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明歌 >

第223节

明歌-第223节

小说: 明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让老温好么样的去盖房子。最主要地原因,是皇帝再找不到能赏的东西了,再赏就是‘加九锡’了

真该杀人了,刚好有了这么一个契机。

那还是夏末秋初的时节,老天终于露了点好脸儿出来,今年的夏天是个富水季(相比之前几十年的旱灾),天气也凉爽了好多,小朱也想到了最后一个可以赏赐的东西。

“皇上,此般新法。多滥竽充数尔。然悉罢之,恐物议汹涌。当百中抽一,且安诸臣之心。”



“?,”小朱捻着自己不多的胡子,沉吟一下,略点了点头,随后歪头看起手中的画来。

他们说话的地方,是在武英殿正殿外的小广场上,皇帝盘腿坐在一个矮几后面,老温则躬身立在一侧。当时。小朱举办了一个‘在京勋贵诸臣携开萌子女共觐赛画’地大派对,所有在京官员家中的小孩子都来了。让这些小娃娃一起画画,然后由天子亲自点评。

眼见皇上想借着看画打岔,老温随手从旁边的‘作品’中,抽出一张递过去。

“皇上,此子的画作不错,请吾皇御览!”

“西瓜!”

小朱险些惊叫出来,画面上,是一个靛青碧绿的大西瓜,还是没切开的。不是这时候没有西瓜,而是画的实在是乏善可陈。小朱抬头斜了一眼温体仁。心说‘我就是画画的,你不会不知道吧?’

“呵呵,皇上,西瓜难以立稳当了。是故,此子专门画了一段蔓蒂,可谓寓意颇深啊!”

“?。温先生,你说户科瞿式‘筹建大诰院’的建议如何?”

“呃,回皇上,三大狱合并,三法司归纳,牵连甚广,不如用史可法‘国地两税’吧。”

“…”

小朱没回答,而是很高兴地在‘西瓜画’上,用红笔写了个‘善’字,他高兴,是因为温体仁又恢复到比较正常的状态了,瞿式地文化课老师,正是钱谦益。

“地方府衙上的年份、例耗、增损等事项,在没有一个眉目之前,绝不可施行国地两税。”

“臣遵旨。”

“这西瓜是谁画地?”

“呃,孙承宗的幼孙,今年岁。”

“嗬嗬!”小朱放下西瓜,习惯性的一抬手,温体仁立刻又递上一张,画的是一条蛇,小朱连忙放下,亲自探手抽出一张‘肖像’画,立刻眉开眼笑。

“温先生,这些画中,朕最喜欢这幅,这谁画的?”

“呃,回皇上,乃臣幼女所画!”

温家六小姐今年才五岁,画的涂鸦之作,连小丫头自己都觉得不好,正在远处哭鼻子呢,偏偏皇上为了展现自己对温体仁好,愣是被选中了。但理由确实很专业:

“五龄幼女,能够画出五官、四肢、服饰,还配上了果子,确属难得啊!”

说完,还不忘对着温体仁坏笑一下,把老温整的是彻底没脾气。

“皇上,吏部范景文的‘内省填外’呢?”

“呵呵,范景文的法子虽说不错,可最近这几年,国家一直就这么干的啊!他不过就是完善补救而已,算不得新法。”

“吾皇圣明,这幅如何?工笔花鸟。”

“?,不错,这谁家孩子?”

“新任银行正使,姚明恭。”

“姚明恭地字本就不错,还真是家学渊源,大善!”

眼见皇上一笔一划的写上这俩字之后,温体仁试探的问道:

“皇上,既然大诰院可行,哪三狱合并之时,恰逢‘献俘大赦’是否要释放一些人?”

“那是自然,”说着小朱随手把一个‘烧饼’图给丢到一旁,一边轻轻的哼了一声:

“日前,南京通政(司使)施邦曜上书,希望朕赦免倪元璐。温先生不会连这点小事儿也要管吧?”

“臣不敢,只是,吾皇当听闻过《铡美案》吧?这倪元璐在老家明明有原配陈氏,却让小妾王氏冒充继配,行走两京官场。这‘败礼乱法’就不能算小事啦!”

“唉,温先生,这样地人,朕不用就是了,何苦非要置于死地?再说了,朕也是为先生着想,积累些福缘,你才好于鸿儒社讲学嘛!”

“臣…叩谢吾皇!”

温体仁是彻底崩溃了,他开始还依照性格惯性,想整整钱谦益的两位小弟。现如今,却是皇上在想办法替自己圆场面,老温不崩溃,难道画西瓜的孙小弟崩溃?

老温崩溃之下,也就顺利同意了小朱地想法,通过筹建大诰院,就是国家大法院,彻底走上司法独立地治国路线。只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审判庭与监牢是在一起的,因此。锦衣卫诏狱、大理寺监牢、都察院押所,也就三合一了。剩下的刑部大狱是分管民间刑事、治安案件的。

因为事情顺利。皇上提笔,在十几幅的涂鸦上全写了个‘良’字,之后很高兴的又想起什么来。

“对了,前一阵儿范西礼送过来一份图稿,朕这就找人回去拿,温先生等一下啊!”

“臣不敢!”

嘴上说不敢,温体仁心中还是很高兴的,臣子等皇帝是应该的,但皇帝这略带歉意的恳求,叫他很激动。

可等他看到图纸之后。就有点闹心了,他以为是欧洲人画好地法院成稿呢,其实,就是一个双螺旋形制的楼梯设计。也就是说,他温体仁,要想办法把这个楼梯安置在法院之中。这他哪会啊!

不得已。温体仁找来了这个时代最杰出的两位建筑设计大师,工部梁九、宗业孙茂霖。梁九还好,人很传统,也挺老实,跟温体仁的配合,还算默契。

孙茂霖就不一样了,刚画就的图稿,能立刻说不好,当面就抢过来给撕了,把个温体仁快给烦死了。更要命的是,孙茂霖用过的东西,都太香了,香的老温这么个略有自虐倾向的人都受不了,您说‘她’得有多香!

按温体仁听皇上的解释,这‘双螺旋楼梯’地设计,是西洋一个叫做‘达芬奇’的大神,众多天才发明中地一种。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当两个人围绕同一个圆心分别上下时,可以看到对方

不去。一旦设计到法院中,就会产生这样一个效果:

“两扇门,一左一右,不同的门,通往不同的地方,要么有罪,要么无罪。就看你如何选择。说的是门,其实预示着人生道路。”

把人家法国国王行宫的结构,挪到中国法院之中,这事儿也只有小朱能干出来。而巨大的双螺旋楼梯,非要安置在歇山顶的东方建筑中,这事儿,也只有梁九才能完成。只不过,中国建筑首次初现了‘平顶’的规制。并且木石料的比例为28,以石头为主了。

这,就是温体仁盖房子地来龙去脉。

好不容易,今天,是烫样定稿的日子,梁九因为还有海关港口的设计要交活儿,所以就没过来,况且大清早的送过去,这早朝搞不好要罢,梁九可不愿担这个‘罪名’。

孙茂霖地身份特殊,加上老温烦‘她’身上的香味,所以进宫时间,成心坠在孙姑娘的后面。当温体仁拎着装烫样地木盒,来到文华殿门前玉阶上的时候,浑身香腻腻的孙茂霖一边跟着几个小太监说笑着,一边溜达过来,见到‘仁兄’孙姑娘很惊讶的说:

“呦,温阁老,您可算来啦!”

“…”

温体仁无语,心中一阵庆幸,‘多亏吾皇不好此道,否则,嘿嘿嘿。’心里瞎琢磨,嘴上也没客气,直接一翻白眼,冷声哼道:

“皇上呢?”

“回阁老,”一旁的小太监可不敢像孙茂霖这么疯,连忙一躬身:

“回阁老话,皇上马上就来,已经传过话了,今天休朝一日。并且请阁老中午留宴值房,因为下午还宣了卢少卿入觐,所以希望阁老下午也在。”

“卢少卿?山东卢象升?”

“正是!”

“?,如此,多谢公公了。”

正说话间,外面进来一堆人,皇上来了。因为要节省开支,宫中裁撤了不少,所以仪仗也不是很讲究。年轻的君主,在御辇上,就高兴地冲温体仁招手,老温连忙一躬身往旁边一侧身,以迎接皇上。还不忘斜眼看看,那位孙姑娘果然行的万福礼。温体仁心中想笑,同时又很想骂人。

皇上身手还是很不错的,轻快的跳下御辇,潇洒地来到温体仁面前,

“温先生。法院的设计烫样出来了,是吧?”

“吾皇明鉴,确实是烫样已出。”

“好啊,好啊,最近国事好冷清,都没什么事儿,快进来吧。”

跟在皇帝身后往文华殿里面走,温体仁心中思忖:

‘一会儿,是该提醒一下皇上了,最近这些外僚实在不像话。居然都不干活了。’



呵呵,新政新政。全国上下可不是只有‘魏论’‘杨制’‘卢法’‘熊策’这四条的。例如鼎鼎大名的李邦华,就提出恢复‘一条鞭法’,只是因为有了卢法,所以才不被采纳的。由此可见,这个时代的官僚中,还是有一些很不错的人滴。

但接下来,就有些恶搞了。因为熊文灿跟官场关系不错,所以熊策的一些要点,很多人都清楚。于是乎,有很多人都站出来建议国家。将一些关键部门,从原有的六部之中独立出来,像什么矿业司、水利司、林业司、漕运司的。也有要求合并地,大理寺、锦衣卫诏狱、刑部大牢这三家三合一。统一归大诰院管理。就是一个最显著的例子。

这些条从提出来,就骂声不绝,熊文灿拆分的。都是新兴行业,很多利益团队都还没渗透呢,这正是熊文灿的聪明所在。但其他人就显得有些笨笨了,谁也不愿意自己一觉行来,自己的下属成平级的同事了!

于是,当时间的脚步,逐步向着崇祯十五年迈进的时候,朝堂之上,出现了非常有趣的现象。

这事儿的起因,主要是小朱同志,还不是一个成熟地治国大师。因为他光想着如何搭建新班子了,但他忽略了官场上的一个习俗。交接。

交接太短,不好!明天换岗,今天才交接,旧任真敢撂挑子走人,新任呢?急于享受大班椅滋味地新任官员,一定还会感谢旧任的识相哩。

交接时间太长,更不好。明年1月份换岗,今年月份就公布,好嘛,半年的交接时间,旧任绝不会再管事儿的,因为交接期间如果出了大事儿,屎盆子还得自己接着,这就未免太背了一些。新任官员也不会管事儿的,因为有个民间舆论的因素:

“这家伙,抢班夺权等不及了,还半年多的时间呢,这就想上位啦,我啐!”

一般来说,中国政体环境下,一个月以内,一周以上的交接时间,最最良好。长于或者短于这个时间范围,一定出事儿。

古往今来,有能力、有魄力打破这样惯例的人,只有两个,海瑞和那位乳名叫做大鸾的伟人。海瑞属于非人类,而另外一位,能力、魅力、魄力、影响力,都是千古奇才,让人永远佩服!

好了,发表完感慨之后,让我们看看小朱皇帝治下地朝野乱局吧:

这第三届内阁换届,不同于前两次换届。第一届上来的时候,整个官场的班子,虽说处于大清洗状态,但很多位置,都早有定论,就是内阁成员,也多是众望所归的人员。所有地阁臣九卿,在上任之前,很多工作,就已经成竹在胸了。

第二届,虽说同样变化不小,但毕竟温体仁和周延儒的本事在那里摆着呢,九卿虽说全换了,但属于水到渠成,根本不需要皇上费太多的心思,这工作就上了正轨。

这第三届倒好,提前小半年,年轻地君主就把内阁给定下来了,还增加了大量的新行省,行省的官员,按惯例多是由京官外放,但既有湖广拆分这样现成班子的情况,也有北海、新疆、黑龙江这样的偏远新省,所以需要全国各地的官场,进行通盘大换牌,地方有人要进京。京师的官员要外放。这么混乱的大动作,你放在任何一个政权下,都不可能不出乱子。

更何

朱定的班子名单,其实并没有正式公布,他只是抖机一些名单上的人员,给提前安排具体工作了,比如吴?,一道旨意过去,希望老吴能够核定一下北海省内的土地级别。大家就立刻知道了,北海行省第一任总督地人选,已经出来了。

要知道,论政治预判,臣子的能力要远远超过皇上的。更何况小朱这位皇上,又确实不是一个严谨细腻的人。

所以。在半公开情况下,大家全忙活自己事儿去了。交接?怎么交接?现在公开交接工作,就等于你在妄自揣测主上。这可是不赦之罪。

再说了,交接工作也得是旧官主动提出来才行,或者皇帝下了明旨,新任官员才好去理直气壮的交接。没下旨意呢,新官就去搞交接工作,不被骂成猪头才怪!

所以,这段时间内,很多官员都在忙着失踪。杨嗣昌、卢象升、熊文灿、李邦华为首的外地官员。都被拽到北京来了。北京这边,已预料将被外放的京官们。也都忙活着打包搬家的事情。以至于,朝野上下,中央地方,空位极多。

大家当然也不想这样,但新政,新政,跟重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偏偏十四年颁布的新法,实在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