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顾道长生 >

第118节

顾道长生-第118节

小说: 顾道长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乌木,初雪。
  作为偏远省份的城市,向来是奶奶不疼姥姥不爱,乌木已经很久没举行高规格的会议了。所谓高规格,就是看参与人员的成分,官衔越高,会议也自然越重要。
  而今天,大概是乌木建市以来最大场面的一天,三分之一的城区都在封路。警察、特警、便衣排满了一条条街道,皆是严阵以待。
  天气寒冷,入冬的第一场雪细细扬扬,在路面和肩帽上盖了一层浅白。
  政府大楼的会议室内,却是温暖如春。与会的人不算太多,主席位三十七个,副席位二十四个,还显得很空旷。
  绝大部分已经就位,光看名牌就能吓死人,夏国三十六省,各省的头面人物全在此处,更别说,还有军方的诸多代表。
  “嗡嗡嗡!”
  大家忍着疑惑和探究,尽量低声交谈,屋内鼓动着一种非常诡异的紧张和慌乱。
  “嗒嗒嗒!”
  不多时,外面响起了一阵脚步声,有力且急促。紧跟着,一人进了会议室,六十多岁,戴着黑框眼镜,神情肃穆。
  刹时间,屋里悄静一片。
  此人坐在首位,扫视一圈,道:“人都到齐了吧,我们开始。”
  他没有一般领导讲话时,那种拉长音,缓慢,排比句和古怪的语助词,上来就道:“火洲的大概情况,你们都已清楚。据我们的专家推测,火焰山的异象变化与季节有关,冬季回落,春季复发,夏秋最盛。今天是11月20号,按最早的周期计算,到明年4月份,我们还有4个多月可以准备,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下面,宣布几项中央决定……不用记,会上你们先听,会后我还要单独谈……”
  他往下压了压手,止住众人的躁动,继续道:
  “第一项,从即日起,成立火洲异象变化督导小组,全面负责对火焰山的监测,研究,协调,以及解决事宜。
  第二项,火焰山方圆五十公里内,设置十二个观测站。火洲方圆一百三十公里内,设置二十四个观测站。每天对范围内的气候和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分析。这个数据我们共享,保密等级为最高级。
  第三项,我们不确定扩散范围,所以要做最悲观的准备。移民工作,我们已经研究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方案,篇幅较长,这次先不讲,稍后我们再行开会。
  我就说说总体的方向,首先,火洲市进入紧急状态,按照统一安排,马上开展移民工作。西陲省的其他各市,也要做好预备工作,要做到一声令下,即刻撤离。
  临近西陲的四省,青宁省、唐古特省、陇西省、漠北省,要做好接收移民的工作。中原腹地的城市,也不要大意,随时准备接收。
  第四项,即日起,各省建立专门的环境观测组,隶属特异局管理。负责对各地的山川河流,尤其地貌比较特殊的,像沙漠、溶洞、地穴、冰川、天坑等等,进行观测预警。
  凤凰山和天山已经出现异象,还有峨眉山和天柱山,堪为重中之重。
  第五项,舆情方面,要做好引导工作,各省的宣传部门要组建专门的舆情小组。特别是网络方面,要提防少数人利用网络传播谣言,刻意散布恐怖言论,甚至扰乱社会秩序。
  第六项,即日起,西陲的安全工作要提高等级,以防不法分子借机煽动、滋事,一旦发现苗头,要立即扑灭……”
  这人念罢,忽地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似乎有些疼痛。
  离他最近的二人一瞧,只见那眼珠布满血丝,神情也极为疲倦,不知几夜未睡。五秒钟后,他又抬起头,仍是一脸严肃,道:
  “诸位,情势危急,我废话不多讲,只要求一点,行令通达,执行有序。如果被我发现,有谁耍猫腻、藏私心,我必将严惩,军中无戏言!”
  “砰!”
  他话音收尾,猛地一拍桌子,震得屋内回响。
  “……”
  沉默,满屋子的沉默。
  震动,惊骇,无措,深思……唯独没有,不以为然。
  火焰山的异象,来的太大,太强悍。不像之前的草河口,区区一镇之地,数万人口,辐射面积忒小。火洲可是一城,七十多万人口!
  单从数据上说,对夏国这等庞然大物不值一提。但各位都是从政多年,自然晓得这个数字背后的庞杂和深度。
  而同时,他们也愈发惶恐。从天山事件结束,到现在还不足一年,周遭却越来越脱离原本的认知。
  谁也不想第二天醒来,熟悉的城市瞬间陌生。
  会后,大家散去。
  西陲省的一把手却留了下来,他跟那位曾一起共事,算有些交情。那人在老朋友面前,气势也收敛许多,显得疲惫不堪。
  “您先休息一下吧,也不急在一时。”
  “不急不行啊……”
  那人摆摆手,叹道:“你可能觉得,我刚才说重了,但事实上比这更严重。你们是前线,是第一阵地,不容有失。移民工作,还要你费心了。”
  “为国尽力,何谈费心!”一把手立即表态。
  “呵,你办事,我还是放心的。”
  那人强笑两声,又道:“这次灾祸,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我们能做些观测,不至于无从下手。”
  这倒是实在话,他们虽然找不到火灵气,但通过周边植被和土壤的形态,甚至最简单的温度变化,可以间接推断。
  有了这些数据,对异象爆发的时间,就有了相当的准备。
  而那人说着,又摘下眼镜揉了揉,问:“对了,那位顾先生还没走?”
  “没走,还留在葡萄沟。他还去了趟天山,消失了好几天,可能去那个节点取东西。我们要不要……”
  “唉,算了。”
  那人摇摇头,道:“当初天柱山协议,确实是我们有意怠慢,何况是人家主动通知,就算点补偿吧。”
  “您说的是。哎,听说另一位也没消停,把各大寺院闹得鸡飞狗跳。”
  一把手笑了笑,道:“我虽然没见过他们,但所听所闻,倒是印象不错了。”
  “呵呵,这两个年轻人,的确是对妙人。”
  那位也笑,道:“只希望以后,不会兵刃相向吧。”
  …………
  顾玙前段去的天山。
  他发现用火灵气炼制青玉针可行后,便迅速行动,直接坐车到天山,然后摸到那个小谷。
  跟第一次去的时候,景象已经完全不同。灵气磅礴而躁动,完全不可吸收,搞得天空都灰蒙蒙的,像个绝境死地。
  谷内仍是皓皓白雪,司马彻的墓孤零零的偏安一角。原本的山梁上也是积雪,辨不清方向,幸亏有水流指引,他才能找到湖边。
  很神奇,那湖水竟然还有,没有冻成冰,反而成了一口小泉,咕咕的往外流淌。这水顺着山坡往下,又冲积成了一块空地。如果灵气安稳,气候回暖,此地又会是盈盈绿谷。
  原本的那些青玉石都被掩埋,他费了好大的劲,才用工具凿下一块。不贪心,取了一家三口需要的量,太大了也拿不走。
  他现在发现,各节点的属性其实很明显。
  像凤凰山,节点核心是老树,属木属土,所以适合种地。峨眉山也是深谷高树,应该跟凤凰山相似。而天柱山是山洞,属金属水,所以有矿和鱼。天山也差不多,就是不晓得除了青玉矿,还有没有别的东西。
  顾玙取了矿石,也不管尾行的那帮人,大大方方的回到火洲。然后拿出一部分,找人打磨成七十根青玉针,仍是五公分长短,略粗,两端尖锐。
  他全程监督,连同废料通通收走,搞得人家特茫然。
  至此,他就有了七十二根青玉针。得!不用干别的,就炼器玩了。每次炼制,他同时能炼两根,你就算算,得多长时间?
  葡萄沟,傍晚。
  从葡萄沟往东,是火焰山;往西,是市区;往南,是另一条峡谷。唯独北面,荒凉无人。
  夕阳残照,野草衰黄,放眼一片空旷,只在斜前方有一棵歪脖子老树,斜楞楞的戳在荒地上。不远处,则是赤褐色的山体,红色的云气收拢,似巨蛇冬眠小憩,只等着来年苏醒。
  顾玙就站在原野上,静静的看着那棵老树,约有百步开外。
  他略作调息,待心神俱盛时,当即神念一动,
  嗤!
  随着细小的爆音,凭空浮现出两点绚丽明亮,仿佛游动着光斑的红芒——正是先炼制完成的那两枚青玉针。
  这针一现,周遭的空气顿时一阵波动,被灼烧的有些扭曲。
  紧跟着,他神念再动,那红芒忽地一闪,化作流光,似拖着火红的长尾,向老树疾飞而去。
  哟!
  这气势很喜人啊!还真像流星划破大气层,燃烧坠落时的那种绚烂夺目。
  刹时间,就听噗噗两声,红芒毫无阻碍的贯穿老树,随即又飞至空中。而老树安稳稳的立在地面,似乎没什么变化。
  嗯?
  顾玙微微皱眉,疑惑的念头刚起,又听,轰!
  两点赤红色的火光在树干内部蓬勃喷出,一秒钟不到,就窜满了整棵树木。连带着枝叶、根茎,甚至树下的一小圈杂草,通通燃烧起来。
  老树就像被肢解了一般,噼里啪啦的掉落肢体,最后只剩下一堆黑炭。
  “……”
  顾玙眨了眨眼睛,自己都吓了一跳,要不要这么生猛?
  先不说速度和穿透力的小幅提升,光是这个灼烧属性,就太太太吊了!想想啊,以后对敌的时候,顾先生一挥手,便是漫天飞针,欲火焚身……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次不次几?
  总之,他对青玉针升级后的效果非常非常满意。
  “嗤!”
  顾玙一招手,两点红芒就飞了回来,轻飘飘的落在掌心。一丝微微的灼烧感摩挲着皮肤,不烫不痛,反而有些亲近,这便是法器炼化后的心神相通的感觉。
  “叫青玉针不太合适了……”
  他看着掌心,思索片刻,笑道:“以后就叫火云针吧。”


第一百九十八章 学术剖析
  “人口迁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变动,从古至今皆是如此。在古代社会,迁移的因素多为自然灾害、战乱和移民支边。
  秦汉暂且不说,先说南北朝时期,在长达一两个世纪的动乱中,北方南渡的人口达到百万以上,占北方原有户口的1/7,为经济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转移奠定了基础。
  然后是安史之乱,所谓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这次南迁大潮一直持续到五代十国,导致南方的人口第一次达到了与北方平分秋色的地步。
  第三次是明初,当时中原草莽,人丁稀少。为缓解这种情况,加上开疆卫边的需要,明朝开始组织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长城一线设立九边,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陇西,南尽滇蜀,极于交趾,中原则大河南北,最终使得人口平衡。
  第四次,便是关外移民。黄河下游地区连年遭灾,成千上万的农民流入关外,在一百多年间,直到建国前夕,关外人口达到了六千万。在夏国整个迁移史上,都是强度最大的一次。”
  话说乌木市这几天,都在连轴转的开会。
  今天也如此,正召开着一次很特殊的讲座。在座的有数十位,都是各个大省的高级官员,那位戴眼镜的老者也在其中。
  台上,则是一位头发花白的教授,正对着硕大的显示屏讲解:
  “那建国之后,自然条件和战争的影响越来越低,政策和经济因素不断增大。这个大家应该很清楚,我就不细说了。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三是西部大开发。
  我讲这些什么意思呢?从某种程度上,人口迁移是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有了一次次的迁移,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发达城市群、经济中心和落后地区……”
  教授讲了半天,停下来喝了口水,哑着嗓子道:
  “那现在,我们似乎又回到了以前,回到了由天灾决定人类迁移的时代。就说整个西陲省,总人口2467万,火洲占了3%左右,貌似不多,但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男性37万,女性35万,18岁以下的有19万,18到35岁的只有17万,35…60岁的有24万,剩下的都是60岁以上。
  这些人中,年可支配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还不足10%。
  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负担颇重,他们都是无法工作,不能产生价值,需要福利资源保障的弱势人群。而占据最大比重的中年群体,他们的生活、工作、思想都很稳定,让他们背井离乡,到一个新环境去重新开始。我个人觉得,有相当多的人不会适应,也正是这部分人群,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所以说,真正能产出价值的青壮年,只有17万。
  而这些人迁到各地,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等,都将打破原城市的固有体系,甚至造成负担。
  我们现在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