一阶楼梯、两阶楼梯……她很快就下到了一层。
突然她听到身后有脚步声。接着有人揪住她的衣领,把她拽上楼梯,拖进屋子里。
她是飞快地跑下楼的,这样才抓到她。这时她显得很生气。“思竹!”母亲喘息着说,“你怎么敢这样做?你这样做会使她们都有生命危险!”
她抬起头,“我知道,但是我真的太想出去玩了。”
她们把头埋在一起商量。可能在想怎么做才能让她呆在房子里。但后来她隐约听到一位夫人提到了花园。她是说她们曾在书中读到的那个花园吗?书中的那个小女孩发现了一个神秘花园。这个花园藏在一个又高又厚的围墙后面。但是她找到了围墙的一个小门的钥匙。于是,她可以一直在花园里玩耍、播种花草,完全沉浸在花棚里。春天来了,万物苏醒了……
“思竹,”母亲轻轻地摇晃她。是可怕的敌人又来了吗?但是她没有听到任何枪炮的声音。外面还是一片寂静和漆黑。她想继续睡觉,所以翻了个身,用被子蒙住头。“醒醒,思竹,”母亲低声叫道,然后把被子掀开了。“我要给你一个惊喜。”
一个惊喜?她立刻完全清醒了,很快套上衣服。
“多穿点。”母亲叮嘱说。她戴着帽子,穿着大衣,准备出去。母亲打算干什么去呢?人家又要赶她们出去吗?
母亲把食指放在唇边:“嘘”。她老实地点点头。所有人,包括夫人们和侍女们都还在睡觉,只有母亲和她醒着。她们偷偷溜下了楼。她特别兴奋。这会是什么惊喜呢?
一辆四轮马车停在门口,就像童话里的一样。她们很快坐上去,没人发现她们。她们要去哪儿?
以前她从来没有坐过这种西洋式的四轮马车,但是她经常能见到。在杭州,街上来来往往有很多马车。当人们有很紧急的事的时候,会雇佣一辆马车。她们现在很紧急吗?马车在晃动中卡嗒卡嗒地往前走。就像辗过鹅卵石一样。她紧紧地抓住皮帷帘,凝视着黑色篷盖的一个裂缝,听着马蹄卡嗒卡嗒的声音几乎快要破裂。母亲一直没说话,只是带着神秘的微笑。
最后,她们到了。她们爬出了马车,母亲允许她抚摸这匹棕色马柔软的鼻子。它的鼻子摸起来感觉很好,在这个寒冷冬天的早晨,它的呼吸潮湿而温暖。但她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它呆在一起,因为有一个人已经在等着她们了。他身上穿着军服,但样式和她平常见到的完全不同,他的腰上还挂着好大一串钥匙。
他向她们招手,示意让她们跟着他。路上的碎石在她们脚下嘎嘎作响。那个人把铁门打开,她们从那里穿了过去。
她猛然间发现,她们正站在一个神秘的花园中间。
她太惊讶了,几乎忘记了呼吸。她瞪大了眼睛注视着她们周围这个魔幻般的世界,银白的冰霜落在一排排笔直的树木上闪闪发光,这些树都被整齐地修剪成方方正正的、木盒子的形状,还有高大、黝黑的松柏,以及那些环绕在青翠的草坪周围的花棚,花棚里雪莲花和藏红花冲破黑黝黝的土壤含苞开放,艳丽而夺目,另外还有一个带着喷泉的小池塘。
于是她开始奔跑。她想蹦起来、跳起来、舞动起来,但是她的腿好沉,好僵硬。她多么想踮起脚尖,触碰花棚里美丽的花,感觉池塘里冰凉的水,捡起路上白色小鹅卵石。她跪在池塘的河水边,数着池塘深处硕大的金鱼,有红的,有白的。她爱这里每一朵雪莲花、每一朵藏红花、每一棵大树。在这神秘花园魔幻般的世界里,忘记了一切,玩得快要透不过气了。直到听到母亲的召唤,才把她拉回到现实的世界里来。
母亲一直在长凳上坐着,等着。“我们现在该回去了。”母亲一边说,一边把她拉到她跟前。
她搂住她,“太美了!以后我还能来玩么?”
母亲点点头,笑了。她很高兴,因为她的努力起作用了,而且看到她是那么快乐。那个拿着一大串叮叮当当钥匙的人催着让她们出去,接着锁上了门。母亲拿了些钱递给他。回家的路上,坐在马车里,她没有说一句话,但内心充满了欢乐。当她们一回到那座大洋房的时候,她内心的兴奋一下子都奔涌出来,她向几位夫人仔细地描述母亲带她发现的那个神秘花园。
“带她去那个花园这个主意真是太好了。”一位夫人低声地和母亲说,“梅丽莎,你认识那儿的人真是件好事。我想这次出游重新给思竹这孩子带来了活力。快看,她的脸颊又变得红润了。”
但这快乐的平民一样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父亲离不开母亲和她,又把她们接回到了宫殿里。
从那时起,她再也没有去过那个美丽的、梦幻般的花园。
战争毁灭了一切。
接下来便是逃亡和无尽的恐惧。
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和母亲一样爱自己的养母林普晴。
苦难结束了,虽然自己的新家也有个漂亮的小花园,但是她在梦中,仍然一次又一次的梦到那座母亲偷偷带她去的美丽花园……
一阵轻微的晃动,接着便是火车长长的汽笛鸣响,李思竹从梦中醒来。
“夫人,华盛顿到了。”一位侍者在包厢门外轻轻敲了敲门,用英语提醒她道。(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章先驱故事
李思竹这时才意识到,她已经来到了美利坚合众国的首都华盛顿。
两名侍女收拾起东西来,预备下车。过了一会儿,门口传来了轻轻的敲击声。
“夫人,我可以进来吗?”是马吉芬的声音。
“请进吧,马吉芬上尉。”李思竹答道。
门开了,马吉芬走了进来。
“夫人,公使馆派来的迎接您的人已经到了车站,我向他们打听了一下,伯爵阁下还没有到,据他们的估计,应该就在这两三天内到达。”马吉芬说道。
听到马吉芬说林逸青还没有到华盛顿,虽然在意料之中,但李思竹仍然不免感到怅然若失。
“华盛顿的风景很不错的,夫人这两天不妨游览一下。”马吉芬建议道,“夫人可以去看看华盛顿纪念碑,那是世界上最高的纪念碑,并且还有乾国的刻石。”
“好的。”李思竹很是好奇,点头答应道。
在乾国驻美国使馆安顿下来之后,李思竹便提出打算去参观一下华盛顿纪念碑,乾国驻美国公使陈兰彬当即答应,安排自己的夫人陪李思竹前去参观。在了解了李思竹会说英语之后,陈夫人还专门请了一名美国外交官布朗的夫人前来当导游。
“您很幸运,这座雄伟的纪念碑在两年前刚刚完工。”在去参观地的路上,布朗夫人微笑着对李思竹说道,“乔治。华盛顿作为美国人爱戴的开国领袖和首任总统,为其建造一座纪念碑也是人之常情。问题是,这样一座个人纪念碑需要多高才合适呢?40米高怎么样?50米(十几层楼高)够不够?要知道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标志性建筑纳尔逊纪念柱是53米高,我曾去过伦敦,在现场观看过,已经令我非常震撼。从任何角度看,本世纪中叶的美国尚无傲视全球的资本,可以想出的不多理由之一是,这个纯粹移民国家的国民似乎具有与生俱来的过人自信和期望,他们的伟人因此需要更高的纪念碑才能与之相配。好吧,美国人与众不同,70米(20层楼高)总该够高了吧?我也去过乾国,坐落于四川的巨型佛陀雕像乐山大佛也只有71米高,但足以令游客过目难忘。”
“但这样的凡俗观念难免有小看一个半世纪前那帮美国人之嫌,如果有人建议华盛顿纪念碑取这样的高度,他们仍然会嗤之以鼻!即使展开想象的翅膀,建议为美国首位总统建一座100米高的纪念碑,美国人仍会摇头!因为这依然未达到他们钟意的期望。”
“至此,凡俗境界的人们也许该明白了:那些美国人根本未把其开国领袖看成凡人,即使尊奉为美式民主制度的人杰、明君也还不够,而只能打造成上帝派来拯救美国的神!对这样一尊神,其丰碑的高度必须没有比肩者、必须超出常人想象、必须在世界范围内是空前的!”
“那它究竟有多高呢?”陈夫人好奇的问道。她来美国的时间也不短了,但她出门的时候并不多,对于两年前落成的华盛顿纪念碑的高度也不清楚。
“它是一座足足555英尺(169米)高的方尖碑!”布朗夫人笑着回答道。
对于169米这个高度,李思竹并没有什么概念,但当她来到华盛顿市中心广场,抬望一眼,目光所及之处,便是华盛顿纪念碑高高的正方体碑身顶端。
看到华盛顿纪念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