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208节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208节

小说: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是个小囡囡呢!”林逸青笑道,刚才他接生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了,这次何韵晴生的。是个女孩。

“是女孩啊!”何韵晴叹了口气,“真希望是个男孩子。”

“女孩子不象男孩子,要上战场杀敌报国,可以陪在父母身边尽孝,多好啊!我喜欢女儿。”林逸青微笑着安慰她道。

听到林逸青的话,何韵晴又高兴起来。

“给女儿起个名字吧!”何韵晴对林逸青说道。

“叫林雨桐如何?”西乡隆盛的声音从屋门外传来。

“大将军来了!”有人惊喜的说道。

“敢问夫君,此名何解?”岩山氏夫人抱着婴儿,笑问道。

“我来时恰逢风雨大作,路边树木多有被摧断枝桠者,唯有一株梧桐树。挺立雨中,不损分毫,我心有所感,听闻瀚鹏生了女儿。是以起了这个名字。”西乡隆盛听到夫人的问话,笑着回答道,“盼此女将来能如这雨中梧桐一般,历经风雨,而福德圆满,无有劫难。”

“林雨桐。真是好名字,谢谢大将军!”何韵晴高兴的说道。

“多谢大将军为小女赐得佳名。”林逸青笑道。

“瀚鹏何故在产房之内?我记得那里可是不许我们这些男人进入啊!”西乡隆盛笑问道。

“瀚鹏精于医道,今日若不是瀚鹏亲手接生,还真是有麻烦呢!”岩山氏夫人看着怀中的婴儿,爱怜地答道,“这孩子真是有福气呢!有这样一个好父亲。”

“哈哈哈哈!夫人这是在埋怨我了!”西乡隆盛大笑起来,“当年菊次郎生时,我因王事未在她身边,没能听得到菊次郎降生时之第一声啼哭,直到今天,夫人还在责怪我呢!”

“大将军言重了,岂敢岂敢。”岩山氏夫人笑道,众武士夫人听了他们夫妻的对答,也都笑了起来。

“瀚鹏,此间事毕,出来喝一杯如何?”西乡隆盛笑问道,“今日猎得一头野猪,刚好与瀚鹏庆贺贵女降生。”

“好!”林逸青松开了何韵晴的手,拉过她在她脸上轻轻一吻,站起身来,这时他看到桐野千穗的关切目光,冲她微微一笑。

桐野千穗羞涩的低下了头,林逸青注意到了她微隆的小腹,顿时明白了过来。

“千穗,你身子不便,注意休息。”林逸青说道。

桐野千穗等的只是他的一句话,听到他这么说,心中不由得一暖。

“好的猪肉,需要留一些,给孩子的母亲下奶用,别都吃光了!”岩山氏夫人笑道。

“多谢夫人提醒,吉之助一定谨记!”西乡隆盛大笑道。

林逸青出了产房的门,西乡隆盛上前笑着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拉过他的手,和他并肩而行。

二人来到一间厅堂,阵阵肉香飘来,此时厨子已经将野猪肉割下烹制完毕,摆好了酒席,桐野利秋、筱原国干、野村忍介等众武士已经坐在席前,见到西乡隆盛和林逸青到来,全都肃立起身。

“今日我军伊势坂之战大获全胜,瀚鹏又恰在此日得生贵女,真是可喜可贺!所以我西乡吉之助特意摆下酒席,与大家一同庆贺!今日大家可以开怀畅饮,我们一醉方休!”

西乡隆盛说着,拉着林逸青入座后,向大家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来,不必拘束。

听到西乡隆盛发话了,众武士首领也就不再拘礼,当下众人纷纷先向林逸青道贺,然后便放开腮帮子大嚼起野猪肉来。

“今夜当真可以喝醉吗?”可能是害怕这顿酒肉不尽兴,野村忍介笑着问道,“一旦贻误了军务,大将军不会怪罪我们吗?”

“瀚鹏料事如神,计划周详,我等纵然醉酒,贼军也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桐野利秋大笑道。

“是啊!贼军已然为我军杀破了胆,自顾保命尚且无暇,哪里有力量来挑战?”筱原国干也笑道。

“不是我桐野利秋夸赞自家人,实是有了瀚鹏,我等今日才能高坐于大阪城中,如此畅饮!”桐野利秋举杯道,“我桐野利秋自负于兵事,但现下已知,瀚鹏之大才,胜出我十倍!若无瀚鹏,我军绝不会如此连战连胜,未有一役之败!我们大家敬瀚鹏一杯!”

听到桐野利秋的提议,众武士首领纷纷举杯应和,西乡隆盛也举起大杯敬向林逸青,林逸青微笑着举杯,和大家一饮而尽。(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三百七十一章两权相害取其轻

“我军大胜,非仅是我一人策划之功,大将军忠厚德义,振臂一呼,兴勤王之师,为万民请命,天下士族砺兵影从,坚贞侍魂,誓死杀贼,故能连战连捷。”林逸青朗声道,“林某身为乾国之民,受大将军忠义感召,诸位侍魂激奋,故冒死前来,以效微劳,不期能建功立业,实大将军及诸位之力也!”

听到林逸青并不居功,而是将战胜的功劳归给了西乡隆盛和大家,桐野利秋心中感慨不已。

“我军虽一路战胜至此,然贼军凶狠,我军将士牺牲者甚众,林某每每思及同袍,心中惨伤,这一杯,便请大家和我一道,敬那些为勤王大业英勇牺牲的忠魂!”林逸青说着,将重新斟满的酒杯高高举起,沥酒于地。

众武士想起连日来的血火拼杀,一个个也是激动不已,纷纷和林逸青一道,举杯沥酒于地,并三击掌以为祭奠。

西乡隆盛看到众武士和林逸青之间的推崇敬重,眼中闪过嘉许之色。

“我的眼光没错,利秋和国干才能均不及他,难道,真的要让他来继承我的事业吗?……”

“……为勤王大业早日成功!天下共享天平!干杯!”桐野利秋此时再次举杯提议道,众武士纷纷应和,西乡隆盛收回了思绪,微笑着举杯,和众武士一饮而尽。

众武士一边割肉大啖,一边开怀畅饮,同袍之间相互敬酒,畅述并肩战斗的经历,席间的气氛很快便变得热烈起来。

西乡隆盛记起了刚才夫人的嘱咐,便安排人将烹好的野猪肉给何韵晴送去,林逸青连声称谢,西乡隆盛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目光扫过正在吃肉喝酒的众武士,眼中忽然闪过一丝忧郁之色。

“大将军心有何忧?可否说与我知道?”林逸青敏锐的观察到了西乡隆盛眼神的异样,借着敬酒之机上前。低声问道。

“你坐下,瀚鹏。”西乡隆盛往桌案的边上挪了挪,指了指榻上,示意林逸青在自己身边坐下。

林逸青依言坐下。西乡隆盛看着兴高采烈的众武士们,叹了口气,说道:“瀚鹏,你知道吧,我已经给天皇陛下上了表章。请求天皇陛下接受我们‘新政厚德’的建议,罢免奸臣,止战息兵。”

“我明白大将军的心意,您是不忍战事过于持久,军民死伤太重,是以趁我军大胜之际,向政府示意和谈,以息兵祸。”林逸青叹息道,“大将军用心可谓良苦,此时言和。正相宜也。”

“知我者,瀚鹏也。”西乡隆盛长叹道,“此事我事先未与任何人商议,利秋和国干他们得知消息后,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心里是不高兴的,认为我不该此时上表。”

“大将军的想法没有错,我军现在虽连战连捷,夺得西南半壁二十二县。然久战之下,亦有疲惫之象,且连番激战之下,伤亡亦重。我身为参谋总长,历经各处战场,每见我军将士伤亡,心中痛惜不已,这才知道古语云‘慈不掌兵’,绝非虚言。”林逸青叹道,“盖林某虽知晓兵机,但面对昔日之同袍学生一个个牺牲,非此心所能承受也,心中亦盼战事早日终结。大将军上此表章,是‘以战促和’之法,可抵雄兵十万。”

“瀚鹏如此说,我便放心了,我原本还担心你和利秋他们一样,会反对我如此行事呢。”西乡隆盛的眼中闪过感激之色。

“只是我担心,政府现为奸臣把持,天皇陛下深受其挟持,未必肯接受大将军的和谈提议。”林逸青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那瀚鹏以为,该当如何才好?”西乡隆盛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

“林某以为,现下海权在我手,海路通行无阻,可选精兵一万,以海军主力护送,直捣东京湾,诛却奸臣,以大将军为朝廷摄政,辅佐天皇陛下,组建新政府。”林逸青说道,“贼军目下士气低落,恐慌畏战,听闻东京为我军所破,必然瓦解,则大事可定,我军亦可减少不必要之伤亡,此为‘以战止战’之法。不如此,天皇陛下恐难下罢战之决心。”

“此法虽好,只是兵进帝都,炮火无眼,乱兵四起,一旦东京再如京都一般,为大火所焚,伤到了天皇陛下,则我等百死难赎其罪啊!”西乡隆盛叹道。

林逸青明白西乡隆盛不同意自己的这个出兵直取东京湾的计划的真实想法,叹息了一声,没有点破。

“除此之外,瀚鹏可有别的计划?”西乡隆盛沉默了一会儿,吃了几口肉,想了一想,又问道。

“现下我军虽然大胜,但损失也很重,将士十分疲惫,且弹药消耗也很大,急需补充,海军各舰亦多受损,需要修理的时间,我的计划,打算将全军分为三队,二队修整,一队进逼名古屋,为猛虎在山之势,使贼军不敢来犯,我军在这期间,制造和购买枪炮弹药,修整战舰,如此需时约两个月左右。”林逸青猜到了西乡隆盛的心意,顺着他的想法说道,“两月之后,如政府仍不接受大将军的建议,则再行出兵不迟。”

“如此甚好。”西乡隆盛闻言欣慰不已,“瀚鹏思虑周详,我可以放心了。”

“盼天皇陛下能识得大将军的苦心,早下英明决断,则我萨摩幸甚,天下亿兆幸甚!”林逸青叹道。

西乡隆盛听了林逸青的话,深深叹息起来。

此时的西乡隆盛,并不知道远在东京的明治天皇,心中也和他一样,在做着激烈的斗争。

皇宫,御花园。

侍从拿起酒壶,给相对而坐闲谈的明治天皇和伊藤博文各自斟满了一杯。

“王阳明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陛下可知道?”伊藤博文看着略显忧郁的明治天皇,平静的问了一句。

“王阳明说过很多名言警句,不知伊藤卿说的是哪一句……”明治天皇叹息了一声,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的回答道。

“是很有名的一句……”对明治天皇明显的不安,伊藤博文也感觉到了,他端起酒杯,凝望着杯中清澈的酒液,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哦?”明治天皇一怔,他略有些疑惑的望向伊藤博文,却没有接着问下去。

“西乡君曾和大久保君一道求学于伊藤茂右卫门先生。学习阳明心学及朱子之学,阳明先生的这句名言,他可谓是铭刻在心,然而他一直将士族视为帝国振兴之重要阶层,念念不忘士族之利益。这,便是他的心中贼。……”伊藤博文顿了一下,长长透出一口气,又继续道:“而陛下和西乡君不同,陛下知若要富国强兵,必须瓦解‘小权’之基础,收‘大权’于朝廷,是以士族利益之坚冰必须打破。而大久保君秉承陛下心意,行事过于操切,压迫士族过厉。所谓物极必反,故有此变。所以说太过执着之后。这便也成了陛下的心中贼!”

“那伊藤卿是认为,朕是为心中之贼所误了?”明治天皇的眉头习惯性的皱了起来,但他对于伊藤博文,始终存有父亲般的敬畏,是以并没有以伊藤博文刚才的话为忤。

“陛下,臣并非说陛下的主张不对。只是在时机的把握上,有些流于冒险了。”伊藤博文用委婉的语调对天皇说道。

“是啊!朕当初亦觉得大久保卿如此行事,恐将引发不测,可惜朕那时未能阻止。致有今日之祸……”明治天皇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恨之色。

尽管他对大久保利通的遇刺身亡感到悲痛不已,但一想起大久保利通的为人和行事,便又禁不住切齿痛恨起来。

“西乡卿上的表章,伊藤卿也已经看过了。可有什么想法说与朕知道?”明治天皇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他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心态,又伊藤博文问道。

“陛下,臣觉得,西乡君上的这道表章。确是真心想要息兵止战,同政府进行和谈的。”伊藤博文看着明治天皇,小心的回答道。

“朕看了表章之后,也知道他说的确是真心话,”明治天皇叹道,“若是贼军中他人上的表章,朕是看都不会看一眼的,但西乡卿上的表章,朕是一定会看的,朕了解西乡卿的为人,西乡卿也了解朕,是以会有如此进言。”

“陛下说的是,西乡君,本不该反的……”听到明治天皇谈到西乡隆盛时真情流露,伊藤博文也禁不住叹息起来。

“是啊!朕心里也明白,西乡卿其实本不该反的,他之所以如此,确有不得已之苦衷。”明治天皇说道,“只是……”

明治天皇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伊藤博文明白天皇内心的苦楚:虽然天皇有心接受西乡隆盛表章中提出来的“罢免奸臣”的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