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447节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447节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翠珠一愣,随即脸颊微红,嗔了她一眼。
  “小什么呀,人家和我一样大的,孩子都能走路了。”
  说着,她开始有些忧伤。
  “呸,那么早生孩子,对身体不好,你不要羡慕那些,照我说,二十岁以后养娃才比较合适。”珍珠看不得她这个样子,“你看,我娘不也是二十以后才生了我,然后隔了十七年,还准备生第四个孩子。”
  “……二婶是因为,这几年身子养得好。”翠珠语气里带着羡慕。
  “你身体也不差呀,所以,着什么急呀。”珍珠就戳了戳她的脸颊,“还是村长家说什么了?”
  翠珠拍开她作怪的手,“没人说啥,就是我自己有些着急。”
  赵柏铭从没在这问题上说过什么,家里只有美月她奶和廖氏偶尔会嘀咕一下,翠珠倒不是受她们影响,而是觉着,嫁人后,长时间怀不上孩子,会让人戳脊梁骨,她是害怕外面的人对她指指点点。
  “别急,别急,你看,大姐不是成亲三年才怀了小芳芳,那个尤姐姐比你还早成亲呢,人家都没着急。”
  她与尤雨薇出发去西北前还通过信,尤雨薇语气轻快活波,一点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翠珠笑着点点头,算是听了她的劝。
  熬好了白粥,珍珠端着去给李氏,看着她吃完没吐,大家都安心不少。
  “还是珍珠好呀,一回来孕吐就止住了。”王氏乐呵呵地笑着。
  前些日子,李氏连白粥都不怎么吃得下。
  “珍珠,你见到玉生的大哥了么?”李氏喝了粥,有了些精神,就问起了他们这趟西北之旅的事情。
  “见着了,玉生和他大哥有三四分相像,个头也差不多。”珍珠笑道。
  “那可是大将军呀,很威武吧?”王氏感慨。
  “嗯,差不多吧,他比玉生看起来老成些。”珍珠也不知道该如何描述。
  “那,见到那个郡主了么?”李氏忍不住问道。
  家里人都知道,玉生他大哥与睿王府的馨月郡主定了亲,以后,珍珠要和郡主做妯娌了,一时,几人的目光都定定看着珍珠。
  “见到了。”珍珠看着有趣。
  “长什么样?”三张口几乎同时问道。
  “……呃,怎么说呢,郡主身娇体弱,所以个子比较娇小,长相嘛,脸小小的,眼睛大大的,皮肤白白的,看着还成。”珍珠比了给高度。
  看着还成?这是什么形容?屋里的三人面面相觑。
  “那,有没有见到睿王?”王氏屏住呼吸,小声问了一句。
  “咻”的一下,全部的视线又集中到了珍珠身上。
  “……见到了。”
  睿王又没长着三头六臂,珍珠无奈。
  “长啥样?”
  “……”
  等把睿王府的成员都描述了一遍,总算满足了屋里几人的好奇心。
  李氏安心睡去,大家退出了她的房间。
  “我们就先回去了,你们刚回来,还一大堆事要忙呢,明天奶再过来。”
  看着王氏和翠珠的身影远去,珍珠才打开了自己的房门。


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知足

  “姐,我和娘把你们的宅子打扫过了,干干净净的。”
  姜书晴眼睛亮亮的,拉着姐姐邀功。
  “嗯,真能干。”姜书媛摸摸妹妹的头。
  她的行李细软,护卫们已经帮着搬到堂屋内,吕素青忙着帮她整理。
  “姐,西北好玩么?冷不冷?有没有看见鞑子?”姜书晴像个好奇宝宝。
  “那边很冷,雪下得比鄂州大多了,前些日子还遇到了暴风雪,差点连屋子都快掀翻了。”姜书媛把买回的东西分类,“嘉晋城不是边境城池,鞑子不会出现在那里的。”
  “你这孩子,嘉晋城是睿王府所在的地方,怎么可能有鞑子出现。”吕素青嗔怪地看了一眼姜书晴。
  “嘿嘿。”姜书晴讪讪一笑。
  “娘,我买了好些土产,一会儿拿些回去。”姜书媛把买回的特产一样样拿出来,“这几块尺头是给书晴买的,给她做两条裙子。”
  “姐,这颜色太鲜艳了吧。”姜书晴看了看她手上色彩明丽,图案亮眼的布料。
  “那边的姑娘多是穿着这么靓丽的裙子。”姜书媛把尺头在她身上比了比。
  “裙子花哨的话,搭一件素雅点的上衣,就好看了。”吕素青笑眯眯地看着,大女儿平安归家,她心情很是高兴。
  忽地,她想起了一件事情。
  忙把姜书媛拉过了一旁,悄声问道:“那件事情这么样了?”
  姜书媛一愣,领悟了她娘的意思,脸色顿时不自然起来,“……娘,还没动静。”
  吕素青眼神暗了暗,随即又打起了精神,“没事,你们才成亲两三个月。”
  姜书媛没有吱声,只是下意识地摸摸腹部。
  “你可能还不知道,胡夫人又怀了身孕,已经快三个月了。”吕素青的语气很是羡慕。
  “……真的?”姜书媛惊呼一声。
  “是真的,胡老夫人都高兴坏了,天天往胡家跑呢。”吕素青就道。
  “也不奇怪,胡夫人看着还那么年轻。”
  想起李氏那张润白秀丽的脸,姜书媛反倒有些释然。
  “……胡夫人都三十有八了,也不年轻了。”
  吕素青口吻有些复杂,李氏看着确实年轻,如同二十出头的年轻妇人一般,端是让人羡慕。
  姜书媛张大嘴巴,有些不敢相信,她一直以为,李氏最多三十出头,没想到都快四十岁了,比她娘还大一点呢。
  可是,两人放到一块比较,她娘可显得老多了。
  她摸摸自己的腹部,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人家轻而易举的又怀了身孕,她为了能怀上孩子,千里迢迢跟去了西北,却没能成功。
  果然,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有些事情真的强求不来。
  ……
  “翠珠啊,你怎么回来得那么早,不用在你二叔家帮忙么?”
  赵文强坐在院子里,正修整着农具,春耕的时间快到了,耕种的准备要提前做好,他看见翠珠提着一篮子东西进来,开口问道。
  “爷,不用帮忙,我二婶身子不利爽,就不办接风宴了。”翠珠走近,“爷,这是珍珠从西北带回的特产,她特地给你带了壶西北曲酒。”
  说着,她从篮子里拿出了一壶酒。
  “哎,那可得多谢珍珠了,她去那么远的地方还能记挂着给我带壶酒。”赵文强喜笑颜开地接过。
  酒好不好喝还在其次,能有这份心,就足够赵文强开心的了。
  他们去的地方,可是睿王所在的领地,罗郎将的大哥还是个大将军,能与这些大人物沾上一点关系,都是莫大的荣耀。
  要不是柏铭娶了翠珠,他们哪里会有这样的机会。
  赵柏铭看着自家的孙媳妇,眼中流露出满意之色。
  “美月,来。”翠珠朝厨房门前的美月招招手。
  五岁的小美月已经开始帮家里干一些轻省的活计了,此时她正坐在小板凳上,面前摆了给圆簸箕,簸箕里是晚上要煮的米,要从里面把沙粒、土粒、扁壳挑出来,以防吃饭的时候咬到,磕坏了牙。
  “堂嫂。”美月眼睛一亮,跑了过来,她的堂嫂子,漂亮又大方,经常会给她塞些好吃的。
  “这是西北的干果,给你抓一兜,慢慢吃啊。”翠珠拿了她的手帕,给她抓了一捧。
  “谢谢堂嫂。”美月的眼睛闪亮亮的,捧过手帕后,嘴里甜甜的道谢。
  黄氏从厨房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擀面杖,她正在厨房里擀面,就听见院子说话的声音了。
  她先瞟了眼翠珠手里的篮子,那篮子并不大,能装的东西自然有限,黄氏不由就撇撇嘴,胡家财大气粗却忒小气,拉回几车特产,才送那么点东西。
  “珍珠他们大老远回来,不办席面么?”
  “二婶身子不利爽,家里说不办了。”翠珠从篮子里拿出了几块肉干,“奶,这是西北的熏肉和腊肉,给家里尝尝鲜,还有一些干果和干菜,一会儿我拿到厨房去。”
  黄氏随手接过肉干,掂了掂份量,也就三四斤的样子,眉角不由耷拉下来。
  “办宴席与你二婶有啥关系,她家有厨娘,有帮工,又不用她干活,说起来,长贵那两口子也是憨傻,罗家那么多丫鬟小厮不使唤,还总是自己动手干活,脑子也真是缺根弦。”
  她的语气不由有些冷嘲热讽。
  翠珠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胡咧咧啥?那是罗郎将府里的人,胡家能随便使唤么?别说现在他们还没成亲,就算成亲了,那也是罗家的仆人,你少瞎扯那些有的没的。”
  赵文强瞪了她一眼,让她闭嘴,那几块肉干少说也值百来文钱,还有别的东西,加起来最少二三百文钱,在村里已经算是厚礼,这老婆子还不知足。
  “罗家的仆人,还不是得听珍珠的,让他们干活,还敢不干么?罗郎将又不在家,供着一群人啥活也不干,不是傻子么?”
  “你咋知道他们没干活,那么大的宅子不用打扫清整呀。”
  “那点活算啥呀,他们吃好喝好,每个月还有工钱拿,就干那点活?”
  “人家的事情,你管那么多干啥?轮得到你管么。”赵文强不耐烦与她打嘴仗,直接用话堵了她的嘴。
  黄氏一噎,果然没话说,她气哼哼转头,拿着肉干进了厨房。
  翠珠从头到尾老实站在一旁,嫁入赵家一年有余,她已经大致摸索出这一家人的习性,心里有了计较,就再也没了从前刚进门时的紧张与惶恐。
  她记得珍珠说过的话,对赵家最有话语权的赵文强向来恭敬有加,而黄氏和廖氏,就尽量维持表面的平和。
  这样的小吵小闹不时会发生几次,黄氏经常借着一些小事唠叨不停,赵文强最不耐烦与她争辩。
  “这老太婆,越老越唠叨,翠珠,你别管她,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赵文强拿起手里的农具,继续敲敲打打。
  翠珠应了一声,拿着篮子回了自己的小屋。


第六百二十六章 能怪谁

  李氏一觉醒来,觉得神清气爽,这些天昏昏沉沉的脑子一下变得清明起来。
  她走出房门,看见后院里,只有林婆婆在挑拣豆子。
  “林婆婆,珍珠她们呢?”她慢慢走了过去。
  林婆婆忙起身,想扶住她。
  李氏却笑笑,“不用扶,不用扶。”
  林婆婆有些感慨,李氏这阵子因为孕吐的关系,精神状态一直不怎么好,走路都虚弱几分。
  儿子女儿一回来,她的精神立马好了起来。
  孩子果然是她的主心骨呀。
  “……在……前……院……”林婆婆笑了笑,指着堂屋的方向。
  李氏就去往堂屋走去,还未走近,已经听见里面叽叽喳喳一片。
  阿云带着小石头过来,一岁半的小石头已经可以满院跑了。
  阿青、土旺、二牛他们都在堂屋里,正听着平安口沫横飞的讲着西北之行的趣事。
  “……这种滑板,可以从很高的斜坡上顺溜而下,速度很快,还有一种雪橇,人和马都可以拉着在雪地上走,可有趣了。”
  “……哎呀,二月的雪都开始融化了,哪里还找得到雪坡滑雪,平安,你们怎么早没做出这么好玩的东西。”
  “嘿嘿,咱们这附近没有大片的雪地坡道,就算有滑雪板,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滑雪呀。”
  “……谁说没有!谷园那片山谷斜坡不就很适合么?”
  阿青的大嗓门嚷嚷着。
  “……对哦,那里还真的很适合呢。”
  平安猛地一拍手,这才想了起来。
  李氏走进堂屋的时候,就见一群孩子围桌而坐,桌上摆了各种果干与糕点,大家吃着零嘴,七嘴八舌,兴致勃勃地说着话。
  “娘。”平安眼尖地瞧见了她,连忙跑过去扶住了她。
  李氏看着比自己高了半个头的儿子,心中满是喜悦。
  “娘,你咋出来了,身体可还行。”珍珠正抱着小石头给他喂糕点。
  李氏走到她身旁坐下,拍拍平安的手,让他继续去和小伙伴玩耍,随后才对珍珠笑道:“睡了一觉,好多了,看到你们回来,娘那点不舒服都跑了。”
  “夫人,喝杯热水。”刘金叶端了杯热水过来。
  “谢谢你了,金叶。”李氏笑着接过,“珍珠,这段时间,金叶帮了娘不少忙呢,她是给能干的好孩子。”
  刘金叶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您太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李氏被诊出喜脉后,孕吐严重,又奢睡,实在没什么精力管秀珠,胡长贵和王氏都忙着作坊的事情,秀珠就由林婆婆或者潘雪兰帮忙照看,可她们两人都有活要干,多数时候,只能边干活边看着她。
  这个时候,刘金叶发挥了她的作用,她下午没课的时候,就一直陪在秀珠身旁,帮着李氏照顾秀珠。
  “金叶姐姐,给你杏干。”正说着,秀珠跑了过来,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