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345节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345节

小说: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今天,是日本明治十三年(即大乾光旭六年,西元9080年)10月25日。

对于山县有朋来说,这是个值得他终身纪念的光辉日子,因为历时近两年的日本西南战争,在这一天,画上了句号。

而亲手结束这场战争的,不是野津道贯,也不是大山岩,而是他山县有朋!

“通知井上少将,把刚才降下的敌军旗帜为我好好保存。”山县有朋对一名传令兵说道。

传令兵答应了一声,便快步向山头跑去。

此时井上光少将正站在城山阵地桐野利秋的尸体旁,听取部下的报告,在得知这个没有穿军服而是穿着武士铠甲束着一头长发的人就是萨摩军的主将之一桐野利秋之后,井上光欣喜不已。

井上光是新进提拔的岩国藩出身的少将,他一直在近卫旅团工作,原本要调到广岛镇台去,所幸他当时在东京公干,是以躲过了一劫,在他的家乡被萨摩军攻占后,他一直引为奇耻大辱,接连上书天皇,请求到前线效力,但因为他资历尚浅,陆军省一直没有任用,而只是让他做一些参谋工作。到了战争后期,因为前线战事惨烈,日本政府军的少将伤亡率太高,军队乏人指挥,是以陆军省不得不“矮子当中拔大个”,破格将他提升为少将,指挥新编成的别动第六旅团到前线作战。

而这一次进攻城山的作战,前敌指挥官便是井上光少将,这是他第一次指挥实战,并且取得了成功。

此时恰巧跟随别动第六旅团行动的《东京新报》记者山田希望不失时机的凑上前来,对井上少将的赫赫战功加以夸赞。他一面在采访簿上匆匆记录,一面让井上少将摆出各种英武的姿势,以拍照留念。

山田希望架好相机,井上光少将摆出了他认为足够炫耀的姿态,正当相机快门快要按响的时刻,一声惊雷在他们头顶炸响了。(未完待续。)

PS:  我问好友:“从她的男性朋友变成男朋友是什么感觉呀?”他答道:“没什么,只是从普通会员升级为VIP,享受更多服务与特权,不过也要交纳更多费用的。”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四百九十一章烈女誓言

PS:看《崛起之新帝国时代》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瞬间,城山阵地便笼罩在了滚滚的浓烟之中,政府军官兵们这才想起来,在锦江湾中,还有一艘萨摩军的炮舰存在。

井上光少将的副官在弥漫的硝烟里高声呼喊着自己长官的名字,然而却没有任何回答,而此时萨摩炮舰又开始了射击,刚才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东海武士们立刻四散奔逃,寻找着藏身之处。

见到城山阵地遭到了炮击,山县有朋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看到不断有炮弹落在阵地上,刚刚升起的巨幅日章旗在瞬间被炸成了碎片,山县有朋暴怒不已,立刻下令对敌舰进行炮击,由于城山阵地上没有大炮,得到命令的政府军炮兵们冒着被敌人炮弹击中的危险,费力的将一门门大炮拖向城山,可当他们好容易等到敌舰炮击停止,将大炮拉上炮位,准备对海湾中的萨摩炮舰进行还击时,却赫然发现敌舰已经成了海平面上一个冒着烟的小黑点。

等到四周尘埃落定,惊魂稍定的政府军官兵们这才走出藏身之处,他们吃惊的发现,刚刚不可一世的井上光少将已经倒在了血泊中,随军记者也在一旁痛苦的挣扎,萨摩军舰的炮火准确的命中了这里,对于“富士山”号上久经战阵的炮手而言,瞄准攻击这样的固定标靶,简直是再轻松不过的事情了。山上官兵立刻火速将井上光少将和随军记者用担架抬下了城山,赶往最近的野战医院治疗。随军记者因为腹部中弹伤势过重当场毙命,井上光少将则因为胸口要害中了弹片,在抬往野战医院的途中死去,乐极生悲的井上光少将成了西南战争中政府军方面阵亡的最后一位也是最短命的一位少将。

山县有朋得知了井上光的死讯后,恼怒万分,井上光的身亡无疑给他的这场胜利蒙上了阴影。但他很快便镇定了下来,开始拟起向东京报捷的电文来,并安排人前去打捞西乡隆盛夫妇的尸体。

城山之战的结束,意味着历时将近二年的日本西南战争走入了尾声。在这场空前激烈的战斗中。总数近30000人的日俄联军面对萨摩军不足1000人的残败之师,付出了近2000人的惨重伤亡代价,而萨摩军的这支最后的部队全员随同西乡隆盛战死,除西乡隆盛夫妇蹈海自尽外,萨摩军大将桐野利秋、别府晋介、贵岛清、河野主一郎、相良左五卫门、平野正助、新纳清一郎等人悉数力战而亡。可谓悲壮惨烈。

“富士山”号上,林逸青看着远处的海岸线渐渐的从视野当中消失,默默的下了飞桥,进了船舱。

他在水手的带领下,来到了桐野千穗所住的舱室。

林逸青先立在门口,听了听里面的动静,发觉里面静悄悄的,便轻轻的敲了敲门。

“千穗?”林逸青轻声呼唤道。

“门没锁,进来吧。”出乎林逸青的意料,桐野千穗的声音出奇的平静。

林逸青推开了门。看到桐野千穗正坐在床边,呆呆的望着摆放在桌面上的两把武士刀出神。

看见桌上的刀,林逸青吓了一跳,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桐野千穗接受不了西乡隆盛和桐野利秋的死的事实,做出寻短见的事来。

“大伯和伯母的尸身,没有找到,是吗?”桐野千穗轻声问道,目光仍盯着桌面上的武士刀。

这两把刀是西乡隆盛在城山上交给林逸青的随身佩刀,有一柄已经断了一截。另一柄的刃处也有多处损伤。

“那里海流太急,又多漩涡,没能找到。”林逸青叹了口气,拉过一把椅子。在桐野千穗身边坐了下来。

在“富士山”号炮击悬崖的同时,舰长片冈七郎派出水兵乘坐舢舨前去搜捞西乡隆盛夫妇的尸体,但因为那里海流湍急,漩涡密布,加上时间很紧,是以未能找到西乡隆盛夫妇的尸体。

“父亲……现在应该已经牺牲了吧……”桐野千穗看着断刀。轻声问道。

“我想是的。”林逸青紧盯着桐野千穗,生怕她一时想不开,是以全神贯注的戒备着,只要她一有异动,便立刻出手制住她。

桐野千穗盯着断刀好一会儿,将目光转向了林逸青,看到林逸青紧张的样子,她轻叹了一声。

“你放心,我不会自尽的。”她看着他,微笑起来,“你不必……这个样子。”

“千穗……”林逸青知道她心中此刻定然哀痛已极,只是因为不想让自己担心,才强颜欢笑,他想要安慰她,却又不知该怎么说。

“伯伯把他的刀给了你……”桐野千穗的目光又转到了断刀上来。

“是的。”林逸青点了点头。

“我明白伯伯的意思了……”桐野千穗喃喃的说道,“他是要你继承他的遗志……”

她再一次抬起头来,眼中燃起的怒火,令林逸青都不由自主的感到恐怖。

“我要为伯伯和父亲复仇……”桐野千穗一字一字的发下了誓言,“在我有生之年,定要把这个邪恶的政府毁灭!”

此时的林逸青,还想不到,桐野千穗从发下誓言这一刻起,已经脱胎换骨,和以前的她完全不一样了。

他也不知道,她将给他的未来,和日本的未来,带来怎样的改变。

当“富士山”号回到长崎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何韵晴和岩崎尤佳焦急的等待着林逸青的归来,当她们看到林逸青和桐野千穗出现在面前时,竟然忍不住喜极而泣。

林逸青安慰了她们一番,将桐野千穗交给何韵晴照顾之后,便匆匆前去找大山纲良,商量从长崎撤退的事。

大山纲良刚刚从外国领事馆区回来,和林逸青说起了目前萨摩军民自长崎撤退往奄美大岛和琉球的情况,其实这些天大山纲良一直在主持撤退的工作,他是萨摩武士中少有的内政和外交方面的好手,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撤退诸项事宜都在有序的进行,听到大山纲良的报告,林逸青欣慰不已。

这些天光是连番的战斗就已经快要将他累垮了,若不是有大山纲良在后方支持。他只怕早已倒下了。

从穿越来日本到现在,林逸青头一次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也深深的明白,以一己之力,改变历史的走向。是多么的不容易。

尽管大山纲良能力非凡,但这些天的劳碌也将他累得够呛,现年56岁的他,头发已然全白了。

林逸青向大山纲良说了西乡隆盛夫妇蹈海殉国的情形,大山纲良听后痛哭不已,身为明治政府任命的鹿儿岛县令,他是最早反对西乡隆盛出兵的人之一,对西乡隆盛这样的结局,他其实是早有预料的,只是这一天当真到来的时候。作为西乡隆盛的部下和挚友,他仍然感到难以接受。

大山纲良悲痛之余,心里明白现在不是为西乡隆盛哀伤的时候,他向林逸青报告了长崎目前的战况,以及他的担心。

为了保证顺利撤退,现在萨摩军仍有几支零星的部队,分别在村田新八、中岛健彦、边见十郎太的率领之下,拼力阻击政府军和俄军的前进,但这些后卫部队不可能支撑太久,他们也是要上船撤离长崎的。如果他们退回长崎,政府军和俄军以优势兵力进攻长崎的话,很可能使撤退工作中途夭折,让长崎变成萨摩人的最后死地。

对于这种情况。大山纲良思虑良久,想出的办法是,将长崎交由列国“共管”,阻止政府军和俄军进入长崎,以便萨摩军顺利撤离。

大山纲良之所以想出这样的办法,是因为长崎是著名的通商口岸。外国侨民众多,象乾国在长崎的商民便有两万余人,为列国之最,英、法、美、荷等国的商民也有数千之众,西南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为了保护本国侨民,纷纷派军舰进驻长崎,而政府军虽然知道长崎为萨摩军所占,但顾忌误伤外国侨民会引起西方列强干涉,是以一直没有对长崎发动进攻,大山纲良的交由列国“共管”的办法,目的就是利用这一形势,借助列强的力量,使日本政府有所忌惮,争取时间完成撤退工作。

对于大山纲良的建议,林逸青深以为然,他告诉大山纲良,准备请妻兄乾国驻日本公使何儒章牵头,以护侨的名义促成此事,大山纲良喜慰不已。

忙完了公事,已经是深夜了,林逸青回到了自己的居所,何韵晴和桐野千穗已经睡下了,他也感到十分困倦,便和衣睡下了。

这一次,他终于可以睡上一个安稳觉了。

梦中,林逸青感到自己似乎来到了乾国的某个地方……

他看到,几个女人正在粥厂赈济灾民。

此时粥厂已经开始施粥,灾民们纷纷拥挤上前,粥厂工人们大声吆喝着,一面尽量的维持着秩序,用大木勺将大锅里已然煮好的厚实的粥舀到灾民手中的碗里。

一个面容慈祥但颇有威仪的中年妇女来到一个大锅前,查看粥煮的情况,粥厂管事见到她到来,赶紧跑了过来。

“夫人请看,今儿的粥煮的厚实。”管事笑着将一根筷子插到了大锅内的粥中,说道。

“如此甚好。”中年妇女看到筷子赫然立在粥中不倒,满意地点了点头。

林逸青四下望去,看到灾民们领粥的秩序虽然显得有些乱,但争抢得并不是太厉害,领到粥的人或蹲或坐,都在那里香甜的喝着。他注意到那几个女人的目光主要关注于那些无家可归的孩童身上,因为小孩子毕竟体弱,是抢不过大人的。

这几个女人当中,除了那名中年妇女之外,其他的都是年轻女子,甚是漂亮,林逸青认出了其中一人,便是林义哲的夫人陈婉。

“小孩子都在那边,专设一灶领粥,以防大人争抢。”管事的象是明白中年妇女的心思,笑着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处粥棚说道。“夫人要不要过去看看?”

中年妇女点了点头,和陈婉等人向专给小孩子分粥的粥棚走去。

她们一行人一进粥棚,正在等着领粥的孩子们便呼拉一下子围了上来,伸出了手。陈婉和一位侍女早有准备,将带来的米饼取出来一个个的分给了孩子们。

“别抢别抢!大伙儿都有份儿!”侍女一边分着米饼,一边阻止着孩子们的争抢。

林逸青观看着米饼的分发情况,女子们尽量让所有的孩子都领到米饼,这时林逸青注意到了不远处的一个角落里。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孩儿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正望着远处碧蓝的天空出神。

林逸青好奇地看着女孩儿,这是一个约六、七岁大的女孩儿,细瘦的个子,衣服破旧,她从来不象其他的领粥的孩子那样,看到分粥和别的食品的人来时便蜂拥而上伸手争抢,总是静静的呆在一旁,等到没有人争抢了,再去领自己的一份。

而当她看到有些幼小的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