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108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火炮仅是2。95吋口径克虏伯炮。这样水平的炮火不但对守军的由铁丝网壕和机枪掩体构成的野战工事毫无威胁,连压制陆战队炮兵都无法做到,反而完全被对方压制除了同样口径,但射速要快上三倍的哈乞开斯式舢板炮,在桂阳山岭的阵地上还部署了装备陆地炮架的4。7吋远程舰炮。更不要说通过回光信号机,陆战队可以方便地召唤帝国舰队的炮火‘清洗’日本军队的阵地。”
“原以为是伸手就能捏碎的软柿子,却让第一军的将领们感到现在是撞到了一块铁板上。要求增调重炮的申请被参谋本部驳回陆军正在拼命地搜罗各型重炮以求击破乾国军队的平壤大同江防线,没有一门大口径火炮可以被浪费在次要方向上。万般无奈下,第一军只能指望步兵进攻去摧毁炮兵阵地。于是陆战队的机枪连又有了表演的舞台。”
“他们的表演实在太出色。日军困扰地发现他们无法集中兵力攻击乾国人据守的任何一个山头。当日军步兵攀爬着山坡艰难地前进,自以为找到了可以躲避山顶射来的子弹的死角,但相邻山头上的陆战队机枪阵地却以猛烈的侧射粉碎了日军的希望,将他们无情地永远留在山坡上。当负责指挥进攻的大岛少将视察前线中弹负伤后,日本军队开始转入夜间进攻。糟糕的是乾国人似乎早就料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索性将舰用探照灯也搬到了战壕里,并在铁丝网前的坡地上埋设了压发地雷。日军无法获得夜间行动首要的条件:隐蔽性。无论白昼还是黑夜,进攻的唯一价值似乎只是用日本士兵的生命消耗乾国人的弹药。然而日本海军舰队无法在仁川港外切断来自乾国方面的海上补给,海军陆战队员们根本不为弹药发愁。”
“守军将几乎所有的当地朝鲜居民都征发为城防部队的辅助组织,从事各种劳役。一些停留于仁川的西方人也自发地加入防御城市的战斗中,比如英国人詹姆斯。艾伦,‘我未能得到机会在日本人身上试一试新买的左轮手枪,’他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把子弹从各处沿着堑壕搬运到机枪阵地上,那些奇妙的杀戮机器以每分钟400发的速度,一刻不停地吞吃着我们费力运来的子弹。’有些机枪组发射了超过2万发子弹也没有更换枪管,机枪手们将棉毯浸透冷水,以备过热时暂时裹住枪管进行冷却。仁川保卫战中一挺9092式机枪最多发射了7万多发子弹,没有出现任何故障。”
“某些法国陆军参谋部官员认为,仁川乾国守军的机枪战术是模仿了9070年夏龙防御战中法军使用利飞式排枪的成功经验。这一点姑且不论,可是陆战队用机枪从两侧交叉对冲锋中的日军实施的纵射实在可怖,子弹覆盖了整条散兵线,割草般地将进攻者涤荡干净。桂阳山北坡、东坡一带,日军尸体堆积了4到5层,填满了山间的壕沟。当野津道贯中将从军司令部赶来接替伤重不治的大岛义昌少将时,担任主攻的大岛混成旅团事实上已伤亡殆尽。”
“野津中将感到自己不能在乾国人的防线前困顿不前,尤其是日本陆军从平壤一线败退后,日本国内急需一些胜利的消息鼓舞人心。他模仿了对手的做法,把部队化整为零,组成若干特遣支队当然规模要大得多,试图从桂阳山防线的间隙中渗透过去,直捣市区。这些特遣队还携带了‘战地急造机枪’,将6支村田步枪固定在一个木框里,凑成一件机枪的拙劣替代品。”
“野津中将所不知道的是,在大岛旅团徒劳围攻的那段时间里,仁川防线得到了500多名水兵和陆战队员的增援。虽然这点增援看似微不足道,但他们驱使着朝鲜劳工挖掘了环绕城区的战壕,架设了多道铁丝网。这就注定了渗透战术失败的命运。事实上只有两到三个支队成功渗透到城区附近,最后被困在铁丝网与壕沟之间,成为活生生的机枪靶子。”
“因为仁川在朝鲜的重要地位,仁川防御战几乎是在西方记者和军事观察员的眼皮下进行的,被全世界所瞩目。相比之下,发生朝鲜东海岸的战斗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尽管它对海岸两栖作战的影响可能是革命性的。”
“在战争爆发之初,日本陆军主力从釜山登陆的同时,第12混成旅团占领了朝鲜东海岸濒临日本海的最大的港口元山津,完成登陆后便一路向西直扑平壤,仅留下一个步兵中队和两门野战炮防卫港口与兵站物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壤至大同江一线的战局逐渐显得对日军不利,日本陆军才感到有确保后路的必要,但巨大的伤亡使参谋本部很难从朝鲜的部队中抽调出更多的兵力。最后决定从45联队中抽调一支步兵大队,加上一个中队的骑兵,东京湾要塞指挥部派来一个装备4。7吋克虏伯加农炮的重炮兵大队,共同组成元山津守备队。事实上,仅以如此单薄的兵力防御大乾帝国发起的登陆进攻,根本不敷使用。日军只是基于自身的经验,认为用传统的舢板换乘的方式进行的大规模登陆行动必须持续数日方能完成,守备队足以支撑到援军抵达。……”
看到这里,林逸青的脑海中,似乎又浮现出了在朝鲜指挥作战的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
正是丁酉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大乾帝国现在的霸业,直至今日。
“亲王殿下,皇太后和皇上到了,就等您过去开始会议了。”
林逸青点了点头,合上了手上的书,站起身来,整了整身上的绣金龙锦绣军服,拿过自己的嵌有红宝石双龙徽章的军帽戴好,迈步走出了办公室。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