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15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理想,那些为了勤王而失去生命的无数前辈,那些无法看到黎明而已赴黄泉的,认识与不认识的同伴,他理所当然地把已故之人的理想也当作了自己的责任。认真、热诚,判断事物公正公平,如此人物圣上的信任自然与众不同。即使果断刚毅如大久保,这样与木户不断激烈冲突的人物,也能时刻推许木户,像是真实从心底里推崇。若说缺点,无非感情用事一点。喜怒形于色,特别关于是非的顺逆正邪,将会异常喋喋不休。”
对于木户孝允的去世,生死之交伊藤博文悲痛不已,作诗悼念木户孝允:“追怀往时感无穷,三十五年梦寝中,颜色威容今尚记,名声舆望古谁同?萧曹房杜忠何比,独相楠公义时通,暮畔影诗新录树,山叫尽是血痕红。”
木户孝允的去世,意味着日本武士群体意识的分裂加剧,使这些曾经并肩浴血的时代雄杰们,在这个玉鳞飞舞的季节里,在曾经一起成长的日本西南天空下,拔刀相向,继续着生死之战。
当大久保利通怀着悲痛的心情回到自己的寓所的时候,赫然发现,自己的重要帮手原美国退役陆军准将李仙得已经等候在了那里。
“我的朋友!让你久等了!你一定给我带来了好消息,是吧?”
现年48岁的李仙得,身材瘦长,可能是因为总在外奔波的关系,脸形显得十分消瘦,留着两撇小胡子,头发也稀疏了不少,显然是刚刚到达东京,没有休息就赶过来了。
看到李仙得到来,大久保利通十分高兴,冲淡了因为木户孝允的去世所带来的悲痛。
听到大久保利通的话,李仙得的脸上不自觉的现出了一丝得意之色。
和大久保利通想的一样,他这一次回来,报告给大久保利通的,的确是好消息。
李仙得原籍法国,巴黎大学毕业,后随妻子移居美国,并成为美国公民。美国内战爆发后,他参加了纽约第51步兵团,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伤愈后晋升中校,在第9军指挥一个团,在格兰特手下参加维克斯堡战役,后来在莽原之役中再次负伤,在医院养伤的时候还经历了南军最后一次突袭,战后退役的时候是准将。
退役后的李仙得出任美国驻乾国厦门领事。后美国商船“流浪者”号在苔湾东部外海红头屿触礁沉没,其生还者被琅峤地区的原住民杀害,引发美国与乾国政府交涉,以及美军自行前往攻击原住民部落的“流浪者”号事件。因苔湾官员不愿介入,李仙得与乾国官员的交涉无任何成果,于是他自行进入琅峤与原住民谈判,协议原住民不再伤害漂流于此的西方船难人员。也因为这番经历,他学会了说苔湾土语,李仙得遂被视为苔湾番界通。
李仙得后来辞去厦门领事之职,搭船返美途中过境日本横滨,在美国公使介绍下,与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会面。李仙得以处理“流浪者”号事件的经验指出,乾国政教不及“番地”,日本可用“番地无主论”作为出兵苔湾的根据。李仙得向日本方面提供了苔湾的地图与照片,并说只需两千兵力便可轻易占领苔湾。副岛种臣闻言大感兴奋,当时日本有海外扩张企图,又因为明治维新后大量旧武士失业造成巨大社会问题,更积极谋求以对外战争转移内政问题。适有琉球宫古岛漂民在琅峤遭原住民杀害,日本军方以山县有朋为首的对外扩张派原本就打算以保护国民、质问生番为藉口出兵苔湾,自然对这个送上门来的帮手如获至宝。日本方面随即许诺如果能够占领苔湾,可以让他当苔湾总督。
李仙得对日本政府的礼遇自然喜出望外,他受雇于日本政府,充任“准二等出仕”后,便向日本政府提出几十份备忘录及意见书,教唆日本政府接受苔湾番地为无主之地的主张,并积极为日本规划详细的出兵苔湾的作战和殖民计划。
李仙得除了帮助日本人制定计划,还帮助雇佣船只和外籍作战人员,并多次返回美国为日本方面代购大批军火物资。可以说日本的“征苔”冒险行动,从策划到实施,李仙得都积极参与,起了很大的作用。
李仙得如此热衷于日本进攻苔湾,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日本占领苔湾后,美国人可独占贸易方面的巨大利益,甚至可以拥有实际的殖民权利。是以李仙得在回美国帮助日本采购军火的同时,积极游说美国政府支持并参与这次日本对苔湾的远征。李仙得对此本来是信心满满,认为美国政府一定会支持自己的行动。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政府明确的表态,不鼓励日本征伐苔湾,尽管李仙得和另外几位退休的美国外交官使劲怂恿,向美国政府鼓吹出兵苔湾的重要性,但美国政府却不为所动。最后无奈之下,李仙得只能灰溜溜的回到了日本。(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三百一十八章借兵之议
但李仙得那一次也不是全无收获,在途经厦门时,李仙得见到了美国巡洋舰“蒙那肯”号,他通过私人的关系,加上金钱利诱,说动了这艘拥有6。4英寸大炮排水量达4000吨的强大战舰的舰长马森中校加入进来,成为日本征苔军的后援。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乾国海陆军的有力反击下,征苔军全军覆灭,不但李仙得成了乾国军队的俘虏,“蒙那肯”号也被乾国海军俘获,乾国政府以“蒙那肯”号违反中立攻击乾国海军同美国政府展开了严正交涉,加上“蒙那肯”号的舰长马森是分裂主义倾向最重的南卡罗来纳人,脑子进水的他竟然在战斗中降下了联邦国旗,悬挂了南方邦联的南十字星旗,使美国政府极为尴尬,最终美国政府将李仙得等一干人引渡回国审判后投入大牢,并将“蒙那肯”号以1美元的象征价格卖给了乾国,充作赔偿。
因为帮助日本人侵略乾国的罪行,李仙得被判有期徒刑3年,在费城州立监狱服刑,三年刑期一满,李仙得便满怀怨恨迫不及待的离开了美国,来到了他曾经得到高级礼遇的日本,打算继续为日本效力。
由于李仙得之前为日本筹划征伐苔湾番民出力很多,他的才干和热情也给日本政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以当李仙得前来投奔后,日本政府毫不犹豫的接纳了他,让他担任了兵部省的高级顾问。
现在的李仙得,正为日本政府争取外援而四处奔走。
早在西南战争爆发前,为了预防鹿儿岛士族反叛,日本政府一直在努力加强军备,向海外大举购买军械,并拨出巨款购舰,希图重建被乾国船政水师彻底打残了的日本海军,而为了能够快速成军对付可能到来的叛乱,日本政府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从美国购进了大批旧舰。这当中的牵线者,就是李仙得。
“我必须要给您带来好消息。”李仙得微笑着在大久保利通面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我带来了‘警告’号,‘暴怒’号和‘震惊’号撞击炮舰。它们都配备有新式的强大的水下雷击装置,可以轻松的击沉一艘巨型铁甲舰,现在就停在东京湾。驾驶它们的都是退役的美国海军官兵,这些军舰都可以随时投入战斗。”
“真是太感谢你了!”想到目前东京单薄的海上防务因为有了这三艘美国炮舰的加入而得到了加强,大久保利通欣慰不已。
在得知“比睿”号和“金刚”号两艘铁甲舰被萨摩人暗中劫夺后。大久保利通震骇莫名,他生怕萨摩海军会以此二舰为先锋,长驱直入直捣东京,而现在除了在东京湾一直未能出战的“扶桑”号铁甲舰外,政府军海军再无可以能敌此二舰者。大久保对此忧心如焚,而日本政府此时财力有限,无力再购大舰,李仙得为他买来的三艘“水下杆雷艇”在这个时候到来,无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你好象非常的忧虑,大久保阁下。”李仙得注意到了大久保利通脸上似乎带有悲伤的表情。立刻问道,“难道在我离开日本的期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吗?”
“大阪城失陷了,我的朋友。”大久保利通叹息着坐了下来,“而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松菊先生却病逝了……”
“原来是木户孝允先生去世了。”听到木户孝允去世的消息,李仙得的脸上现出了肃穆之色,“真是太不幸了。”
“叛军的攻势非常凌厉,我估计他们很快便会展开新的进攻了……”大久保想起目前的战局,脸上又是愁云密布。
“大久保阁下。在这样的紧张时刻,我还是希望您能够重新考虑一下我的关于借助外国的军事力量来平息叛乱的建议。”李仙得看着大久保利通,正色说道。
大久保利通叹息了一声,默然无语。
“大久保阁下。您熟悉您的国家的历史,我记得那还是在幕府统治时期,为了平息叛乱,幕府曾经邀请荷兰军舰参与平叛。”李仙得进一步劝说道,“还有和日本邻近的乾国,曾经发生过一场规模超过欧洲任何一次大战乱的几乎席卷全国的邪教徒的暴乱。乾国政府动用了全国的军队,都无法将其平息,后来被迫引入外国军队协助之后,才将暴乱平息下来。乾国为了平息这场暴乱,遭受了惊人的损失,而我一直认为,如果他们能够早些听从外国人的建议,借助外国军队的力量平定暴乱,是不会让暴乱持续了将近十三年,这个国家所遭受的巨大灾难是完全不必要的,是可以避免的。”
“你说的有道理,将军,但是,你要知道,现在的日本,情况和乾国是不一样的。”大久保利通叹道,“松菊先生在临终前,也向天皇陛下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噢?木户阁下是怎么说的?”李仙得立刻问道。
“松菊先生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在海上,所以他希望能够租借外国海军的军舰,来击败叛军的海军,截断叛军的海上通路,达到击败叛军的目的。”大久保利通回答道。
“恕我直言,大久保阁下,我认为,不光是帝国海军,帝国陆军的情况,也已经不容乐观。”李仙得沉声说道,“因为接连的失败,帝国陆军的士气已经下降到了很低的水平,我在来东京的路上,经过一些帝国陆军驻守的要塞,发现那里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被一种深深的失败主义情绪和恐惧心理笼罩着,而这样的军队,哪怕装备再先进,也是不可能击败敌人的。”
“你说的很对,我的朋友,帝国军队现在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低落的士气。”大久保利通点了点头,“我会重新仔细考虑你的建议的。”
“那太好了!”李仙得听到大久保利通似乎有松动的意思,高兴的说道。
“我会适时向天皇陛下进言,并和同僚们考虑这件事。”大久保利通想了想,又说道,“不过,在这之前,你可以先进行一下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说,可以在退役的美国或外国军人当中招募一些人来日本充当军事顾问,帮助日本政府渡过难关,当然,他们会得到相应的报酬和荣誉。”
“好的,阁下,我会全力去做。”李仙得再次变得激动起来,因为兴奋的缘故,他光光的缺少头发遮掩的额头竟然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此时的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佩带勋章的样子,和荣归故里后受到美国民众英雄凯旋般欢迎的热烈场景。
但李仙得并不会想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和大久保利通讨论他的建议了。
※※※※※※※※※※※※※※※※※※※※※
京都郊外的战场上,在一阵猛烈的炮火轰击之后,武士们又一窝蜂一样的气势汹汹地冲了上去,政府军陷入空前激烈的苦战,在萨摩军的猛攻面前渐渐难以坚持。
萨摩军的猛攻已经彻底动摇了政府军的阵线,有的政府军士兵已经射光了子弹,军官们开始下达“玉碎”命令,烧毁军旗,然后向敌人发起自杀性冲锋。
高地之上,西乡隆盛举着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战况。
他看到,一些协助政府军作战的京都平民也同所有政府军官兵一样都拿起枪来投入了战斗。本来他以为,这些强征来的平民,是不会参加战斗的,但没想到的是,在这一时刻,他们表现出了比政府军士兵更强的勇气和战斗意志。
但可惜的是,未经多少军事训练的他们,面对的却是勇悍善战的武士。
武士们射出的每一颗子弹都像长了眼睛一样,给政府军以极其可怕的杀伤,看到单纯的射击无法击退敌人,平民们同政府军士兵一道,端起明晃晃的枪刺,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疯狂和不顾一切地扑向武士们。当无数锋利的刺刀割裂清晨的空气,在金色的阳光下闪动着致命的寒光时,士兵都像野兽一样发出有威胁的凶猛咆哮,子弹对于肉搏双方都失去作用。沉重的枪托呼呼作响,被击碎的头颅脑浆四溅,喷涌的鲜血像彩虹一样覆盖战场,人们格斗的喘息声、咒骂声和伤者的惨叫此起彼伏。战场上到处弥漫着浓烈和新鲜刺鼻的血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