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娘子在种田-第45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们就让广州城的百姓瞧好了!”
周舟资历虽浅,但也跟在汪参将身边打过几次海战,很快四条船就形成战队慢慢的跟上海盗的两条船,而周家的那条船孤零零的飘在海上,因为船上没炮,这条船不能跟上。
岸上的百姓见船渐渐走远,就有些失望的想要回去,谁知道突然一声巨响吓了大家一跳,大家回头去看,就见海上打了起来,顿时兴奋的“嗷嗷”叫起来。
穆扬灵也眯起了眼睛,对侍卫笑道:“这个周舟倒是会抓住时机。”
侍卫担心道:“娘娘,水师不会有事吧?”
“海盗先退了,说明他们心有畏惧,这就先输了,只要周舟挑起将士们的士气就不会输,打仗有时候打的就是一口气,气不落,不败!”
周舟有生以来第一次主动对海盗发起攻击,又想在齐浩然面前表现一番,自然是全力以赴,而水师的将士们也是憋着一口气在打仗。
水师的士兵都是就地征兵,谁家没有亲朋死在海盗手里,谁家没有因为海盗而内迁食不果腹?
只要想到这个,大家胸中就燃着怒火,大炮过后是投石机,几乎是用尽全力在向对面投掷石头。
佩德罗愤怒的大叫,偏这个距离很远,不在火枪的射击范围,有心想要开船反击回去,又怕他们的大炮。
他们的船上虽然也有大炮,但炮弹并不多,对方一下就落下三颗炮弹,说明他们不缺炮弹。
因为拿不准他们的实力,佩德罗只能下令,“快撤退,快!”
周舟追了他们一段距离,远看着他们走远,挥手让众船停下,道:“穷寇莫追,我们回去。”
第899章 征税
东南沿海的海盗都震惊了,大齐竟然连续两次打击海盗,而且都取得了胜利,虽然第二次只是炸伤了船和砸死了一些海盗,但相比他们一人未伤,一船未损就算是胜仗了。
本来预定要上岸抢东西的海盗顿时取消行动观望起来,整个广东海岸平静了下来。
齐浩然正跟范子衿商议怎么将那些俘虏的利益最大化,“你既然想组建商队出海,那海图是必备的,那些洋人能大老远的跑到我们这儿来当海盗,那对航线肯定很熟,你叫人分开审问,无论如何要绘制好海图。”
范子衿点头,他此时怒气微消,已经不想着把那些人全杀了,他道:“要不你在广东多呆一段时间,帮我把海上的海盗收拾收拾,免得他们总是来扰民,我之前已经上过折子要重开海岸和海禁,应该早到大表哥案前了。”
“我们之前全担心你去了,哪里还关心什么海禁?”齐浩然道:“你手底下那帮水师不中用,再练上半年或许能拉出去打一场,之前能取胜一半靠了那大炮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又是偷袭,真面对面的干架,他们肯定打不过海盗。”
范子衿冷笑,“这并不全怪水师和周舟,他们吃不饱饭,根本没法练兵,余成叫人克扣了军粮,以为把账本抹平,不让我去水师查问就能蒙混过关?他也不想想我是干什么的,爷连国库都能撑起来,他那两本账本还想瞒过我?”
“因他是地头蛇,我就想徐徐图之,不过这次他将把柄送我手上来,不用白不用,借着他拦堵消息的罪名查他一查,”范子衿道:“你既然不想用水师,那就到驻军那里走一趟,让他们最近警醒点,别让广东乱起来。”
范子衿这次是打算来个彻底的大清算,把整个广东的官场彻查一遍,算是给自己换个班底。
像他运气这么好的知府只怕从未有过,虽然之前受了苦,但回报也是丰厚的。
范子衿指使不动驻军,但他们却会听齐浩然的。
俩人将整个广东官场的事都拎出来谈了,齐浩然就教范子衿,“既然要开海禁了,你就张贴公告招安海盗得了,凡是我大齐百姓,之前因生活困苦做了海盗的,身上没人命官司的自首可免罪,有人命官司的,若肯自首,也酌情减轻刑罚,剩下的不是外国人,就是穷凶极恶之徒,到时候水师的压力也能减少不小。”
范子衿叹惋,“你要是能留下就好了,周舟资历浅,只怕练不出多好的兵。”
齐浩然意动,低声道:“其实我也想留下……”
不是别的原因,而是阿灵说如果他们不对大海引起重视,只怕以后他们不仅要面临来自陆地上的威胁,还会面临来自大海的威胁。
而大齐海岸线很长,到时候敌军登岸,他们只怕防不胜防,现在,他们的水师对付海盗不就有些疲于奔命吗?
别的事情他或许做不了,练兵打仗却自信,就算他现在不会海战,也可以学,二十年前的广东水师还算不错,年代距离不远,他不信他找不到会海战的人,再不行还有舅舅们,去找他们要几个擅长海战的人或是请教他们便是。
表兄弟俩对视一眼,都打算晚上回去要给皇上写信求一求,说不定能求下来呢?
而此时,一个侍卫正拿着才从鸽子上拿下来的密信跑到御书房,这可是从广东来的信鸽,多半是有关于安国公的。
安国公失踪已半个月,这几天皇上的心情越来越差,几乎每天都在朝中发脾气,回到御书房也总是青着一张脸,有两次还砸了东西,皇上一向节俭,爱护公物,这是皇上登基以来第一次砸东西,所以不管是太监宫人还是侍卫全都提着一颗心伺候。
不知道这次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侍卫忐忑的一颗心给皇上把信送进去。
齐修远接过信一看,是齐浩然的笔迹,当先一行就写着,子衿平安,齐修远一直提着的一颗心总算是落了下来,这才有闲心去看弟弟写的前因后果。
得知全因海贸而起,齐修远面色不变,但心中对洋人却很不满,在大齐国内竟然随意提价,毫无收敛,逼得子衿不得不亲自去试船(明明是他想去的),实在是可恶。
而那些围杀子衿的海盗竟然也是和他们一样的洋人(其实并不一样,是两国的),简直是不可饶恕。
齐修远护短心起,敲了敲桌子满脸严肃的道:“来人,去把左相和右相及户部尚书请来。”
万公公见齐修远眉宇间的郁气消散,就知道是好消息,声音响亮的应了一声,躬身退下。
齐修远对两位相爷和户部尚书道:“朕打算重开海岸和海禁,海商入关税收可酌情减轻,但进入港口的船只却不可能只有我大齐商船,前朝对外藩多优容,进入船只并不收取税赋,但对国民多苛刻,税赋过重,此举实乃不妥,所以朕打算收取外商入关税,三位爱卿觉得如何?”
荣轩脸皮和齐修远一样厚,觉得没什么不好,欣然同意,还提议这类关税可适当高于本国海商的关税。
这是给国库创收,户部尚书自然也不会反对,眼中闪动着精光,已经在想重开海岸能给户部赚多少钱了。
只有严渡带着些士大夫的面子,犹豫道:“会不会显得我泱泱大国有些小气?”
荣轩严肃道:“右相此言差矣,大气与税赋并不相干,如果免税是大气,那我大齐岂不是要免掉所有百姓的税赋?”
“左相,我说的是对外。”
“我觉得在税赋上没有内外之别。”
齐修远抬手打断两人的争执,道:“朕对那些洋人倒是够大方了,但他们却不思报恩,反而一味提价扰乱我大齐市场秩序,甚至在沿海抢掠客商和渔民,实在是罪大恶极,若不做约束,只怕他们越发得寸进尺。”
严渡顿时不说话了,他觉得海贸是末微小计,并不值得太过关注,既然皇上想对外藩征税,那就征好了。
齐修远见严渡也不反对了,就打算第二天在朝堂上提出来。
征多少税,谁来征,这都得朝臣提出意见并解决,而且,他还要定下进口商品的价格上下浮动率,不能再叫洋人想抬价就抬价,真当他们好欺负不成?
第900章 同意
朝中还在为对外藩征税吵架的时候,齐浩然和范子衿的折子就到了。
范子衿在折子里向皇帝哭诉水师之弱,根本不足以保护广东沿海岸线,请求皇上派能人来训练治理水师,隐隐暗示了想让荣郡王留在广东。
齐浩然则是直接表达了自己想留在广东训练水师的愿望,希望皇帝答应。
群臣听了两封折子都不由抽了抽嘴角,这俩人一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办差,现在才分开半年就又凑到一起了?
皇帝将两份折子合上,面色严肃的道:“朕觉得荣郡王和安国公说得有理,我大齐水师羸弱,却不能任其如此下去,被海盗欺辱。”
群臣低下头,暗道:您宠弟弟就宠弟弟,何必找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荣郡王想做什么,您反对过吗?
何况现在还加上了一个安国公。
然后众臣一个激灵,对呀,皇帝怎么会突然非要对外藩征税?
听说安国公这次会出海就是被洋人给气的,而他在海上出事也是因为洋人……
皇上这是给安国公出气呢,群臣心中叹息一声,觉得这事虽然有点丢我泱泱大朝的面子,但为了这么件事和皇帝对着干也不妥。
于是这个早上一直争论不休的关税也定了下来。
齐修远回到后宫就对李菁华道:“你去把小夏氏和孩子们都接进宫来,让他们收拾一下,我派人护送他们去广东。”
浩然的钱师爷和随从等都还在京城,这些都要给他送去。
李菁华一惊,问道:“四叔也要去广东任职?”
齐修远点头,“朕打算将广东水师交给他。”
李菁华看着齐修远的面色,斟酌着道:“皇上,在西夏一事上四叔居功至伟,您不是说要给他升一级吗?怎么反而调去广东水师?那儿最大的品级才三品。”
齐修远笑道:“这是他求的,广东水深,子衿虽然聪慧,但没有多少从政经验,在地方上只怕受缚,让浩然去帮帮他也好。”
齐修远没说的是,随着齐浩然的折子来的还有他的密折,齐浩然在密折里和齐修远说了广东水师的现状,吃空饷的厉害程度他前所未见,而兵部对此竟然丝毫不察。
齐浩然不相信广东水师能一路收买御史和兵部所以负责人,那问题出在哪里?
其他军队是不是也可以如此?
大周吃空饷的情况就很厉害,却一直拿不出好的解决方案,现在大齐才建朝,各地将领都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吃空饷的情况并没有多少。
但十年二十年,甚至是百年以后呢,这些空子是不是就能钻了?
齐浩然想要告诉齐修远,他想要改军制。
而军制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一不小心就是血流成河,而且,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这些没有经验就得先试验,动别的军队都有可能被察觉,但广东水师不会。
破成这样,又不受重视,连弓箭都凑不齐,这样的军队用来试验改制最合适不过。
所以齐修远很爽快的应了。
但这事却不能让太多人知道,齐修远连荣轩都没告诉,自然不会告诉皇后。
小夏氏听说他们要去广东吃了一惊,问道:“怎么小熊他们也要去?”
皇后看了皇上一眼,笑道:“四叔和阿灵也在广东呢,皇上让四叔管广东水师,所以孩子们也跟着你去。”
小夏氏心中有些不安,问道:“是广东出了什么事吗?”
皇后笑容满面的道:“没什么大事,就是有海盗骚扰沿岸,四叔担心安国公,就跑去给安国公撑腰去了,这不,这一去就不想回来了,和安国公一起上折请求留在那里呢。”
小夏氏听说丈夫也上折了,心内一松,她看了下面垂眸站立的夏嬷嬷一眼,知道他们肯定有事瞒着她,不然齐浩然日理万机的,怎么会急哄哄的跑去广东,连阿灵都去了。
小夏氏回头笑道:“妾身听皇后的。”
皇后就笑着拍了拍她的手,笑道:“你现在肚子大了,也不要累着自己,让祝良去收拾,你们两府下人少,我派些宫女内侍给你用,尽早收拾东西尽早启程,安国公可是来信催了,说想你们母子呢。”
小夏氏面色一红,艳如朝霞,被皇后送出坤宁宫时脸上还有些发烫。
等上了马车,小夏氏就看向夏嬷嬷,道:“嬷嬷,你们有什么事瞒着我?”
夏嬷嬷就一叹,之前为了不让夫人察觉到异常,她撺掇了三位小少爷天天来闹她,让她没时间多思多想,好在现在终于有了国公爷的消息,就算发现了也不要紧。
夏嬷嬷不敢深说,只是道:“奴婢知道的也不甚清楚,只知道国公爷出海去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