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门贵子 >

第37节

农门贵子-第37节

小说: 农门贵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小伙伴中不但有赵清河赵清海兄弟俩; 还有不少花莲村以及同村的玩伴; 大多数是他们的球友。
  众人看到这些硕果累累的果树; 早就有些跃跃欲试了。
  有人问道:“小北; 你说; 是先打枣还是先摘梨子?”
  张小北想了想说道:“先打枣子吧,一拨人用竹竿打枣,一拨在下面捡; 这枣子大你们小心些别砸到头了。”
  众人不以为然地道:“枣子砸头怕个什么,又不是石头砸。”
  有人高呼:“开始打枣喽。”
  那些手持竹竿和木棍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举起来照着枣多的树枝就噼里啪啦一阵乱打,枣子如冰雹似的落到地上,砸到树下的人头上和身上。大家一哄而上,纷纷去抢拾枣子。
  大家一边拾一边吃,还一边嬉笑打闹。
  “喂,李狗剩,你打够了把竹竿给我也玩一会儿。”
  “呸,我不是早跟你说了,不准再叫我狗剩,我有大名,叫李胜。”
  “李剩是狗剩的剩吗?”
  “我看你是找抽!”
  两人说着说着就动起手来。
  张小北笑着制止他们,“你们俩赶紧干活,别打了。”
  两人仍不肯罢手,还是赵清海一声怒喝:“狗剩,花彪,你俩别闹了,再闹我抽你们。”这下两人才不得不停手。
  王世虎狗腿地朝着赵清海竖大拇指:“海哥,还是你最厉害。我最服的就是你。”
  赵清海哼了一声,瞅了王世虎一眼,慢慢说道:“我有啥可让你服的,你知道我最服的人是谁吗?”
  王世虎顿时来了兴趣,赶紧追问道:“海哥,你还有服的人?他是谁呀?你快告诉我。”
  赵清海朝张小北的方向努努嘴,王世虎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不会吧?大名鼎鼎、打遍全县无敌手的海哥最服的人竟然是小北。王世虎多少有些想不通。当然,他知道小北也挺好的,他读书极好,又聪明又仗义,可是他打架不行呀……
  王世虎想不明白,便悄悄去问赵清河,赵清河一边往篮子里拾枣子一边说道:“我大哥当然最服小北了,你想想看,大哥之所以过得这样好,是托了谁的福?”
  赵清河说完,便去干活了,留下王世虎一个人原地发呆沉思。
  是啊,想当初,他们一帮人在花莲村天天投球踢蹴鞠,那个地方吸引了附近村庄的男孩子,后来竟连赵清海也去了。赵清海的球打得最好,又有威望,张小北便委托他管理这支队伍。还用抄书赚来的钱给他们新添了两个蹴鞠。赵清海越打越上瘾越打越有心得,后来他们不但在花莲村打,还在庙会上打,在镇上和县里打。在县里打球时,他们遇到县里的富家子弟刘万通,刘万通因和赵清海一言不和结了仇,最后还是张小北出面调解,而赵清海和刘万通则是不打不相识,两人倒成了朋友。后来,刘万通得知赵清海的身世,便帮他谋了个事做。
  现在的赵清海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无家可归的小流浪汉了,他吃得好穿得暖,还有一堆哥们兄弟。他爹请他回家,他都不予理会。
  赵清海的命运等于是被张小北改变,也怪不得他最服的人是他了。王世虎虽然脑子不咋灵光,但这会儿也想明白了。
  王世虎正想得入神,突然感觉头顶上有一阵枣雨砸下来,疼得他一咧嘴,抬头一看,就见枣树上有人正龇牙对他笑。
  “你个混蛋,你故意的。”王世虎气呼呼地去找那帮砸他的人算帐去了。
  而赵清海正有模有样的指挥众孩子把枣子装进大筐子里,再抬到张家的院子里曝晒,等晒干了好卖。
  张小北在果园里转了一圈,同这些人说了一会儿话,便与赵清河出了果园朝家走去,他得回家让他娘和姐姐安排做饭的事。
  路上,赵清河问他:“小北,明年二月就是童试了,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张小北说道:“该背的都背完了,算学也学了一些,现在正在练习作文章和写诗。”
  赵清河笑道:“看来你是胜券在握,那我就放心了。”
  张小北说道:“胜券在握不敢说,毕竟准备了三年多,只能尽力而为了。”接着,他反问道:“清河,你也跟着我们读了三年,难道不想下场试试?”
  赵清河一脸为难,“不是我不想试,实在是……时机还未到。”
  张小北明白他是在钱的问题上为难。他们家虽然并非穷得的揭不开锅,但要想让他们拿出一笔钱供赵清河考试是不可能的。
  张小北若有所思道:“我觉得你可以下场一试,检验一下这三年所学,至于钱的事,我们慢慢想办法。”
  赵清河笑道:“你顾好你自己就行,不用管我,就算我明年去不了,后年也能去。机会多的是。”
  张小北没再说话。
  他正往前走着,一个红色的小身影跌跌撞撞地向他跑过来。
  张小北急忙喊道:“小多,跑慢点,别摔着。”
  这个小家伙正是张小多,她已经三岁多了,特别喜欢粘着张小北。
  “哥哥,哥哥。”张小多扑过来,抱着张小北的腿甜甜地叫道。
  张小多跟小时候一样玉雪可爱,小嘴还甜,见了人就哥哥姐姐叔叔婶婶地叫,任谁见了都喜欢。她现在就跟长在张小北家似的,张小北也早习惯了,心里已经把她看成自己的另一个妹妹。
  张小北弯腰抱起张小多去找娘和姐姐。
  进了院门,就有一帮孩子在场院中间翻晒枣子,黑妮也在。如今的黑妮身材修长,高挑,比张小草还高半个头。黑妮虽然个子很高,但发育得却比别人晚。张小北猜测可能是大家先前对她的年龄猜测有误,毕竟她是拐来的,大家不知道她确切年龄,而她又长得比一般孩子高,所以大家就把往大了猜。现在一看,她也就十三岁左右。张小北觉得这样爱究细节的习惯不太好,幸亏别人不知道这些,要不然肯定以为他是小流氓。天地良心,他真的对她们一点不纯洁的心思都没有。
  张小北对黑妮笑着点点头,她亦以微笑回之。张小北转身进了灶房,此刻,胡氏正在灶房里忙碌着。
  张小北一进来,就问道:“娘,饭菜准备得够吗?”
  胡氏笑道:“应该够了,我早上跟你姐蒸了两大屉馒头,还割了肉,买了豆腐,黑妮又送来一盆泥鳅。”
  张小北笑道:“娘,菜你做多些,这帮家伙的饭量都大。”
  胡氏道:“娘知道,要不怎么会有‘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古话,你就放心吧,肯定让你的那些朋友们吃饱。”
  张小北在灶房里呆了一会儿,又回到自己房里。
  他关上门,到墙角处,掀开一块砖头,从里面扣出一个罐子,将里面的铜钱和碎银全部倒了出来。这是他三年来的积蓄,都是他靠抄书、替人写作和写春联挣下的。由于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爹娘也没要他的,就让他自个存着。
  张小北数了数,大约有一千五百多文,够干很多事了。
  他再想想自已家里,这几年来,风调雨顺,庄稼年年丰收,交完人赋税后还能剩下不少。再加上他家里又是做小生意又是养鸡鸭鹅,还有果园的收成。现在已经是今非昔比。他家盖房和买荒地的亏空全填上不说,家里还有些积蓄。爹娘早跟他说过,他考试的钱无需担心。而他的朋友,王世虎的家境也不错,也不用他操心。现在只有一个赵清河。由于赵清河心智早熟,为人机灵懂事,两人走得比较近。而且赵清河读书刻苦,虽然没有正式拜先生完全靠自学,但他的功底并不比他跟王世虎差多少。如果他不去考试,张小北觉得太可惜。不如,他就帮他一把吧。
  张小北找了一个布包,数了一千二百文钱用布包包起来,藏在身上。
  他走出屋子,正要去找赵清河,却见赵清海院子里张望西望,一看到张小北,便笑着说道:“小北老弟,我正找你呢,有事跟你商量。”
  作者有话要说:  我文案上已经注明这是种田文,日常细节很多,免费期时怎么写,入v后还是怎么写,以一贯之。有时可能会因为卡文节奏慢些,但从来不会刻意灌水,我要有这精力灌水还不如多想些情节呢。而且我多赚这几分钱,也不会发大财。那些觉得浪费钱的,我退给你们,请高抬贵手。觉得不合心意请换文看,真的没必要为逞口舌之快而寒了作者的心。


第49章 童子试(一)
  张小北说道:“清海; 你找我什么事?”
  赵清海把他拉到一边; 小声说道:“小北,我也想让我弟弟去下场试一试,钱的事,我来想办法,我就是想问问你,能不能跟你先生说说; 这几个月让清河也跟着你们一起读书?”
  张小北想了想说道:“等我问问先生吧,感觉应该能行。”这三年来他们该读的书都读完了,该背的也背了; 从现在开始到明年二月; 是集中复习阶段,把以前学习的功课全部温习一遍; 加深记忆,另外还要练习做做贴诗和文章,练练手感。另外就是观摩历代的科考范文。
  赵清海又问:“那你们考试大概需要多少钱?我得想办法筹去。”
  张小北仔细地给他算帐:“要是李先生答应收清河的话,你们得送一份礼物; 至少需要三四百文吧。然后就是笔墨纸也需要好几百文。还有就是明年考试; 我们不但要五人结考互保; 还得求县里的一名廪生作保; 光是礼物就得一到二两银子。童子试; 分县试、府试和院试三种,县试在咱们县里,要连着考五场; 估计至少得三到五天,考试期间要住客栈,吃喝吧,这也要准备几百文到一千文钱不等,接着是府试,府试是要去府城考的,要考三场,也得住上几天吧。从县里到府城还需要一笔路费,还有住店吃饭的钱。这种种开销加一起怎么也得要六七两银子吧。”
  赵清海深深地叹息一声,沉思不语。说实话他也知道读书费钱,但没想到会这么费。六七两银子,他一个月才几百文钱,还要吃饭花销,哪里有这么多,就算是借,也一时找不到门路呀,是他想得简单了。
  就在这时,赵清河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他们身后,他轻声说道:“大哥,小北,你们不用替我操心,我等几年再考也一样,反正我的年纪又不大。”
  说完,他又对张小北笑笑:“眼看考试在即,你可别因为旁的事分心,我今年先不考,你们去考,我陪着你们,给你和世虎当个书童,你们放心,我保证把你们服侍得妥妥帖帖。”
  张小北心里不由得一阵难过,他伸手入怀,掏出那只鼓鼓囊囊地荷包,塞到赵清河手里说道:“这里是一千二百文,里面有铜钱也有碎银,都是我自己攒的,你先拿去用。”
  赵清河连忙拒绝:“不行,我不能要。你考试也需要花钱的。”
  张小北笑道:“我家这两年收成不错,鸡鸭鹅下的蛋卖不了不少,今秋还有果子的收成,我娘早把钱准备好了。”
  赵清河仍然摇头拒绝:“俗话说,穷家富路,出门在外,就应该多带些钱,你还是自个留着吧。”
  张小北无奈地又把钱塞给他:“给你就收下吧,这算是借你的,以后等你发了财再还我便是。你再这么推辞就见外了。”
  赵清海一直蹙着的眉头微微展开了些,他做主道:“清河,小北既然给你你就先拿着吧,剩下的我来想办法,你就跟着他去考试吧。”
  赵清河望着赵清海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说实话,两人虽然是兄弟,但毕竟不是同父同母,况且性子又迥异,多少还是有些隔阂的,他没料到这个哥哥竟然会对他这么好。
  赵清海仿佛猜到赵清河在想什么,便说道:“我帮你,是为了你也是为了我自己,咱们那个家,也只有你跟我亲近些。我读书不行,但你不一样。你给我去好好读,”说到这里,他突然恶狠狠地补充一句:“读出个人样儿来,让那些欺负咱们、虐待咱们的人瞧瞧,我就想看看某些人后悔又害怕的怂样!”
  赵清河自然知道哥哥说得是谁,其实他又何尝不想?只是没这么直白地说出来罢了。
  赵清河低头默想片刻,再抬头时,目光比方才坚定不少,他说道:“小北,你的钱我收下了,以后一并还你。哥,我答应你,跟小北他们一起去考试,这段时间就辛苦你了。”
  赵清海重重点头:“那就这么说定了。”
  三人正说着话,就听见王世虎在大声喊他们吃饭。
  三人赶紧过去,就见院子里的葡萄架下,胡氏正指挥着众人摆放桌子板凳,他们一共摆了三桌,光是张小北的小伙们就有两桌,赵清河赵清海王世虎张小北还有花莲村的李狗剩他们坐在一桌,其他人挤一桌。都是半大孩子,也不知道拘束,一边吃饭一边说笑嬉闹。胡氏带着张小草她们在一桌。黑妮也被张小草硬留下吃饭。这段时间她没少帮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