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迹-第1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就是普洱知府。姐夫……咱们什么时候走呀?”师雪韵眼巴巴地看着何贵,“这一个多月。昆明城里城外的风景都看腻了!”
—
“看腻了?那要不要我送你去陕西看看?保证你不腻!顺便再让那边的老太爷帮你订一门亲事,怎么样?”听到小姨子地话,何贵“嘿嘿”笑了两声,一脸戏谑地反问道。
“什么亲事?谁说要嫁人啦?……”师雪韵大羞。抬腿轻踢了何贵一脚,转身就跑了出去。
“这丫头……”师雨烟看着妹妹的身影摇了摇头。又看看何贵,见何贵已经埋头在看总督衙门送过来的公文,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
“昆亮!”何贵突然叫了一声。
“唉!大人,您叫我!”就在门口,何贵的声音一出,立刻就蹿出一个人来。这人勉强算是个高个儿,有些黑瘦,给人的感觉十分结实。只是脸上那谄媚的笑容却微微让人有些瞧不惯。尤其是何贵以前看惯了钱那种冷眉冷脸的样子,就更加看着这种笑容不爽了。
“给你说了,别这么笑……你表哥要是知道你这么对我笑,非得跟我急了不可!”
“大人,我……”
昆亮,全名刘昆亮,现年刚好三十岁。钱沣老娘的侄子,也就是钱地表弟。何贵拜访钱母时认识的,家住汤水县,是一个挖铜的矿工。何贵要帮钱母整修房子,还送生活费,倒也多亏了这家伙在旁边帮着说项。不过,何贵没想到,闹到后来,这家伙居然想跟着他当长随……对此,何贵自责不已。早知道就不拿自己的热脸去贴钱沣地冷屁股了。虽然他这么做也有为了让钱母把这事儿告诉钱沣,顺便把自己跟李侍尧闹矛盾的事情传到北京城,让钱沣那愣头青好好参李侍尧一本地打算。可是,平白招了这么一个不知根不知底的长随在身边,总是有些不太舒服。
虽然据这几天的观察,这个刘昆亮除了比较谄媚之外,倒也没有别的缺点,而且做事勤快,还不贪心……师小海故意丢了十两的散碎银子,这家伙捡到之后就一粒不少地还了回来,要知道,那可是普通老百姓一年也挣不到的钱财。
“算了算了,钱沣那家伙纯属非人类,我也不能要求你跟他一样!”看着刘昆亮一脸不知所措的模样,何贵连忙摇了摇手,这家伙的表情让他觉得自己好像是在欺负老实人似的,天可怜见,自己这辈子好像还没怎么遇到过老实人。
“那,大人您有什么吩咐?”刘昆亮不笑了,可是,这想媚笑又不敢笑,却还是有点儿想笑的模样更让人看着难受。
“我服了你了。”何贵哭笑不得,转过头去看了看师雨烟,也是同样的表情,有心想再教训两句,可是这刘昆亮已经有些举止失措了,他再多说两句,恐怕这家伙连话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所以,无奈之下,他只好勉强正了正表情,浑当什么了也没看到:“昆亮,你是云南本地人,知不知道普洱的事情?”
“普洱?大人您是说车里宣慰司那边的普洱?”刘昆亮问道。
“呵呵,想不到你还知道车里宣慰司!没错,我说的就是那儿!”何贵笑道。刘昆亮嘴里的车里宣慰司所指的是家土司,管理着江外六版纳,也就是半个西双版纳,但仍要受到普洱府羁管理。
“大人,那普洱倒是个好地方,有茶又有铜。只是,前些年有过土司打杀官兵的事情,听说还死了一位总兵大人呢……”刘昆亮说道。
“那是前些年,现在呢?”何贵自然知道云南这边的民族纠纷很多,雍正年间强行改土归流也闹出过不少事儿来,乾隆又是个好大喜功的主儿,这些少数民族如果闹事儿,那边肯定就立刻派官兵过来……死个总兵而已,反正云贵这边的总兵比其他各省都要多,少上一个两个不碍大局。只要自己一家人不出事就成。
“现在……大人,小的也不太清楚。好像是刚刚闹过一回疾,不过事儿到底怎么样,小的真的是不清楚!”刘昆亮答道。
“知道了。”何贵有些失望。普洱闹疾的事情他也知道,就因为那场瘟疫,让普洱的茶市萧条了好久。不过那都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这刘昆亮居然还当是“刚刚”的事情,由此可见,这里老百姓的消息闭塞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
“相公,要不,咱们先去别处问问?”让刘昆亮先出去,师雨烟又向何贵问道。到一个地方做官,总要先知道那里的情况。何贵这一路上虽然也打听过普洱的情况,不过,云南这边的事情,其他省份知道的人还真不多,何况还要具体到其中的一个府,这人就更少了!前些日子在昆明城里乱逛,何贵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盐驿道还是普洱知府,虽然也曾打算找别的官员问一问这两个官职所辖范围内的情况,可他被晾在总督衙门外面三天的事儿也已经传到了其他的衙门,那些人生怕他得罪了李侍尧似的,拜访了两家,愣是没人接待,他也就懒得再去找。而且现在又刚刚过完年,也没什么商人之类的能打听一下。刚才问刘昆亮,不过确定官职之后的临时起意罢了。
“去哪儿问?”何贵摇了摇头,“巡抚衙门我都去过,可那孙士毅没说两句话就给我端茶送客……堂堂巡抚都这样了,我还能再去找谁?”
“要不,再去一趟总督衙门?”师雨烟轻咬贝齿,说道。
第二卷:京城沉浮录 第一百六十三章 找些肥头大耳的!
更新时间:2008…8…8 20:15:42 本章字数:4728
贵知道师雨烟是为了自己好。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气而说过“不做这个官”的话,但是,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她也没少劝何贵去总督衙门服服软儿。不为别的,再怎么说,那李侍尧也是他的上司,而且还是一位十分强势的上司,看上去又不像刘墉那么好说话,讲道理,如果就这么得罪了,日后人家稍微找点儿茬儿,都够他何某人吃不了兜着走的。
但是,何贵还真就不打算去。
因为他是明着由吏部任命,但实际却是由乾隆亲自下旨调动的那种“简在帝心”的官员,李侍尧绝对不敢因为私怨要他的命!李侍尧虽然有权力找碴直接将他削职为民,但那样一来,李侍尧就根本找不到理由去对付他这么一个平民了,而且还给了他自由之身,到时候,他如果跑到京城反告一状,李侍尧自己恐怕就要吃些晦气。所以,那家伙要找他的麻烦,顶多就是找理由上朝廷告他,或者是将他再次贬谪!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反倒还是求之不得!因为,如果李侍尧到上面告他,他也不是没有能说话的朋友,和止聿话锩Φ幕埃阕芑箍梢园锩λ瞪霞妇涔阑埃钍桃⑷绻崃怂透昧恕R蛭匦氯蚊碌墓傥唬靡舨砍雒娌判小1鹜耍咂饭僦耙陨希话愣急匦胧羌实鄣拿嬷蟛拍苌АD茄幕埃挡欢ň涂梢岳肟颇希褂玫米鸥钍淘谡舛梁停�
所以。不去!
反正以他的本事。就算被贬了,再升回原职也不是什么耗时间地事情。谁怕谁呀?
不过,何贵却并不知道。自己硬气了这一回,却使得他跟李侍尧这位名臣一辈子都没能见过一次。
******************************
普洱,原本只是云南地一个地名,唐代时属银生府,清雍正七年设普府,辖思茅厅、六大茶山、橄榄坝、及江内六版纳。并对江外车里宣慰司实行羁管理。
也就是说,普洱府的设立,其实是雍正年间西南改土归流的结果。
说起改土归流,有些著作和文章,往往把它看成是清廷对西南少数民族一次残酷地武力征服,总是跟野蛮的战争,疯狂的屠杀连系在一起。何贵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毕竟,清廷给人了感觉并不怎么好。就连乾隆征服新疆。据说也是对那里的准葛尔蒙古部族老是反叛而感到不耐,命令大将军兆惠干脆将之一举屠灭的结果。当然,这些只是传说而已,真正地情况。除了当事人,恐怕也没什么人清楚。
不过。真正到了普洱府,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何贵才知道自己以前听到的那些话是有些偏听偏信了。虽然那些传闻说出了某些历史现象,但并不能反映其真实的情况。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的,而且某些土司的改流,问题的最后解决,也是通过战争方式来完成地。但这些其实只是极少数。六十多个被改流的土司,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的,如湖广三十多个苗族土司的改流,就基本上没有用兵。就是少数最后通过武力解决问题地地方,也不是一开始就付诸战争,而是在改土归流过程中,或改土归流之后,土司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进行顽抗,甚至煽动叛乱,清王朝才出兵平定的。
而何贵将要出掌地普洱府,就更加戏剧性了,那根本就是土司之间相互争权夺利的结果。除了最后是由清廷派兵平乱,并最后设府归流以外,其余的事情,根本就是那些土司自己在闹腾。
“真有这回事儿?”在昆明打听不到,就干脆去普洱当地打听。稍事打整之后,何贵就带着一家人以及刘昆亮这个“累赘”赶到了普洱府治所在思茅厅!
清代所谓的“厅”,跟现今的各省部委下辖的什么“交通厅”、“人事厅”之类的机关是完全不同的。大体上讲,其规格要低于“府”,高于“县”,相当于“州”。其实“厅”本来不是固定的行政单位。早期知府的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