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

第357节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357节

小说: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少爷,老婆子哪都不想去,您让我们继续待在这里吧,奴婢保证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她恳切哀求道。
  留在这?给他自己找麻烦么?昨晚的事情传到珍珠耳朵里,她还不知道会怎么想呢?罗璟心里就升起了一股火气。
  “回京城别庄待着还是给你们身契自行出府?”
  他冷着脸重申了一遍。
  刘嬷嬷吓得一哆嗦,知道事情没有回旋余地了。
  “……那,奴婢回京城别庄吧。”
  她几乎是哭着回了话。
  跪在地上的柳絮儿闻言,捂着胸口就是一疼,眼泪“哗哗”掉了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她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少爷不喜欢她?她哪里比不上那个乡下丫头了?她不想回京城别庄。
  罗璟不再理会她们,吩咐罗福让人备车,唤一名护卫把她们送回京城,不许耽搁立即启程。
  刘嬷嬷与柳絮儿提着小包袱,带着破碎的梦,摇摇晃晃泪流满面的踏上了来时的路。
  一同回去的,还有那个叫左兴的小厮,他听说,刘嬷嬷与柳絮儿被赶回别庄后,就冲到了罗璟面前,跪求一同归去。
  罗璟冷笑一声,允许了他的请求。
  随后,招来罗福,嘱咐了几句。
  罗福就去找了护送他们回京的护卫,低声叮嘱。
  让护卫转告别庄管事,以后别再让刘嬷嬷仗着奶娘的身份作威作福,一视同仁,该做的事情就让她们做,没有特权可享。


第四百八十三章 命里无时莫强求

  事情传到珍珠耳朵里,已经快到中午的时间了。
  她正坐在院角的竹塌上绣着李氏给她布置的任务,一幅喜鹊登枝图。
  王嬷嬷一板一眼的把事情回禀给她。
  “……啊?你是说,昨晚上,那个柳絮儿私自去了玉生的房间,然后被玉生踹了出来?”
  这才是真正的辣手摧花呀!柳絮儿那张妩媚漂亮的脸蛋,被踹的时候,表情一定精彩绝伦,珍珠一时没忍住,笑了出来。
  王嬷嬷嘴角不由抽动,听到罗家少爷被丫鬟爬床未遂,胡姑娘竟然还笑得出声,这心是有多大。
  “那后来呢?”珍珠笑着追问。
  她对罗璟有信心,那么容易被人算计,他就不是罗璟了。
  “刘嬷嬷与柳絮儿都被撵回京城的别庄去了,一同离开的,还有一个叫左兴的小厮,听罗管家说,他一直是柳絮儿的仰慕者。”王嬷嬷继续回禀。
  撵走了?也好,省得回头找她麻烦,她还得费力收拾她们。
  “早上他们来吃早饭的时候,居然不吱声,安安静静吃完,就去了县城,我还以为,这两个人是喝太多了,第二天头疼呢,所以才那么老实,原来是昨晚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啊,呵呵。”
  她娘还特地熬了白粥,就是想着,他们几个昨晚喝多了,早上起来可能会头疼,喝点白粥会舒服点。
  “胡姑娘,丫鬟爬床的事情放在哪家哪户都是大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个丫鬟就想爬上主子的床,那后院不得乱成什么样子,罗少爷的处理算不上妥当,照着文昌侯府的规矩,那柳絮儿定然要被打上二十大板,然后发卖了去,而不是撵回京城别庄那么简单了事。”
  王嬷嬷去到罗府的时候,马车刚刚启动,等她听完消息,马车早就飞驰而去。
  珍珠点点头,表示理解,她放下手里的绣棚。
  “她毕竟是刘嬷嬷的女儿,不看僧面看佛面,打发去别庄就算了,王嬷嬷不必理会她们,罗府的人手又少了,明日,你与林婆婆去县城一趟,你们看着自己添置吧。”
  “胡姑娘,需要添置多少人?”
  “这,我怎么知道,你们看着办吧。”
  王嬷嬷无语,胡家姑娘这是要做甩手掌柜呀。
  “胡姑娘,您府上需要添置人手么?”
  她隐晦提醒,买两个粗使丫鬟回来,李氏与她能轻省很多。
  “不用,不用,家里人手暂时够了。”珍珠忙摆手,这事她问过李氏,李氏也表示不用,家里已经请了两个帮工,除了宴请客人的时候有些忙,其他多数时间是忙得过来的。
  什么事都有人帮忙做了,自己还能干点啥?再加上,院子里养了各种动物,人多嘴杂的,小金小灰它们都不方便过来了。
  “……”
  好吧,胡家人大约乐意自己动手,不习惯下人伺候吧,王嬷嬷不再勉强。
  胡家人口简单,不买下人也没什么。
  罗璟和罗十三未时回到望林村。
  罗十三与姜书媛的婚事已经正式定下来了,请了媒人跑一个过场,拿了生辰八字,定了最近的好日子,也就是后日,到时候正式定亲,送定、纳吉。
  罗十三一脸春风,他这趟出门专门去采买小定用的聘礼,大大小小的聘礼堆满了车厢。
  罗府上下都已经知道,他即将与女学先生的大女儿定亲。
  一时,有人羡慕有人忧愁。
  米兰站在门柱后,幽幽地看着院中忙碌的身影。
  “唉~”她轻轻叹了口气。
  “好好的,叹什么气?”米香捧着茶盏出现在她身后。
  米兰转头看向她,米香长相端正,面容大气,眉目之间清朗从容,自有一股沉稳的气度,这么好的人,却生生耽搁了青春年华,以后也许只能自梳挽发,一辈子不嫁人了。
  “香姐……”米兰就有些哽咽。
  米香顿时沉默,她知道米兰在难受什么,米兰与她一同熬过了这些年,感情如同亲姐妹一般,彼此的心思,都能猜测得出。
  “米兰,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别想那么多了。”
  黯然片刻,她打起了精神,端起茶盏朝客厅走去。
  米兰看着她挺得笔直的背脊,把满眼的泪意用力眨了回去。
  罗十三与姜书媛议亲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村子。
  村民们纷纷羡慕起吕素青一家,刚来望林村教学不久,闺女就与六品的武官定下亲事,命可真好。
  而吕素青一家,自打媒人来过以后,笑容就没下去过,特别是吕素青,媒人一走,就抱着女儿痛哭了一场。
  母女三人抱成团正喜极而泣,院门就被敲响,吓得三人乱成一团,好不容易整理好仪容,才敢去开了院门。
  李氏捧着三大块鲜亮的尺头过来了。
  定亲当日,女方总得穿得漂漂亮亮的,才不会丢了娘家的脸面。
  吕素青一家刚来的时候,已经是山穷水尽的时候了,身上只有些许银钱傍身,衣裳鞋袜都是洗的发白,或者半新不旧的,根本没有一件新衣裳。
  虽然吕素青领了二个月工钱,可是,她也不敢随便乱花,她们几乎是两手空空的来,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
  一家三口唯一的新衣裳,还是阿云娘送了三块尺头过来,才缝制出来的。
  中秋那日,胡家送的节礼里有一块粉紫色的花素绫,色泽光亮,触感柔软,想着大女儿即将要订婚,能穿着花素绫的衣裳定亲,已经是很有份量的衣料了,所以,吕素青立即裁了给她制成新衣。
  可没想到,李氏今日又送来了三块料子,而且都是上好的织锦缎,色彩绚丽,光亮细腻,缎面上的纹路精致而华美。
  一块正红,一块浅红,一块茜红,都是喜庆吉祥的颜色。
  尺头很长,每样都足够做两身衣裳。
  吕素青捧着布料,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单是这几块料子,至少就值十几两银子啊。
  “女儿家定亲,一定要穿得漂漂亮亮的。”李氏笑咪咪说道。
  “……,胡夫人,真是太感谢您了,您为书媛找了门好亲事,还送这么贵重的衣料给我们,实在无以回报啊。”吕素青说话间,就有些哽咽。
  “吕先生太客气了,罗郎将与书媛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啊,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人,可不就是天赐良缘么。”李氏突然想起了珍珠说过的一句话,不由就脱口而出。
  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么?吕素青与姜书媛愣了一下,随即笑容都荡漾开来。
  李氏送完料子,就赶回了家中。
  “娘,后天他们就定亲了,衣裳赶得及缝制么?”珍珠手里拿着绣棚,晃晃悠悠地走了过来。
  “女红好的,就能赶得及。”李氏凑近了她,往她绣棚上一看,顿时皱起了眉头,“针脚怎么还是一针粗一针细的,你就不能上点心么?”
  喜鹊登枝的图案,都快被她绣成水鸭子了。
  珍珠嘟着嘴,伸出手给她看,白嫩圆润的指头上,两个小红点很是显眼。
  “……”
  李氏无奈,叹了口气,无力地摆摆手。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深邃的夜空中,月亮又大又圆,格外耀眼。
  璀璨的星辰围绕在它身边,交相辉映。
  半开的窗棂被悄然拉开,熟悉的身影一跃而入。
  珍珠穿着一身洁白的里衣里裤盘腿坐在炕上,目光炯炯地瞪着跃进屋内的人。
  月色从敞开的窗棂洒入,屋内一片银光。
  少女明亮有神的眼睛紧紧盯着他,罗璟心头就是一紧。
  走到炕头,谄着脸凑近她坐下,讨好地说道:“怎么这么盯着我看,怪渗人的。”
  “哼哼,你钢筋铁骨的,还怕我盯着么?”珍珠就朝他的脸颊一掐。
  罗璟哭笑不得,一手握住她作怪的小手,“再是钢筋铁骨,被你漂亮的眼睛一瞪,就软成了一滩水。”
  说着,双臂就环上了她的腰身,把她整个人都拥入怀里。
  哼,油嘴滑舌,珍珠原本就勉强绷着脸,瞬间就松了下来。
  “你说说,昨晚的事情是怎么回事?今天一天都躲着我,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么?”
  今天,吃完晚饭,他们就很利索地走了,珍珠连句话都没来得及和他说。
  “冤枉啊~哪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罗璟忙喊冤道,“你不是都听王嬷嬷说了么?可不能诬赖我。”
  “哦,在屋里没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
  “绝对没有!我一脚就把她踹到了门边上。”
  “你,为什么要踹开她?”
  “……这,我,呃,她想扑过来,我一着急就踹了过去。”
  “真是这样?”
  “嗯,就是这样。”罗璟肯定答道,不能让她知道,那个柳絮儿抱住了他大腿的事情,“她以为我喝醉了,端了杯茶上来后,就想扑过来,她身上一股臭烘烘的脂粉味,恶心得我,抬脚就把她踹了出去。”
  “你,还闻到了她身上的脂粉味?”珍珠转头看向他。
  罗璟额上的汗就滴了下来,“不,不是,她那身味道,能把一屋子的蚊子都熏死,我鼻子又没问题,怎么可能没闻到。”
  珍珠瞄了他两眼,就凑近他的脖颈间,轻轻嗅了起来。
  清淡怡人的馨香飘散在鼻尖,罗璟只觉一股热气自下而上,烧得他都快燃了起来。
  他身上只有沐浴后清新的气味,以及他特有的体味,珍珠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刚想抽离他的胸怀,脸颊已经被一双大手掬起,温热的唇覆上她微凉的唇,热力瞬间被点燃。
  月色朦胧,树影婆娑,两个交织的人影融合在一起,久久没有分开。


第四百八十四章 差距不可谓不大

  王嬷嬷与林婆婆从县里买回了六个下人。
  四个十二岁到十五岁的女孩,一个十四岁的男孩,还有一个年近四旬的妇人。
  马车拉着一群人先到了胡家门前。
  王嬷嬷和林婆婆就领着人进了堂屋内。
  四个女孩是三等的粗使丫鬟,一个男孩作为守门小厮,四旬的妇人是绣娘。
  其中妇人与男孩是一对母子,原在县里一家富户当差,那家富户举家搬迁,府里的仆人就闲置了下来,于是,要卖掉大部分下人。
  花大娘与儿子乔桂就是其中之一。
  王嬷嬷在文昌侯府就多次帮着沈氏采买下人,对如何挑选下人还是颇有心得的。
  这母子俩在队伍中一直低眉顺目,神色平和,问话的时候,态度恭谦,言语温顺,王嬷嬷与林婆婆商量,府内少一个绣娘与一个小厮,两人看着本份有规矩,就定下了他们。
  四个女孩都是一身粗布衣裳,长相普通,没有太出色亦不会难看,神情有些紧张,却没有东张西望,恭敬的垂手立在中间。
  “胡姑娘,您给四个丫鬟起个名字吧,她们原来的名字都不大好听。”王嬷嬷就道。
  哈?还要她帮着起名字,珍珠抬手就想挠挠头,却见王嬷嬷和林婆婆的两双眼睛铮亮铮亮的,视线都落在她抬起的手指上。
  珍珠挠头的举动立马换成了轻拂鬓角的碎发。
  艾玛,这一个个的眼神真吓人,挠个头抓个痒都变成了不雅的动作了。
  珍珠心中腹诽,脸上扯出笑容问道:“原来都叫什么名字呀?”
  王嬷嬷就看向了四个小丫鬟。
  一个年纪略大的丫鬟有眼力地说道:“奴、奴婢叫翠枝。”
  王嬷嬷在车上就教导了她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